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透支治疗面瘫36例临床观察

穴位透支治疗面瘫36例临床观察

一、透穴治疗面瘫36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杜茜茜[1](2021)在《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恢复期运用芒针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恢复期治疗本病的针刺优化方案,并对疗效评价系统中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行探讨,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提供最新的临床证据。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受试者,完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芒针透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2例,急性期(15天以内)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西药口服和相同的针刺治疗—予泼尼松、维生素B12口服,针刺以面部浅刺(0.3 cm左右)和远端取穴为主;恢复期(15-45天)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局部取穴同上,取常规针刺深度,远端取穴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试验组以芒针透刺为主:阳白四透(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太阳透下关,地仓透耳门、地仓透颊车,另取健侧合谷,此外根据患者其他伴随症状配用相应穴位针刺。两组均隔天针刺1次,15天为1个疗程,本研究共包含3个疗程,对于3个疗程后未痊愈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是否继续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依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分级标准、疗效标准和总体评分)、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价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对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对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之前明显提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透刺组恢复期各疗程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较常规针刺虽不能提高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总有效率,但可以明显提高愈显率,并能缩短达到愈显疗效的治疗时间。2次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SFGS总分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较之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芒针透刺组评分均值优于对照组,说明恢复期以芒针透刺为主的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各时间点评分均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相较于SFGS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包含的并发症范围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1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与常规针刺均能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2芒针透刺组虽总有效率上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各疗程愈显人数明显均优于常规针刺组,故临床上可作为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优选方案。3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其评价内容包含的并发症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张芳[2](2021)在《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瘫程度及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并评估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思路。方法 由于针刺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单盲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从针灸科门诊面瘫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72例,依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36例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和36例对照组(常规针刺),通过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分级量表、Sunnybrook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其差异,并对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病例完成情况本研究严格遵循研究方案收纳病例,最终共纳入病例72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各3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2例患者均因无法耐受蜂针治疗时的疼痛脱落,对照组患者因工作安排,出差外地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脱落。本研究最终共完成有效病例69例,观察组共完成有效病例34例,对照组共完成有效病例35例。2.基线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病侧,以及治疗前患者的H-B分级情况、Sunnybrook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H-B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H-B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的H-B分级变化并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观察发现,在症状改善方面,常规针刺对眼睑闭合不全、抬眉困难等面部肌肉功能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巨刺法联合蜂针对耳后乳突疼痛、舌前2/3味觉功能障碍、听觉过敏等面神经功能类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4.