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轧制论文-宫敏利,李淑英

二次轧制论文-宫敏利,李淑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轧,轧制变形率,TA5-A钛合金,力学性能

二次轧制论文文献综述

宫敏利,李淑英[1](2016)在《二次轧制参数和退火热处理对TA5-A钛合金热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A5-A钛合金板采用不同的二次轧制工艺进行热轧,然后再进行退火热处理,主要研究了二次轧制参数和退火热处理对热轧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因钛合金板材边部降温快,塑性差,故而轧制变形率较大且终轧温度低的板材边部出现了较多裂纹;较大的轧制变形率有利于提高热处理后钛合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终轧温度控制在800℃左右比较合适;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钛合金板材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升高,而强度及冲击韧性则均下降。(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6年01期)

付晓杰,杜晓钟,黄庆学[2](2015)在《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轧制过程组织性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实际板带轧制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测的精度缺陷,基于低合金钢轧制过程动态再结晶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及微观组织模型,通过VUMAT及USDFLD数据接口,依托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软件材料子程序及其微观组织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最后对Q345B板带的热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板带横截面处各部位的静态软化率和奥氏体晶粒直径差别较大,板带中心处的奥氏体晶粒分布比较均匀,板带侧面及表面奥氏体晶粒细化程度不大,要靠后续的精轧过程继续细化。(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赵章献,王东城,刘宏民[3](2015)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二次冷轧轧制力预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二次冷轧兼平整机组在二次冷轧模式下轧制力的预报精度,建立了一种基于摩擦系数自学习的轧制力预报模型。考虑到摩擦系数自学习模型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轧制力的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回归预测轧制力的计算误差与摩擦系数自学习相结合的轧制力预报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误差控制在±7%以内,满足现场生产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付晓杰[4](2015)在《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轧制过程组织性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ABAQUS有限元软件已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热加工行业,针对Q345B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连轧模拟过程中宏观及微观本构机理模型的未能建立缺陷,本研究基于弹塑性增量理论及混合强化理论,考虑到实际板带轧制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测的精度缺陷,借助低合金钢轧制过程动态再结晶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及微观组织模型,通过VUMAT及USDFLD数据接口,对软件材料子程序及其微观组织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最后对Q345B板带的热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具体涵盖以下叁个研究阶段:首先,本研究选用一种适合于低合金钢的动态再结晶型的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借助此软件的子程序接口,应用弹塑性应力—应变增量理论,采用混合强化理论,利用切向预测径向返回的方法更新应力,编写出用户材料子程序,实现VUMAT的二次开发。其次,板带热轧中轧件会发生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两种微观组织变化,在热轧道次的间隙会发生亚动态再结晶的微观组织变化及晶粒长大现象,对板带的最终性能奥氏体演变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奥氏体微观组织预报模型的显式表达式和相关的奥氏体再结晶的表达式进行精确代码推导,有效补充完善了VUMAT子程序的二次开发进程,同时针对轧制道次间的晶粒长大,编写了USDFLD用户子程序来深入分析轧件的组织变化规律。最后,依托于ABAQUS软件前后处理平台及非线性求解器,对轧件和轧辊进行了叁维成形、结构装配、有限元建模等工况操作,提交作业选择编写的.for文件,对Q345B的板带热连轧过程进行宏微观热力学仿真模拟。通过ABAQUS后处理提取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工业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基于混合再结晶机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吻合性度高,经验证所建模型预报精度较高;通过对奥氏体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细化程度的大小,可以调整精轧温度、轧制速度和设置合理的压下量等为最终实现良好的产品组织性能提供基础。基于模型所开发的VUMAT子程序和USDFLD子程序为板带的热连轧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5-03-30)

瞿培磊,李秀军,王康健[5](2015)在《轧制润滑对二次冷轧生产及产品表面形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冷轧过程中轧制润滑对生产工艺及对带钢表面形貌的作用。运用轧制润滑理论试制出多种具有不同化学性能的轧制油及乳化液润滑剂,应用到二次冷轧生产中,研究其对生产过程轧制力、轧制带钢表面粗糙度、光泽度和微观表面形貌等的影响作用,并运用研究结果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二次冷轧板表面"白斑"缺陷。(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5年01期)

董明鑫,杜晓钟,付晓杰,张彦杰[6](2014)在《基于VC++与Abaqus二次开发的板带轧制过程仿真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板带轧制模拟过程中存在的繁琐性、复杂性,将Abaqus的二次开发语言Python与VC++相结合,利用VC++与Abaqus的接口技术,采用VC++编制对话框界面,对板带轧制过程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对其进行封装。系统运行时只需输入分析所需的轧制工艺参数,就可以在后台调运Abaqus进行分析计算;并在完成仿真计算后,根据菜单命令输出常用的分析结果数据,如位移分布图、轧制力分布以及带钢横截面形状变化情况等。开发出一套实用的板带轧制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平台,方便对有限元技术不熟悉的轧钢专业人员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暨能源计量与绿色冶金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09-02)

