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冲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冲突理论,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安全阀理论
社会冲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钱斌,顾晓峰,钱共匋,田玥,鲍颖芳[1](2019)在《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疗纠纷问题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纠纷问题是社会冲突形式之一,本文在社会学视角上,应用科塞安全阀理论和达伦多夫辩证冲突理论探索医疗纠纷问题,并提出医疗纠纷问题的处理中的调节措施,以促进医患矛盾的纾解,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15期)
李泽霖[2](2019)在《社会冲突中邻避问题的解决机制分析——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邻避设施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公众的抵制,产生的邻避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公共设施建设的绊脚石,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本文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项目邻避事件为案例,运用社会冲突分析理论、博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对邻避设施建设中产生的社会冲突、邻避现象及其解决机制进行了分析。邻避问题的产生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公众试图通过抗争行为促使政府解决邻避问题,政府部门在处理邻避问题时应重视公众对环境风险的主观感知,与公众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采用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邻避问题的意见分歧,化解社会冲突。(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04期)
田素美,高晓波[3](2018)在《民国川滇黔毗邻地区社会冲突问题治理的历史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开始着手于西南省际之间社会冲突问题的治理,川滇黔毗邻地区的社会冲突问题被提上日程。通过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治理社会冲突的措施,总结出其对当代的历史启示:中央权威的认同是社会问题治理的政治前提;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解决应该坚持因俗而治原则;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多元表达是关键。(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何婕,张鹏[4](2018)在《征地诱发的社会冲突问题解构——以广东省黄龙村和双璜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征收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法,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前提下,将征地冲突划分为日常抗争型、矛盾纠纷型、法内抗争型以及法外抗争型四大类;在对冲突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客观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维稳怪圈"的出现、准司法机构的"缺席"以及事前调解和事后裁决机制缺乏等现实状况,提出调整征地公益性与补偿合理性和程序正当性关系、采取收购优先、完善独立于行政的第叁方机构征地职能等相关冲突化解机制。(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8年02期)
王红卫,张光辉[5](2017)在《协商民主与社会冲突消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现实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最重要的着作之一,它聚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课题,详细阐明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方法艺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60多年过去了,重温这篇文献,不难发现,其中的很多思想历久弥新,特别是通过“协商民主”来消弭“社会冲突”的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当前,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长治久安,也必须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因此,这篇文章的现实启发意义就更加突显。(本文来源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许国威[6](2017)在《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医患冲突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在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积聚,医患冲突便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医患冲突的频发,不仅影响了医患间的和谐信任关系,更有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随着我国对治理医患冲突,构建和谐互信医患关系的不断重视,对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对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决心的日益强化,国家上下各部门多措并举,社会多主体协同共治,医患冲突的治理已经取得一定积极成效。但是现实当中却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医患冲突问题并没有得以根本解决。医患之和,是社会之福;医患失和,则两败俱伤。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医患冲突,找到冲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对于我国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以社会冲突理论为支撑,试图为我国治理医患冲突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与治理路径选择。首先,以时间脉络和法规政策为线索,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内医患关系的格局特征及演变过程的分析梳理,找到产生冲突的动机缘起,发现冲突转化升级的动态变化,梳理出医患冲突多元主体的构成现状,为医患冲突的原因分析提供切入点。其次,根据社会冲突理论的逻辑架构,以医患冲突治理的不同阶段和深度层次为依据,从冲突处置、冲突化解和冲突转化叁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找到导致医患冲突问题形成根本症结。最后,从建立健全治理医患冲突问题的针对性法规政策、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医患冲突化解体系、形成对医患冲突问题多元治理的广泛共识叁个层次,形成一个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多元立体化治理架构,共解医患冲突问题,重塑医患间信任关系,维护医疗秩序的和谐稳定。(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马立志[7](2017)在《论西北地区环境问题引发社会冲突的防控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积极探寻环境问题引发社会冲突的防控路径,是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西北地区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日益凸显,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地区的和谐稳定。为此,西北地区应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政治、培育先进的生态文化、构建和谐的生态社会,这对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汤杨阳[8](2016)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冲突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视角对我国农村社会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相关原理探索缓和化解农村社会冲突的路径。首先,对社会冲突的概念进行界定,我国农村社会冲突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一种显性表现形式,是社会中涉及农民的各个主体间包括农民本身为其利益诉求或为实现其特定的目的而进行斗争、对抗的方式与过程。其次,根据矛盾的规模大小及主体的性质将我国农村社会冲突划分为五类:农村村民之间的冲突;农村宗族之间的冲突;农村治理主体之间的冲突;村民与农村治理主体之间的冲突;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接着,运用唯物史观,根据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以及国家对农村的管理将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归纳为建国后农村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土地流转后至今四个阶段。