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功能性下颌偏斜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形式,临床上常伴发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在下颌的闭口运动过程中,常由于口内异常功能环境因素的存在,下颌发生侧向旋转移位,可导致咬合关系、颞颌关节、颌骨肌肉等功能病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功能性下颌偏斜在儿童生长发育早期出现以后,若不予以治疗,常不能自行纠正,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颞下颌关节将进行病理性重建,会出现颜面不对称和下颌偏斜逐渐加重。但关于功能性下颌偏斜对下颌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别是功能性偏斜是否会导致下颌骨结构不对称,诸多临床研究结果争议较大。而通过早期治疗,患者下颌原有的生长方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适应性变化,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建立功能性下颌偏斜动物实验模型,评价功能性下颌偏斜对下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早期治疗前后下颌的适应性改建过程,以期为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早期干预及后续治疗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分三部分:1、大鼠功能性下颌偏斜实验模型的建立选取6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偏斜组24只,偏斜恢复组12只,对照组24只。经佩戴上中切牙冠套建立功能性下颌偏斜动物实验模型,偏斜组和偏斜恢复组大鼠粘接上前牙冠套,使下颌功能性左偏2mm,观察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研究发现偏斜组大鼠在粘贴冠套后,从第1周开始可见其运动轨迹完全位于中线的左侧(偏斜侧);偏斜恢复组大鼠在装置拆除后,逐渐向中线靠拢,到拆除装置后1周时,其轨迹基本与对照组相似。结果显示:SD大鼠功能性下颌偏斜实验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2、功能性下颌偏斜及早期治疗对SD大鼠下颌骨的影响在成功建立的功能性下颌偏斜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摄照数码牙片,Dimaxis Pro 3.1.1图象分析系统对功能性下颌偏斜及早期矫治前后SD大鼠下颌骨结构变化规律及对称性进行分析。从实验第2周起至第4周,偏斜组大鼠非偏斜侧长度参数Cd-Me、Co-Me、Go-Me均大于偏斜侧(即右侧大于左侧)(P<0.05),而高度参数CdH、CoH、MeH则小于偏斜侧(即右侧小于左侧)(P<0.05);偏斜恢复组在拆除装置后1周(即实验第3周),下颌骨Cd-Me、CdH、Co-Me、CoH、Go-Me和MeH变化同偏斜组;实验第4周,大鼠左右下颌骨Cd-Me、CdH、Co-Me、CoH、Go-Me和MeH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从实验第2周起,偏斜组和偏斜恢复组左右下颌骨Cd-Me、CdH、Co-Me、CoH、Go-Me和MeH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功能性下颌偏斜将导致SD大鼠下颌体、下颌支的适应性改变,同时下颌骨出现左右形态不对称;早期矫治可改善下颌骨的不对称状况,但下颌发育仍表现一定程度滞后。3.功能性下颌偏斜及早期治疗对SD大鼠髁突软骨的影响结合HE染色法、AB/PAS染色法分别在功能性下颌偏斜和偏斜恢复条件下,对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和软骨细胞和基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如下:在实验第1周时,偏斜组左侧(偏斜侧)髁突即出现中份和后份软骨变薄,而其外侧区域的总厚度在实验第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从生发层到移行层细胞中AB逐渐减弱,基质中PAS越往深层则着色越浅。自实验第2周起,偏斜组右侧(非偏斜侧)髁突其中份和后份的较对照组明显增厚,从生发层到成熟层基质中AB阳性反应较对照组相应各层稍增强;第3、4周时,偏斜组右侧(非偏斜侧)髁突前份软骨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在偏斜恢复1周(即实验第3周)时,偏斜恢复组左右髁突生发层细胞PAS阳性反应较对照组弱,过渡层和成熟层细胞AB阳性反应较对照组增强;从生发层到成熟层基质中AB阳性反应亦均较对照组增强。在偏斜恢复2周(即实验第4周)时,偏斜恢复组右侧髁突前份软骨比对照组略有增厚,后份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左侧髁突仅后份较对照组稍有增厚。结果显示:生长期大鼠在发生功能性下颌偏斜后,其下颌髁突软骨出现了相应区域厚度与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而通过早期治疗,髁突软骨相应区域的厚度和细胞功能等均可逐渐恢复并接近正常值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功能性分权体系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20(01)
- [2].探究身体功能性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6)
- [3].功能性训练对羽毛球专项移动步法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6)
- [4].益生菌和益生元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现代食品 2020(03)
- [5].功能性食品教学的探索及创新[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1)
- [6].功能性训练在海军游泳实战化训练的若干思考[J]. 军事体育学报 2019(03)
- [7].功能性训练的本质探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7)
- [8].功能性训练对健身健美运动的促进作用[J]. 运动精品 2020(02)
- [9].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介绍[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10].功能性分权:中国特色的权力分立体系[J]. 江海学刊 2020(04)
- [11].功能性训练应用成效、存在问题及实施对策[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2].功能性食品素材来源研究进展[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13].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现代食品 2020(15)
- [14].防疫特殊时期“功能性食品学”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农产品加工 2020(16)
- [15].浅谈微课在《功能性食品》教学中的应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7)
- [16].面向新一代功能性道路的设计方法探讨[J]. 交通与运输 2020(S1)
- [17].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功能性训练研究述评[J]. 浙江体育科学 2020(05)
- [18].從“功能性特徵”的定義說起——由“法釋[2016]1號”第八條想到的[J].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9(01)
- [19].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下的功能性教室管理模式[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20].企业责任社会化取向的功能性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9(34)
- [21].大学生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06)
- [22].基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功能性食品”课程改革[J]. 农产品加工 2016(09)
- [23].中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现代食品 2016(11)
- [24].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9)
- [25].汽车造型的功能性原型与附加特征本源回溯[J]. 包装工程 2016(18)
- [26].功能性食品的研制与开发[J]. 生物产业技术 2009(06)
- [27].功能性食品的“逐梦”路[J]. 福建轻纺 2014(11)
- [28].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的审查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05)
- [29].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08)
- [30].“功能性限定”的使用與解釋[J].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