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航天器快速轨道机动研究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航天器快速轨道机动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空间技术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最初的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研究进入到空间操作和空间应用研究阶段,如空间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空间营救、空间打击等技术的研究,它们共同的支撑理论为空间轨道机动技术。空间航天器远程导引技术为空间轨道机动的关键,此阶段往往是整个机动中能量消耗最大,时间消耗最长的阶段。一些空间任务如:拦截任务、空间营救,损坏卫星进行检测和修复等要求航天器具备精确指向和迅速机动的能力,即:机动必须在携带燃料一定、规定时间情况下完成。遗传算法只需要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值就可以进行计算,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自适应遗传算法是改进的遗传算法,计算中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随适应度自动改变,使算法在保持群体多样性的同时,保证遗传算法的收敛性,极大的改善了算法的性能。本文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了轨道机动远程导引段机动的方法策略以及相应最优的机动轨道。文章首先以空间轨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远程冲量轨道机动模型,由空间机动任务对时间的特殊要求,建立了新的以时间和能量加权函数为问题优化目标的轨道机动优化模型。在建立冲量机动模型时同时考虑了有端点滑行等待阶段和无端点滑行等待阶段的冲量轨道机动。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设置了问题的计算程序,通过算例计算出对应不同时间要求的相应的有端点滑行等待和无端点滑行等待轨道机动的不同机动轨道。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或两航天器交会对接时,通常把同步卫星或追踪航天器先发射到一较低的轨道,然后由轨道机动完成最终任务。初始轨道对轨道机动的时间与燃料消耗都有着很大影响的。本文还在研究了时间能量加权最优为目标的冲量轨道机动基础上,把追踪航天器初始轨道半径作为计算模型中的设计变量之一,进行研究计算,即在目标轨道已定时,寻求最优初始轨道和机动轨道完成机动任务。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设置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算例找出任务要求的最优追踪航天器初始轨道和最优机动轨道,验证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论文目录

  • 目录
  • Catalog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轨道方程
  • 2.3 轨道形状及特征
  • 2.3.1 椭圆和圆轨道
  • 2.3.2 抛物线轨道
  • 2.3.3 双曲线轨道
  • 2.4 轨道描述
  • 2.4.1 轨道根数
  • 2.4.2 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2.4.3 轨道根数和位置速度矢量关系
  • 2.5 轨道动力学
  • 2.5.1 开普勒问题
  • 2.5.2 Lambert问题
  • 2.6 轨道机动技术
  • 2.6.1 霍曼机动方式
  • 2.6.2 Lambert轨道机动方式
  • 2.6.3 双椭圆机动轨道
  • 第三章 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 3.1 遗传算法起源及应用
  • 3.1.1 遗传算法的概念
  • 3.1.2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3.2 遗传算法实现技术
  • 3.2.1 构成要素
  • 3.2.2 算法设计与实现
  • 3.3 自适应遗传算法
  • 3.4 程序算例
  • 第四章 远程双冲量最优轨道交会
  • 4.1 轨道机动模型
  • 4.1.1 无等待阶段交会模型
  • 4.1.2 有等待阶段交会模型
  • 4.2 机动轨道优化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
  • 4.2.1 目标函数
  • 4.2.2 设计变量的确定
  • 4.3 算法设置
  • 4.3.1 编码
  • 4.3.2 适应度函数
  • 4.3.3 选择和复制算子
  • 4.3.4 交叉算子
  • 4.3.5 变异算子
  • 4.4 算例
  • 4.4.1 无等待阶段轨道机动
  • 4.4.2 有等待阶段轨道机动
  • 4.5 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初始半径的轨道机动
  • 5.1 轨道机动模型
  • 5.2 模型计算设置
  • 5.3 算例
  • 5.3.1 算例1
  • 5.3.2 算例2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线性协方差分析法的轨道机动精度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13(12)
    • [2].利用预报误差分布拟合实现卫星历史轨道机动检测的方法[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2)
    • [3].不同推力下的非合作空间目标轨道机动检测[J]. 宇航学报 2016(03)
    • [4].前沿[J]. 科学之友(上半月) 2020(02)
    • [5].航天飞机轨道机动系统可靠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13)
    • [6].电动力绳系卫星轨道机动策略研究[J]. 宇航学报 2014(10)
    • [7].对地观测卫星有限推力快速轨道机动优化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07)
    • [8].长五归来 东五升空[J]. 太空探索 2020(02)
    • [9].气动-引力辅助轨道机动的拟谱法反馈制导律[J]. 控制工程 2012(03)
    • [10].“辉夜姬”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下)[J]. 中国航天 2011(03)
    • [11].一种基于广播星历的BDS轨道机动探测方法[J]. 导航定位学报 2015(03)
    • [12].剖析X-37B的轨道机动能力[J]. 飞航导弹 2013(07)
    • [13].气动-引力辅助轨道机动轨迹优化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1(01)
    • [14].持续推力时间最优轨道机动问题的改进鲁棒算法[J]. 宇航学报 2008(04)
    • [15].仅天基测角跟踪的轨道机动WFMHT检测方法[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8(06)
    • [16].美X-37B轨道验证飞行器已变更轨道[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17].LVAT-1微推进系统及其在皮/纳卫星上的典型应用[J]. 真空与低温 2019(01)
    • [18].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机动航天器跟踪定位[J]. 无线电工程 2017(04)
    • [19].遗传算法在编队卫星群轨道机动中的应用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07)
    • [20].航天器轨道机动仿真[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08(01)
    • [21].小推力轨道机动最优控制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05)
    • [22].飞行器最优机动策略研究方法及进展[J]. 飞行力学 2009(04)
    • [23].一种空间飞行器的多目标机动策略模型[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22)
    • [24].GEO卫星轨道机动对BDS NPA阶段的RAIM可用性影响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3)
    • [25].航天器轨道机动的闭环控制精度分析[J]. 宇航学报 2014(09)
    • [26].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对未来航天装备的影响[J]. 飞航导弹 2014(08)
    • [27].星载GNC技术现状及发展浅析[J]. 国际太空 2015(06)
    • [28].基于参数优化的脉冲轨道设计[J]. 上海航天 2010(01)
    • [29].基于太阳帆的太阳同步轨道转移方案[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 [30].钟差和动力学参数联合约束下的北斗卫星轨道快速确定[J]. 空间科学学报 2017(04)

    标签:;  ;  ;  ;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航天器快速轨道机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