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线电视网络终端噪声问题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跃胜[1](2019)在《天津广电网络FTTH平台规划与网络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互联网的不断依赖,宽带接入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由此催生的三网融合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天津广电也在顺应潮流不断转型升级,寻求新的组网方式来满足未来大信息量的数据传输要求,FTTH(光纤到户)技术的出现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FTTH技术不仅具有高带宽、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等特点,而且具有灵活的组网能力,使得在组网建设时既可全新建设又可依托原有广播电视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改造建设,因此成为未来广电网络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在给出世界范围内FTTH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国FTTH的发展现状的情况下,结合天津地区广电业务展望了FTTH的发展前景。其次,针对FTTH组网中的技术难点对光纤抗弯技术、光纤成端冷接技术、PON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符合天津广电要求的皮线光缆、预置式现场光纤连接器、密集型EPON网络等技术方案。第三,由于天津广电网络现已建成覆盖全城的数字电视双向接入网,因此本文在对其原有双向网的HFC网络结构、广播电视系统及双向接入技术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FTTH组网的电视直播、点播及数据宽带平台规划,采用了基于TNE1000信源发射平台、高密度光放大器(EYDFA)组成的点到多点的DVB广播和VOD点播系统。同时采用密集型EPON设备进行数据网络的组网,实现了符合天津广电业务发展要求的双纤三波双向传输体系。第四,针对FTTH的密集入户特点,提出了一种干线光缆由远端机房直达小区机房或光交箱,入户光缆由小区机房或光交箱按星形拓扑结构接入到各用户内的点到多点的接入网设计方案。最后以天津市西青区某小区为实例进行FTTH网络接入网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对FTTH网络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通过该设计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接入网设计方案组网灵活,能够在提高业务接入能力的前提下,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并提高了网络稳定性,提升了网络运行维护效率,基本可以满足天津广电FTTH初步建设的需要。
唐明光[2](2015)在《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三网融合要求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改造的目标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面临行业内外的竞争加剧,为了应对这一竞争环境,除了体制方面的改造、完善外,在网络建设/改造中应达到如下三个目标:1)能适应融合业务运营2)能应对竞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3)能面对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1.1融合业务运营目前,广电有线行业正处于"后平移时代",即从电视数字化到全业务网络化的关键时期。电视数字化阶段,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有限,效果也不明显,很难使用户改变传统的
王凯[3](2014)在《基于同轴电缆调制技术实现有线电视双向因特网接入网络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多年的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为我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了业务多样性发展的基础,有线电视网络成为三大电信运营基础产业之一。但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消费行为不断融入数据互动情景业务中,消费者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作为被动角色的信息接收者,这就对有线电视网络原有的单向播出形式提出了挑战。同时,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融合的趋势也越发明显,随着其它通信运营商推出IPTV等业务,更加剧了对有线电视传输业务市场分割的态势,这就需要广电运营商提供多元业务融合的承载平台,打破原有单向电视节目传送单一业务,搭建可以承载双向数据业务,实现广播电视网和因特网融合的接入网络。然而,如果重新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进行建设并实现双向业务的承载,为满足下一代网络而采用全光网络接入,会使网络建设成本极其昂贵,施工难度也会空前巨大。如何利用前期投资巨大的同轴网络,同时又可以赢得向下一代全光网络过渡的资本积累和宝贵时间,成为目前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考虑的重点问题。本论文以内蒙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项目为背景,根据目前广电行业新标准为指导,吸取并总结现有有线电视双向化方案的优点和经验,对现有双向网方案的参数以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在对内蒙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最新同轴电缆调制技术构建有线电视因特网双向接入网络的改造方案设计。
张学斌,潘宁,石豪情,张宜辉[4](2013)在《100M同轴以太交换技术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以网络改造和运营实践为基础,从千兆以太网技术入手分析了采用同轴电缆实现100Mb/s入户和室内延伸的可行性。
