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的设计与研究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的设计与研究

论文摘要

模数转换器(ADC)是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的接口电路,在现代信号处理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由于其本身结构而具有高速高精度的优点,其功耗也较低,因此备受关注。基于对1.5位/级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的研究,建立了模型并分析关键模块对结果的影响,并设计了一款10位60兆赫兹的1.5位/级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和部分模块的版图。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下面四个部分:1、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原理着手,研究了1.5位/级流水线ADC的原理和数字校正技术。采用Simulink工具分析了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的误差对结果的影响。由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结构和性能的不同,电路设计中采用的技术也不同,也详细研究了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采用的技术以及随着工艺和设计水平的提高出现的新的设计技术。2、基于SMIC 0.18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设计和仿真了10位60兆赫兹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的电路。设计的模块主要有:(1)带隙基准源;(2)采样保持电路;(3)乘法数模转换器;(4)运算放大器;(5)比较器;(6)自举开关。对采样保持电路和运算放大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乘法数模转换器的噪声特性和开关的导通电阻。同时设计了子模数转换器、不交叠时钟电路、延迟阵列和数字校正电路等模块。带隙基准源在TT工艺下温度从-40°到125°变化时基准电压变化1.2mV,在FF工艺下变化5.3mV。运算放大器的带宽可达400兆赫兹,相位裕度为70°。数字校正电路中的模块A+BC逻辑结构与全加器组成的校正逻辑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和管子少的优点。3、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斜坡信号时,几乎没有丢码;在输入2兆赫兹正弦信号,采样频率为60兆赫兹时,转换结果正确,分析结果表明无杂散动态范围为60dB,静态功耗约为200mW。4、最后合作设计了部分电路的版图,有带隙基准源、自举开关、不交叠时钟电路和触发器。在以上模块的版图设计中,需注意器件的匹配和寄生效应。分析了MOS管、电容和电阻的布局和连接方式从而达到匹配和如何避免天线效应。设计了各个模块在整个芯片中的版图布局,其中模拟模块和数字模块应分开。同时应尽量按照信号流的方向来布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概述
  • 2.1 模数转换器简介
  • 2.1.1 静态特性
  • 2.1.2 动态特性
  • 2.2 模数转换器的分类
  • 2.2.1 闪烁ADC
  • 2.2.2 流水线ADC
  • 2.2.3 逐次逼近ADC
  • 2.2.4 过采样ADC
  • 2.3 1.5位/级流水线ADC的原理和结构
  • 2.3.1 1.5位/级流水线ADC的原理
  • 2.3.2 1.5位/级流水线ADC的结构
  • 2.3.3 1.5位/级流水线ADC的关键模块的误差分析
  • 2.4 流水线ADC的设计技术
  • 2.4.1 电容误差平均技术
  • 2.4.2 功耗与转换速度相关技术
  • 2.4.3 运放开环技术
  • 2.4.4 电容耦合技术
  • 2.4.5 并行多通道技术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3.1 带隙基准源
  • 3.1.1 电路结构
  • 3.1.2 输出仿真
  • 3.2 采样保持电路
  • 3.2.1 SH结构分析
  • 3.2.2 SH的仿真
  • 3.3 乘法数模转换器
  • 3.3.1 MDAC结构
  • 3.3.2 Sub-DAC
  • 3.3.3 仿真分析
  • 3.4 运算放大器
  • 3.4.1 性能要求
  • 3.4.2 运算放大器的结构
  • 3.4.3 运算放大器的仿真
  • 3.5 比较器
  • 3.5.1 比较器结构分析
  • 3.5.2 相关模块设计
  • 3.6 开关
  • 3.6.1 CMOS开关
  • 3.6.2 自举开关
  • 3.7 其它电路
  • 3.7.1 不交叠时钟电路
  • 3.7.2 延迟阵列
  • 3.7.3 数字校正电路
  • 3.7.4 Vref产生电路
  • 3.8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结构与仿真
  • 4.1 系统结构
  • 4.2 系统仿真
  • 4.2.1 上升斜坡仿真
  • 4.2.2 下降斜坡仿真
  • 4.2.3 正弦仿真
  • 4.3 小结
  • 第五章 版图设计
  • 5.1 版图概述
  • 5.1.1 设计规则
  • 5.1.2 器件的匹配
  • 5.1.3 天线效应
  • 5.2 版图设计
  • 5.2.1 基准源版图
  • 5.2.2 自举开关版图
  • 5.2.3 其它模块版图
  • 5.3 整体布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的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12 bit 100 MS/s Flash-SAR混合型模数转换器的设计与实现[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专利技术分析[J]. 河南科技 2017(03)
    • [3].基于压缩传感的模数转换器设计[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6(02)
    • [4].MATLAB/Simulink仿真在模数转换器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时代 2015(09)
    • [5].1.2V7bits 125Mb/s双采样流水线模数转换器[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5(07)
    • [6].用于8位80MS/s模数转换器的增益数模单元电路[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01)
    • [7].一种采用标准数字单元实现的5bit 100MS/s全数字闪烁型模数转换器[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8].一种应用于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的低抖动延迟锁定环[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9].一种∑-Δ模数转换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01)
    • [10].8bit 1.4GS/s模数转换器[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0(01)
    • [11].ISLA112P50:500MSPS模数转换器[J].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10(09)
    • [12].6 bit 1.8GS/s模数转换器[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9(02)
    • [13].一种八位并行插值型模数转换器的设计[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4].24位高性能模数转换器ADS1274/ADS1278及其应用[J].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8(05)
    • [15].用于触摸屏控制电路的低功耗模数转换器设计[J]. 液晶与显示 2017(08)
    • [16].一种10位采样精度40MHz采样率的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5)
    • [17].高速CMOS闪烁型模数转换器中的误差源研究[J]. 电子器件 2008(02)
    • [18].一种自适应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设计[J]. 科技展望 2015(33)
    • [19].一种非二进制权重的高能效比逐次比较型模数转换器[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3(04)
    • [20].德州仪器公司推出两款最新的模数转换器[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9(06)
    • [21].低噪声模数转换器使能直流放大的电磁流量转换器信号处理电路[J]. 工业计量 2018(01)
    • [22].一种8位32MS/s的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设计[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7(01)
    • [23].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校准算法设计与实现[J]. 科技风 2013(01)
    • [24].高速光学模数转换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激光杂志 2012(01)
    • [25].迎接新一代移动设备模数转换器的低功耗、高速度和高性能设计挑战[J]. 中国集成电路 2012(Z1)
    • [26].一种嵌入式10位2MS/s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01)
    • [27].一种用于高速以太网芯片的模数转换器[J]. 计算机工程 2011(S1)
    • [28].新型∑-△模数转换器实现高速率和超低噪声[J]. 电子设计技术 2008(09)
    • [29].一种全数字前馈式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时间误差后台校准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02)
    • [30].用于精密检测的∑-Δ模数转换器提供卓越的分辨率与速度[J].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07)

    标签:;  ;  ;  ;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