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药物抑制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后氧化应激效应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辜雪莲,李俊峰,毛小荣[1](202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增长趋势,然而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结合近年文献,总结脂肪组织炎症、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及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针对以上机制的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苗芷若[2](2021)在《SelenoW靶向PKM2-HIF-1 α信号调控小鼠HFD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硒(Selenium,Se)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甲状腺激素代谢、防御氧化应激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硒主要是通过硒蛋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硒蛋白W(SelenoW)是硒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SelenoW具有CXXU基序和硫氧还原蛋白样折叠蛋白相似的β1-α1-β2结构,因此SelenoW被普遍认为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SelenoW在各种组织中表达丰富,参与机体的骨骼肌发育、分化,以及各种细胞过程。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肝病类型之一,人类的发病率超过33%,已经成为主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主要问题。通过近期的研究发现,血清中硒含量过高会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而SelenoW在NAFLD发生中的角色及作用还未被阐明,值得深入研究。本试验构建了pc DNAFlag-Sleleno W重组质粒,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串联质谱鉴定(LC-M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分子对接分析等方法,鉴定了SelenoW的互作蛋白。在构建野生型小鼠和SelenoW敲除小鼠高脂日粮性小鼠NAFLD模型,以及高糖/2DG刺激AML-12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应用H&E染色、油红染色、透射电镜、转录组测序分析、免疫组化、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Hoechst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试验和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检测肝组织和细胞中糖酵解、细胞凋亡和脂肪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等的表达。本试验旨在探究SelenoW敲除靶向PKM2-HIF-1α信号调控小鼠高脂日粮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肝脏超微结构及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高脂日粮诱导野生型小鼠的肝脏组织内存在大量脂滴,细胞核皱缩,线粒体肿大,脂肪变性显着,肝索紊乱,细胞体积增大。而SelenoW敲除小鼠肝细胞内有少量脂滴,但是细胞核完整,仅有少量脂肪空泡存在于肝细胞中。通过油红染色能明显观察到,高脂日粮诱导的野生型小鼠肝脏内有大量被染色的甘油三酯(TG),而SelenoW敲除小鼠中明显减少。可见,SelenoW敲除能够改善高脂日粮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累积现象。(2)抗氧化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高脂日粮饲喂的野生型小鼠肝脏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敲除SelenoW明显增加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SelenoW敲除能够降低高脂日粮(HFD)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3)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HFD日粮诱导下的野生型和SelenoW敲除小鼠中糖酵解代谢、细胞凋亡、HIF-1和PPAR通路差异显着。通过对差异通路的分析发现,糖酵解代谢中的PKM、FBP2、PFKP、PKM、ACSS1、PFKM、PCK2、LDHA、ALDOA、HK2、ENO3和PGAM2等基因,细胞凋亡通路中的BCL-2、Caspase 3和Casapse 9等基因,HIF-1通路中的HIF-1α,以及PPAR通路中FABP4和PPARγ等基因表达差异显着。结果表明,HIF-1α和FABP4基因可能参与Sleneo W敲除对HFD诱导的脂肪肝的保护机制。(4)CO-IP及LC-MS结果显示,SelenoW与PKM2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elenoW的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参与剪接体、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碳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信号通路。激光共定位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elenoW与PKM2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相互作用位点,方式为氢键结合。SelenoW敲除小鼠的肝脏中PKM2的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而细胞水平上,SelenoW过表达或敲低,显着增加或抑制了AML-12细胞中PKM2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SelenoW与PKM2存在靶向调控关系。(5)高脂日粮组野生型小鼠肝脏中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ENO3、ALDO和PFKFB3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糖酵解关键限速酶LDHA、HK2、PFKM的m RNA和蛋白表达也均增加,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中糖酵解相关基因和限速酶的表达低于野生型。在细胞水平上,敲低SelenoW能显着抑制PKM2的表达,反之过表达SelenoW能显着增加PKM2水平。结果表明,SelenoW敲除能够降低高脂日粮诱导的小鼠肝脏中的糖酵解代谢。(6)TUNEL染色结果显示,高脂日粮组野生型小鼠肝脏中细胞凋亡增加,而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BAX、Cyt-C、Caspase 9和Caspase 3的表达升高,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下降,而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中细胞凋亡少于野生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下降,抗凋亡因子表达上升。