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杉木干燥过程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人工林杉木干燥过程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论文摘要

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速率影响锯材的干燥质量与干燥能耗,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传递规律,为优化干燥工艺与节能减排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开展木材干燥传热传质数学模型构建与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人工林木材作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早晚材密度沿径向分布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一密度分布数学模型,考虑了木材早晚材密度不均匀性对木材干燥的影响,分别建立径切板与弦切板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的一维数学模型;并采用X射线扫描法与称重法分别监测干燥过程中无疵小试件的含水率分布规律与锯材平均含水率的经时变化规律,验证了传热传质模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最后,以径切板传热传质数学模型为依据,定性分析了干燥介质、物性参数、锯材厚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正弦波函数定量描述了树木生长环境中温度周期性变化,函数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907;利用分段线性函数定量描述了树木生长环境中降雨量的周期性变化;由此所得的树木生长速率模型可准确分析温度与降雨量对树木生长速率的影响。基于树木生长速率模型所构建的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准确描述了木材密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为木材密度在宏观与微观上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定量分析早晚材密度不均匀性对木材干燥的影响提供了数学基础。2、利用菲克扩散定律(Fick’s law of diffusion)与傅里叶定律(Fourier law)分别表征了木材干燥过程中的传质与传热过程。基于径切板与弦切板在干燥过程中水分移动方向上不同的密度分布函数,分别建立了木材干燥传热传质的“多场-相变-扩散”一维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数学方法及Fortra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结合定解条件,得出了木材干燥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的数值解。3、通过切片法验证了X射线扫描法在分层含水率测定中的适用性,两种方法测量的分层含水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X射线扫描法能准确获得木材含水率分布。利用该方法,实测了径切板与弦切板的无疵小试件在干球温度60℃(湿球温度40℃)与干球温度90℃(湿球温度75℃)时分层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别与径切板与弦切板传热传质模型所得的分层含水率进行比较,曲线拟合较好,表明木材传热传质模型可以反映木材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分布状况;通过径切板与弦切板在不同干湿球温度(45℃/25℃、60℃/40℃、75℃/55℃与90℃/75℃)下的干燥试验,测定了木材的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与木材传热传质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进一步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木材传热传质模型能反映木材干燥的传热传质行为。4、通过对干燥传热传质模型的理论分析,在木材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取决于表面蒸发率,而干燥介质是表面蒸发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干燥介质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流动速度越大,则木材干燥速率越快;但当干燥介质流动速度超过1.5m/s时,木材干燥速率增加不明显。在减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取决于体积蒸发率与界面蒸发率,而木材自身物性是体积蒸发率与界面蒸发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等效质扩散率与导热系数越大、木材厚度越小,则干燥速率越快;但与等效质扩散率相比,导热系数对木材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材干燥模型的分类
  • 1.2.2 木材干燥模型的讨论
  • 1.2.3 尚待解决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木材早材与晚材密度分布数学模型
  • 2.1 木材的坐标
  • 2.1.1 圆柱坐标系
  • 2.1.2 直角坐标系
  • 2.1.3 坐标的转化
  • 2.2 原木密度分布的数学描述
  • 2.2.1 树木生长环境的物理与数学模型
  • 2.2.2 树木生长过程中早晚材密度分布的物理与数学模型
  • 2.2.3 算例分析
  • 2.3 锯材密度分布的数学描述
  • 2.3.1 径切板密度分布
  • 2.3.2 弦切板密度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材干燥传热传质模型构建
  • 3.1 连续介质理论
  • 3.1.1 理论概述
  • 3.1.2 多孔材料参数表征
  • 3.1.3 连续介质的控制方程
  • 3.2 木材干燥介质的定性描述
  • 3.3 木材干燥传热传质的定性描述
  • 3.3.1 传热过程
  • 3.3.2 传质过程
  • 3.3.3 热质耦合迁移机理
  • 3.4 木材干燥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
  • 3.4.1 液相水的控制方程
  • 3.4.2 体积蒸发率的控制方程
  • 3.4.3 温度的控制方程
  • 3.4.4 水蒸气控制方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材干燥传热传质模型的定解条件
  • 4.1 几何条件
  • 4.2 初始条件
  • 4.3 边界条件
  • 4.3.1 湿区控制方程的边界条件
  • 4.3.2 干区控制方程的边界条件
  • 4.4 物性参数
  • 4.4.1 对流干燥的表面传热系数
  • 4.4.2 对流干燥的表面传质系数
  • 4.4.3 等效导热系数
  • 4.4.4 等效比热容
  • 4.4.5 等效质扩散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材干燥传热传质模型的数值解
  • 5.1 径切板数学模型的差分格式
  • 5.1.1 控制方程
  • 5.1.2 差分方程
  • 5.2 弦切板数学模型的差分格式
  • 5.2.1 差分方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木材干燥传热传质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6.1 X 射线法测定木材含水率分布
  • 6.1.1 原理与算法
  • 6.1.2 材料与试验方法
  • 6.1.3 结果与适用性分析
  • 6.2 无疵小试样的分层含水率模型验证
  • 6.2.1 无疵小试样干燥试验
  • 6.2.2 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6.3 锯材平均含水率的模型验证
  • 6.3.1 锯材干燥试验
  • 6.3.2 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得比较
  • 6.4 模型分析
  • 6.4.1 木材物性参数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 6.4.2 干燥介质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 6.4.3 锯材厚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 6.4.4 模型表征的其它物理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的特色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人工林杉木干燥过程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