张小龙[5](2013)在《同轴电缆接入网信道建模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清多媒体、网络互动游戏、云接入技术等多种高带宽业务的普及应用,用户对于数据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接入网成为了当前通信技术的研究重点。而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络由于覆盖面广,用户数多,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国内外兴起了一大批同轴接入技术,如DoCSIS (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有线传输数据业务接口规范)、EoC (Ethernet over COAX,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EPoC (EPON Protocal over Coaxial Distribution Network,在同轴分配网络中传输EPON协议)等,同轴接入方式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了接入技术的研究重点。本论文旨在研究同轴电缆分配网的信道特性及故障诊断。在基于常见的同轴分配网现场测量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有关实验,在5MHz-1.2GHz的频率范围内,对同轴分配网信道的主要特性包括传输特性、噪声特性以及故障诊断和定位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相应的信道建模,构造了新的故障诊断方法,对进一步了解同轴接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内容包括:(1)对分支分配器进行了电磁建模。建模方法包括三种:基于ABCD矩阵的器件建模、基于ADS软件的器件建模、基于S参数矩阵的器件建模。对二分配器和一分支器这两个基本元件进行了三种方法的器件建模。借助于级联关系和这两个基本元件的模型,可计算出其它种类的分支分配器的器件特性。对每种模型都给出了实例,并比较了这三种模型的优缺点。基于遗传算法,对分支分配器中最核心的器件——磁芯进行了德拜级数建模,磁芯特性用于分支分配器模型中,使得器件特性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十分逼近。(2)对同轴电缆信道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建模(曲线拟合、ABCD矩阵、S参数、ADS软件建模),提出了更加适用的基于S参数的多径信道建模方法。其模型的S参数是通过网络分析仪实测获得的,使仿真的结果跟实测的结果十分逼近,幅频曲线和相频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完成了基于S参数的多径信道建模的仿真软件,在已知网络当中各器件特性的情况下,利用该仿真软件能估算出任意给定拓扑端口的传输特性,包括幅频、相频曲线、群时延和时域反射等。(3)对同轴电缆信道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分类和建模。根据噪声特性的不同,可以把影响同轴网络的噪声归纳为三种:有色背景噪声、窄带噪声和脉冲噪声。分析了各种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对实测的噪声进行噪声分解;对每种噪声依据其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了参数拟合,建立的模型可仿真出各种噪声的幅度谱曲线以及合噪声的分布情况。(4)提出了二种用于同轴电缆分配网的故障诊断和定位的方法。第一种方法为采用BP神经网络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从测量的TDR曲线中分析出故障的类型(短路、断路、软故障)和故障的位置;另一种方法为借助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故障诊断和定位。
韩占全[6](2012)在《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项目规划管理》文中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社会各领域里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已经跨越技术本身而成为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成为显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有线电视数字化是世界电视的发展趋势,是电视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技术革命,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电视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工作,把它列入了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电视作为广电传媒之首,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数字电视改造是一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信息工程、民心工程,它对丰富电视节目内容、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确保电视播出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对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数字电视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吉林油田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了现状及必要性分析。全文从有线电视的发展和建设角度,分别以吉林油田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双向网络建设及数字电视三网合一建设三个阶段性项目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为主线,对工程项目的规划、组织、管理实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论文结合吉林油田的实际情况,采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确定项目的目标、项目的范围以及项目的组织机构,从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成本三大主要方面对项目实施进行规划和管理。