两组患者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的评分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常规针刺)(P<0.05)。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瘫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总有效率为97.1%,治愈率为20.6%,对照组(常规针刺)对顽固性面瘫的总有效率为89.9%,治愈率为15.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2例,两组共脱落3例,其余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观察组有11例患者在蜂针治疗后出现局部轻微发红、疼痛或瘙痒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予特殊处理,其余患者治疗后均未产生任何不良反应。研究过程中无病例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或退出试验。结论 1.巨刺法联合蜂针与常规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瘫症状、程度及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有显着改善。其中,对患者面瘫程度的改善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提升患者患侧面部表情肌的肌力,恢复患者眼睑闭合、皱额、蹙眉等动作,常规针刺长于恢复患者面部肌肉功能,巨刺法联合蜂针长于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量表评分也表明在对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巨刺法联合蜂针优于常规针刺。2.巨刺法联合蜂针与常规针刺均对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疗效,且巨刺法联合蜂针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治疗方法均未引起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但巨刺法联合蜂针有部分患者安全性评定为2级,安全性方面稍弱于常规针刺。

李映雪[3](2021)在《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顽固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及症状体征量化表评价面瘫程度变化,从而探究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9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A组(针刺联合闪罐法组)、B组(温针灸组)和C组(温针灸联合闪罐法组),每组各30例。三组所选取的穴位、疗程等均相同,A组采用针刺联合闪罐法,即在针刺完成后,选取局部腧穴进行闪罐法。B组采用温针灸,即普通针刺得气后,选取翳风穴进行温针灸。C组在B组的基础上配合闪罐法,即针灸完成后进行闪罐法。针刺、温针灸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min,闪罐法隔日一次,6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1天,共治疗8个疗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及症状体征量化表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症状体征积分等观察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表明三组治疗方法对顽固性面瘫的改善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后C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A、B两组,说明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较针刺联合闪罐法组和温针灸组更有优势。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相当。3.三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FDIP评分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FDIS评分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对顽固性面瘫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心理状态的改善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后,C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C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说明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改善面部肌肉功能和社会心理状态方面均优于针刺联合闪罐法组和温针灸组。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面部肌肉功能和社会心理状态方面的疗效相当。4.三组症状体征量化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症状体征积分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对顽固性面瘫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均有一定疗效;三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C组的症状体征积分显着低于A、B两组(P<0.05),说明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优于针刺联合闪罐法组和温针灸组。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面神经损害症状体征方面的疗效相当。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完成后经统计,A组30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B组30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C组30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C组临床疗效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温针灸及针刺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温针灸联合闪罐法疗效最佳。2.与针刺联合闪罐法及温针灸相比,温针灸联合闪罐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面部表情肌,调节躯体功能,改善社会心理状态,促进受损面神经的恢复。3.