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DS MAX从零学起(一)(论文文献综述)
曹翔宇[1](2021)在《高拱坝动力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与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的核心环节包括监测、诊断和评估。其中,评估是健康监测系统的最终目标,结构损伤机理探讨是系统动力研究的前提,传感监测手段是研究的数据基础,结构状态诊断是完成评估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SHM中的前两个环节,系统总结了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和损伤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围绕高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特征及抗震安全性能、传感器优化布置设计考量因素以及损伤敏感性特征对破坏状态鲁棒性等问题展开研究。探讨了高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破坏特征及区域损伤分布模型,发展了一种考虑多种因素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目标函数和群优化智能算法,构架了一种基于无监督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与震后快速损伤识别模型,并通过嵌入领域自适应技术缓解了因模型误差和荷载环境变化导致的检测性能不稳定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探讨了地震作用下高拱坝不同部位的损伤特征和损伤演化规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损伤特征的区域损伤分布模型。针对当前高拱坝在地震动作用下损伤特征及抗震安全性能指标不明晰的问题,以某300米级拱坝为背景进行了一系列确定性地震动力分析,对基于加权平均损伤体积比和损伤面积比的两种拱坝承载能力评价指标的有效性进行探讨;选取拱坝振动最活跃的拱冠梁为主要分析目标,探讨了高拱坝在地震作用下不同区域可监测的损伤敏感性特征,并验证了其对不同地震动的适用性;针对以往拱坝分区方式存在的损伤均匀化掩盖真实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损伤特征的区域损伤分布模型,将以往拱坝损伤识别过程中的识别目标由单纯的损伤扩展至识别损伤中心和损伤区域,为拱坝的损伤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扩展思路。(2)针对监测需求日益庞大的高拱坝传感器优化布置系统,构造了一种融合多种监测目标的综合信息矩阵,并提出了一种适配于该优化目标的正态云混合蛙跳算法(NCM-SFLA)。发展了一种同时包含模态独立信息、损伤敏感度信息和模态能量信息的综合信息矩阵,并引入距离系数以解决信息冗余的问题;采用信息矩阵最大范数和灵敏度矩阵最小条件数为准则,实现了算法灵敏度和鲁棒性的兼顾;为增强对该信息矩阵的寻优能力,通过引入混沌与精英反向策略的初始化方法、具有伸缩因子的局部搜索策略和利用正态云发生器更新子种群最优解等中间环节,提出了 NCM-SFLA;结合某高拱坝工程,与当前主流的目标函数和智能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解决大型空间结构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案和多元化的选择。(3)以直接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信号中提取损伤敏感性特征为导向,构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模型的特征提取方法及震后快速损伤识别模型。针对现有人工设计的损伤敏感性特征在实际拱坝工程中测量准确率较低、识别鲁棒性不佳的问题,通过探求监测数据与结构状态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去噪-压缩-稀疏联合深度自动编码器(Denoising Contractive Sparse Deep Auto-encoder,DCS-DAE)模型,并引入 Dropout 技术增加网络特征提取的泛化能力;在此基础上,以重构误差及小概率原理为准则,结合箱线图和加权K近邻算法,构架了一种多目标DCS-DAE异常检测框架;以某高拱坝工程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损伤状态,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抗噪性进行论证。该模型的构建仅需结构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振动信息,为强噪声污染条件下的高拱坝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更高稳定性和鲁棒性的解决方案。(4)针对高拱坝震后的变水位检测需求,结合迁移学习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DCS-DAE模型,提升了原始DCS-DAE模型在多变荷载环境下的异常检测性能。其核心思想在于将最大均值差异(MMD)对源域和目标域在特征空间中的数据概率分布进行一致性约束的思想与DCS-DAE模型进行融合并统一在同一框架下。该融合使模型既具备DCS-DAE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又克服了由于目标函数缺乏源域与目标域在特征空间中的一致性约束导致无法适用于其他类似场景的问题;根据大坝在实际工程中面临的震后变水位检测情况,设计了四种工况用于近似再现结构建模的不确定性和水位的可变性,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该方法通过特征设计的角度增强了 DCS-DAE异常检测模型的泛化性能,使得构建的异常检测模型做到“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为结构在运行过程中荷载条件改变下的跨域实时监测问题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黄灿[2](2020)在《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文中指出新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颇具“现代性”的气质。其中,“激进性”是这种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性因素。所谓“激进”,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二是否定。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敢于否定的激进基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演化的社会变迁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语言表征激进和文化激进共同型构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三元结构。