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疏证》术语研究

《广雅疏证》术语研究

论文摘要

训诂术语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的典籍正文和传注中,至清代体系已较完备。古代学者不但创造了各种训诂术语,而且很早就开始关注术语的涵义和使用问题了。王念孙所著《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专著的代表作,书中的术语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齐全,功能完备。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书,更好地使用这部书,就要正确地解读其中的术语。本文以《广雅疏证》中的术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辨析书中的术语,审视传统训诂术语的得失,为创立科学的训诂术语体系提供参考。论文的主体部分将《广雅疏证》的术语分为校勘文字术语、考究音读术语、解释词义术语、因声求义术语、说明修辞的术语,共五个大的类别。每一类都作出了准确的定量统计,并通过充足的例证,细加辨析,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其中以解释词义术语、因声求义术语和说明修辞的术语为考辨的重点。解释词义术语为数最多,用法也最复杂。根据其功能,分为十二组予以介绍和辨析。王念孙精于音韵,擅于将古音学的知识运用于词义的求证。在《广雅疏证》中,属于“因声求义”的术语也比较多,因而我们又将其分为“转”、“通”、“同”、“近”四类加以研究。对《广雅疏证》中说明修辞的术语加以集中提炼后发现,王念孙利用一些传统语言学的术语及其相关语言材料来释词解义,并不是有意识地系统研究古汉语的修辞手法,但是在当时修辞学尚未脱离训诂学而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背景下,能将修辞方法运用于校勘文字、斟酌语义之中,已是对训诂方法的重要开拓。《广雅疏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构建的术语体系较为完备;但也存在宽泛、交叉、模糊、随意等方面的不足。由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对传统训诂学的术语加以规范。立足于《广雅疏证》术语提供的经验,本文对训诂术语的规范化和创新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1、训诂术语的形成与发展
  • 2、训诂术语研究的进展
  • 3、《广雅疏证》术语的界定
  • 4、研究《广雅疏证》术语的意义
  • 二、《广雅疏证》校勘文字术语
  • 1、讹,误
  • 2、衍文,脱
  • 3、当为,当作,当是
  • 三、《广雅疏证》考究音读术语
  • 1、音
  • 2、读若,读如,读为
  • 3、合声
  • 4、反语
  • 5、侈弇,侈言,约言
  • 6、缓急,急言(疾言),缓言(徐言)
  • 四、《广雅疏证》解释词义术语
  • 1、训为,训某为某
  • 2、曰,谓之
  • 3、谓
  • 4、犹
  • 5、貌,之貌
  • 6、凡言某者皆某之义
  • 7、义相因
  • 8、义相近
  • 9、本作
  • 10、或曰,或云
  • 11、或作,亦作,一作,又作
  • 12、词,辞,辞助,语词
  • 五、《广雅疏证》因声求义术语
  • (一) 转
  • 1、转为
  • 2、声转
  • 3、语转
  • 4、转语
  • 5、叠韵之转
  • 6、变转
  • (二) 通
  • 1、某与某通
  • 2、并通
  • 3、通作
  • 4、古通用
  • 5、古字通
  • (三) 同
  • 1、某与某同
  • 2、并同
  • 3、字异而义同
  • (四) 近
  • 1、声相近
  • 2、声义相近
  • 3、声近义同
  • 六、《广雅疏证》说明修辞术语
  • 1、对文
  • 2、互文
  • 3、连文
  • 4、单言
  • 5、合言
  • 6、重言
  • 7、倒言
  • 七、《广雅疏证》使用术语的特点
  • 1、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 2、构建的术语体系较为完备
  • 3、科学求实的态度
  • 八、《广雅疏证》术语的不足
  • 1、宽泛
  • 2、交叉
  • 3、模糊
  • 4、随意
  • 九、训诂术语规范化的设想
  • 1、充分继承前人创造的术语
  • 2、系统清理不合理的术语
  • 3、谨慎创立一批新的术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化《广雅疏证》词汇词义研究的又一力作——胡继明等著《<广雅疏证>词汇研究》述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9)
    • [2].论《广雅疏证》中的声训类型[J]. 语文学刊 2011(13)
    • [3].《〈广雅疏证〉补正》与《〈广雅疏证〉补释》对读五则[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广雅疏证》札记一则——“■”“■”辨正[J]. 辞书研究 2019(05)
    • [5].以现代语言学理论解构传统语文学名著——评《〈广雅疏证〉词汇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广雅疏证》“之言”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05)
    • [7].《广雅疏证》对物之命名缘由的探析[J].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09(02)
    • [8].《广雅疏证》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5)
    • [9].《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之言”探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0].《广雅疏证》对于名物关系的阐释[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1].《广雅疏证》校勘记[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1)
    • [12].《广雅疏证》“轻重”、“缓急”、“侈弇”解[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3].《广雅疏证》以“凡”语说明“名”、“实”、“义”关系情况浅析[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4].从名、实、义关系角度看《广雅疏证》对事物命名方式的揭示[J]. 语言科学 2010(05)
    • [15].《广雅疏证》“凡”语的部分用法管窥[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6].《广雅疏证补正》内容之探讨[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4)
    • [17].《广雅疏证》部分训诂术语的含义和用法浅析[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2)
    • [18].《广雅疏证》类比手法的部分用法管窥[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03)
    • [19].《广雅疏证》以“凡”语说明各种词义现象情况浅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0].“雅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广雅疏证〉词汇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1].《广雅疏证》对于古籍训诂谬误的纠正[J].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09(02)
    • [22].《广雅疏证》之反义关系研究[J]. 求索 2010(09)
    • [23].《广雅疏证》声转特点与王念孙古声类思想[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4].《广雅疏证》以类比手法说明“名”“实”“义”关系情况浅析[J].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08(01)
    • [25].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6].试论《广雅疏证·自序》中的训诂思想[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3)
    • [27].高邮王氏父子《广雅疏证补正》稿本[J]. 图书馆学刊 2010(09)
    • [28].王念孙《广雅疏证》撰作因缘与旨要[J]. 史林 2015(05)
    • [29].从训诂学中探寻语义学元素——盛林《〈广雅疏证〉中的语义学研究》述评[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30].《广雅疏证》证义的异文相证与互文相证[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标签:;  ;  ;  ;  

    《广雅疏证》术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