项目管理理念的融入,使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更加科学和规范。在吉林油田数字化平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进度、质量与成本的科学有效把握,使广大油田职工和群众如期收视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字电视节目,呈现出良好的社会效应,也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这对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工程和即将开展的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工程,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为这些项目管理方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起到了促动和推进作用。论文通过研究,成功的将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数字电视工程实际项目中,同时总结了一部分有利于项目规划管理的方法,对类似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有着实际的借鉴意义。
杨华[7](2011)在《基于Epon的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解决方案》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行各业也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运行模式。同样,广播电视也将由单一的传统媒介向市场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广电宽带接入网技术主要是采用Cable Modem(同轴电缆调制解调器)网络方案,其主干网使用的是光纤,分配网和干线还是以同轴电缆为主。网络信号的质量不高,单向传输,承载单一的模拟广播电视业务,双向网络较少,无法开展大范围的双向数据传输以及数字电视业务,从而制约了广电网络的发展。研究、探讨、寻求新的技术支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来Epon(无源光网络)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它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结构的单纤双向接入网络,它的许多特性和优点,对广电网络亦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文章为此首先设计了一项测试实验,对Epon在广电网络中的带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通过对Epon和原有线电视技术的对比分析,说明广电网络使用Epon技术的可行性。同时从实验数据上证明,Epon在带宽上的优势,对广电现今在实际运用和后续发展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另外,结合实验得到的结论,通过选用对老的住宅小区和新建住宅小区的网络规划、拓扑设计以及实现,在不改变原有有线电视星状拓扑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的网络资源,选用多种不同方式的网络建设方案,恢速构建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的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说明Epon技术与原有HFC(混合光纤同轴)网络相比,使用Epon技术比使用HFC网络在网络质量、性能更优化,以及在建设和维护上更方便、更经济、更具有实用价值.最后通过Epon在网络流美体中的应用案例,说明使用Epon技术能够为广电网络带来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张健[8](2010)在《有线电视数字化条件下路权控制集线器的作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分析了路权管理集线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路权管理集线器的基本功能,并分析了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功能。
杨天喜[9](2006)在《GPON可实现“三网合一”的千兆位无源光纤承载网络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在光纤 FTTx 接入的实现网络中,经 FSAN(全业务接入网组织)委员会将其演变为语音与数据的源模式传输、符合 ITU 标准的 G.984 GPON(Gigabit PON)千兆位无源光网络承载技术,支持源模式 TDM,能提供下行2.488Gbps,上行1.244Gbps 的带宽,除可在同一根光纤通道内提供原有通信业务(如 T1和 E1业务)外,还可提供 Internet 接入、IPTV 等数据业务服务,以及视频 Video(模拟和数字有线电视等)多种混合业务,即“三网舍一”;它可支持互联网所有带宽的应用,其语音及数据业务的效率约高达93%;并能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无缝的连接;此外,它能提供高速 QoS 保证;同时,GPON 强大的保护机制以及高运营级的服务管理和网络监控能力,对网络可靠度和生存性要求很高的运营商和用户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也因信号通过的是无源光纤传输网络,网络结构简单,没有任何放大设备、供电设备,也无须以后维护服务。采用 GPON 技术的 FTTx 接入网络,可以比喻为是一列“可装载特大容量”的高速“信息”列车,因而它是当前实现“三网合一”最适用、最理想的宽带 FTTx,尤其 FTTH 承载网络接入解决技术。
戴卫平[10](2005)在《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新模式——可寻址双向可分段宽带接入网》文中提出1.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目前面临的问题为了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尽快实现整体转换,很多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抓紧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如何根据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地建设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有线电视网络终端噪声问题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线电视网络终端噪声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广电网络FTTH平台规划与网络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FTTH业务发展概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FTTH关键技术 |