媒介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演进的激进力量,熔铸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在其自身的语言表征上,承接了先锋派艺术以及传统媒体艺术激进的创作手法,如拼贴、并置、挪用等,衍生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形塑了新形态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基于“视觉原子论”的底层逻辑,让艺术家拥有了“界面交互”“艺术越轨”“纵深蒙太奇”“视像堆叠”等一系列新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转向一种“关系美学”的建构。在关系美学的语境下,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关系建构中随时呈现随时转变的。就此,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从“内容为王”转为“语境为王”,进而形塑“录像诗学”“沉浸美学”等一系列新的审美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更塑造了“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数字异托邦”“去物质性与后现代崇高”等具有激进批判立场的新媒体文化。
滕锡超[3](2019)在《飞行器位姿估计及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飞行器位姿估计及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是各类航空航天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飞行器的位姿估计技术可以提供关于飞行器自身飞行状态的基础信息,可用于飞行器系统设计、自主飞行以及事故分析。飞行器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其可为战场态势感知、目标侦察、目标打击等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武器的打击效能。本文围绕飞行器位姿估计及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的技术问题为:基于外部视觉传感器的飞行器位姿估计、基于星载光学传感器的地面目标运动估计以及基于机载SAR传感器的地面目标定位。从以上技术问题入手,本文先后设计提出了基于结构特征和线对应的飞行器单目位姿估计算法、基于结构特征和面面交会的飞行器双目位姿估计算法、基于傅里叶梅林变换的遥感图像目标运动估计算法以及基于地面高程信息的机载SAR目标直接定位算法,并通过实验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算法的性能。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和线对应的飞行器单目位姿估计算法。为从单张图像中直接获取飞行器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绝对位姿,基于外部单目相机的位姿估计方法往往需要利用目标三维模型或特征模板数据库等先验信息。但三维模型或特征数据库的创建和存储较为耗时且占用较多空间,而且特征或模板匹配的运算效率也较低,这些因素会降低位姿估计算法的通用性和实时性。飞行器为一类特殊的目标,其机体的固有几何特征可作为先验信息用于二维图像中飞行器结构的提取和识别。本文的飞行器单目位姿估计算法用线特征描述飞行器在图像中的机体结构,在分析总结飞行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线特征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提取出机身参考线与机翼前后边缘线。在提取识别出飞行器机翼在图像中的对应线特征后,算法建立起二维图像线特征和三维模型线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PnL算法求解目标的三维位姿。本文单目视觉位姿估计算法无需完整的三维模型,仅需飞行器机翼在载体坐标系中的部分几何信息,即可准确估计出飞行器的位姿参数,比基于模型或特征匹配的方法更加高效通用。2.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和面面交会的飞行器双目位姿估计算法。本文的双目视觉位姿估计算法对上述单目视觉方法中的结构提取算法进行改进,依据双目视觉位姿估计所需最小配置,仅提取飞行器机翼前边缘线特征进行飞行器目标的位姿解算。由于在飞行器姿态变化过程中,机翼前边缘线特征相比于后边缘线特征更加显着和稳定,因此改进后的结构提取算法可以适应更多类型的飞行器以及更大范围的姿态变化。此外,算法通过飞行器结构的提取识别,直接建立起图像间线特征的对应关系,避免了宽基线图像同名特征匹配困难的问题,使得本文的双目视觉测量系统可以配置更宽的基线,获取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大的测量范围。3.提出了一种高效通用的遥感图像目标运动估计算法。遥感图像目标运动估计一般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对目标进行检测定位,再利用图像相关匹配的方法确定目标在不同时刻遥感图像间的位移矢量。基于监督学习或人工干预的目标检测定位会降低算法的通用性和时效性;基于背景差分的目标检测方法难以适应存在较大光照差异的遥感图像,而且其背景建模方式也会影响检测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算法将目标检测定位与位移矢量估计相结合,并在计算位移矢量的过程中引入梯度相关和迭代多网格图像变形框架提高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算法首先基于傅里叶梅林变换计算遥感图像之间对应像素的位移场信息,再利用密度聚类以非监督学习的方式检测定位出感兴趣的运动目标,同时确定目标对应的位移矢量,实现较为通用高效的遥感图像地面目标定位测速方法。4.通过引入地面高程信息提高机载SAR对地面目标直接定位的精度本文通过地面高程信息拟合机载SAR成像目标区域的地形起伏,用于修正距离-多普勒方程组中由地形起伏引起的定位误差,提高机载SAR对地面目标的直接定位精度。算法首先利用地面高程信息建立起局部高程约束方程,并将地球椭球方程中的平均高程值视作变量,建立起地球椭球方程与局部高程约束方程的联系;之后再通过联立距离方程、多普勒方程、地球椭球方程以及局部高程约束方程组成非线性方程组对地面目标的位置进行估计。本文详细介绍了该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解法,并讨论了初值的选取对方程组求解效率的影响。