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定西市安定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定西743011)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常规降糖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及FPG、2hPG及HbA1c水平。结果: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的FPG、2hPG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或者消除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有效控制血糖,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理护理;负性心理;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04-02

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药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发展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1]。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大量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2]。因此,除了系统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心理干预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及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具有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2.8±6.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4±1.12)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将入组的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行为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及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行为护理干预:两组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长期严格的控制饮食、适量的运动。保证患者饮食平衡,合理膳食,务必定量、定时,分配合理。告知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戒除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指导患者根据个人习惯、兴趣及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骑自行车、打兵乓球、打太极拳、游泳及家务劳动等。运动的时间每次30~60min,运动强度以轻中度的有氧运动为宜,以运动后稍微出汗为好,嘱患者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3],确保运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安慰、理解和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与合作。

1.3评价指标

(1)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4,5],各包括20个条目,各条目分值评定分为4级,A、B、C、D分别记1、2、3、4分,将所有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可得到标准分值。焦虑、抑郁判断标准以标准分50为界,分值越小越好[5]。

(2)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的SAS、SDS评分比较

出院时,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血糖水平比较

出院时,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PG、2hPG及HbA1c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心理干预组的FPG、2hPG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及长期用药,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糖升高。心理干预是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和心理平衡调节的能力,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重建心理平衡[7]。其中,放松训练可以纠正错误的认知行为,音乐疗法使患者身体及精神放松,有利于消除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8]。另外,心理干预有利于增加患者在饮食、运动及用药等行为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对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重视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够以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6]。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的FPG、2hPG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或者消除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有效控制血糖,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包敏.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5(5):673-674.

[2]张利娟,唐贵红,刘艳平,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疗效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7(6):1255-1257.

[3]黄东荷,钟书凌,练桂英.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7B):40-42.

[4]陈晓玲.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95-96.

[5]蔡维云,柯涓,吴少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急性并发症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8,29(6):1063-1064.

[6]杨光艳,李静,闵清,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20(9):157-158.

标签:;  ;  ;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