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源于作者开始于2004年的一个研究项目,即后来成为200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5YB69)及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6BZZ021)的《政府领导力与政府责任研究》。作者想知道,领导力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领导力思想变迁情况如何?作为政府组织,其领导行为的理念是什么?有哪些领导行为类型及机制?其领导力如何表达?能不能构建及如何构建领导力评估模式?不同的组织情境中应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类型和领导个性与之相适应才能达成高的领导效能?怎样才能提高政府组织的领导力以实现其组织愿景?人们皆知,国家、政府乃至现代组织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范畴,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追求有序生活的必然选择。而这些组织的出现,又必然伴随着组织管理及领导行为的产生;时至今日,组织领导行为的作用日显重要。领导行为及其领导力发生于其中的组织,既可能是盈利性的企业组织,也可能是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还可能是公共性的政府组织。按照领导管理理论,政府也是组织。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正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政府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以及领导者个体与整体从一定的可知性领导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领导力、所要达成的领导效能以及所要表达的领导责任。对领导力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二十世纪80年代的企业领域,其研究对象是领导管理者个体;90年代后拓展到公共领域,并开始关注组织整体及领导管理团队的领导力;也是在此时领导力这一主题得到了中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及研究。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领导及其行为的本质,便会对领导力给出不同的内涵。无论从个体还是从组织而言,领导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影响力,是存在于领导行为中的一种核心能力。然而,“领导力是有层次的,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见詹姆斯.库泽斯《领导力》第Ⅶ页)。作为政府组织,其领导力的有无或高低取决于政府组织的行为类型、行为机制及行为环境。当前,政府领导行为可设计为变革型领导、竞合型领导、服务型领导、可靠型领导及共享型领导等五种领导行为;与其对应,要想发挥不同类型政府领导行为的效能,就必须找到其效能点,即创新点、共赢点、需求点、信任点和均衡点;并且还必须确保相应的五种机制的有效切入,即创新机制、协同机制、责任机制、信用机制以及和谐机制。只有这样,政府组织的领导力才能提升,其现实目标及组织愿景才有可能达成。对政府组织领导力的科学评估研究相对缺乏而又相当重要。对一个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一系列行政规划制定,行政措施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效能进行全面考察,要遵循“不过度看重结果,同时关注领导过程”的理念,按照真实性、满意度、持久性的原则进行。为此,作者构建了政府组织领导力的科学评估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即分别结合政府领导行为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条路径以及创新、协同、责任、信用、和谐五个取向,综合形成了全方位360°评估政府组织领导力的指标及其权重,包括硬指标及软指标;可通过由政府组织自身提供数据、问卷调查与走访及专家综合分析来实施对某一政府组织的领导力评估;为验证其设计方案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作者选择了长沙市的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及株洲市的芦淞区、湘潭市的岳塘区等五个区级政府组织及其市民进行了两套问卷的调查及走访,对评估体系及指标做了信度、效度及可行性的实证测试与分析,进一步提升了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其价值。中国政府领导在现时代情境下追求强国富民,必将随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谐领导力的提出及其相应要求,实际上是社会转型期对中国政府领导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稳定、共建与共享关系中的全面导航。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主体,政府必须遵循从个体领导走向公共领导,从追求公共管理效率走向追求公共领导效能,以承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责任,在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内部管理绩效、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和谐社会中的政府领导力命题1.1.2 现实要求与学术张力1.2 研究现状与趋势1.2.1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领导力内涵1.2.2 领导力的拓展研究及趋势1.2.3 近现代领导力思想的三条研究路径1.2.4 相关主题的研究1.3 研究方法与创新1.3.1 主要研究方法1.3.2 可能的创新点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二章 政府领导力的理论基础2.1 领导力理念的提出2.2 组织中领导力理论假设的变迁2.2.1 人性假说及其社会认知行为模式2.2.2 “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2.2.3 领导效率到公共领导效能的拓展2.3 不同价值取向下的领导行为2.3.1 “经济人”假设中的领导行为2.3.2 “社会人”假设中的领导行为2.3.3 能否以单一领导行为判断价值取向2.4 由企业管理走向公共领导2.4.1 “管理”与“领导”的分离2.4.2 公共管理模式的引入2.5 公共视域下的领导行为及领导力2.5.1 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及领导力2.5.2 非正式组织中领导行为及领导力2.5.3 虚拟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及领导力2.5.4 跨文化组织中领导行为及领导力2.6 领导行为不同特征下的领导力2.6.1 领导行为的情境特征与领导力2.6.2 领导行为的要件特征与领导力2.6.3 领导行为的风格特征与领导力2.6.4 领导行为的机制特征与领导力2.6.5 领导行为的取向特征与领导力2.7 本章小结第三章 政府领导力的现实情况3.1 领导力的现实基础3.1.1 民主政治建构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3.1.2 市场经济完善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3.1.3 公民社会成长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3.1.4 有效管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与领导力要求3.2 领导力的客观现状3.2.1 领导行为责任的缺位与领导力的削减3.2.2 领导行为责任的泛化与领导力的弱化3.2.3 领导行为责任的错位与领导力的扭曲3.3 影响领导力的因素3.3.1 组织的行政生态环境之变迁3.3.2 组织的领导对象之内在需求3.3.3 传统行政文化之历史规定性3.3.4 组织的领导风格之客观制约3.3.5 组织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定位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政府领导力的表达及效能4.1 领导行为类别及领导力4.1.1 变革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4.1.2 竞合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4.1.3 服务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4.1.4 可靠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4.1.5 共享型领导行为及领导力4.2 领导行为类别下领导力的具体表达形式4.2.1 引导力4.2.2 协同力4.2.3 回应力4.2.4 决策力4.2.5 和谐力4.3 政府领导行为类别下领导力的“效能点”4.3.1 创新点4.3.2 共赢点4.3.3 需求点4.3.4 信任点4.3.5 均衡点4.4 政府领导胜任的标准及机制4.4.1 不同语境的领导胜任4.4.2 政府领导胜任的标准4.4.3 政府领导胜任的机制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政府领导力的评估5.1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原则与方法选择5.1.1 政府领导力评估遵循的原则5.1.2 政府领导力评估方法的选择5.2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指标及模式构建5.2.1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不同视域5.2.2 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5.2.3 领导力评估模式的构建5.3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过程5.3.1 信息收集5.3.2 视域选择5.3.3 综合考量5.3.4 报告发布5.4 政府领导力评估指标的实证调查分析5.4.1 实证调查的基本情况5.4.2 调查方法分析5.4.3 评估指标信度的调查结果分析5.4.4 评估指标效度的调查结果分析5.4.5 误差分析5.4.6 实证调查分析的结论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政府领导力的实践6.1 中国式的政府领导行为及领导力的传承6.1.1 新中国的政府领导制度变迁6.1.2 中国政府领导力的“三次革命”6.2 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力实践6.2.1 变革型领导力实践6.2.2 竞合型领导力实践6.2.3 服务型领导力实践6.2.4 可靠型领导力实践6.2.5 共享型领导力实践6.3 创新中实现中国政府的和谐领导力6.3.1 创新与和谐领导力6.3.2 和谐领导的伦理向度6.3.3 提升政府领导力关键6.3.4 组织领导行为的取向6.3.5 领导行为责任的实现6.4 本章小结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1 研究结论7.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件一: 政府领导力实际评估项目调查表附件二: 政府领导力评估的市民调查问卷附件三: 政府领导力评估指标信度及权重的调查问卷后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主要学术文献及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政府组织论文; 领导力论文; 领导行为论文; 行为效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