本文对飞行器位姿估计及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解决方案,通过实验室实验以及项目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巴锦韬[4](2015)在《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相比起地铁和轻轨的造价高、工期长等特点,现代有轨电车具有清洁环保、灵活的优势,还能够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拥堵的问题,现代有轨电车在全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样对有轨电车的司机的操作水平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能够让这些受训的司机更加安全、快速的学习驾驶有轨电车,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安全、科技、高效、实用的模拟驾驶装置。用来模拟现代有轨电车司机在实际的运营条件下的操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仿一个真实的环境和操作平台,完成对司机的驾驶培训。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流程,然后以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数学模型为基础,编写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动力学仿真软件,由于轨旁运行控制系统负责对整个线路上有轨电车的监控,所以对有轨电车轨旁运行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视景动画,完全根据实际现代有轨电车驾驶操作平台设计其驾驶环境,最后展示了模拟驾驶系统的整体布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对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装置进行了各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分析。2.首先通过分析对有轨电车运行状态和受力情况,建立了牵引计算数学模型和运动过程模型,然后对比有轨电车的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单质点和多质点模型,结合最优控制策略,最后通过VB编写的上位机软件对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3.有轨电车轨旁运行控制环境仿真系统模拟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状态和基本的运营场景,对需要模拟的线路信号设备进行了数学建模,包括信号机、道岔、轨道区段以及站台的建模分析,对静态信号设备的状态模拟进行了设计。利用VB软件编写图形化站场图显示界面,能够模拟单列或多列车的运行。对移动授权的基本计算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且设计了针对本文的移动授权计算过程及实现方式。通过Labview软件编写驾驶台操作界面,与通信接口和联锁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将真实的操作在驾驶台软件界面反应出来,用于对列车的运行监控。利用TCP/IP通信协议模拟教员发送相关的操作指令给学员,并根据运行控制系统的命令,实现对轨旁设备的控制。4.视景仿真系统首先介绍了视景仿真模拟需要的软件3ds max和VRP进行,然后把3ds max建模的场景导入VRP中,对模拟驾驶在虚拟现实视景的控制进行说明,最后将视景动画进行展示。本文通过对有轨电车动力学的仿真模拟,轨旁运行控制环境仿真系统的建模仿真以及模拟有轨电车视景动画,对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进行展示,采用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模拟驾驶过程中操作者的各项技能和考核结果。
李英男[5](2013)在《以建模为设计工作的核心任务 ——通过应用Revit研究BIM技术》文中认为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创建模型。自古以来,人类进行设计时,就使用模型,不过这个模型是用木头制成的,从鲁班到普通工匠无不是用模型进行设计。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进行建造活动,在建筑设计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淀,并且代代传承。建筑师发现所有的三维物体,都可以唯一性的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为了免除制造实体模型的麻烦,减少修改设计的时间,建立了二维设计体系。采用二维手段反映三维构想的方法,是受设计工具的限制,这只是无奈的权宜之计。这个体系长久以来限制了建筑师的思想。原因是它是背离人脑进行设计活动时的自然规律的。设计一个空间的正确思路是:首先我们肯定是先在大脑中形成它的总体形象——思维中的草模,然后通过草图、实体模型等帮助我们加深印象,一直到我们脑中的形体很确切很完整时,设计基本就成型了,最后是采用二维体系的规则把我们思维中的方案表达出来。在陈旧的二维设计体系中,建筑师通过二维图纸来表达设计构思,逐渐成为设计师的核心职业技巧,成为反映设计能力的标准之一,这个模式千百年来都无以撼动。所以:我们看到的中世纪的建筑物都是体型方正对称而单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也没有突破这个限制,被改进的被复兴的只是建筑表皮的装饰,以至于发展出了一个极端的流派——巴洛克。现代建筑的兴起,实际上是希望对这种模式发起革命,建筑师不应该被束缚于某个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应该始终是对于建筑艺术的大胆思考和狂热追求。自勒柯布西耶发出号召“走向新建筑”以来,现代建筑经历较长期的发展依然生命力旺盛,到今天,建筑设计界风云变幻,百花齐放,各种思潮互相碰撞,交相辉映。衡量建筑师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可能再是绘图水平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样的工具已经将建筑师从图版上解放,高效地画出一张方案图纸不再困难。现今,体现建筑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是想法ideas。一个能准确命中业主需求的,新颖到激动人心的创意,是取胜的关键,也应该是我们的追求。现今的设计工作中,有一个基本共识:只有不敢想,没有画不出来建不成的建筑。支撑我们天马行空去创意的,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进步。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对于设计的支持是卓越的,但是它们还是有所局限。本文中详细分析探讨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的优劣性,指出了它们的症结——不符合“以建模为设计工作的核心”。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符合这个思想。这是近一二十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到今天,其理论基本成熟,工具趋于完善,具备了推广普及的条件。作者在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对于BIM做了一定的学习、研究,将在本文中对BIM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后文中,作者介绍了用Revit Architecture软件进行工作的两个实际工程。通过实践,总结出第一手的结论和工作经验。希望此文对于BIM在我国建筑业内的推广普及有所促进。