在高糖/2DG刺激的AML-12细胞模型中发现,SelenoW过表达明显升高细胞中的凋亡比例以及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而2DG的加入起到显着的缓解作用。此外,高糖刺激下,HIF-1α抑制剂BAY87-2243能够缓解SelenoW过表达细胞中的凋亡比例,降低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SelenoW敲低通过调节PKM2-HIF-1α改善高脂日粮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7)高脂日粮组野生型小鼠肝脏中HIF-1α、脂肪酸转运酶FABP4、脂肪酸合成酶ACCα、FASN和ACLY的表达增加,脂肪分解酶PPARγ、LIPC的表达降低。而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中HIF-1α、脂肪酸转运酶和合成酶的低于野生型,但脂肪分解酶高于野生型。在AML-12细胞模型中发现,过表达SelenoW显着增加了细胞中HIF-1α和脂质累积情况,而且脂肪酸转运酶和合成酶的活性上高,脂肪分解酶的表达降低。2DG能显着的缓解这些现象,SelenoW过表达细胞中加入BAY-87-2243能够抑制脂肪合成,并通过调控FABP4/PPARγ促进脂肪分解。结果表明,SelenoW敲除通过调节PKM2-HIF-1α改善高脂日粮诱导的小鼠肝脏中的脂肪代谢异常。综上所述,SelenoW敲除能够改善高脂日粮的诱导小鼠肝脏氧化应激,SelenoW靶向调控PKM2/HIF-1α的表达,降低小鼠肝脏中糖酵解代谢,缓解线粒体通路凋亡,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上述结果表明SelenoW靶向PKM2/HIF-1α信号调控了小鼠高脂日粮性脂肪肝形成。本研究结果阐明了SelenoW新的生物学功能,也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为进一步探索SelenoW的功能提供参考。
赵斌,邓仙梅,刘敬[3](2021)在《我国近5年铁皮石斛多糖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者推崇,享有"救命仙草"的美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故成为了现代的研究热点,近几年对其研究特别活跃,相关的研究成果报道也增加很快。查阅最近5年国内关于铁皮石斛多糖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系统地总结了国内近5年关于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测定及其影响因素、药理作用、应用研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铁皮石斛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4](2021)在《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本方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及中医阴虚瘀热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地卫矛汤方,每日1剂,共观察12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记录其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压、血糖、血脂、尿白蛋白/肌酐定量、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炎症因子(TGF-β1、IL-6、TNF-α)、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均衡性,结果具可比性。①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对于口干口渴、腰腿酸软、腰痛如刺、尿频、浮肿、盗汗等的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③降糖: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减少尿蛋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⑤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更佳,P<0.05。⑥降压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明显降低,P<0.01。⑦调脂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P均<0.01、HDL-C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组降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⑧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全血高、低切黏度分值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⑨抗炎作用:两组治疗后TGF-β 1、IL-6、TNF-α分值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抗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⑩安全性评价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研究提示,二地卫矛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二地卫矛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马骥[5](2021)在《盐酸小檗碱外用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异常主要表现为新生血管及胶原沉积减少、炎症反应时间延长、氧化应激增强等。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具有一定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及细胞实验探讨盐酸小檗碱外用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及主要机制。方法:1.应用STZ腹腔注射SD大鼠(220g-260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背部全层皮肤切除法制备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DM组)、药物溶剂组(BBRSolvent)、药物低剂量组(LBBR)、药物高剂量组(HBBR),观察创面愈合一般情况及创面面积的变化。在创面愈合过程的第3,8,12,16天切取创面组织进行分析。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形态学的变化。ELISA法检测创面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和堆积。Western Blotting检测创面RAGE受体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2.分离提取人真皮来源成纤维细胞(HDFs)并鉴定其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制备糖基化白蛋白(AGEs-HSA),检测其浓度;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AGEs-HSA组,HSA组,摸索其对HDFs的作用效果及合适的作用浓度。检测RAGE受体的蛋白表达;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指标,并检测Caspase家族蛋白以明确AGEs-HSA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检测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的改变,包括Bax/Bcl-2,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等,同时检测细胞内ROS的含量。