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毛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鼬,北极狐,毛密度,毛细度
毛细度论文文献综述
穆雪梅[1](2017)在《毛密度与毛细度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毛密度是反映毛被保温隔热功能最主要和直观的形态学性状,决定着动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也是影响可商业性经营利用的毛皮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毛密度测定既是哺乳动物被毛形态学,特别是与适应、进化等相关的功能形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毛皮动物产业的良种选育、皮张分级鉴定、动物毛皮及其制品的品质衡量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分布于小兴安岭通河林区的黄鼬东北亚种(Mustela sibirica manchurica Brass)为研究对象之一,分别选取冬季、夏季的雌雄成体生皮各10张,共20张样本,每张样本选取背中部、臀部的直针毛、绒毛各10根、1cm2皮肤样本各1份;同时,以来源于芬兰瓦萨地区和早期从芬兰引进的在中国哈尔滨地区人工养殖的北极狐(Alopex lagopus)为研究对象,分别随机选取两地的雄性成体冬季生皮各10张,每张样本选取背中部、臀部的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各10根、1cm2皮肤样本各1份。通过制作髓质花纹片和皮肤组织石蜡切片,应用生物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测量毛细度、毛密度,其中,将直针毛和绒毛的最大直径记为细度1,距黄鼬毛根1.5mm处直径及距北极狐毛根3.0mm处直径记为细度2。在分析黄鼬毛细度和毛密度的季节差异、北极狐毛细度和毛密度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以毛细度为自变量,毛密度为因变量,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曲线,探讨毛密度与毛细度间的相关关系,进而试图用毛细度间接推算毛密度,以简化毛密度测量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黄鼬背中部和臀部的毛密度及直针毛细度、绒毛细度存在季节性差异:冬季毛密度明显大于夏季。(2)夏季雌性黄鼬臀部的直针毛细度1与臀部毛密度呈负相关(r=-0.698),但相关性不显着。冬季雌性黄鼬臀部的毛密度与绒毛细度1呈显着负相关(r=-0.896),可通过测量绒毛细度1间接推算臀部毛密度。(3)芬兰瓦萨及中国哈尔滨北极狐冬季被毛背中部和臀部的毛细度(细度1和细度2)均表现为: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4)芬兰瓦萨北极狐细度1、细度2的大小在直针毛、上层绒毛和下层绒毛之间呈现出了粗细相间、相互交错的变化特点:背中部毛密度明显小于臀部,背中部直针毛细度1小于臀部,细度2大于臀部;上层绒毛、下层绒毛背中部细度1大于臀部,背中部细度2小于臀部;中国哈尔滨北极狐背中部毛密度小于臀部,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的细度1和细度2都要小于臀部。(5)芬兰瓦萨北极狐的毛密度及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的细度1和细度2均大于中国哈尔滨北极狐的同一部位。(6)未观察到北极狐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的细度和毛密度间的显着相关性(r=-0.685、-0.672、-0.653、-0.718)。(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石晓雷,马依拉·吐尔逊,刘春洁,米亚沙热·迪里木热提,田月珍[2](2015)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毛细度性状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细度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5的一段长度为122 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后出现了两种基因型AA和AB,存在两种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0.86和0.14,等位基因A、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3和0.07,表明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所研究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羊毛细度性状没有显着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苗建萍,李伟,陈兰珠,李贤清[3](2012)在《浅析进口含脂毛细度检测不合格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羊毛细度在贸易合同中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严格把好羊毛细度质量关,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及国际贸易纠纷或异议索赔现象的发生。目前经检验发现进口含脂毛细度与合同规定不符现象比较严重,不合格有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2年07期)
徐从祥,杨华,廖和荣,冯静,杨永林[4](2011)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毛细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羊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是体现毛细度的重要参数。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分析各品系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显着低于其它品系(P<0.05)。毛纤维直径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大,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不显着。相关分析表明,毛纤维直径与年龄及细度标准差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说明纤维直径越小,细度标准差越小,毛品质越好,各品系羊的毛细度特点与培育目标一致,其中,超细毛品系羊毛品质最好。(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谷子林,黄玉亭,陈宝江,任文社,黄仁录[5](2000)在《力克斯兔被毛细度、粗毛率和皮板厚度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于冬 ( 1 2月下旬~ 1月上旬 )夏 ( 6月下旬~ 7月上旬 )两季分别随机选取 1~ 6月龄的美系獭兔各 5只 ,屠杀后取皮 ,自然伸展后晾皮 ,待其干燥后分别取样测定不同部位的被毛粗毛率、细度和皮板厚度。结果表明 ,美系獭兔的被毛粗毛率平均为 5.49%;被毛细度平均为 1 6.33μm;4、5、6月龄獭兔皮板厚度分别为 0 .50 mm、0 .57mm和 0 .65mm。叁项指标在不同部位、季节和月龄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变化 ,而背的中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养兔》期刊2000年02期)