杜宇[6](2010)在《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动画虚拟技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生活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三维动画表现技术。建筑动画虚拟技术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体,是国际当代艺术实践中走科学理性主义之路的必然产物。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而当它找到了计算机动画科学技术来表现更为理想和别致的艺术效果时,建筑表现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动画虚拟技术作为建筑表现展示的重要手段,它以动画科技技术为核心,充分运用了影片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为建筑形象推广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模式。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以及城市规划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使建筑动画虚拟技术获得了创新应用的空前良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动画虚拟三维影片以它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建立高度科技化、人性化的虚拟空间,成为二十一世纪倍受追捧的新技术领域。本文主要从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产生,应用,制作,发展等各方面,做多层面的思考与探索。本着研究性、总结性的原则,试论建筑动画虚拟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必要性。初步系统地构筑了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知识体系,对建筑动画的设计和实现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建筑动画虚拟技术实现过程和原理的阐述,从不同的视角剖析建筑动画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建筑动画三维技术的发展制作模式,以展望性的眼光看待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使我们在今后的创作应用中不断的完善自身。
陈道达[7](2009)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组态软件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它的核心组成部分——“图形组态软件”的要求自然也是越来越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组态软件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的电网调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各主要电力系统自动化公司如西门子、ABB、南瑞和许继等都开发了自己的图形组态软件产品。这其中有自行开发底层图形模块的实现方式,也有基于AutoCAD等现有图形平台进行的二次开发。然而目前主流的图形组态系统在以下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1)跨平台性差;(2)自动化处理能力低;(3)基于二维图形符号的监控画面,系统缺乏真实感。针对上面提出的前两个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JGraph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图形组态系统。JGraph是一个基于JAVA Swing的开源图形组件,具有丰富的图形操作接口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基于该图形组件,本文实现了一个跨平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图形组态系统。与现有的系统相比,该系统不仅具备良好的跨平台性,还具有更好的自动处理能力,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设备的自动识别和接线图的自动生成,大大简化了传统变电站图形组态系统在接线图设计方面的工作。针对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本文对基于虚拟现实的图形组态软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一个合理的三层模型的整体技术方案,这三层模型分别是模型创建层、模型定义层和模型表示层,并对每一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最后,本文还对系统的关键部分进行了实现,从而验证了该三层模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基于该方案的虚拟现实图形组态系统亦可应用在其它工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阮頔[8](2009)在《三维制作软件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及相关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应运而生,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断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注重探索、体验等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科普教育中,积极采用现代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运用3DS MAX制作了移动通信原理知识的三维动画,作为现代教学媒体,将教育和技术结合融合,积极探索3DS MAX和科普教学内容的切合点,体现了现代教学媒体中教育理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通过具体的实践详细分析了三维动画教学影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画面构成和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心理的特点,使之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教学影片将复杂的知识精简浓缩,用2分钟的影片去讲述书本中几十页才能说明的科学技术原理。