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袁亚乐[4](2020)在《刀钩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刀钩针疗法治疗对顽固性面瘫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并发症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的影响,评价刀钩针疗法对顽固性面瘫综合评分、面部及社会功能指数的改善情况,为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疗法,并以此推广刀钩针疗法。方法:临床依据纳入标准收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刀钩针组及毫针组各30例,即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处方的基础上增加刀钩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每治疗6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每疗程开始的第一天毫针治疗结束后进行一次刀钩针治疗,每两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周期同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一次系统评分,包括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并发症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的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并发症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情况,观察刀钩针组和毫针组的临床疗效。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两组在治疗后分级并评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顽固性面瘫的治疗上均有疗效,且治疗组在面神经功能的改善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对并发症如联带运动、面肌挛缩、面肌痉挛、鳄鱼泪征等症状自身前后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表明两组疗法对于顽固性面瘫的并发症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组组间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并发症的治疗上优于对照组。3、两组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表明两种疗法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中和治疗后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对面部残疾指数的改善上疗效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两组治疗后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上述两种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都有一定疗效,且说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刀钩针组和毫针组对顽固性面瘫患均有一定疗效,刀钩针组对并发症和面部残疾指数有较佳疗效,刀钩针组总体疗效优于毫针组。

黄河银[5](2020)在《穴位埋线对肺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外周鼻黏膜、中枢海马区、血液循环池的神经-免疫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验证本次实验建立的肺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动物模型是否可靠?(2)在该模型中,“鼻-脑”轴的通路是否存在?如何定位与定性?鼻黏膜和海马区的退行性变是否步调一致?(3)如果不选迎香穴埋线,改选百会、肺俞、脾俞这一组穴埋线,是否也能有疗效?(4)通过穴位埋线治疗3周,发生在鼻黏膜和海马区的退行性变是否可以逆转?具体疗效如何?是否已经过度治疗?是否还需继续治疗?(5)通过穴位埋线治疗3周,记录Ig E和IL-4的浓度,明确海马区的OX-42是否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NKB是否会在鼻黏膜出现免疫反应?TLR-2是否能在海马区出现阳性表达?借此填补以往学者的空缺。方法:(1)分组:购置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只。A组为埋线组(先造模后埋线),B组为模型组(只造模不埋线),C组为空白组(不造模不埋线)。(2)烟熏:自制烟熏造模箱和烟熏艾条。每次烟熏时,用2根灸条插在纸箱侧壁的小孔上。烟熏箱内每次只放6只大鼠,每次烟熏30分钟。每天熏2次,至少间隔3小时。连熏14天。(3)致敏:(1)基础致敏。用卵清蛋白致敏液对AB两组行“五点注射法”,隔日1次,共5次。在基础致敏阶段需要持续烟熏造模,1日熏2次。(2)强化致敏。AB两组每天滴鼻1次,每个鼻孔滴3滴。滴鼻30分钟后开始雾化,每天雾化1次,每次雾化45分钟。共7天。(3)维持致敏。强化致敏结束后,次日即对A组大鼠进行穴位埋线,共3周,期间要对A组持续滴鼻致敏。B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4)穴位埋线:对A组大鼠进行穴位埋线,选择百会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脾俞穴。用规格为0.9的一次性使用埋线针,在针尖处插入长度为3~5 mm的000号羊肠线。快速刺破皮肤,伴随着落空感再深入5 mm左右,到达皮下和肌肉之间的最佳埋线处。埋线时间为3周,期间每3日1次用酒精消毒。(5)记录行为学特征:从基础致敏的第一天开始,对三组大鼠的抓鼻、流涕、喷嚏的现象进行记录并按照标准打分。每天观察1次,每次观察30分钟,计算出各组计分的均值及标准差。(6)检验:(1)HE染色:对大鼠的鼻黏膜、肺组织、脑组织行HE染色和图像采集。(2)ELISA:取血检测Ig E和IL-4的OD均值。(3)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鼻黏膜的NKB和海马区的OX-42。(4)免疫荧光:同步检测大鼠鼻黏膜和海马区的TLR-2。(7)统计: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烟熏前后。(1)烟熏前:三组大鼠未见异常。(2)烟熏后:AB两组饮食减少,饮水增多,出现躲避、抱团、埋头、闭眼、喜睡、蜷曲等气虚表现。C组正常无异。(2)致敏前后。(1)致敏前:三组大鼠未见异常。(2)致敏后:AB两组出现抓鼻、揉眼、挠耳、鼻痒等症状。C组正常无异。(3)造模前后。(1)呼吸频率增幅:A组为1.73±0.16,B组为1.64±0.15,C组为1.32±0.12。PAB=0.084,PAC<0.001,PBC<0.001。(2)体重质量增幅:A组为36.13±3.52,B组为34.53±3.07,C组为42.93±3.59。PAB=0.205,PAC<0.001,PBC<0.001。(4)行为学评分之“阶段性总分”。(1)基础致敏结束后:A组为3.54±0.26,B组为3.48±0.25,C组为2.23±0.29。PAB=0.544,PAC<0.001,PBC<0.001。(2)强化致敏结束后:A组为5.27±0.29,B组为5.33±0.20,C组为1.94±0.20。PAB=0.442,PAC<0.001,PBC<0.001。(3)维持致敏结束后:A组为5.94±0.22,B组为5.07±0.23,C组为2.03±0.18。PAB<0.001,PAC<0.001,PBC<0.001。(5)行为学评分之“终点因子分”。(1)喷嚏:A组为1.89±0.22,B组为1.65±0.16,C组为0.57±0.14。