3.探讨BBR是否可以调控AGEs-HSA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细胞分为对照组,AGEs-HSA处理组,HSA处理组,BBR溶剂组、低剂量BBR及高剂量BBR处理组。首先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及细胞毒性实验(LDH法)摸索合适的BBR浓度;检测RAGE受体的蛋白水平,并通过TUNEL,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进一步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并通过ROS激活剂代替BBR的方式探索ROS是否为BBR的作用靶点;检测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的改变,包括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aspase-9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等。结果:1.应用STZ腹腔注射SD大鼠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大鼠。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创面愈合延迟(P<0.05),出现血管生成减少,炎症消散延迟,成纤维细胞及基质沉积减少等特征。BBR可有效促进胶原纤维的增生与成熟,加速创面新生上皮的覆盖。同时,BBR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2.在糖尿病创面愈合的过程中,AGEs处于不断生成和堆积的状态。BBR可抑制糖尿病创面中AGEs的生成和堆积,降低创面中RAGE受体的过度表达。同时,BBR可提高糖尿病创面中Ⅰ型胶原的表达,促进创面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此外,盐酸小檗碱可提高糖尿病创面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水平。3.人真皮来源成纤维细胞分离及生长情况良好;150μg/mL以内的AGEs-HSA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相同浓度下HSA溶液对成纤维细胞无明显促凋亡作用。AGEs-HSA可以上调RAGE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剪切形式的Caspase-9的表达,进一步实验发现AGEs-HSA可以增加Bax/Bcl-2的比值,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丢失,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提示其主要影响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同时,AGEs-HSA可以增加细胞内ROS的水平。4.BBR在75μg/mL浓度以内时,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拮抗AGEs-HSA的作用,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降低其细胞毒性。BBR不影响成纤维细胞RAGE受体的表达。BBR可以下调细胞内ROS的水平,提示其可能通过调控ROS发挥拮抗AGEs-HSA的作用。BBR可以调控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的指标,包括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浆,下调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论:1.盐酸小檗碱外用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高浓度的盐酸小檗碱效果更为显着。BBR可抑制糖尿病创面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提高糖尿病创面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水平。2.AGEs-HSA可以通过结合RAGE受体,激活ROS/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的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诱导人真皮来源成纤维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糖尿病创面的愈合;BBR可以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阻断AGEs-HSA对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逆转AGEs-HSA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赵玲[6](2021)在《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和凋亡指标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和凋亡指标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1.随机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于2020年4-9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而非首次住院规范化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门诊确诊的初发、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初发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压积(PCT);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以AA(花生四烯酸)、ADP(二磷酸腺苷)及COL(胶原)为诱导剂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第300S对应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m);2.采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各20个样本的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PAC-1、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及细胞内ROS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Bax及Casepase3的表达水平。