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拉兹·卡普尔的电影导演创作

论拉兹·卡普尔的电影导演创作

论文摘要

世界电影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末期,印度电影与其基本同时起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演进。印度电影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900年代,以短片和纪录片等形式为主,以反映实际生活、自然景观和政治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起步阶段;1910年代,确立电影审查制度,宗教神话和历史主题得到发展;1920年代,形成三大电影中心,民族电影事业进一步如火如荼;1930年代,印度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形成歌舞电影形式;1940年代,印度电影受二战影响收到一定阻碍,后期自制后又得到一定发展;1950、1960年代,开始展露国际平台获得奖项,产生了诸多优秀作品;此后,经过不断的进步,印度电影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印度商业电影,制作中对于场面的奢华追求、依赖歌舞和明星效应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电影的内容和内涵逐渐转向以虚幻为主流,以期吸引生存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暂时解脱与安慰。五十年代,印度传统电影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兴起新电影运动。新电影运动主张“电影不是低级水平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手段”,瞄准社会各个层面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深刻揭露和表达一种社会现实,主题严肃并且感情鲜明。在初期,新电影只能处于边缘发展,但在国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雷伊的《大路之歌》,就是新电影的典型代表。在传统商业电影和新电影之外,拉兹·卡普尔开拓了其间的第三条道路。拉兹·卡普尔生于电影世家,一生一共出演了57部电影,导演、制作了14部电影,集演员、导演、制片人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有《火》、《雨》、《流浪者》等代表作品。他的创作表现出精准的现实主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融汇的双重风格。其导演风格上拒绝纯娱乐,同时应用创新的表现手法。《流浪者》是拉兹·卡普尔于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是印度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最出名的代表作品,电影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印度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突出的矛盾主线、鲜明的人物形象、华丽的歌舞植入、人性的烘托与深刻的批判、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以及精湛的表演和相关设计。拉兹·卡普尔电影与“新电影”相比较,二者产生背景相同、现实主义基调相同,而艺术表彰与表现手法及发展特点不同。拉兹卡普尔的电影中,体现出了浓厚的印度文化,诸如宗教文化、服饰装扮文化、社会阶级文化及家庭文化、建筑文化等。歌舞艺术是印度文化中的瑰宝,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中国的歌舞片中,完全可以融入各个民族独有的民族舞蹈,如中国的民间舞,藏族、维族、蒙族、汉族等,这类民族特征很强的舞蹈形式不胜枚举,适当的融合在电影需要的情节中,完全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张艺谋拍的电影《三枪》,其中结合了东北二人转的歌舞,虽说,这个并不是一部歌舞片,但可以看出,在中国的歌舞片中,完全有很好,很丰富的歌舞素材拿来在电影中使用。再如:中国的古典舞,更是可以运用到古装题材的歌舞片中,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古装歌舞片,但这不失为中国歌舞片发展的一条创新之路。我们甚至可以借鉴中国的戏曲形式来拍中国的歌舞片,因为戏曲是中国的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了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在世界戏剧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这样的表现新式同样可以用于中国的歌舞片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引言
  • 2 印度电影的世纪之路
  • 2.1 印度电影的世纪之路
  • 3 涅槃重生的“新电影”运动
  • 3.1 新电影运动兴起的背景
  • 3.2 新电影的主要特色及发展情况
  • 3.2.1 新电影的主要特色和发展
  • 3.2.2 萨蒂吉特·雷伊的《大路之歌》
  • 4 第三条路上创造的伟大成就——拉兹·卡普尔
  • 4.1 引言
  • 4.2 拉兹·卡普尔其人
  • 4.3 拉兹·卡普尔电影的无限魅力(非商业化导演)
  • 4.3.1 独特的创作风格、手法
  • 4.3.2 现实主义价值与传统主导的导演定位
  • 4.3.3 电影《流浪者》的艺术魅力和创作风格
  • 5 拉兹·卡普尔电影和“新电影”比较研究
  • 5.1 产生背景相同
  • 5.2 艺术主张与表现手法的不同
  • 5.3 现实主义的基调相同
  • 5.4 发展特点不同
  • 6 拉兹·卡普尔电影中的印度文化继承和显现
  • 7 印度影片中歌舞元素的探索和分析
  • 7.1 印度歌舞及其产生的影响
  • 7.2 关于印度歌舞片
  • 7.3 与好莱坞歌舞片的对比
  • 7.3.1 好莱坞歌舞片
  • 7.3.2 印度歌舞片与好莱坞的歌舞片的对比
  • 7.4 在中国歌舞片发展中的借鉴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游走于东西方传统之间——安尼施·卡普尔的空间美学[J]. 美术观察 2019(12)
    • [2].虚空之域——安尼施·卡普尔的非物质叙事[J]. 世界美术 2019(04)
    • [3].对话——卡普尔及其作品[J]. 美术 2019(12)
    • [4].化物——卡普尔虚无的营造[J]. 美术 2019(12)
    • [5].创伤、内省与全球主义——试谈安尼施·卡普尔[J]. 当代美术家 2020(01)
    • [6].安尼施·卡普尔:红的迷狂,物之剧场[J]. 艺术当代 2020(02)
    • [7].“安尼施·卡普尔个展”前言[J]. 美术研究 2020(01)
    • [8].卡普尔的分层宇宙[J]. 美术研究 2020(01)
    • [9].材料背后之精神性溯源:当代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J]. 世界美术 2020(01)
    • [10].基于空间感知的安尼施·卡普尔作品建筑性解读[J]. 美术大观 2020(06)
    • [11].镜与境——以卡普尔的镜面城市雕塑为例探讨作品与环境的互动关系[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11)
    • [12].安尼施·卡普尔:身份的选择[J]. 艺术当代 2017(06)
    • [13].制造公共奇观的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J]. 公共艺术 2015(06)
    • [14].“安尼施·卡普尔”的当代艺术旋风[J]. 财富生活 2019(23)
    • [15].创造神话的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J]. 收藏投资导刊 2019(09)
    • [16].天下看点[J]. 东西南北 2017(05)
    • [17].营造·上升——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J]. 画刊 2014(10)
    • [18].宝莱坞第一世家 卡普尔:禁止女性从影[J]. 电影 2011(10)
    • [19].印度韩国抑制高物价[J]. 共产党员 2008(03)
    • [20].神性的空间——观看安尼施·卡普尔展随感[J]. 中国民族美术 2019(04)
    • [21].卡普尔引发的一种艺术悖论[J]. 画刊 2019(11)
    • [22].比好更好[J].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5(09)
    • [23].安尼施·卡普尔作品选[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4].安尼诗卡普尔:感觉先于认知[J]. 城市环境设计 2009(01)
    • [25].卡普尔 魔术师般的艺术大师[J]. 创意设计源 2009(03)
    • [26].安尼施·卡普尔个展[J]. 现代装饰 2019(12)
    • [27].“最招黑体质”艺术家卡普尔买断“最黑色”使用权惹争议[J]. 全球商业经典 2016(04)
    • [28].安尼施·卡普尔和他的彩色空间叙述[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9].空间缔造者——安尼施·卡普尔[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9)
    • [30].安尼施·卡普尔哲学考量与作品研究[J]. 包装世界 2011(06)

    标签:;  ;  ;  

    论拉兹·卡普尔的电影导演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