(2)流涕:A组为2.00±0.15,B组为1.61±0.27,C组为0.73±0.13。(3)抓鼻:A组为2.05±0.30,B组为1.77±0.29,C组为0.68±0.16。以上各因子的两两比较均为:PAB<0.001,PAC<0.001,PBC<0.001。(6)HE染色。(1)鼻黏膜:模型组的纤毛倒伏,黏膜上皮破坏,杯状细胞高度肥大!黏膜固有层内的血管呈扩张性改变,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埋线组的杯状细胞轻至中度肥大,锥形细胞和梭形细胞的胞核深染,变态反应减轻,免疫反应活跃。(2)肺组织:模型组的支气管纤毛水肿,甚者倒伏。小肺泡坍塌,甚者粘连。大肺泡气肿,甚者破裂。肺泡壁弹性不足,呈皱缩状态。肺泡间质可见红细胞大量浸润,提示明显充血。间质增宽,提示纤维组织增生。埋线组的支气管纤毛排列不齐,肺泡弹性尚可,呈现不饱满的穹窿状。(3)海马区:模型组可见细胞明显异形,胞核固缩,染色加深,提示不同程度的变性,甚者坏死。弧形带周边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埋线组可见正常细胞和异形细胞并存,提示免疫反应正在发生。(7)ELISA。(1)Ig E(μg/ml):A组为3.114±0.202,B组为4.189±0.439,C组为2.295±0.303。PBC<0.001,说明动物模型制作成功。PAB<0.001,说明穴位埋线3周可见明显疗效。PAC<0.001,说明穴位埋线3周后虽然有疗效,但机体中的变态反应仍在持续,需要延长穴位埋线的时间才有治愈的可能。(2)IL-4(pg/ml):A组为14.228±0.651,B组为18.608±2.403,C组为11.401±1.229。PAB<0.001,PBC<0.001,PAC<0.001,各自意义同Ig E。(8)免疫组化。(1)鼻黏膜的NKB(OD均值):A组为0.1895±0.0027,B组为0.2031±0.0074,C组为0.1801±0.0038。PAB<0.001,PAC<0.001,PBC<0.001,各自意义同Ig E。(2)海马区的OX-42(OD均值):A组为0.1728±0.0016,B组为0.1810±0.0046,C组为0.1674±0.0025。PAB<0.001,PAC<0.001,PBC<0.001,各自意义同Ig E。(9)免疫荧光。(1)鼻黏膜的TLR-2:模型组的阳性表达在鼻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全层均有浓集。埋线组的阳性表达在以上各层均有消减。(2)海马区的TLR-2:模型组的红染较大,细胞排列无序。蓝染细胞核变大,发黑,说明细胞处于衰亡状态。埋线组的细胞间质的红染基本消失。部分细胞的红染已不再是一个整圈。说明细胞的衰亡正在减退,代谢正在增强,TLR-2的表达正在弱化。结论:(1)通过本次实验建立的肺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动物模型是可靠的,可以复制的。该模型会同时引起外周鼻黏膜和中枢海马区的退行性变,这说明“鼻-脑”轴是客观存在的,将其机制定位于海马区并定性于神经肽的假说均是成立的。(2)对肺虚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穴位埋线,不选迎香穴,改选百会、肺俞、脾俞这一组穴,疗效也是可靠的。穴位埋线后,通过对ELISA、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的纵横对比,可知鼻黏膜和海马区的退行性变是步调一致的。(3)通过穴位埋线治疗3周,发生在鼻黏膜和海马区的退行性变是可以逆转的,本次实验为之提供了行为学、病理学、组织学的依据。且所有依据均表明,虽然埋线组的各个指标比模型组明显减轻(PAB<0.001),但和空白组比较还有明显差距(PAC<0.001),这说明为期3周的埋线疗效还不足够好,还有继续治疗的必要。(4)检测Ig E和IL-4的血清浓度是研究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经典方法。但以往的相关学者只在穴位埋线1周后、2周后、4周后对比过这个浓度,目前尚无穴位埋线3周后的数据。本次实验做了完善,明确了这期间的变化是一致的,并无拐点的存在。(5)本次实验得以证明:当穴位埋线治疗3周后,NKB在鼻黏膜上的免疫反应是客观存在的,OX-42在海马区依然存在下降的趋势,TLR-2在鼻黏膜和海马区会同步出现阳性表达。这些结果的明确均是以往相关学者的夙愿。

王双艳[6](2020)在《基于ACC的难治性面瘫脑功能连接研究及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将治疗前后的难治性面瘫患者和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量表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行而有效的诊治方案。(2)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 FC),以双侧前扣带回(ACC)为种子点(ROI),观察难治性面瘫与普通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前后脑功能连接变化,探讨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可能存在的大脑调节机制。方法:(1)纳入22例难治性面瘫患者,分别于针灸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集H-B(House-Brackmann)量表、FDIP、FDIS(总称为面部残疾指数量表),另按照性别、年龄匹配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22例,分别于针灸治疗前以及针灸5周后采集H-B量表,数据分析利用spa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两组临床疗效;(2)两组患者分别采集两次静息态磁共振数据,两次采集的时间节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5周后,以双侧ACC为ROI,对全脑磁共振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比较难治性面瘫患者与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连接差异。结果:(1)难治性面瘫组与普通周围性面瘫组比较发现,针灸治疗后两组H-B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的结果显示普通周围性面瘫组有效率更高,这说明针灸治疗改善面瘫的临床症状的程度与病程有关,针灸治疗越迟,治疗越难,治疗效果远不及早期治疗的效果;难治性面瘫组治疗前后FD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灸能够改善难治性面瘫患者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通过改善患者因面瘫疾病引起的不佳情绪来提高患者社会生活质量。(2)针灸治疗前,难治性面瘫患者与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f MRI组间比较,LACC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前扣带回、左后扣带回、左颞中回、左角回、右颞中回、右角回、左小脑、右小脑、左小脑(crus2);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缘上回。RACC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眶中回、右中扣带回、右丘脑、右角回、右颞下回、左角回、左颞中回、左小脑(IX)、左小脑(crus1)、左梭状回。(3)针灸治疗后,难治性面瘫患者与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f MRI组间比较,LACC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内侧额上回、左楔前叶、左脑岛叶、左角回、右梭状回;RACC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后扣带回、右脑岛叶、左角回、右角回、左颞中回、左脑岛叶、右海马旁回、左舌回。