采取的形式新颖活泼又独具吸引力,适合非通信专业的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的移动通信知识科普教育活动等等。教学影片使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结合,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并突破传统教学媒体的限制,为未来教学媒体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吕瑞霞[9](2008)在《基于虚拟现实的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在钢铁生产中,炼钢-连铸生产是炼钢厂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工序,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不仅存在物流平衡和资源平衡问题,而且存在时间平衡问题。该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均衡各工序负荷、缩短工序间等待时间。炼钢连铸调度仿真系统的建立,对于研究调度方法的可行性有重要作用。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模拟实际生产流程的仿真系统,对于调度系统和调度方法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东北大学“985工程”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子课题“炼钢连铸智能调度仿真实验系统”,对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主要工作有:1.建立炼钢连铸生产物流仿真对象模型。在详细分析炼钢连铸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生产物流模型框架,采用以一种生产工序为中心的建模思路,将钢包对象作为各工序连接的枢纽,建立了炼钢连铸生产物流模型,包括生产设备建模和生产流程建模。2.从炼钢连铸调度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各种工艺,建立了包括计划编制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和计划调整子系统的生产调度仿真系统。设计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计划编制子系统采用设备指派和冲突解消两阶段启发式方法。生产物流子系统引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对炼钢车间流程进行仿真包括生产流程模拟、人机交互和辅助决策。计划调整子系统包括扰动生成和时间优化。并进行了数据库和界面设计。3.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技术对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进行软件开发。系统体系结构采用C/S模式,开发平台采用.NET平台,开发工具采用C#,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 10g。其中生产物流子系统的开发包括三维建模、模型库建立、车间模型建立、模型驱动、人机交互和辅助决策。4.介绍了整个仿真系统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描述了可做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说明了实验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数据准备等。并以宝钢炼钢厂的实际生产数据对系统各项实验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证明了整个调度仿真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计忠平[10](2008)在《轻松交互式网格曲面建模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三维几何造型与处理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中和计算机动画的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它在三维游戏、医学可视化、影视特效、数值仿真、计算机辅助制造和建筑等应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外形建模速度的快慢、操作手段的灵活性以及建模结果的质量高低等问题是这一课题的焦点所在.在传统的几何造型系统中,用户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建模技能,而且进行高逼真度的三维建模非常费时费力.因此,之前的建模方法和手段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述几个方面的应用需求.随着三维数据获取技术及图形建模方法的快速发展,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三维模型.对已有的三维模型进行分割、组合、编辑和优化的复用建模方式将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文围绕着三维网格曲面的轻松建模方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一系列简易高效的曲面建模算法,取得了以下丰富的创新性实用成果:1.提出了一种基于轻松勾画交互的网格分割技术.该方法交互简单自然,用户只需用鼠标在物体表面上通过勾画的方式大致标明希望获取的部分和抛除的部分,该技术就能很快地从三维网格模型中提取出用户希望获取的有意义的部分.由于模拟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笔在纸上表达意图的操作方式,这种勾画交互方式很容易让人操作和接受.基于人体感知学中的极小值法则,解决了交互式分割模型上有意义部位的难题.基于区域增长法,使得分割算法效率非常高,完全能够胜任实时交互.基于该技术,通过泊松融合等方法将从不同模型上提取出来的子部分重新组合生成新的三维模型,从而对已知三维模型进行高效的复用.