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动词论文-崔文博

派生动词论文-崔文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派生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语,派生动词,接尾词,词干

派生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崔文博[1](2017)在《日语「る」系派生动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る」系派生动词就是将「る」作为接尾词,接在名词,形容词,拟声拟态词,外来语等词后,派生成的新生动词。从构词方式看构成「る」系派生动词的词干来源非常丰富,除了名词以外,还包括形容词、サ変动词以及外来语等,显示出极强的构词能力。与传统动词相比,「る」系派生动词在意思特征及音声特点方面也都具有明显特征。(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翁博,赵杰[2](2015)在《满语派生动词几种特殊中缀概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是满语动词中形态构成较为丰富的一类词,满语派生动词的构成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中缀构词便是其中的一种。满语派生动词在构成过程中存在增音现象,其不仅使满语在构词上达到语音方面的和谐,同时也增加了满语的词汇构成方式,使满语词汇更为丰富。(本文来源于《满语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李永芳[3](2015)在《「~ゐ」型派生动词について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外来语及其省略形式、汉字、和语名词之后添加动词活用词尾「~る」构成的派生动词在日语里大量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这种用法,在年轻人中较为流行。例如「サホる」「ハモる」「スシる」「チセる」「メモる」の毛为』等皆属此类。从词形来看,上面例举的这类词皆属片假名和平假名的混合型,但它既不是日语固有的词汇,也不能说是外来语。即使去查阅字典,也无法查到它的意义及词根的出处。所以,不知从何下手。即使是日本人,也大多只能把这种语言现象视为“误用”,或叫“语言乱象”,并且认为必须予以纠正。但是,本文认为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既非“误用”,也非“语言乱象”,它不过是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日本语言变化的一个端愧而已。这种新的造词方式是以外来语及汉语为词干,后加动词活用词尾「~る」构成的。通过这种方式造出的新词,总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但是,通过这种方式造出的新词,不仅使日语的表达变得变突如生,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曰语的词汇,促进了曰语的发展和充实,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本文就以最近急速增加的「~る」型派生动词为线索,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る」型派生词为中心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并通过词汇学、形态学、语用学及语义学等语法学理论,对现代日语中存在的「~る」型派生动词及其最新的造词法进行归纳分类,论述其概况及最新进展,考察其出现的背景及发展轨迹和特点,最后从社会语言学的层面剖析「~る」型派生动词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影响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5-06-11)

赵杰[4](2015)在《清代满语派生动词中缀分类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典型的黏着语,清代满语派生动词常常会因为词干与附加成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体。置于满语词根与词尾之间的中缀,在结构上具有非独立性的特点,有着一定的语法意义。中缀的使用,不仅是元音和谐的要求,也是语法意义和语言表达的要求,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张继英[5](2014)在《俄语派生动词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俄语中动词的地位举足轻重,新的语言研究往往都与动词有着紧密的联系。前缀法和后缀法对于动词是非常能产的一种构词方法,而前缀、后缀对动词语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对俄语动词前缀、后缀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现实意义。构词语义学为构词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拓宽了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派生词的研究历史、发展现状,介绍了构词语义学中的基本概念,对构词语义学中若干术语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同时,从意义层面入手,探讨带前缀、后缀动词的语义问题。针对俄语动词前缀、后缀不同的语义特点,可尝试从语义的角度划分和研究带前缀、后缀动词的各种类型。构词语义的深入研究对外语单词识记及语言教学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其成果也将促进该学科及其它学科领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23)

马辉[6](2014)在《彝语北部方言派生动词构词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裴吉瑞(Jerome.L.Packard)所提倡的形类描写法应该是词法描写的几种方法中比较好的一种。文章借助裴吉瑞形类描写法对彝语派生动词的构词法进行描写,就是用形类描写的方法对彝语派生动词的构词语素进行形类描写,从而呈现出彝语派生动词词法的整体概貌。(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李晶晶[7](2014)在《浅析德语派生动词与合成动词的构词前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常用德语动词前缀的列举及其本身词义的解析,展现其构词的规律和用法,系统地总结出德语中的派生动词、合成动词与原构词词干词义变化的特点,为德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德语动词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4年03期)