(4)难治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f MRI组内比较,LACC与全脑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顶下小叶;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右小脑蚓部。RACC与全脑连接未见明显差异。(5)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f MRI组内比较,LACC与全脑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内侧颞极、左尾状核、左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梭状回。RACC与全脑连接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针灸疗法对不管是难治性面瘫患者,还是普通周围性面瘫患者,均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尤其对普通周围性面瘫效果更佳,说明针灸治疗越及时越有效。(2)前扣带回参与了难治性面瘫患者面部运动以及情绪调节的代偿机制,与难治性面瘫患者的康复关系密切。(3)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可能会调节边缘系统,运动前区域和默认模式网络,以促进脑功能的重组,从而改善面部运动和情绪调节,改善患者的社会和身体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莫曦雅[7](2019)在《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整理不同时期毫针浅刺的理论基础、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毫针浅刺的刺法、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目录学方法对研究范围内“毫针浅刺”相关文献进行查找、筛选、收集;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运用医学史学方法从学术史的研究角度探寻毫针浅刺的发展历程;运用理论分析评述法对文献资料从针灸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文献数量、分布特点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对建立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1.战国秦汉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内经》《难经》中皮部理论、经脉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阐明毫针浅刺是在针刺皮部、络脉、经筋、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该时期针对腧穴的浅刺以四肢爪甲末端的“部位穴”为主,针对经脉的针刺体现出上肢经脉、下肢阴经应浅刺的特点。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以及“引皮而刺”的直针刺、卧针而刺,后两种是确立于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的萌芽。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毫针浅刺治疗内科、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病位浅、病势轻、病性偏阳热的疾病为主、涵盖以寒客经脉引起拘挛疼痛的肢体经络病证、气血亏虚的虚证;外科疾病多为浅表的痈脓。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理论基础。2.晋唐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内经》《难经》为本,对前期基础理论或直接辑录经典按类编排,或对其进行注解,增加了腧穴主治的理论,确立“腧穴-经络-主治”的理论体系。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占全部记录腧穴的比例接近9%,分布以上肢部、下肢部、头颈部较多,特定穴占比超过85%,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交会穴,以五输穴为主;浅刺经脉阳经居多,以太阳经脉、少阳经脉为主,阴经的浅刺以手太阴脉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与前期基本保持一致,为常规浅刺,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引皮而刺。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涵盖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科、眼科共计20余类50种病症,其中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肺系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胸痹、咳嗽、喘证、痉证。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腧穴理论和腧穴主治的发展。3.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继续丰富腧穴主治的相关内容,腧穴与经络、相应脏腑的关联进一步加强,“腧穴-经络-脏腑-主治”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常规浅刺的腧穴在全部腧穴中的占比稳定(位于1 0%-15%的区间)、分布部位及特点与前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四肢部和头颈部,特定穴的比例超过60%,特定穴的种类增加了郄穴,仍以五输穴数量最多;浅刺经脉仍以阳经浅刺(太阳经、少阳经)为主,手太阴经仍是浅刺最多的阴经。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常规浅刺基础上,增加了沿皮透刺,丰富了毫针浅刺的针刺方式,不同刺法特点有所异同。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20余类80余种病症,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外感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疟疾、外感伤寒、头痛、癫疾。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沿皮透刺的确立和临床运用方面。4.明清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的腧穴主治,以“腧穴-经络-脏腑-病症-刺灸法”为主的毫针浅刺体系得以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不同的浅刺刺法有不同特点,常规浅刺的腧穴、经脉特点与前期大致相同,在沿皮透刺中,腧穴在数量上多于常规浅刺的腧穴数量,占全部腧穴的比重超过20%、分布于头颈部、背部、胸胁部、四肢部、腹部并以头颈部、背部和胸胁部为主,52.9%的沿皮透刺腧穴属于特定穴,特定穴种类增加了背俞穴、募穴,并以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为主;仍以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的浅刺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浅刺刺法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增加沿皮透刺的作用方式、作用部位、作用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选择沿皮透刺的方向及距离。