2.1 光纤抗弯技术 |
2.1.1 G.657A光纤和G.657B光纤的抗弯曲特性 |
2.1.2 皮线光缆 |
2.2 光纤成端冷接技术 |
2.2.1 光纤冷接成端接续方式 |
2.2.2 预置式现场连接器 |
2.3 PON技术的发展 |
2.3.1 EPON技术原理 |
2.3.2 GPON技术原理 |
2.3.3 EPON与 GPON的技术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天津广电网络现有双向传输网的分析 |
3.1 HFC网络结构 |
3.2 有线广播电视系统 |
3.3 有线电视双向网接入技术 |
3.3.1 干线传输单纤三波方案 |
3.3.2 干线传输双纤三波方案 |
3.3.3 接入网的EOC技术 |
3.3.4 接入网的Cable Modem技术 |
3.4 天津广电HFC双向网实现方案分析 |
3.4.1 CMTS+Cable Modem技术方案 |
3.4.2 EPON+LAN技术方案 |
3.4.3 EPON+EOC技术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广电网络FTTH业务平台及网络设计规划 |
4.1 分中心机房FTTH平台改造规划 |
4.1.1 分中心机房FTTH平台改造规划原则 |
4.1.2 对分中心机房原业务方案进行FTTH化改造 |
4.1.3 分中心机房FTTH规划平台设备 |
4.2 远端机房FTTH平台改造规划 |
4.2.1 远端机房FTTH平台改造规划原则 |
4.2.2 对远端机房原业务方案进行FTTH化改造 |
4.2.3 远端机房FTTH规划平台设备 |
4.3 FTTH接入网设计指标 |
4.3.1 FTTH光链路指标要求 |
4.3.2 FTTH光纤链路衰减指标的计算 |
4.4 FTTH干线接入网设计方案 |
4.4.1 干线接入网设计 |
4.4.2 光交箱设计 |
4.5 FTTH入户方案 |
4.5.1 FTTH入户线设计方案 |
4.5.2 FTTH入户终端接入方案 |
4.5.3 FTTH终端设备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TTH接入网设计实践 |
5.1 接入小区概况 |
5.2 FTTH工程设计组成 |
5.2.1 FTTH户内线设计的主要内容 |
5.2.2 FTTH干线接入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
5.3 该小区户内线及干线接入网设计 |
5.3.1 户内线设计 |
5.3.2 干线接入网设计 |
5.4 设计结果的验证 |
5.4.1 本小区FTTH光链路衰减计算验证 |
5.4.2 本小区FTTH光链路指标的测量验证 |
5.5 FTTH建设与HFC网络建设成本及网络性能的比较 |
5.5.1 网络建设成本的比较 |
5.5.2 网络性能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网融合要求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改造的目标 |
1.1 融合业务运营 |
1.2 竞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
1.2.1 国家大环境 |
1.2.2 技术环境的演进 |
1.2.3 面对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 |
2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 |
2.1 NGB建设的发展 |
2.1.1 建设符合宽带双向和全媒体全业务的新一代广播电视有线传送网络NGB |
2.1.2 NGB十年规划 |
2.2 上海东方有线NGB示范网 |
2.2.1 概述 |
2.2.2 建设NGB示范网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
2.2.3 东方有线NGB示范网建设的总体考虑 |
2.2.4 NGB技术技术选择 |
2.2.5 基于NGB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探索和实践 |
3 NGB骨干网技术——OTN光传输网 |
3.1 概述 |
3.1.1 省际骨干网技术演进 |
3.1.2 城域骨干网技术演进 |
3.1.3 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产生背景 |
3.1.4 ITU为何要制定OTN标准? |
3.1.5 OTN标准的产生 |
3.1.6 OTN的特点 |
3.1.7 OTN与SDH、WDM、Ethernet关系 |
3.2 OTN技术介绍 |
3.2.1 OTN分层/分域结构 |
3.2.3 OTN分层结构 |
3.2.4 电层技术 |
3.2.5 OTN的交叉功能 |
3.3 OTM映射及复用结构 |
3.4 广电网络为什么需要OTN |
3.4.1 骨干网对带宽需求 |
3.4.2 高效承载和低成本运维需求 |
3.4.3 网络扁平化架构需求 |
3.4.4 OTN的技术优势 |
3.5 OTN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如何部署和规划 |
3.5.1 应用场景 |
3.5.2 OTN组网模型 |
3.6 OTN设备简介 |
4 NGB接入网技术:三个Eo C标准及应用 |
4.1 广电网络承载的业务 |
4.1.1 广电网络承载的业务类型 |
4.1.2 从运营的角度分类 |
4.1.3 各典型业务带宽需求 |
4.1.4 业务承载端到端Qo S参考要求 |
4.2 C-DOCSIS |
4.2.1 DOCSIS技术产生的背景 |
4.2.2 DOCSIS技术的劣势 |
4.2.3 C-DOCSIS概念 |
4.2.4 C-DOCSIS标准 |
4.2.5 系统功能模型 |
4.2.6 C-DOCSIS组网 |
4.3 HINOC |
4.3.1 HINOC标准范围 |
4.3.2 HINOC技术简介 |
4.3.3 HINOC物理层参数 |
4.3.4 MAC层 |
4.3.5 HINOC1.0信道解决方案 |
4.3.6 HINOC的产业化现状 |
4.3.7 HINOC应用场景 |
4.3.8 正在研发的HINOC2.0基本技术指标 |
4.4 C-Homeplug AV (C-HPAV) |
4.4.1 C-Homeplug AV主要特性 |
4.4.2 标准进展 |
4.4.3 C-HPAV标准规定的系统基本功能为 |
4.4.4 C-HPAV系统协议框架 |
4.4.5 C-HPAV标准主要优势 |