3.T2DM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通过LIS调取2020年4-9月T2DM患者尿常规检测数据,根据尿糖水平将病人分为“1+、2+、3+”三组,每组各选取120例病人,分别调取各组研究对象同一天检测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探究不同尿糖水平下尿糖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对数据进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定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不同组别的检测结果采用S-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MPV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而PCT、PDW、PLT、AA-PAgTm、ADP-PAgTm、COL-PAgTm的水平在两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初发组患者的 MPV、AA-PAgTm、ADP-PAgTm、COL-PAgTm 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治疗组(P<0.05),而PCT、PDW、PLT在三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治疗组患者的细胞色素C、Bax、Casepase-3、P-选择素(P-selection)、PAC-1及细胞内ROS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线粒体膜电位(△Ψm)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尿糖的不同水平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显着(P<0.05),而不同组别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m)、血小板活化和凋亡指标可以作为T2DM患者是否被规范治疗的实验室评估指标来辅助T2DM的诊治。
杨丛菊[7](2021)在《达格列净通过CX3CL1调节糖尿病肾脏疾病氧化应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邢甜甜[8](2021)在《西红花苷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按55 mg/kg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诱导成功后,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糖尿病组、西红花苷治疗组(30 mg/kg)及二甲双胍组(75 mg/kg,阳性对照),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肌酐(Sc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蛋白相对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糖、BUN、ACR、Scr、MDA水平明显升高,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SOD、CA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西红花苷治疗组及二甲双胍组血糖、BUN、ACR、Scr、MDA水平明显降低,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SOD、CAT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西红花苷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邱杨媚[9](2021)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坏死性凋亡途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体外研究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at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RGECs)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途径及炎性细胞因子IL-6表达的影响。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的RGECs,分为正常组(5.5mmol/L葡萄糖,N组)、甘露醇组(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M组)、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HG组)和药物组(30mmol/L葡萄糖+1μmol/L西格列汀,D组)。2.以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RGECs作用48h,CCK法检测RGECs活性,筛选最佳药物浓度。3.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TNF-α、RIP1、RIP3及IL-6(Interleukin-6,IL-6)蛋白的表达情况。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中TNF-α、RIP1、RIP3及IL-6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表明,当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药物浓度为1μmol/L,细胞活性最强。免疫细胞化学:TNF-α、RIP1、RIP3及IL-6蛋白主要在RGECs胞浆中表达,HG组的上述指标蛋白表达值较N组和M组明显增加(P<0.05),D组上述指标蛋白表达值较HG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余组间上述指标蛋白表达值无差异。RT-PCR:HG组的TNF-α、RIP1、RIP3及IL-6的m RNA表达值较N组及M组明显增加(P<0.05),D组上述指标的m RNA表达值较HG组明显减少(P<0.05),余组间上述指标的m RNA表达值无差异。结论:RGECs在高糖作用下Necroptosis的发生明显增加,炎性细胞因子IL-6表达也明显增加。使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干预后,TNF-α、RIP1、RIP3及IL-6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DPP-4i(西格列汀)可能通过抑制高糖作用下RGECs中TNF-α表达,部分阻断Necroptosis途径的激活,减少高糖作用下RGECs中炎性细胞因子IL-6表达,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
成林[10](2020)在《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本研究从整体、组织等综合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的影响,其中尤以AGEs为重点、对以伏邪理论为指导的参芪复方干预代谢记忆,保护大血管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2.实验方法: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进行造模;正常组大鼠则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72小时后检测大鼠血糖,并以血糖值>16.7mmo1/L为标准判断模型是否成功。随后将血糖达标的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并采用灌胃的方式对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具体剂量如下:参芪复方组1.44g/kg.d,二甲双胍组0.1g/kg.d,正常及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5.0ml/kg.d。8周后取材,对各组大鼠行胸主动脉形态学、血脂、OX-LDL、PAI-1、MDA、SOD、AGEs等病理检测。3.实验结果:1.一般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精神差、毛发干、行为反应慢,饮水与摄食量显着增多;治疗组一般情况虽不及正常组,但相较于模型组而言呈好转趋势。2.大鼠的胸主动脉形态:相较于正常组大鼠,模型组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且出现泡沫细胞;治疗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均得到相应改善,内皮细胞稍肿胀,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受损状况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3.