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超过30类共计160种疾病,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咽喉疾病为主,多治疗痹证、头痛、疟疾、胸痹心痛、喉痹。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常规浅刺腧穴主治的补充完善以及沿皮透刺的发展两个方面。结论:1.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起源于《内经》《难经》时期,与皮部理论、经络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有密切关联,毫针浅刺在针刺皮部、刺络脉、刺经筋、针刺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晋唐时期腧穴主治及刺灸法的发展使毫针浅刺逐渐从理论走向临床;宋金元时期腧穴主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沿皮透刺的确立丰富了浅刺理论的内涵,扩展了适用范围;明清时期在对前期文献整理以及临床实践汇总的基础上完善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2.毫针浅刺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在全身各部位均有分布,以四肢部和头颈部为主,沿皮透刺使毫针浅刺在躯干部广泛运用;浅刺腧穴包含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多种特定穴;浅刺经脉整体以阳经居多,其中以太阳经为主,阴经的浅刺则以手太阴经为主。3.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常规浅刺(直刺、沿皮刺)和沿皮透刺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的针刺深度和针刺层次清晰,垂直深度均不超过二分,针刺层次均位于皮肤或皮下,不刺入肌层;相较于常规浅刺,沿皮透刺具有进针角度小、一次针刺刺激面积广、范围大的特点。4.毫针浅刺证治规律:毫针浅刺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证治规律,主要体现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分部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内经》中相应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经筋病”,此外,还包含了特定穴治疗疾病的特点。总体而言,毫针浅刺治疗病症多有痛、痹、寒、热的特点,以肢体经络病证、外感病证、头面五官类病症为主,体现出以治疗表证、热证、阳病为主,兼具治疗阴病、脏腑病、情志病、全身性疾病的特点。

李永芝,张秀媛,谢贤辉,刘国玲,王涛,刘自力[8](2017)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斜,多因劳累汗出或因睡当风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面部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1]。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面神经麻痹"。目前关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很多,争论亦多,其中电针能否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就存在争议,若能用,一般又用于周围性面瘫何种时期或该用何种波形等等。现笔者就将近些年关于

马彬[9](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韩永[10](2012)在《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运用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规范化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以House-Brachman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和症状评分指标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透穴刺法和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三个疗程(10天为一个疗程)后,对6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症状评分,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介入时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肌电图对面神经潜伏期和动作电位波幅检测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透刺组与常规针刺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常规针刺法治疗总有效率上有显着性差异。2透穴刺法组与常规针刺法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症状评分,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介入时机愈早,疗效愈显着。4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减轻面部组织水肿,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二、透穴治疗面瘫36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穴治疗面瘫36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讨论
    1 研究方案确立的依据
    2 芒针透刺临床操作规范
    3 疗效分析
    4 芒针透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分析
    5 疗效评价量表的选择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西医治疗
    2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选取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对照方法
        2.3 盲法
    3 治疗方法
        3.1 针具选择
        3.2 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
        3.3 对照组(常规针刺)
    4 观察指标
        4.1 H-B分级量表
        4.2 Sunnybrook评定量表
        4.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4 安全性评定标准
    5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病例剔除与脱落情况
