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建立了失业大学生求职策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信效度较高的失业大学生求职策略问卷。通过研究发现:(1)自编失业大学生求职策略问卷信效度良好。(2)失业大学生求职策略由实力型、降低要求型、精英情结型、探索型、厚积薄发型、积极准备型、捷径型七个维度构成。(3)性别没有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程度造成影响。(4)在家庭影响因素中,是否独生子女、母亲的职业和文化、家庭所在地没有对大学生就业是否困难造成影响。父亲的职业和文化、家庭收入对大学生是否就业困难有重要影响。(5)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容易就业,期望薪资低的大学生比期望薪资高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6)英语、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比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职业技能证书多的大学生比证书少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7)求职策略对就业有重要影响,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在捷径型、降低要求型上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大学生,在厚积薄发型、实力型、探索型上得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生,两者在积极准备型、精英情结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求职策略可以分为积极的求职策略和消极的求职策略,消极的求职策略在职业价值观、一般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对就业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8)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与求职困难的大学生相比,对照组的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更加注重组织结构、工作酬赏、上司体恤、同事关系和工作特性,两者在工作环境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9)一般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就业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和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地低于就业顺利大学生。在本研究的最后,探讨了上述因素是如何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并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1 文献综述1.1.1 西方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释1.1.2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理论解释1.1.3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因素1.1.4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因素1.1.5 就业能力与就业1.1.6 职业价值观与就业1.1.7 自我效能感与就业1.1.8 成就动机与就业1.1.9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其他因素1.2 问题提出2. 失业大学生群体的扎根理论研究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实质2.2 扎根理论的资料收集2.3 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2.3.1 一级编码2.3.2 二级编码2.3.3 三级编码2.4 扎根研究结论3. 大学生求职策略调查问卷的编制3.1 研究目的3.2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初步编制3.3 初测问卷项目分析3.4 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来确定问卷结构4. 就业困难的失业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比较研究4.1 研究假设4.2 研究被试4.3 研究工具4.3.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4.3.2 成就动机量表(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 AMS)4.3.3 职业价值观问卷4.3.4 自编大学生求职策略调查问卷4.4 研究结果4.4.1 性别与就业困难情况4.4.2 是否学生干部与就业困难情况4.4.3 家庭环境与就业情况4.4.4 技能与就业困难情况4.4.5 期望薪资与就业困难情况4.4.6 就业困难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求职策略的差异比较4.4.7 就业困难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比较4.4.8 就业困难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的差异比较4.4.9 就业困难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差异比较5. 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模型构建5.1 研究假设5.2 相关概念的界定5.2.1 就业困难度5.2.2 求职策略5.3 求职策略与就业困难度的关系5.4 成就动机和就业困难度关系5.5 一般自我效能与就业困难关系5.6 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困难度5.7 求职策略在成就动机对就业困难度预测作用中的中介作用5.8 求职策略在一般自我效能对就业困难度预测作用中的中介作用5.9 求职策略在职业价值观对就业困难度预测作用中的中介作用5.10 成就动机、一般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求职策略对就业困难度的预测整合模型6. 讨论与结论6.1 讨论6.1.1 关于问卷的信效度6.1.2 性别与就业困难情况6.1.3 是否学生干部与就业困难情况6.1.4 在家庭因素与就业困难情况6.1.5 技能与就业困难情况6.1.6 期望薪资与就业困难情况6.1.7 求职策略对就业的影响6.1.8 价值观对就业的影响6.1.9 一般自我效能对就业的影响6.1.10 成就动机对价值观的影响6.2 研究结论6.3 不足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附录后记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失业大学生论文; 就业困难论文; 心理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