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学测量及观察,获得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的各项形态学指标的测量数据,并与青少年相应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为口腔各学科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解剖学资料及理论依据。方法:1、标本的收集收集2008.6-2010.12因龋病、牙周病、治疗需要等原因拔除的山东地区汉族45-81岁中老年人第一前磨牙174颗,按性别牙位分为A、B、C、D四组,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民族、籍贯、牙位、拔牙原因等基本情况。另外从收集的所有标本中挑选出双根的上颌第一前磨牙30颗,不区分年龄和性别,置小瓶中备用。2、依据已建立的形态学测量标准,用游标卡尺测量4组牙齿的牙全长、冠长、根长、冠根比、颈宽、颈厚、冠宽、冠厚。用直线相关分析冠根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与本课题组之前对山东地区汉族青少年第一前磨牙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观察并记录各组第一前磨牙的牙根类型、根分叉位置和牙根形态,记录根分叉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4、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的数目、位置和形状,记录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5、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双根的上颌前磨牙颊、腭根根尖的距离,记录以颊根为标志,腭根所在的位置。结果:1、获得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测量数据。各组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冠根比,这与青少年组相同;变异系数最小的女性上颌为冠厚,下颌为冠宽,而男性则均为颈宽。T检验结果:中老年组上颌第一前磨牙男女组相比,牙全长、冠长、根长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下颌第一前磨牙男女组的牙全长、根长、冠根比、颈宽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女性与中老年组女性上颌第一前磨牙相比:根长、颈宽没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前磨牙冠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男性与中老年组男性上颌第一前磨牙相比:牙全长、颈宽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牙全长、根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各组第一前磨牙的牙全长均与冠长、根长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冠厚与颈厚存在高度相关关系(p<0.01)。2、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分叉率为13.48%,直根率为34.83%,近远中向弯曲率为44.94%,颊舌向弯曲率为1.12%,“s”形弯曲占5.62%: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分叉率为1.18%,直根率为41.18%,近远中向弯曲率为51.76%,颊舌向弯曲率为3.53%,“s”形弯曲占2.35%。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无凹陷的占18.18%,1个凹陷的占36.36%,两个凹陷的占45.45%,其中近中面凹陷占52.04%,远中面凹陷占47.96%;下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无凹陷的占58.33%,1个凹陷的占39.29%,2个凹陷的占2.38%,其中近中面凹陷占64.86%,远中面凹陷占32.43%,颊侧面凹陷占2.71%。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数目较多,其中一个根尖开口数占33.71%,两个根尖开口数占50.56%,三个及以上占15.72%;下颌第一前磨牙一个根尖开口数占68.24%,两个根尖开口数占21.18%,三个及以上占10.59%。4、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位于顶点的占35.12%,远中面占35.71%,近中面占14.88%,颊侧面占6.55%,腭侧面占7.74%;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位于顶点的占36.59%,远中面占32.52%,近中面占17.07%,颊侧面占8.13%,腭侧面占5.69%。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最大距离女性上颌第一前磨牙为1.85mm,下颌为3.21mm;男性上颌为3.37mm,下颌为2.72mm。所有的平均值均小于lmm。5、96.7%的根尖位于与牙体长轴平行的颊根中线上,在近远中方向上,约半数颊根与腭根重叠,而仅有13.3%的腭根位于颊根的近中;在冠根方向上,腭根比颊根长的占26.67%,比颊根短或者相等各占36.67%。颊根与腭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27mm。结论:1、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部分测量指标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青少年相比,较多测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2、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仍以单根为主,多向近远中方向弯曲。上颌第一前磨牙大多存在根面凹陷,近远中面各占约半数;下颌第一前磨牙半数以上无根面凹陷。3、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两个根尖孔,下颌第一前磨牙多为一个根尖孔;根尖开口半数以上位于非顶点,且多在远中面。4、山东地区汉族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的概率低,且双根之间差异较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左上第一前磨牙3根并左下第一前磨牙2根1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05)
- [2].33例埋伏前磨牙的临床分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8(08)
- [3].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1例报告[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5(06)
- [4].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和左下颌第一前磨牙3根融合1例[J]. 口腔医学研究 2013(02)
- [5].4颗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1例[J]. 广东牙病防治 2012(12)
- [6].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对安氏Ⅰ类病例上唇组织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7].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对称性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11)
- [8].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对安氏Ⅰ类病例下唇软组织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0(06)
- [9].3个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治疗1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6)
- [10].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1例[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8(03)
- [11].62颗穿髓型楔缺前磨牙修复治疗体会[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05)
- [12].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形态的体外研究及临床意义[J]. 口腔医学 2014(S1)
- [1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12)
- [14].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对青少年下颌骨位置及发育影响的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0)
- [15].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学研究回顾[J]. 口腔生物医学 2010(01)
- [16].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的形态学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08)
- [17].安氏Ⅰ类错病例前磨牙拔除模式的选择[J]. 口腔医学 2009(07)
- [18].136颗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和根尖开口位置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3)
- [19].错位前磨牙拔除方法探讨[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5(03)
- [20].上颌第一前磨牙实用解剖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4(03)
- [21].扭转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J]. 口腔医学 2014(03)
- [22].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错病例牙颌面的垂直向变化[J]. 现代临床医学 2013(02)
- [23].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与根外形的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2)
- [24].正畸前磨牙拔牙模式对前磨牙区比率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06)
- [25].成都地区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离体解剖形态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02)
- [26].全部前磨牙畸形中央尖一例报告[J]. 青海医药杂志 2019(10)
- [27].拔除第二前磨牙与非拔牙正畸矫治后牙根吸收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26)
- [28].正畸治疗对青少年前磨牙牙根吸收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33)
- [29].第二前磨牙及下颌侧切牙先天性缺失一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3)
- [30].中切牙先天缺失伴两前磨牙间多生牙1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