大鼠空腹血糖及血脂:药物干预前,和正常组对比后发现,造模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显着提高(P<0.01);药物治疗后,相较于模型组而言,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脂方面,相较于正常组而言,模型组TC、TG含量增长明显(P<0.05);和模型组对比后发现,治疗组血脂水平虽出现下降,但并无显着差异(P>0.05)。4.大鼠OX-LDL、PAI-1、MDA、SOD、AGEs水平: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OX-LDL、AGEs含量显着增加(P<0.01),PAI-1含量明显增加(P<0.05),MDA水平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SOD含量则显着减少(P<0.01);相较于模型组而言,二甲双胍组OX-LDL含量显着减少(P<0.01),SOD含量增长明显(P<0.01),PAI-1、MDA及AGEs水平虽有下降,但差异并不明显(P>0.05);相较于模型组,参芪复方组PAI-1含量下降明显(P<0.05),血清OX-LDL、MDA、AGEs浓度减轻,SOD含量提升,但均与模型组接近(P>0.05)。4.结论:1.参芪复方能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的精神状况、行为反应等一般情况产生影响,并减轻相应症状。2.以伏邪理论为指导的参芪复方可通过降低AGEs水平阻断代谢记忆,发挥保护大血管的作用。
二、中西药物抑制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后氧化应激效应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物抑制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后氧化应激效应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AFLD相关HCC流行病学概况 |
2 NAFLD相关HCC发生机制 |
2.1 脂肪组织炎症 |
2.2 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ERS) |
2.3 肠道菌群 |
2.4 胰岛素抵抗(IR) |
3 针对发病机制的防治进展 |
3.1 靶向慢性炎症 |
3.2 抗氧化应激 |
3.3 调节肠道菌群 |
3.4 改善IR |
4 小结与展望 |
(2)SelenoW靶向PKM2-HIF-1 α信号调控小鼠HFD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硒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硒与疾病的研究概述 |
1.1.2 硒与肝脏疾病 |
1.2 硒蛋白W的功能研究进展 |
1.2.1 硒蛋白W的发现与结构 |
1.2.2 硒蛋白W的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 |
1.3.1 糖酵解与NAFLD的关系 |
1.3.2 细胞凋亡与NAFLD的关系 |
1.3.3 脂肪代谢与NAFLD的关系 |
1.3.4 HIF-1α与NAFLD的关系 |
1.4 PKM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
1.4.1 PKM发现和表达 |
1.4.2 PKM2的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
1.4.3 PKM2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动物的基因型鉴定和脂肪肝模型构建 |
2.2.2 肝脏组织超微结构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 |
2.2.3 Hepa1-6细胞培养方法 |
2.2.4 Hepa1-6细胞SelenoW过表达模型构建 |
2.2.5 SelenoW与PKM2靶向关系的验证 |
2.2.6 AML-12细胞SelenoW过表达和敲低模型构建 |
2.2.7 AML-12细胞构建糖酵解研究模型 |
2.2.8 AML-12细胞凋亡的检测 |
2.2.9 AML-12细胞油红染色 |
2.2.10 HIF-1α抑制剂在AML-12细胞的使用 |
2.2.11 AML-1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2.2.12 RNA提取、反转录及RT-PCR检测的方法 |
2.2.13 全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的检测方法 |
2.3 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elenoW敲除小鼠基因型的鉴定结果 |
3.2 SelenoW敲除小鼠的HFD日粮诱导脂肪肝模型构建的结果 |
3.2.1 HFD日粮诱导下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形态结构观察结果 |
3.2.2 HFD日粮诱导下SelenoW敲除小鼠生长发育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
3.3 HFD日粮诱导下SelenoW敲除小鼠的肝脏抗氧化水平的检测结果 |
3.4 HFD日粮诱导下SelenoW敲除小鼠的转录组学检测的分析结果 |
3.5 免疫共沉淀和串联质谱鉴定PKM蛋白为SelenoW的相互作用蛋白 |
3.5.1 SelenoW互作蛋白的筛选 |
3.5.2 SelenoW互作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检测结果 |
3.5.3 SelenoW与PKM2互作关系的验证结果 |
3.5.4 HFD日粮诱导SelenoW敲除小鼠中PKM2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
3.6 HFD日粮诱导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3.7 HFD日粮诱导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组织凋亡的检测结果 |
3.8 HFD日粮诱导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3.9 体外过表达和敲低SelenoW模型建立结果 |
3.9.1 过表达/敲低SelenoW模型中PKM2的检测结果 |
3.9.2 过表达/敲低SelenoW模型中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
3.10 高糖诱导AML-12细胞糖酵解模型的建立 |
3.10.1 高糖诱导AML-12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 |
3.10.2 高糖诱导AML-12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的检测结果 |
3.10.3 高糖诱导AML-1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
3.10.4 高糖诱导AML-12细胞油红染色的检测结果 |
3.10.5 高糖诱导AML-12细胞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
3.11 SelenoW-PKM2通过HIF-1α基因调控AML-12细胞糖脂代谢的检测结果 |
3.11.1 SelenoW敲除小鼠肝脏中HIF-1α基因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3.11.2 高糖诱导下SelenoW过表达/敲低对HIF-1α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
3.11.3 高糖诱导下BAY87-2243对AML-12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3.11.4 高糖诱导下BAY87-2243对AML-12 Hoechst染色的检测结果 |
3.11.5 高糖诱导下BAY87-2243对AML-1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