这种轻松交互的勾画式网格分割方法在降低建模难度和提高模型利用率及建模效率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实用意义.2.提出了通过勾画的统一网格分割和编辑的交互方式.该编辑方法不仅交互方式简单自然,而且充分利用了分割时的勾画线条来辅助引导模型的变形,因为线条可以认为带有模型的“姿势”信息.结合拉普拉斯网格编辑方法,保持了网格曲面上的细节.此外,利用一维骨架跟用户勾画的线条之间的相似关系,提出了一种勾画式的基于骨架的网格编辑方法,用勾画结果引导骨架,再以骨架驱动物体的变形.首先检测了模型上的突起特征顶点,在这些顶点的辅助下抽取了形式简洁的但是反映了物体拓扑结构的一维骨架.在抽取模型骨架的同时,还建立了模型的骨架-球表示,从而解决了如何将勾画与骨架相结合的问题.骨架-球表示既有一维骨架简单的表示形式,又带有占据物体空间的球体,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的编辑手段,可以制作出更加丰富的编辑效果.3.提出了两种各具特色的非迭代的全局优化算法.一种是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全局优化算法,目的是均匀化网格的三角形,可用于光顺网格或提高网格的三角形质量.在顶点约束、面重心约束以及共面约束等约束条件下,优化网格的同时还保持了模型表面的特征以及整体形状.另一种是曲率驱动的顶点流动算法,在保持网格的连接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让顶点从平坦部位自动流向特征区域,从而增强了模型的视觉感观特征.两种方法都是只需一次性求解一个稀疏线性方程组,不需要迭代步骤,使用正定矩阵的Cholesky分解,使得算法效率很高.由于经过分割和融合等操作产生的新网格往往需要提高三角形的质量,而本文的全局优化方法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可以大大改善融合网格的质量,从而保障了本文方法能够制作高质量的网格模型.本文结合了勾画式的分割、编辑以及保持或者增强特征的优化方法,提出了轻松交互式的网格曲面建模方法,适合用于快速建模.本文方法改善了传统的建模方式,减少了交互量,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
二、3DS MAX从零学起(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DS MAX从零学起(一)(论文提纲范文)
(1)高拱坝动力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与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高拱坝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
1.2.2 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损伤敏感性特征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敏感性特征及区域损伤分布模型 |
2.1 引言 |
2.2 某高拱坝计算模型及地震动的输入 |
2.2.1 三维粘性弹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方法 |
2.2.2 三维拱坝-水库-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2.2.3 计算参数的选取 |
2.2.4 荷载及计算工况设计 |
2.3 高拱坝不同区域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特征分析 |
2.3.1 损伤的分布分析 |
2.3.2 拱坝上游面损伤特征分析 |
2.3.3 拱坝下游面损伤特征分析 |
2.3.4 分析结果的验证 |
2.4 基于地震损伤特征的区域损伤分布模型的建立 |
2.4.1 横河向损伤演化规律 |
2.4.2 高度方向损伤演化规律 |
2.4.3 厚度方向损伤演化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正态云-混合蛙跳算法的高拱坝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距离系数-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的推导(目标函数) |
3.2.1 数学理论模型 |
3.2.2 兼顾敏感性和鲁棒性的优化方法 |
3.2.3 实现逻辑及框架 |
3.2.4 工程算例与效果评价 |
3.2.5 传感器数量优化 |
3.3 混合蛙跳算法的实现流程及面临的挑战 |
3.3.1 初始种群的构造 |
3.3.2 子种群的划分 |
3.3.3 局部搜索策略 |
3.3.4 混合运算 |
3.3.5 混合蛙跳算法用于传感器优化布置所面临的问题 |
3.4 正态云-混合蛙跳算法的提出 |
3.4.1 基于混沌化及精英反向策略的初始种群的构造 |
3.4.2 子种群的划分 |
3.4.3 云模型深度搜索策略 |
3.4.4 引入收缩因子的局部搜索策略 |
3.4.5 混合运算及实现框架 |
3.4.6 算法性能测试 |
3.5 基于正态云混合蛙跳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
3.5.1 实现逻辑 |
3.5.2 控制参数的研究 |
3.5.3 计算结果及与其他算法的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DCS-DAE无监督学习模型的高拱坝震后快速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损伤识别理论探讨 |
4.2.1 标准/去噪自动编码器 |
4.2.2 收缩自动编码器 |
4.2.3 稀疏自动编码器 |
4.2.4 深度自动编码器 |
4.3 考虑数据污染问题的DCS-DAE特征提取模型 |
4.3.1 算法构想 |
4.3.2 Dropout技术的引入 |
4.3.3 算法构建 |
4.4 基于多目标DCS-DAE异常检测模型的构架及实现 |
4.4.1 基于DCS-DAE模型的异常检测模型的提出 |
4.4.2 基于WKNN算法的异常定位模型 |
4.4.3 模型评价方法 |
4.4.4 实现逻辑及流程 |
4.5 基于多目标DCS-DAE模型的高拱坝震后损伤识别实例研究 |
4.5.1 试验工况设计 |
4.5.2 采样数据预处理 |
4.5.3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5.4 损伤程度识别 |
4.5.5 损伤位置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领域自适应DCS-DAE模型的拱坝跨域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几点重要讨论(研究动机) |
5.2.1 不同场景数据量差距的矛盾 |
5.2.2 大数据与弱计算的矛盾 |
5.2.3 普适化模型与特定场景需求的矛盾 |
5.3 迁移学习及领域自适应问题 |
5.3.1 迁移学习、域适应、深度域适应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
5.3.2 跨域特征适配理念 |