张正[7](2013)在《二次轧制对铸轧7050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7050铝合金属于强化型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易于成型和加工以及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及其他要求轻量化、高强度和良好耐蚀性等高应力结构部件。铝合金板材传统上采用铸锭-轧制的方法生产,生产过程复杂,能源消耗大,成材率低,造成铝合金薄板的产量很低,价格昂贵。双辊铸轧作为近终形的成形方法,非常适合用于生产断面简单而应用最为广泛的铝合金板材。近年来,铝合金的双辊铸轧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立式双辊铸轧机上进行多次铸轧实验,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铸轧工艺参数并铸轧出规格为4mm×200mm的7050铝合金薄板,然后将铸轧后的板坯进行二次轧制,通过二次轧制实验,最终确定了具体的轧制工艺参数并对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热处理工艺实验,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结果表明:二次轧制工艺是改良7050铝合金板材的有效方法。在五个道次轧制过后,板材明显变薄,能够解决铸轧板坯上很多缺陷。随着压下量的增加,不同道次的轧制过程中,晶粒由粗大的等轴晶变为长条状的晶粒,晶粒在轧制过程中被拉长,晶粒有明显变形现象并且发生了回复再结晶,同时,析出的铝铜相明显减少。二次轧制后的合金横截面和纵截面的晶粒变小,大部分被拉长,成长条状晶粒,同时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也有铝铜相析出。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固溶度提高,组织中粗大的第二相数量逐渐减少,尺寸也有所减小,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均呈升高的趋势。固溶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固溶不充分,不能充分发挥下一步的时效强化作用。适宜的固溶处理工艺为490℃×60min (屈服强度274.5MPa、抗拉强度486.4MPa、延伸率15%)或510℃×100min (屈服强度284.7MPa、抗拉强度526.8Mpa、延伸率19.5%)。(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3-05-10)

李鑫磊,董占斌,张跃飞,田士平,王传财[8](2012)在《轧制温度及二次除鳞对船板表面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首秦公司船板现场生产实践,设计并进行了轧制温度及二次除鳞的工业实验。对比了不同精轧开轧温度与终轧温度对船板表面氧化铁皮成分及结构的影响。按照不同板料厚度对二次除鳞的除鳞道次与除鳞方式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精轧开轧温度与终轧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船板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分,减少Fe2O3含量,获得致密性好、连续性好的氧化铁皮。对于薄规格船板,宜采用多道次除鳞,可以有效地避免氧化铁皮压入;对于厚规格船板,应避免采用第一道次除鳞,可以有效地提高船板表面氧化铁皮均匀性与致密性。(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2年17期)

温言达[9](2012)在《钢铜石墨复合板的二次轧制后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铜石墨复合板不但具有钢板的高强度及优秀的力学性能的优点同时具有铜石墨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耐磨性及高温润滑性等优点,是颇为理想的高温轴瓦材料。需求遍布各行各业,是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但现有的复合板后处理加工方法存在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界面剪切强度提升不均匀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本文利用二次轧制后处理方法对钢铜石墨复合板进行实验,提出了将单道次大压下率轧制产生的横向上的不均匀变形,分解到多道次小压下率变形当中,以提升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的均匀性。并通过大量工艺实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能够均匀提升钢铜石墨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的最佳工艺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钢铜石墨复合板的界面附加应力的产生原因和钢铜石墨复合板在一次轧制处理后复合板的横向剪切强度差过大的原因,得出二次轧制后处理的解决办法。2)通过对不同的轧制压下率处理后的钛青铜3.5-4.5石墨复合板进行剪切强度实验,得出剪切强度分布规律和与之相对应的横向剪切强度差分布规律。得出一次轧制后处理最大剪切强度的轧制压下率。3)通过对钢铜石墨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扩散退火后处理,验证扩散退火法实验效果并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4)对得到最大界面剪切强度的一次轧制压下率进行分配,完成二次轧制后处理实验和剪切强度试验,建立道次压下率与界面剪切强度的数学模型,优化出最佳二次轧制工艺。(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2-06-01)

杜良,刘允中,罗霞,肖文华[10](2011)在《半固态5083铝合金的二次加热组织与触变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挤压比热挤压预变形的SIMA法制备了5083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二次加热重熔组织的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一道次触变轧制后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次加热过程中,晶粒形状和液相率主要受加热温度影响,而受加热保温时间的影响不大。在一道次触变轧制中,当二次加热温度为600℃,轧制变形量为60%时,可以获得抗拉强度为260.93MPa,伸长率为26.81%的较好综合力学性能的带材。经40%变形量二次冷轧后,带材的抗拉强度提高了70MPa。结合拉伸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可知带材的断裂方式为微孔聚集型的韧性断裂。(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1年12期)

二次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虑到实际板带轧制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测的精度缺陷,基于低合金钢轧制过程动态再结晶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及微观组织模型,通过VUMAT及USDFLD数据接口,依托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软件材料子程序及其微观组织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最后对Q345B板带的热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板带横截面处各部位的静态软化率和奥氏体晶粒直径差别较大,板带中心处的奥氏体晶粒分布比较均匀,板带侧面及表面奥氏体晶粒细化程度不大,要靠后续的精轧过程继续细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宫敏利,李淑英.二次轧制参数和退火热处理对TA5-A钛合金热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6

[2].付晓杰,杜晓钟,黄庆学.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轧制过程组织性能预测[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5

[3].赵章献,王东城,刘宏民.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二次冷轧轧制力预报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15

[4].付晓杰.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轧制过程组织性能预测[D].太原科技大学.2015

[5].瞿培磊,李秀军,王康健.轧制润滑对二次冷轧生产及产品表面形貌的影响[J].上海金属.2015

[6].董明鑫,杜晓钟,付晓杰,张彦杰.基于VC++与Abaqus二次开发的板带轧制过程仿真系统开发[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暨能源计量与绿色冶金论坛论文集.2014

[7].张正.二次轧制对铸轧7050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3

[8].李鑫磊,董占斌,张跃飞,田士平,王传财.轧制温度及二次除鳞对船板表面质量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2

[9].温言达.钢铜石墨复合板的二次轧制后处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10].杜良,刘允中,罗霞,肖文华.半固态5083铝合金的二次加热组织与触变轧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

标签:;  ;  ;  ;  

二次轧制论文-宫敏利,李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