4.4.6 Home Plug AV-Eo C电缆网络设计 |
4.4.7 在网络施工及运营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5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简介 |
5.1 TVOS开发组成员 |
5.2 TVOS达成的目标 |
5.3 TVOS的意义 |
5.4 TVOS功能特点 |
5.5 TVOS技术架构 |
(3)基于同轴电缆调制技术实现有线电视双向因特网接入网络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有线电视传输技术 |
2.1 本章综述 |
2.2 HFC混合光纤电缆网络技术 |
2.2.1 HFC网络基本原理 |
2.2.2 HFC网络频谱分配 |
2.2.3 HFC的主要特点 |
2.2.4 HFC接入网中的噪声 |
2.3 有线电视单向传输技术 |
2.4 有线电视双向传输技术 |
2.5 线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技术 |
2.5.1 CMTS线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 |
2.5.2 CM线缆调制解调器 |
2.5.3 CM与CMTS的通信过程 |
2.5.4 CMTS网络系统结构 |
2.5.5 CMTS设备调制解调功能参数 |
2.6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 |
2.7 C-CMTS中国同轴电缆调制解调终端系统技术 |
2.8 C-DOCSIS中国有线传输数据业务接口规范 |
2.8.1 C-DOCSIS简述 |
2.8.2 C-DOCSIS系统应用 |
2.8.2.1 C-DOCSIS系统组成 |
2.8.2.2 C-DOCSIS技术应用优势 |
第三章 有线电视双向网现有改造方案研究 |
3.1 本章综述 |
3.2 EPON+LAN方案 |
3.3 EPON+EOC方案 |
3.4 CMTS+CM方案 |
第四章 内蒙广电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系统方案 |
4.1 本章综述 |
4.2 系统分析 |
4.2.1 改造原则 |
4.2.2 系统容量分析 |
4.3 系统设计与现网改造 |
4.3.1 分前端改造 |
4.3.2 网元类型改造 |
4.3.3 网络线路改造 |
4.3.4 终端改造 |
4.4 关键指标测试 |
4.4.1 测试依据 |
4.4.2 被测试设备描述 |
4.4.3 测试内容 |
4.4.4 实验室测试系统描述 |
4.4.5 测试仪器 |
4.4.6 测试结果 |
4.4.6.1 物理层测试 |
4.4.6.2 业务承载能力测试 |
4.4.6.3 QOS功能测试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 |
5.2 展望及后续工作 |
5.3 结语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附录 |
附录一 缩略语 |
附录二 DOCSIS空分示意图 |
附录三 CM上线流程图 |
附录四 内蒙广电网络城域网、接入网网络结构图 |
致谢 |
(5)同轴电缆接入网信道建模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同轴电缆信道研究的必要性 |
1.2 同轴电缆信道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同轴电缆信道研究的现状 |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结构安排 |
2 同轴电缆接入分支分配器的测量与建模 |
2.1 分支分配器基本分析 |
2.2 器件参数测量方法 |
2.3 基于ABCD矩阵的分支分配器建模 |
2.4 基于ADS的分支分配器建模 |
2.5 基于S参数矩阵的分支分配器建模 |
2.6 本章小结 |
3 同轴电缆信道传输特性建模 |
3.1 同轴电缆特性 |
3.2 同轴电缆信道的基本模型 |
3.3 基于曲线拟合的信道建模 |
3.4 基于ABCD矩阵的信道建模 |
3.5 基于S参数矩阵的信道建模 |
3.6 基于ADS软件的信道建模 |
3.7 基于多径的信道建模 |
3.8 同轴电缆信道的实测与仿真比较 |
3.9 本章小结 |
4 同轴电缆信道噪声特性建模 |
4.1 信道噪声的建模方法 |
4.2 信道噪声的实测与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5 同轴电缆接入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
5.1 分配网常见故障及定位方法 |
5.2 TDR法用于同轴电缆故障定位 |
5.3 BP神经网络 |
5.4 主成分分析法(PCA) |
5.5 基于PCA-BP网络的分配网故障定位 |
5.6 支持向量机(SVM) |
5.7 基于SVM的分配网故障定位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项目规划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1.1.2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1.1.3 有线电视发展趋势 |
1.2 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
1.2.1 项目管理相关概念 |
1.2.2 项目进度管理 |
1.2.3 项目成本管理 |
1.2.4 项目质量管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项目现状分析 |
2.1 工程项目概况 |
2.1.1 项目背景 |
2.1.2 存在问题及改造必要性 |
2.2 项目实施意义及预期成果 |
2.2.1 现实意义 |
2.2.2 预期成果 |
2.3 项目目标 |
2.3.1 目标确定 |
2.3.2 目标分解 |
2.4 项目范围 |
2.4.1 有线电视数字平移项目范围 |
2.4.2 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项目范围 |
2.4.3 有线电视三网融合项目范围 |
2.5 项目组织 |
2.5.1 组织结构选择 |
2.5.2 项目组机构设置及职责 |
第3章 项目总体规划研究 |
3.1 项目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 |
3.1.1 指导思想 |
3.1.2 建设原则 |
3.2 总体投资规划 |
3.3 数字平移工作任务及总体方案 |
3.3.1 数字平移建设项目总体任务 |
3.3.2 数字平移系统平台建设任务 |
3.3.3 数字平移物理环境及配套建设 |
3.3.4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保护及消防 |
3.4 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工作任务及总体方案 |