5.4 度量标准的制定 |
5.4.1 最大均值差异(Maximum Mean Discrepancy,MMD) |
5.4.2 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 |
5.4.3 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中的MMD |
5.5 基于领域自适应的DCS-DAE的跨域异常检测模型的构架及实现 |
5.5.1 模型搭建及目标函数的设定 |
5.5.2 模型训练方式及参数选取 |
5.6 基于震后变水位和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的损伤识别实例 |
5.6.1 源域与目标域的设定及其依据 |
5.6.2 测试工况设计 |
5.6.3 模型误差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
5.6.4 采样数据预处理、异常预警阈值及评价指标 |
5.6.5 跨域特征适配性能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媒体技术倒逼艺术世界的变革 |
二、传播技术造就的艺术全球化和去经典化 |
三、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
四、社会变迁以及艺术理论的更新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第一章 文化、社会与艺术激进 |
第一节 文化与艺术表征的复杂性 |
一、现代性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 |
二、文化同一与艺术变形 |
第二节 “进步”与艺术激进 |
一、进步的魅惑 |
二、进步的文化体验与艺术激进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 |
第一节 一体同源的技术与艺术 |
一、技术与艺术:概念史的梳理 |
二、“实用理性”的精神气质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中技术的三个层次:形式、系统和时代 |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术 |
二、艺术创制内部的技术系统 |
三、艺术与技术时代 |
第三节 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的联姻 |
一、从人走向艺术到艺术走向人 |
二、艺术的传播:一种符号的运作行为 |
三、媒体艺术的诞生 |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基因谱系 |
一、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激进基因 |
二、媒体艺术的基石:信息传播的激进性 |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 |
第一节 视觉革命:从新视像到新媒介 |
一、同质异构的两场视觉革命 |
二、界面革命 |
第二节 新形态的激进语言 |
一、底层语言逻辑:视觉原子论 |
二、艺术越轨——新材料与新形式 |
三、视像堆叠 |
四、纵深蒙太奇 |
第三节 震惊悖论与新的激进语言 |
一、震惊美学的退场 |
二、震惊的异化:为了震惊而震惊 |
三、新激进语言:数字特效与震惊的弥散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激进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激进文化 |
一、技术导向的新世界 |
二、新感性:从感觉解放到感觉拓展 |
三、关系美学:美在关系 |
第二节 激进的艺术文本:语境 |
一、语境成为艺术 |
二、录像诗学:叙事语境的激进性建构 |
三、沉浸与幻觉——用“虚拟”激进 |
第三节 后媒体文化的激进性 |
一、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 |
二、数字异托邦 |
三、去物质性与后现代的崇高 |
结语 警惕“两可”的激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飞行器位姿估计及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视觉传感器的飞行器位姿估计 |
1.2.2 基于星载光学传感器的地面目标定位测速 |
1.2.3 基于机载SAR成像的目标直接定位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贡献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技术贡献 |
第二章 坐标系定义及问题描述 |
2.1 坐标系定义 |
2.1.1 世界坐标系 |
2.1.2 相机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 |
2.1.3 载体坐标系 |
2.2 坐标系转换关系及问题描述 |
2.2.1 坐标系转换关系 |
2.2.2 问题描述和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结构特征和线对应的飞行器单目视觉位姿估计 |
3.1 问题描述 |
3.2 弱透视投影模型 |
3.3 飞行器结构提取 |
3.3.1 直线特征检测 |
3.3.2 机身结构提取 |
3.3.3 机翼结构提取 |
3.4 基于线对应的飞行器单目视觉位姿估计 |
3.4.1 P3L问题 |
3.4.2 ASPnL算法 |
3.5 算法流程 |
3.6 实验结果 |
3.6.1 飞行器结构提取实验结果 |
3.6.2 位姿估计实验结果 |
3.7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结构特征和面面交会的飞行器双目视觉位姿估计 |
4.1 问题描述 |
4.2 飞行器结构提取 |
4.2.1 机身结构提取 |
4.2.2 机翼前边缘线提取 |
4.3 基于面面交会的飞行器位姿估计 |
4.4 算法流程 |
4.5 实验结果 |
4.5.1 飞行器结构提取实验结果 |
4.5.2 位姿估计实验结果 |
4.6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傅里叶梅林变换的遥感图像目标运动估计 |
5.1 问题描述 |
5.2 傅里叶梅林变换 |
5.3 迭代多网格图像变形 |
5.4 基于密度的矢量聚类 |
5.5 实验结果 |
5.6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地面高程信息的机载SAR目标直接定位 |
6.1 机载SAR目标定位原理 |
6.1.1 机载SAR目标定位几何模型 |
6.1.2 距离-多普勒定位原理 |
6.2 距离-多普勒-局部高程定位算法 |
6.2.1 LM算法求解R-D方程组 |
6.2.2 迭代初始坐标点计算 |
6.2.3 高程更新与坐标转换 |
6.2.4 算法流程 |
6.3 实验结果 |
6.4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主要功能 |
2.1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系统组成 |
