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探究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探究

论文摘要

发展儒学是当代新儒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当代,儒学发展有两个阶段性任务:第一,要解决儒学生存问题;第二,要构建儒学发展规划。在当代新儒家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儒学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的任务目标将是新儒家今后要论证的主要问题,学界把第二阶段课题归纳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20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的学者杜维明在当代新儒家前辈的论证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更为系统的、富有创新思路的、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儒学第三期发展理论。与当代新儒家在第一阶段中所做的工作相比,杜维明重在揭示儒家思想的精神价值,彰显儒学的现代生命力,谋求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史上再添光彩。杜维明的这一思路转变了新儒家的整体思维方向,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儒家思想,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主体思路是发展对话儒学,在交流中反思儒家思想,学习他者文化,通过不断地丰富与更新儒家思想内涵,构建一个与时俱进、包纳百川的现代儒学理论体系。在杜维明看来,虽然有前代学者的努力,但仍需要加大社会对儒家思想的认同,解除以前的误会,为儒学发展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因此杜维明将其理论与世界文化挂钩,让儒家思想与时代携手共进。他把这个设想划为了三个方面:第一是超越的层次,主要是指宗教传统。他认为儒家对于宗教文化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超越的理解和身心性命之学上,儒学应有创造性的回应。第二是社会政治的层次,这一层次包括西方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学层次,儒学与西方心理学相比,对人的心理探讨比较肤浅,因此杜维明期望儒学在人性论上能回应心理学的挑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总结了儒家思想中较少涉及的部分,解答这些问题是使儒学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也是消除民间对儒家思想偏见的有效途径。为了回应三个方面的问题,杜维明把他的工作重心划为了几个论域:“传统与现代”、“儒学创新”、“儒学三期”、“工业东亚”、“东亚核心价值”、“轴心文明”等。他试图通过对这些论域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证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发掘儒学的现代价值,以此来描绘出儒学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不可否认的是,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不管经过怎样的论证,也不管其中找到了怎样有力的依据,其本质是在预测儒学的未来。而未来充满了变化,因此所有的论证和依据都只能是相对的,只有在理论构建中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保持整体思想的先进性。同时对话儒学时刻要注意的是要切合实际,从儒学所处的社会现实出发,思考创新的可行性,是否能够就此来丰富内涵而不是彻底改变性质。倘若忽略了这些问题,那么也许所有的努力到最后都会因为无法付诸实践而成为空谈。无论如何,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开创了新时代儒学发展的理论先河。其中儒学宗教理想、儒学心理对话、中西文化的双重标准这些新颖的论点为后来人打开了思路。我们知道,联系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为我们提出一个重要启示:儒学第三期发展既需要独具特色的理性创新,也需要进行不拘一格的对话交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由来
  • 2.1 中国儒学发展的两种分期
  • 2.2 儒学第三期发展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2.3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提出
  • 2.3.1 牟宗三儒学第三期发展说
  • 2.3.2 牟宗三之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
  • 第3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概要
  • 3.1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几组主要概念
  • 3.1.1 “儒教中国”和“儒学中国”
  • 3.1.2 “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
  • 3.1.3 儒学之中国人文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
  • 3.2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现有成果
  • 3.2.1 儒学国内发展的“一阳来复”
  • 3.2.2 儒学东亚发展的全面铺开
  • 3.3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 3.3.1 汉字对儒学传统的影响力
  • 3.3.2 儒教理想国的创立
  • 3.3.3 理解东亚民族心理
  • 3.3.4 “文化中国”的三个世界
  • 3.3.5 儒学知识分子的公众化
  • 第4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几点疑难
  • 4.1 现代转化之理辩
  • 4.1.1 中西文化的“双重标准”之辩
  • 4.1.2 儒学的现代转化就是资本主义转化吗?
  • 4.1.3 小结
  • 4.2 儒教理想之理辩
  • 4.2.1 信仰下的儒教理想国度与制度下的儒教理想国度
  • 4.2.2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之辩
  • 4.2.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实现途径探析[J]. 人文天下 2020(09)
    • [2].儒学复兴与中国文化之未来发展——牟宗三“儒学第三期发展”说再议[J]. 学习与探索 2013(01)
    • [3].儒学如何走向世界?——试论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说[J]. 学习与探索 2013(01)
    • [4].儒学第三期的三十年[J]. 开放时代 2008(01)
    • [5].重提儒学第三期发展:现代性儒学建构的进路问题[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 [6].编后[J]. 原道 2008(00)
    • [7].儒学第三期三十年座谈[J]. 原道 2008(00)
    • [8].儒学复兴的理性思考——杜维明“儒学复兴”论刍议[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9].文明对话视域下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说——试论杜维明对儒学的创造转化之途[J]. 孔子研究 2011(03)
    • [10].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J]. 学习月刊 2014(09)
    • [11].牟宗三“内圣开出新外王”思想中科学的地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4)
    • [12].儒家传统的当代转机——关于杜维明“文化中国”思想的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6)
    • [13].略论现代新儒家的马克思主义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04)
    • [14].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反思[J]. 学术月刊 2015(11)
    • [15].中国梦与儒学走向世界的第三期发展[J]. 中国文化论衡 2019(02)
    • [16].牟宗三“儒家第三期发展”评介[J]. 理论界 2008(03)

    标签:;  ;  ;  ;  ;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