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网络论坛因其自身的技术特征被众多的学者认为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良好平台。本文引入“公共领域”理论,在剖析“公共领域”存在价值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网络论坛置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框架中,并结合2007年“重庆钉子户”事件,对强国论坛、网易、天涯杂谈三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论坛中关于此事的言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网络论坛呈现“公共领域”的雏形,但与“公共领域”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官方型网站、商业型网站还是在民间型网站都无法承担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重任,而且网络论坛中,“理性精神的欠缺”、“广泛参与和有效对话之间的二难”、“共识与民意的差距”、“知识分子与网络论坛中话语霸权的呈现”等都是网络技术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也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瓶颈”。因此,本文在“公共领域”视野下,对网络论坛的建设给出建议:培育理性的公民文化;给予网络媒体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寻求政策制度支持,化解“数字鸿沟”;开辟更为多元的讨论议题;提高论坛管理者素质,规范讨论方式等,使“公共领域”重要载体之一的网络论坛逐步实现由雏形到理想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