吴宏伟[6](1991)在《中国纤维检验局举办绵羊毛细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操作技术宣贯学习班》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纤维检验局于1990年10月17~24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纤检系统首期绵羊毛细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操作技术宣贯学习班。这期学习班是为配合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宣贯1989年发布的GB10685、GB11603两个方法标准,并根据各地纤维检验局(所)的要求而举办的。学习班以操作考核为主,同时讲授羊毛细度理论、数理统计、仪器调试及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经考核全部学员获得操作合格证书。(本文来源于《纤维标准与检验》期刊1991年01期)
魏怀方,汶汉,王墨清[7](1989)在《河西双峰驼被毛品质研究 第二报 成年驼被毛细度等五项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双蜂驼被毛纤维细度采用投影仪短纤维法测定结果(表1),成年公驼的绒毛平均细度为18.58微米,成年母驼为6.94微米,公驼的绒毛显着较母驼的粗(P<0.05)。绒毛细度的性别差异明显。5岁驼的绒毛细度也呈现同一规律,公驼绒毛平均细度(表2)为18.66微米,母驼为18.30微米,前者略粗于后者。由表1(本文来源于《甘肃畜牧兽医》期刊1989年06期)
K,J,Whiteley,陈维德[8](1988)在《套毛细度分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羊毛贸易中,如果我们对支数均匀的羊毛中出现的直径变异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介绍出售前的测定结果很可能造成许多混乱。当然,如果在测定纤维直径的基础上,对大批羊毛或单个套毛进行比较,支数的变化同样是相当明显的。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支数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毛丛的弯曲度,而不是对平均直径的直接估计。(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期刊1988年05期)
李智山[9](1987)在《东北半细毛羊杂交育种中被毛细度的遗传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以考力代羊为父本,细毛羊作母本,通过级进杂交,进行了培育50—58支东北半细毛羊的工作。经过九年杂交试验,得到级进二代(BF_2)成年母羊。现仅就BF_2被毛细度遗传规律作以探讨。一、试验材料来源杂交试验于1974年在浑江市闹枝乡二股砬村羊场开始,1983年告一段落。该羊场为海拔800米山林区,年平均气温5℃,年降水量800毫米,无霜期100~115天。乔木下杂草丛生,是良好林间牧地。公、母、成、幼羊分群管理,冬季每只羊补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1987年11期)
何自明,赵维钧,郭建中,王世泰[10](1958)在《中卫羔皮山羊粗毛细度、髓质及鳞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卫羔皮山羊的毛丛,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系无髓绒毛,外层系粗毛,这种粗毛,光泽良好,为制造长毛毯的一部分原料。我们为了提供它的主要品质资料,特作了中卫羔皮山羊粗名细度、髓质及鳞片的研究。研究用的材料系1956年1月及1956年9月两次调查时从中卫羔皮山羊产区所采得。(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1958年03期)
毛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细度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5的一段长度为122 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后出现了两种基因型AA和AB,存在两种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0.86和0.14,等位基因A、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3和0.07,表明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所研究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羊毛细度性状没有显着差异(P>0.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毛细度论文参考文献
[1].穆雪梅.毛密度与毛细度关系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17
[2].石晓雷,马依拉·吐尔逊,刘春洁,米亚沙热·迪里木热提,田月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毛细度性状关联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
[3].苗建萍,李伟,陈兰珠,李贤清.浅析进口含脂毛细度检测不合格情况[J].中国纤检.2012
[4].徐从祥,杨华,廖和荣,冯静,杨永林.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毛细度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1
[5].谷子林,黄玉亭,陈宝江,任文社,黄仁录.力克斯兔被毛细度、粗毛率和皮板厚度研究(初报)[J].中国养兔.2000
[6].吴宏伟.中国纤维检验局举办绵羊毛细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操作技术宣贯学习班[J].纤维标准与检验.1991
[7].魏怀方,汶汉,王墨清.河西双峰驼被毛品质研究第二报成年驼被毛细度等五项指标[J].甘肃畜牧兽医.1989
[8].K,J,Whiteley,陈维德.套毛细度分级[J].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1988
[9].李智山.东北半细毛羊杂交育种中被毛细度的遗传规律[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7
[10].何自明,赵维钧,郭建中,王世泰.中卫羔皮山羊粗毛细度、髓质及鳞片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