    2 基线分析
        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2.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4 两组患者病侧比较
    3 疗效分析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H-B分级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3.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3.4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3.5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3.6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后H-B分级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3.9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研究意义
    2 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探讨
        2.1 巨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2.2 巨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机理探讨
        2.3 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2.4 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机理探讨
        2.5 巨刺法联合蜂针的组合意义
    3 蜂针疗法的选穴依据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基础资料分析
        5.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B分级比较
        5.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5.4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6 安全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顽固性面瘫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H-B分级量表
    附录二 Sunnybrook量表
    附录三 不良事件记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3)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器具选择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治疗结果
        3.1 基本资料比较
        3.2 三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比较
        3.3 三组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比较
        3.4 三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表比较
        3.5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中医学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
    2.西医学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
    3.立论依据
    4.研究结果分析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量表
    附录二 综述 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刀钩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顽固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穴位埋线对肺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外周鼻黏膜、中枢海马区、血液循环池的神经-免疫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研究背景
    1.1 变应性鼻炎的“四大特性”——危害性
    1.2 变应性鼻炎的“四大特性”——异质性
    1.3 变应性鼻炎的“四大特性”——多径性
    1.4 变应性鼻炎的“四大特性”——特禀性
    1.5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SWOT分析”——Strengths
    1.6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SWOT分析”——Weaknesses
    1.7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SWOT分析”——Opportunities
    1.8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SWOT分析”——Threats
    1.9 本次实验的“四个创新”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动物的购置和分组饲养的条件
    2.2 动物造模的工具和行为观察的仪器
    2.3 技术路线矩阵图
    2.4 制作肺虚模型的经验和教训
    2.5 制作AR模型的步骤和特点
    2.6 穴位埋线的关键和创新
    2.7 记录AR大鼠的行为学特征
    2.8 “肺虚型AR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的标准
    2.9 大鼠外周血、鼻黏膜、脑组织的取材方法
    2.10 特殊事件:发现一例“异样垂体”
    2.11 大鼠鼻黏膜、肺组织、脑组织的HE染色方法
    2.12 大鼠外周血的ELISA检测方法:Ig E、IL-4
    2.13大鼠鼻黏膜和海马区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NKB、OX-42
    2.14大鼠鼻黏膜和海马区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TLR-2
    2.1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三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对比
    3.2 三组大鼠的行为学对比
    3.3 三组大鼠的HE染色对比:鼻黏膜
    3.4 三组大鼠的HE染色对比:肺组织
    3.5 三组大鼠的HE染色对比:海马区
    3.6 三组大鼠的ELISA对比:Ig E
    3.7 三组大鼠的ELISA对比:IL-4
    3.8 三组大鼠的免疫组化对比:鼻黏膜的NKB
    3.9三组大鼠的免疫组化对比:海马区的OX-42
    3.10三组大鼠的免疫荧光对比:鼻黏膜的TLR-2
    3.11三组大鼠的免疫荧光对比:海马区的TLR-2
4 讨论
    4.1 为什么本次实验动物模型的症状较明显?
    4.2 为什么头背部的穴位埋线可以治疗鼻病?
    4.3 为什么要新增海马区来研究变应性鼻炎?