3.11.6 高糖诱导下BAY87-2243对AML-12细胞油红染色的检测结果 |
3.11.7 高糖诱导下BAY87-2243对AML-12细胞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检测结果 |
3.11.8 高糖诱导下BAY87-2243对AML-12细胞中FABP4和PPARγ基因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小鼠脂肪肝生成的影响 |
4.1.1 SelenoW敲除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1.2 SelenoW敲除对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
4.1.3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小鼠脂肪肝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小鼠脂肪肝氧化应激的影响 |
4.3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小鼠脂肪肝转录组学的影响 |
4.4 SelenoW与 PKM2相互作用关系 |
4.5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的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 |
4.5.1 SelenoW敲除对PKM2/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4.5.2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的糖酵解的影响 |
4.5.3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4 SelenoW敲除对HFD诱导的脂肪代谢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近5年铁皮石斛多糖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DOP含量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
2 DOP的药理作用 |
3 DOP的应用研究 |
4 展望 |
(4)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中医辨治 |
1.4 常用治则治法 |
1.5 其他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2.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 |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
2.3 发病机制研究 |
2.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6 终止试验标准 |
2.7 不良事件的处理 |
3 试验设计 |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药品来源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疗效观察指标 |
4.3 安全性观察 |
4.4 疗效标准 |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病例收集情况 |
7.2 基线比较 |
7.3 疗效比较 |
7.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
8 讨论 |
8.1 立论依据 |
8.2 组方分析 |
8.3 疗效分析 |
8.4 机理探讨 |
8.5 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 中英文缩略词 |
附2: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盐酸小檗碱外用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创面的修复过程 |
1.1 凝血期 |
1.2 炎症期 |
1.3 增殖期 |
1.4 重塑期 |
2. 糖尿病创面的修复异常 |
2.1 糖尿病创面血管生成减少 |
2.2 糖尿病创面炎症消退延迟 |
2.3 糖尿病创面氧化应激增强 |
3. 糖尿病创面的治疗现状及盐酸小檗碱的应用 |
3.1 盐酸小檗碱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
3.2 盐酸小檗碱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3.3 盐酸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3.4 盐酸小檗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3.5 盐酸小檗碱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3.6 盐酸小檗碱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二部分 盐酸小檗碱外用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结果 |
2. 实验结果 |
2.1 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的观察 |
2.2 各组大鼠的血糖变化 |
2.3 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 |
2.4 创面模型制备后各组创面愈合情况的观察 |
2.5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的比较 |
2.6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
2.7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 |
2.8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Masson染色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盐酸小檗碱外用对糖尿病创面AGEs及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大鼠创面AGEs的含量 |
2.2 各组大鼠创面胶原及RAGE受体的蛋白表达情况 |
2.3 各组大鼠创面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盐酸小檗碱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AGEs-HSA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人真皮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2.2 盐酸小檗碱对AGEs刺激的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和凋亡指标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仪器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B:主要试剂配制 |
附录C:个人简历 |
附录D:综述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 2 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高活性状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西红花苷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中草药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个人简介 |
