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PKR-like(PKZ)Zα结构域与d(GC)、d(TA)重组质粒的亲和性

鲫鱼PKR-like(PKZ)Zα结构域与d(GC)、d(TA)重组质粒的亲和性

论文摘要

Zα是能够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左旋DNA(Z-DNA)的蛋白结构域。鲫鱼PKR-like(PKZ)是首次报道的具有Zα结构域的鱼类蛋白激酶。为深入了解鲫鱼PKR-like(PKZ)Zα的功能,本研究构建替换型PZα1Zα1的cDNA,并运用PCR定点突变方法构建点突变型(PZαK34A,PZαS35A, PZαR39APZαP57A)的cDNA,然后与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表达菌BL21(DE3)pLysS并诱导表达。同时,诱导表达野生型PZα1Zα2。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突变型融合多肽。另一方面,以pMD18-T质粒为母本质粒,将含有(GC)6、d(GC)13、d(TA)13片段的特殊序列插入到pMD18-T质粒中。甲基化抑制实验证实重组质粒中的插入序列d(GC)6、d(GC)13为“潜在”的Z-DNA。另外,还构建了发夹结构的核酸(d(GC)3T4d(GC)3、d(GC)6T4d(GC)6)和寡聚核苷酸(d(GC)6、d(GC)13)。凝胶阻滞试验分析3种多肽,即野生型PZα1Zα2、替换型PZα1Zα1和4个点突变型(PZαK34A, PZαS35A, PZαR39APZαP57A),分别与重组质粒的亲和性。结果显示:野生型PZα(Zα1Zα2)和替换型P(Zα1)2(Zα1Zα1)能够对3种重组质粒的迁移产生明显的阻滞效应,并且随着多肽浓度的增大,阻滞效应越明显。与野生型PZα(Zα1Zα2)相比,替换型P(Zα1)2(Zα1Zα1)结合重组质粒的能力更强。4种突变体都不能与3种重组质粒结合,暗示鲫鱼PKR-like Zα结构域这4个氨基酸残基在结合核酸分子的过程中非常关键。凝胶阻滞实验还分析了野生型PZα1Zα2和替换型PZα1Zα1分别与发夹结构的核酸、寡聚核苷酸的亲和性,结果显示:野生型PZα1Zα2和替换型PZα1Zα1能够与其发生微弱的结合,但其结合能力差异不明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eIF2α激酶家族
  • 1.1.1 eIF2α激酶结构特征
  • 1.1.2 eIF2α激酶作用机制
  • 1.2 鱼类eIF2α激酶与PKZ
  • 1.3 Zα研究进展
  • 1.3.1 Zα的功能
  • 1.3.2 Zα结构特征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试剂、试剂盒
  • 2.3 质粒和菌株
  • 2.4 相关软件
  • Zα1Zα1cDNA的构建'>2.5 替换型PZα1Zα1cDNA的构建
  • 2.5.1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 2.5.2 目的基因片段的连接与鉴定
  • Zα定点突变'>2.6 P定点突变
  • 2.6.1 引物设计
  • 2.6.2 质粒模板处理
  • 2.6.3 PCR扩增突变产物
  • 2.6.4 测序鉴定
  • 2.7 原核表达
  • 2.8 表达产物的纯化(Pz0
  • Zα蛋白质浓度的测定'>2.9 P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9.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9.2 样品的测定
  • 6、d(GC)13和d(TA)13重组质粒的构建'>2.10 d(GC)6、d(GC)13和d(TA)13重组质粒的构建
  • 2.11 发夹结构核酸与寡聚核酸的构建
  • 2.12 甲基化抑制试验
  • 6、d(GC)13片段DNA的制备'>2.12.1 含d(GC)6、d(GC)13片段DNA的制备
  • 2.12.2 甲基化抑制试验
  • 2.13 凝胶阻滞实验
  • Zα与重组质粒d(GC)6、d(GC)13和d(TA)13的结合'>2.13.1 P与重组质粒d(GC)6、d(GC)13和d(TA)13的结合
  • Zα与重组质粒d(GC)6、d(GC)13和d(TA)13的结合'>2.13.2 不同浓度P与重组质粒d(GC)6、d(GC)13和d(TA)13的结合
  • Zα与发夹结构和寡聚核酸的结合'>2.13.3 P与发夹结构和寡聚核酸的结合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Zα1Zα1 cDNA的构建'>3.1 PZα1Zα1cDNA的构建
  • 3.2 PCR法定点突变
  • 3.3 原核表达及纯化
  • Zα cDNA的原核表达'>3.3.1 PcDNA的原核表达
  • Zα 的纯化'>3.3.2 P的纯化
  • Zα 浓度的测定'>3.4 P浓度的测定
  • 6、d(GC)13、d(TA)13重组质粒的构建'>3.5 d(GC)6、d(GC)13、d(TA)13重组质粒的构建
  • 3.6 甲基化抑制试验
  • 6、d(GC)13片段DNA的克隆'>3.6.1 含d(GC)6、d(GC)13片段DNA的克隆
  • 3.6.2 甲基化抑制实验
  • Zα与核酸分子的结合'>3.7 P与核酸分子的结合
  • Zα与重组质粒d(GC))6、d(GC)13和d(TA)13的结合'>3.7.1 P与重组质粒d(GC))6、d(GC)13和d(TA)13的结合
  • Zα与d(GC)6、d(GC)13和d(TA)13重组质粒结合'>3.7.2 不同浓度P与d(GC)6、d(GC)13和d(TA)13重组质粒结合
  • Zα与发夹结构核酸和寡聚核酸的结合'>3.7.3 P与发夹结构核酸和寡聚核酸的结合
  • 第四章 讨论
  • 4.1 d(GC)n等核酸分子可以形成Z-DNA
  • PKR-like与d(GC)n等核酸分子的结合'>4.2 ZαPKR-like与d(GC)n等核酸分子的结合
  • 4.3 Zα与核酸的结合的分子机理
  • 4.3.1 Zα与核酸结合模型
  • 4.3.2 Zα与核酸相互作用的保守位点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缩略语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鲫鱼PKR-like(PKZ)Zα结构域与d(GC)、d(TA)重组质粒的亲和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