并根据历史演进归纳出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最新特点:冲突的主体发生变化;冲突主要形式变为有组织的依法抗争;冲突的社会舆论影响更大了。再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对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在我国农村社会长期存的五对矛盾:弱势农业与强势市场之间的矛盾;干部群众关系的矛盾;贫富差距的矛盾;农民进城与留守之间的矛盾;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冲击与农村传统思想观念间的矛盾。因此做好农村社会冲突工作必须要树立我国农村社会冲突将长期存在的观念;要辩证的看到农村社会冲突是会相互转化的,农村社会冲突除了消极作用间接的也会带来积极作用。要运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充分满足农村社会的物质利益要求,要抑制农村社会各类人民内部矛盾都向“官民冲突”演化趋势,防止农村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六项解决农村社会冲突的对策建议:一是树立积极的社会冲突观,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差距;叁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四是拓宽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五是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六是是重视宗族的作用以及传统乡规民约在解决农村社会冲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6-12-28)
李杨[9](2016)在《农村基层社会冲突治理中的“政府兜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农村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凸显。从时间上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在基层政府治理过程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和利益争夺日趋剧烈,而导致基层社会冲突事件频发。从结构上看,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伴随着维稳压力的增大,基层政府正越来越多地采取兜底的方式去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为了尽快平息社会冲突事件,涉事各方主体一般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端,而是采取了“特事特办”的处理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往往以第叁方的身份为处理冲突双方的矛盾付出物质等方面的代价。本文梳理了学界已有的社会冲突领域相关理论资源,以基层政府在社会冲突治理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兜底方式为研究对象,呈现政府兜底行为的成因、结果以及带来的影响、利弊等等,最终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理论分析与实地田野调研相结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社会冲突治理中的“政府兜底”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学界已有关于“政府兜底”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地田野调研经验,文章认为,当前农村社会冲突治理中“政府兜底”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行政化或政治化的手段解决问题、基层政府“花钱买平安”行为的泛滥等。政府在对社会冲突进行兜底管理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冲突事件的扩大与恶化,能够尽快平息冲突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至于波及到上级对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考核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暂时稳定。但是,这种治理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诸如降低政府公信力、增加政府治理成本、加剧社会冲突、导致公共财政资源的浪费、强化政府的维稳思维等等。这种兜底的社会冲突治理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弊大于利,极容易诱发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在基层政府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社会冲突的治理方式,提高政府的社会冲突管理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改进政府绩效考核方式、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增强政府行政能力、健全社会矛盾研判和调处制度、积极借鉴国外治理社会冲突的先进经验等一系列对策,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社会冲突治理体系。归根结底,基层政府应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做好常规治理工作,尽量减少社会冲突的发生。一旦出现社会冲突,基层政府也应该避免采用兜底的解决方式。当然,农村社会冲突治理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必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6-12-01)
郑逢波[10](2016)在《中国小产权房社会冲突问题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产权房问题作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正在引发不断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小产权房相关社会冲突问题能否解决,对于中国社会稳定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小产权房的社会冲突问题,研究发现小产权房社会冲突问题原因复杂。只有通盘考虑各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的冲突问题。(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6年29期)
社会冲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邻避设施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公众的抵制,产生的邻避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公共设施建设的绊脚石,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本文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项目邻避事件为案例,运用社会冲突分析理论、博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对邻避设施建设中产生的社会冲突、邻避现象及其解决机制进行了分析。邻避问题的产生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公众试图通过抗争行为促使政府解决邻避问题,政府部门在处理邻避问题时应重视公众对环境风险的主观感知,与公众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采用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邻避问题的意见分歧,化解社会冲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冲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钱斌,顾晓峰,钱共匋,田玥,鲍颖芳.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医疗纠纷问题探索[J].管理观察.2019
[2].李泽霖.社会冲突中邻避问题的解决机制分析——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项目为例[J].山西青年.2019
[3].田素美,高晓波.民国川滇黔毗邻地区社会冲突问题治理的历史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4].何婕,张鹏.征地诱发的社会冲突问题解构——以广东省黄龙村和双璜村为例[J].特区经济.2018
[5].王红卫,张光辉.协商民主与社会冲突消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现实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
[6].许国威.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医患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
[7].马立志.论西北地区环境问题引发社会冲突的防控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
[8].汤杨阳.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9].李杨.农村基层社会冲突治理中的“政府兜底”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
[10].郑逢波.中国小产权房社会冲突问题刍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