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口腔上皮细胞与白色念珠菌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口腔临床医学
作者: 张凌
导师: 王兆元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周期
文献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白色念珠菌是正常口腔菌丛的一部分,为条件致病菌,在口腔中存在可以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健康带菌者或有临床体征的口腔念珠菌病。近年来随着大量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普遍开展导管、插管,广泛进行放疗、化疗、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导致念珠菌感染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国际上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宿主本身的防御机制对病原菌的吞噬、杀伤作用;二是病原菌本身的毒力因素的探讨,特别是在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了那些变化尚不明确,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白色念珠菌感染机体与菌体的形态改变、蛋白酶、毒力因素及对宿主细胞的粘附等因素有关,白色念珠菌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粘附是菌体从上皮侵入、进而导致白色念珠菌病的最初阶段。白色念珠菌侵入将激发宿主动员机体的防御机制引起炎症反应,有大量证据说明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参与宿主对抗白色念珠菌的免疫保护反应。但关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宿主,局部黏膜防御反应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在上皮细胞和白色念珠菌最初接触时上皮细胞免疫调节活动的研究领域尚存在大量未知空白,有关上皮细胞细胞因子表达分泌的最初方式和功能,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分歧颇多,正逐渐成为国外的研究热点。 本实验就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的粘附及上皮细胞对白色念珠菌最初侵入的防御反应利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从细胞学及亚细胞学角度的观察和研究,探讨白色念珠菌侵袭宿主及宿主上皮细胞的防御机制。 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
论文目录:
一、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
2.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的侵入及口腔上皮细胞的防御反应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点的自我评价
文二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点的自我评价
论文三 白色念珠菌诱导体外培养口腔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点的自我评价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
1.综述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Raf-1/Mdr-1 siRNAs联合转染对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D]. 董岩.大连医科大学2008
- [2].分化抗原147和小凹蛋白1在口腔中的研究[D]. 王家烯.武汉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白色念珠菌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中半乳糖凝集素-3的表达及作用[D]. 龙达.中南大学2012
- [2].念珠菌病细胞免疫机制的研究[D]. 严小枫.华中科技大学2007
- [3].白色念珠菌CaBEM1,CaSRB9,CZF2及CaFLO1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周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
- [4].深部念珠菌的基因诊断、分子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D]. 李劲松.天津医科大学2004
- [5].白念珠菌细胞周期及抗真菌中药单体对其影响的研究[D]. 吴建华.第二军医大学2003
- [6].阴道上皮细胞抗念珠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牛战琴.浙江大学2005
- [7].角质形成细胞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D]. 段德鉴.四川大学2005
- [8].老年口腔念珠菌的分布及生物学研究[D]. 魏昕.四川大学2005
- [9].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D]. 亓庆国.四川大学2004
- [10].白色念珠菌对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移行能力及其相关信息通路影响的体外研究[D]. 石晶.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