(9)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坏死性凋亡途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DPP-4 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引言 |
2.实验研究 |
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饲料 |
2.4 实验环境 |
2.5 实验药品 |
2.6 实验仪器、耗材及试剂(见下表1,2) |
3.实验方法 |
3.1 分组及造模方法 |
3.2 给药方法 |
3.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3.4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
(1)一般情况 |
(2)空腹血糖检测 |
(3)血脂检测 |
(4)胸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观察 |
(5)免疫组化检测胸主动脉组织PAI-1蛋白表达 |
(6)血清OX-LDL水平检测 |
(7)血清MDA水平检测 |
(8)血清SOD活力检测 |
(9)血清AGEs含量测定 |
3.5 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
4.2 实验大鼠空腹血糖 |
4.3 实验大鼠血脂水平 |
4.4 实验大鼠血清OX-LDL水平 |
4.5 实验大鼠胸主动脉组织PAI-1蛋白含量 |
4.6 实验大鼠血清MDA水平 |
4.7 实验大鼠血清SOD水平 |
4.8 实验大鼠血清AGEs水平 |
4.9 实验大鼠胸主动脉HE染色观察 |
4.10 小结 |
5.讨论 |
5.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
5.1.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因素 |
5.1.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 |
5.1.3 代谢记忆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
5.1.4 AGEs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5.1.5 AGEs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
5.1.6 氧化应激的概念 |
5.1.7 氧化应激水平的测定 |
5.1.8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
5.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知 |
5.2.1 伏邪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的核心病机 |
5.2.2 伏邪理论的溯源 |
5.2.3 正虚络空、脏腑不调为伏邪产生之本 |
5.2.4 .痰瘀内结为病情深化的重要潜在病理因素 |
5.2.5 脉络受损是血管病变的中心环节 |
5.2.6 “脉搏坚病”是伏邪引发的直接恶果 |
5.2.7 伏邪与AGEs的关系 |
5.3 药物选择 |
5.3.1 参芪复方药物分析及方解 |
5.3.2 参芪复方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前期机制研究 |
5.3.3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5.4 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 |
5.4.1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模型的诊断标准 |
5.4.2 本实验光镜结果 |
5.4.3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评价 |
5.5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治疗的分析探讨 |
5.5.1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5.5.2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5.5.3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
5.5.4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血清OX-LDL水平的影响 |
5.5.5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胸主动脉PAI-1蛋白含量的影响 |
5.5.6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血清MDA水平的影响 |
5.5.7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血清SOD水平的影响 |
5.5.8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血清AGEs水平的影响 |
5.5.9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5.5.10 推测参芪复方可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之功效促进抗氧化物歧化酶的生成;以活血化瘀、祛邪通络之功效促进氧化产物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排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引发血管损伤的机制探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中西药物抑制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后氧化应激效应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辜雪莲,李俊峰,毛小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 [2]SelenoW靶向PKM2-HIF-1 α信号调控小鼠HFD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的研究[D]. 苗芷若.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我国近5年铁皮石斛多糖研究概况[J]. 赵斌,邓仙梅,刘敬.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9)
- [4]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D].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盐酸小檗碱外用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马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和凋亡指标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D]. 赵玲.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7]达格列净通过CX3CL1调节糖尿病肾脏疾病氧化应激的研究[D]. 杨丛菊. 南华大学, 2021
- [8]西红花苷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D]. 邢甜甜.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9]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坏死性凋亡途径的影响[D]. 邱杨媚.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10]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影响[D]. 成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