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迁徙自由—与户籍制度相关联

论迁徙自由—与户籍制度相关联

论文摘要

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但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对迁徙自由采取了限制态度。在宪法上明确公民的迁徙自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差别性规定、建立统一的可以流通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迁徙自由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通过户籍改革,可为迁徙自由的实现创造条件。本文中,作者分四部分对迁徙自由与户籍制度的关联做了论述。首先,在引言部分,作者从对几个世界性人权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讨论出发,并以此奠定了后文的基调:即,承认和保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是当下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同时,作者简要分析了迁徙自由权之于当下中国所具有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价值。其次,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就进入到关于迁徙自由权本身的分析。作者主要讨论了迁徙自由权的概念,性质。所谓“迁徙自由权”就是指根据人之本性,为更好地满足人性的各种合理需要而享有的一种可以离开自己居所以及变换居所的资格。在法治社会中,“迁徙自由权”则意味着是一种被法律所保障的由公民所享有的离开以及变换居所的资格;而迁徙自由权之所以能够成立,则主要是因为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它是人性以及人性发展的根本需求;(2)它关系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问题;(3)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4)它体现了法的价值。再次,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讨论了身份——户籍制度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它源自商周,成熟于唐宋,并最终在清朝形成了一种严重限制民众迁徙的外在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一度承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但随着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1976、1978、1982年宪法对迁徙自由权的“忽略”,身份——户籍制度在我国又重新成为了严重束缚中国公民自由迁徙的障碍。最后,在文章的第四部分考察了与迁徙自由权相关的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在这种讨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关于迁徙自由制度的设计方案:户籍改革需要修改《宪法》,恢复和确立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加快户籍管理立法步伐、实行全国统一平等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有步骤、有限度地逐渐放开迁徙自由;同时,并特别强调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必须同时对我国当下的社保、教育等制度进行相应变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迁徙自由与户籍制度的关联
  • 第二章 迁徙自由的内涵演变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迁徙自由的基本理论
  • 一、迁徙自由的概念
  • 二、迁徙自由的性质
  • 三、迁徙自由权的证成
  • 第二节 各国关于迁徙自由权的宪法性规定
  • 一、英国是最早规定迁徙自由的国家
  • 二、美国迁徙自由权内涵的演变
  • 三、德国关于迁徙自由宪法性规定的演变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迁徙自由的宪法性规定
  • 第三章 户籍(身份)制度与迁徙自由
  • 第一节 我国古代户籍制度与迁徙自由的关系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户籍、身份与迁徙自由
  • 一、肯定迁徙自由时期
  • 二、否定迁徙自由时期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的变迁与迁徙自由限制的松动(默认时期)
  • 第三节 中外户籍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一、户籍管理在国外
  • 二、我国户籍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区别
  • 三、户籍管理的国际惯例给我们的启示
  • 第四节 对迁徙自由的法律认可的思考
  • 第四章 当下中国迁徙自由制度建构的原则和措施
  • 第一节 迁徙自由与宪法的关系
  • 第二节 迁徙自由与其他相关权利
  • 一、选举权
  • 二、受教育权
  • 三、劳动权
  • 四、社会保障权
  • 五、公民平等权
  • 第三节 迁徙自由建构的原则
  • 一、自由与秩序并重的原则
  • 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辅以国家计划指导
  • 三、对迁徙自由的限制措施应该由法律明文规定,以此取代原来所采用的行政计划手段
  • 第四节 迁徙自由制度设计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户籍常住人口脱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创造 2019(10)
    • [2].社区社会组织与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Z市S社区的个案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2)
    • [3].千年沧桑“户籍”考[J]. 中国税务 2020(01)
    • [4].没“续集”的窗口故事[J]. 派出所工作 2020(01)
    • [5].朝鲜朝前期的户籍制度整顿及其意义[J]. 东疆学刊 2020(01)
    • [6].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分层模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20(02)
    • [7].快速分隔户籍数据[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20(03)
    • [8].高等教育中的户籍隔离和需求差异——基于大学生综合能力调查数据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8)
    • [9].西夏的户籍制度来源与丁中制[J]. 西夏研究 2020(03)
    • [10].从工资溢价到福祉溢价——基于统计口径调整的户籍效应估计[J]. 财经论丛 2020(09)
    • [11].甘肃:借势户籍清理 实现应保尽保[J]. 中国社会保障 2020(07)
    • [12].中国省际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11)
    • [13].制度赋权与行动选择:新生代农民工户籍转换的行动逻辑与情境分析[J]. 理论月刊 2019(12)
    • [14].城郊农民户籍身份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南都学坛 2019(06)
    • [15].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1)
    • [16].户籍制度扭曲及放松对经济的影响:理论与实证[J]. 新产经 2018(03)
    • [17].抢人大战为哪般[J]. 经济 2018(13)
    • [18].无需对逆城镇化过分紧张[J]. 农村经营管理 2016(12)
    • [19].特大城市:放松户籍管制探讨[J]. 开放导报 2017(01)
    • [20].从户籍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实现特大城市社会救助均等化[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05)
    • [21].四遍回放[J]. 派出所工作 2016(01)
    • [22].非户籍福利水平测度及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间的数据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5)
    • [23].浅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及户籍化管理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消防界(电子版) 2016(12)
    • [24].户籍制度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效应[J].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1)
    • [25].雄安户籍吸引力会超北京吗?[J]. 中国经济周刊 2017(24)
    • [26].全民参保,从取消户籍门槛开始[J]. 中国社会保障 2017(03)
    • [27].户籍城镇化率发展影响因素刍议——以衢州市为例[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7(06)
    • [28].大学生户籍迁移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3)
    • [29].中国的户籍制度现状、改革阻力与对策[J]. 劳动经济研究 2017(03)
    • [30].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4)

    标签:;  ;  ;  

    论迁徙自由—与户籍制度相关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