孙舒凡[8](2013)在《从认知语义论角度考察「オノマトペ+つく」派生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拟声拟态词的派生动词中,选取造语能力最强的「つく」与拟声拟态词语基所形成的派生动词「オノマトペ+つく」做为研究对象,从其使用状况、语义特征以及与「V+つく」的关联性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首先,本研究通过例句,确认了「オノマトペ+つく」的存在与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利用辞典与语料库,对其存在与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量化的考察。通过查阅各类辞典,本研究总结出了日语中存在的61个「オノマトペ+つく」派生动词;通过语料库的进一步检索,发现在这些派生动词中,有些词拥有数量较多的使用实例,但是有些词拥有的使用实例数量非常少。为了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展开分析,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复合动词「V+つく」里后项动词「つく」的多义性,对其语义间的扩张关系进行了分析。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后项动词「つく」的语义分为“1与对象物的接触、2与对象物的移动后接触、3诉诸于情感后的接触、4到达目的地、5定居目的地、6状态的完全化、7思考”这7个具体语义,并进一步概括为“具体空间内实现的物理事态”与“抽象空间内实现的心理事态”这两大类。通过对各类语义的分析,得出“主体与对象物的空间上的接触”这一概念为意象图式,即所有语义的共通点,并构建了语义扩展的网络图。在上述结论基础之上,本研究将「オノマトペ+つく」复合动词的语义分为“1物理状态的变化与存续、2心理状态的变化与存续、3具体动作的开始与存续”这3个具体语义,并具体分析了各具体语义的特征。在此之上,抽出了各个语义上的共通之处,即意象图式为“新事态的启动与存续”。最后,本研究认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来看,「V+つく」与「オノマトペ+つく」在语义之间,存在着过从空间领域向时间领域扩展的关系,并将此关系用网络图进行了表达。(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胡纬纬[9](2006)在《关于日语拟态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常,在印欧语系中难以表现的音、物体的状态等在日语中都可以用丰富的拟声拟态词来表现。 由于拟声拟态词历来以接助词或者作连用修饰语的用法为主,因此在词性上大都归入副词。但在实际使用中,像等由拟态词派生出的动词的用法也大量存在。本论文正是以探讨“拟态词的词根+接尾词”形成的派生动词的意义、用法及语法功能等为目的,并就其文章结构上的特征作详细的分析。 本论文首先就拟态词的概念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其次,关于拟态词的名称及分类的研究,特别是在介绍本论文引用并参考的文献之后,再次提出本论文的考察角度。同时就拟态词的产生、形成一般词汇的过程及拟态词的派生动词等进行阐述。 在“先行研究”当中,关于“拟态词的词根+接尾词”形成动词的研究,特别是从“动词的态”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很少。而且对于“拟态词的词根+”的说明也不甚严密。本论文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说明,尽可能分析各种实例进行论述。同时就历来涉及不多的“拟态词的词根+进行研究。 因此,本论文主要围绕“拟态词的词根+接尾词”这叁种形式,特别是以“动词的态”这一观点为中心进行研究。同时根据文章前后文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其语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考察,可得出以下结论。 和的相同点是表述的内容消极,带有负面的评价。其次,形成的动词几乎都是自动词,但也有像这样他动词的例子。拟态词的派生动词和都可以表示动作、作用继续的状态。从文章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上看,有表示瞬间的含义,而也可以单纯表示状态。但其意义要与拟态词自身的意义相联系。同时,在程度上及时间上各有不同。(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6-02-01)

戴宝玉[10](2005)在《关于派生动词“~化する”的自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动词除了少数兼用的动词外,一般或属于自动词或属于他动词。但是自他性不受形态束缚的派生动词的自他性却有所不同。本文从叁年的报刊文章中抽取了“~化する”派生动词11624例,对使用频度最高的15个派生动词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15个动词都具有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性质,“表面化する”最接近自动词而“正当化する”最接近他动词,其余13个派生动词分布于两者之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这个调查结果还向我们提出了一些诸如使役被动助动词对动词的自他性的影响等新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05年03期)

派生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词是满语动词中形态构成较为丰富的一类词,满语派生动词的构成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中缀构词便是其中的一种。满语派生动词在构成过程中存在增音现象,其不仅使满语在构词上达到语音方面的和谐,同时也增加了满语的词汇构成方式,使满语词汇更为丰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派生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崔文博.日语「る」系派生动词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2].翁博,赵杰.满语派生动词几种特殊中缀概说[J].满语研究.2015

[3].李永芳.「~ゐ」型派生动词についての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4].赵杰.清代满语派生动词中缀分类微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张继英.俄语派生动词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6].马辉.彝语北部方言派生动词构词法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4

[7].李晶晶.浅析德语派生动词与合成动词的构词前缀[J].时代教育.2014

[8].孙舒凡.从认知语义论角度考察「オノマトペ+つく」派生动词[D].苏州大学.2013

[9].胡纬纬.关于日语拟态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

[10].戴宝玉.关于派生动词“~化する”的自他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

标签:;  ;  ;  ;  

派生动词论文-崔文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