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虽然在临床上取得显著进步,但疗效仍不十分满意。其原因在于(1)神经再生速度缓慢(通常每天1mm)。(2)近端的神经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3)远端的效应器,尤其是骨骼肌,产生失神经改变即萎缩、变性甚至坏死。在许多病例中,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往往在还未得到有效的神经再支配前就已发生了不可逆的变性,即使神经再生到骨骼肌,也无法恢复其功能。因此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速度和程度,是解决重获神经再支配后肌肉能否恢复有效功能的关键。成活的神经元能够在与中枢神经系统缺乏联系的情况下发出神经轴突,营养失神经骨骼肌。利用其上述特点,如果将含有神经元细胞的背根神经节吻和于受损神经入肌点,就可以达到延缓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脊神经根为脊神经的起始部,由背根及腹根组成,他们是脊髓交界的一段短神经纤维,是中枢神经纤维转变为外周神经纤维的部分,称为中枢—周围移行区。背根神经节(DRGs)即大量密集的感觉神经元的胞体。然而在完整摘取背根神经节治疗肌萎缩的实验中,背根神经节中央均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因此在何种环境下保存背根神经节,增加其在移植环境下的成活神经元胞体的数量,降低其死亡率,是利用背根神经节移植减少靶肌肉的萎缩,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DRGs是臂丛根性损伤患者在受伤后废弃的组织,如果能够利用其上述特点,将其摘取后移植于受损神经入肌点,那么将大大减少肌萎缩,并对其它部位不造成副损伤,从而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本实验拟通过研究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的移植、增生条件,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下移植后的生长及成活情况,并讨论其在人体内移植的可行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成年大鼠及人背根神经节移植入受损神经的变化和作用打下基础。方法:1神经节的移植:实验动物SD大鼠45只,体重430-450g,雌雄不限,每个时相点9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将A组SD大鼠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1%戊巴比妥钠以每千克体重40mg腹腔麻醉后,背部用剪刀去毛,触到最下一根肋骨所连棘突后,再向下三个椎间隙处约为L4 L5脊椎体表投影。于无菌条件下切开其上方皮肤,分离皮下,完整的暴露出L4、L5棘突。在显微镜下于L4、L5椎间隙处用咬骨钳打开腰椎椎板和侧突,可见黄韧带包裹下的脊髓。小心用显微弹簧剪剪开黄韧带暴露脊髓,可见到连于脊髓之上的背根神经节,膨大成球形,显微弹簧剪摘取L4背根神经节,完整取出一侧的L4背根神经节,将其放置于大鼠一侧下腹部皮下脂肪内(下腹部无大动脉及神经),缝合皮肤。同样方法摘取B、C组一侧L4神经节,B组将其分开置于股四头肌肌肉内,C组剥离神经外膜后放置于股四头肌肌肉内。2观察指标:(1)Nissl染色光镜下观察:于移植后3、7、14、21、28d将背根神经节取出,脱水固定后,石蜡包埋,6μm切片,进行Nissl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细胞移植入不同部位后的变化。(2) 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主要观察背根神经节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血管再生情况。(3)标本经FCA试剂盒处理后流氏细胞仪计数坏死率。结果:大体观察可见背根神经节埋于皮下组的周围组织对其包裹,并有明显的血管袢呈放射状聚集周围,表明其与周围建立血运。包埋于肌肉组血管袢增生更加明显。光镜下显示三种环境下的脊髓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三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大量的神经元细胞成簇状积聚于神经节的边缘。移植于皮下组由于血运较差中央纤维化明显,仅靠近边缘处有神经元存活。而肌肉内因为含有丰富的血运可以有效的保护神经元减少其坏死,因此边缘存活的神经元数目较多,中央地区偶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组坏死率均逐渐减少,且三组移植神经节中央均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但皮下内组更加明显。形态学改变可见术后三天各组背根神经节均可见到神经元细胞减少,并出现核破裂、细胞肿胀变形及溶解,胞浆着色不均匀,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呈多极性长突起及多突起,神经元细胞周围有成纤维细胞出现,放置于皮下组的较放置于肌肉内的B、C组更为多见。1周后出现尼氏小体消散、溶解,即嗜色质溶解现象。约于两周时达到高峰,皮下组稍延迟一周。随着时间的延长,三到五周时神经节中央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分布不均,着色较深,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并有吞噬神经元现象。幸存的神经元细胞退行性变化逐渐消失,核仁变为显著,尼氏小体再次出现,并可见环绕细胞核的嗜碱性轮缘。放置于肌肉内的B、C组中央可见少量胞核完整的神经元细胞成簇状积聚,胞浆颗粒均匀、丰富。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丰富的血运可有效的阻止神经元的溶解破坏,减少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增生,从而减少了对神经元细胞的吞噬破坏作用。神经节的外膜对神经元的血运影响无明显差别,因而对其存活也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如将废弃的神经节吻合于损伤神经上,应将其放于血运丰富的肌肉内保存,从而为神经再生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