3.4.1 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项目总体任务 |
3.4.2 干线、支干线改造 |
3.4.3 楼内电缆分配网改造 |
3.4.4 网络改造技术方案 |
3.5 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建设任务 |
3.5.1 有线数字电视三网融合项目总体任务要求 |
3.5.2 有线数字电视三网融合项目工作要点 |
第4章 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管理研究 |
4.1 项目进度管理 |
4.1.1 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
4.1.2 有线电视数字平移项目进度目标 |
4.1.3 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项目进度目标 |
4.1.4 有线数字电视三网融合项目进度目标 |
4.1.5 项目进度控制 |
4.2 项目成本管理 |
4.2.1 项目成本预算分解及汇总 |
4.2.2 项目成本预算 |
4.2.3 项目成本控制 |
4.3 项目质量管理 |
4.3.1 质量管理文件 |
4.3.2 项目质量控制 |
4.3.3 质量保证与项目验收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Epon的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概况以及现状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二章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传输技术 |
2.1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结构 |
2.2 有线宽带CABLE MODEM接入技术 |
2.3 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EPON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带宽压力测试实验 |
3.1 EPON技术实验的目的 |
3.1.1 Epon技术简介 |
3.2 实验的工作原理 |
3.2.1 Epon的主要标准 |
3.2.2 Epon的传输方式 |
3.2.3 Epon的协议层次 |
3.2.4 Epon系统组网的关键技术 |
3.3 实验的硬件设备 |
3.3.1 OLT设备原理和功能 |
3.3.2 ONU的原理和功能 |
3.3.3 无源光分路器 |
3.3.4 基带EoC网桥的原理和功能 |
3.4 EPON技术实验的软件环境 |
3.5 实验的原理 |
3.6 实验的过程 |
3.7 实验的测试数据与分析 |
3.7.1 三种组网方式的带宽测试数据与分析 |
3.7.2 Epon三种接入网方式网络压力测试分析 |
3.7.3 实验小结 |
3.7.4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
3.7.5 实验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 |
第四章 EPON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设计 |
4.1 用Epon改造有线电视网络需求分析 |
4.2 原有有线电视住宅小区EPON+EoC改造方案 |
4.2.1 原网络状况分析 |
4.2.2 原网络的拓扑结构 |
4.2.3 改造方案论证 |
4.2.4 网络改造的需求分析 |
4.2.5 网络具体设计方案 |
4.2.6 原有有线电视住宅小区Epon+EoC改造效果分析 |
4.2.7 网络改造投资预算分析 |
4.3 FTTH与EPON+LAN网络建设方案 |
第五章 基于EPON的有线数字电视其他场景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有线电视数字化条件下路权控制集线器的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路权管理集线器的基本原理 |
2 路权管理集线器的基本功用 |
2.1 以集中放大分配为基础的电平指标保障 |
2.2 以设备端口管理为基础的用户接入管理 |
2.3 以基准电平检测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管理 |
2.4 以应急广播功能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管理 |
3 数字化条件下路权管理集线器的新功用 |
3.1 以端口通道管理为基础的噪声阻断功能 |
3.2 以设备端口管理为基础的用户接入管理 |
3.3 以通道路权管理为基础的业务接入管理 |
3.4 以两级轮询管理为基础的业务控制管理 |
4 结论 |
四、有线电视网络终端噪声问题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广电网络FTTH平台规划与网络设计研究[D]. 王跃胜.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2]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J]. 唐明光. 中国广电技术文萃, 2015(02)
- [3]基于同轴电缆调制技术实现有线电视双向因特网接入网络改造设计[D]. 王凯.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4]100M同轴以太交换技术与应用[A]. 张学斌,潘宁,石豪情,张宜辉. 2013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5]同轴电缆接入网信道建模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张小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6]吉林油田数字电视工程项目规划管理[D]. 韩占全. 吉林大学, 2012(04)
- [7]基于Epon的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解决方案[D]. 杨华. 复旦大学, 2011(04)
- [8]有线电视数字化条件下路权控制集线器的作用探讨[J]. 张健. 广播电视信息, 2010(02)
- [9]GPON可实现“三网合一”的千兆位无源光纤承载网络技术[A]. 杨天喜. 2006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10]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新模式——可寻址双向可分段宽带接入网[A]. 戴卫平. 文化产业发展(四川·成都)论坛广电影视产业专题论坛暨数字电视(成都)高峰论坛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