    4.4 问题与展望(原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穴位埋线对全身疾病及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对比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及获奖记录
附件2:原创中医药唐诗宋词秀48首

(6)基于ACC的难治性面瘫脑功能连接研究及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难治性面瘫的中医认识
    2、难治性面瘫的西医认识
    3、针刺脑fMRI研究现状
    4、周围性面瘫的fMRI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
        (1)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中止、剔除标准
    2、器材与设备
    3、试验步骤
    4、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5、数据处理
    6、结果
    7、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针灸治疗的介入时机
    2、针灸治疗方法的选择
    3、针刺手法的选择
    4、临床量表的选择
    5、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的选择
    6、临床疗效讨论
    7、fMRI试验结果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1.西医治疗近况
    2.中医治疗近况
    3.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诊断标准
附件2 信息采集表
附件3 知情同意书
附件4 面神经分级(H-B)量表
附件5 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
个人简介
致谢

(7)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1 毫针浅刺的现代研究概况
        1.1.1 文献研究
        1.1.2 实验研究
        1.1.3 临床研究
        1.1.4 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古代毫针浅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检索方法
        2.1.3 查阅及筛选文献
        2.1.4 提取资料
        2.1.5 统计分析
    2.2 统计结果
        2.2.1 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
        2.2.2 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60年)
        2.2.3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2.2.4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1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源
        3.1.1 皮部理论
        3.1.2 经络络脉理论
        3.1.3 经筋理论
        3.1.4 腧穴理论
        3.1.5 营卫理论
        3.1.6 发源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1.7 小结
    3.2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展
        3.2.1 晋唐时期浅刺腧穴的发展
        3.2.2 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发展
        3.2.3 该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
        3.2.4 该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2.5 小结
    3.3 毫针浅刺疗法的丰富
        3.3.1 宋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
        3.3.2 明清时期的沿皮透刺
        3.3.3 沿皮透刺的特点
        3.3.4 沿皮透刺的证治规律
        3.3.5 小结
    3.4 毫针浅刺疗法的完善
        3.4.1 毫针浅刺疗法的适用腧穴
        3.4.2 毫针浅刺的部位分布
        3.4.3 毫针浅刺的经脉分布
        3.4.4 毫针浅刺的特定穴分布
        3.4.5 毫针浅刺疗法适宜病症
        3.4.6 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
        3.4.7 小结
第四部分 从针刺深度及治疗阴病探讨毫针浅刺特点
    4.1 不同针刺深度下腧穴主治的分析
        4.1.1 胸膺部腧穴
        4.1.2 胁肋部腧穴
        4.1.3 背部腧穴
        4.1.4 腹部腧穴
        4.1.5 四肢部腧穴
        4.1.6 小结
    4.2 毫针浅刺治疗阴病
        4.2.1 毫针浅刺治疗癫疾
        4.2.2 毫针浅刺治疗厥证
    4.3 小结
结语
    1.1 结论
    1.2 创新点
    1.3 不足和展望
        1.3.1 不足
        1.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针结合针刺治疗
2 电针波形的选择
    2.1 连续波
    2.2 断续波
    2.3 疏密波
    2.4 先连续波后疏密波
    2.5 疏密波和断续波交替使用
3 何时使用电针
4 其他
    4.1 电针结合罐法或刮痧
    4.2 电针结合太冲穴点刺放血
    4.3 电针结合TDP照射等综合治疗
5 结语

(9)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0)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祖国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1、古代医家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识
        2、古代医家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理机制认识
        3、古代医家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认识
        4、中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研究
    二、现代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解剖生理基础
        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理机制
        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西医治疗
临床研究
    1、临床材料
    2、临床试验标准
    3、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
    附表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四、透穴治疗面瘫36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茜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张芳.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温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李映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4]刀钩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研究[D]. 袁亚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穴位埋线对肺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外周鼻黏膜、中枢海马区、血液循环池的神经-免疫干预研究[D]. 黄河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ACC的难治性面瘫脑功能连接研究及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D]. 王双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莫曦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 李永芝,张秀媛,谢贤辉,刘国玲,王涛,刘自力.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7)
  • [9]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10]透穴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韩永.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2012(12)

标签:;  ;  ;  

穴位透支治疗面瘫36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