2.2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运营场景分析 |
2.3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的司机操控系统 |
2.4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
2.5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的教员监控系统 |
2.6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的视景及音响系统 |
2.7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的接.系统 |
2.8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的结果输出系统 |
2.9 本章小结 |
3 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数学模型的研究 |
3.1 有轨电车受力分析 |
3.1.1 牵引力计算模型 |
3.1.2 制动力计算模型 |
3.1.3 阻力计算模型 |
3.2 有轨电车运行状态 |
3.2.1 牵引运行状态 |
3.2.2 惰行运行状态 |
3.2.3 制动运行状态 |
3.3 有轨电车的单质点与多质点模型的比较 |
3.4 有轨电车模拟驾驶运动过程模型 |
3.5 有轨电车模拟驾驶控制策略 |
3.6 有轨电车模拟驾驶动力学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现代有轨电车轨旁运行控制环境仿真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轨旁运行控制环境仿真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 线路的建模 |
4.2.1 边的建模 |
4.2.2 道岔的建模 |
4.2.3 信号机的建模 |
4.2.4 轨道区段的建模 |
4.2.5 车站的建模 |
4.2.6 列车的建模 |
4.3 轨旁运行控制环境设备静态模拟设计 |
4.3.1 道岔状态的模拟 |
4.3.2 信号机状态的模拟 |
4.3.3 轨道区段状态的模拟 |
4.3.4 车站状态的模拟 |
4.4 有轨电车的运行模拟 |
4.4.1 模拟驾驶台控制的有轨电车 |
4.4.2 有轨电车定位逻辑设计与实现 |
4.4.3 有轨电车运行时信号设备逻辑设计与实现 |
4.4.4 有轨电车运行时移动授权 |
4.4.5 有轨电车停车与扣车逻辑设计与实现 |
4.5 模拟运行中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4.6 轨旁环境仿真系统与联锁的接.的设计 |
4.7 轨旁环境仿真系统软件实现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5 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有轨电车视景仿真系统的构成 |
5.1.1 视景仿真系统的组成 |
5.1.2 三维建模软件 3Ds Max简介 |
5.2 有轨电车视景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 |
5.3 场景三维模型的建立 |
5.4 视景驱动 |
5.4.1 仿真软件VRP介绍 |
5.4.2 VRP工作原理 |
5.5 虚拟现实中的视景动画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6 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展示 |
6.1 有轨电车模拟驾驶装置的整体布局 |
6.2 模拟驾驶系统软件的设计 |
6.3 模拟驾驶系统的软件操作流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以建模为设计工作的核心任务 ——通过应用Revit研究BIM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的理论与应用 |
1.3.2 国内的研究与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当今建筑设计的工作方法 |
2.1 建筑设计的核心思维是构建模型 |
2.1.1 建筑设计的概念定义 |
2.1.2 模型细化导致图纸深度推进 |
2.2 CAD 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1 CAD 的基本概念定义 |
2.2.2 CAD 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3 三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3D-CAD)的发展 |
2.3 CAAD 的发展 |
2.3.1 CAAD 的概念 |
2.3.2 通用二维 CAAD 的软件平台 |
2.3.3 三维 CAAD 的软件平台 |
2.3.4 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助力自由形式的建筑设计和建造 |
2.4 当今建筑设计业使用 CAAD 普遍存在的问题 |
2.4.1 传统工作方法的弊端 |
2.4.2 CAAD 软件的缺陷 |
2.5 解决问题的途径——BIM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引领未来的建筑设计方法——BIM |
3.1 BIM 概述 |
3.2 BIM 的软件 |
3.2.1 BIM 核心建模软件 |
3.2.2 BIM 方案设计软件和 BIM 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 |
3.2.3 BIM 可视化软件 BIM 可持续(绿色)分析软件 |
3.2.4 MEP、结构分析软件和可持续技术分析软件 |
3.2.5 BIM 模型检查软件和 BIM 模型碰撞检查软件 |
3.2.6 BIM 的钢结构深化设计软件 |
3.2.7 BIM 造价管理软件 |
3.2.8 BIM 运营管理软件 |
3.2.9 小结 |
3.3 BIM 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意义 |
3.3.1 BIM 的研究对象是建筑 |
3.3.2 BIM 的灵魂是信息 |
3.3.3 BIM 的重点是建模,模型是结果 |
3.3.4 BIM 的目标不只是效率 |
3.4 BIM 核心建模软件体现于设计阶段的优势 |
3.4.1 设计全程可视化 |
3.4.2 不断更新的智能三维模型——建筑专业内部的协同工作 |
3.4.3 强大的协同性 |
3.4.4 真实的模拟分析 |
3.4.5 出图便利 |
3.4.6 便于优化经济方案 |
3.4.7 对于施工、管理的支持 |
3.5 使用 BIM,受益最大的是业主——市场需求 |
3.6 BIM 带来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转型——回归本源 |
3.6.1 设计思维的本源是三维的构思 |
3.6.2 用二维图纸反映三维构想的方法,只是权宜之计 |
3.6.3 回归——BIM 促成设计转变为三维思维 |
3.7 本章总结 |
第4章 探究实施 BIM 的方法 |
4.1 BIM 信息交流标准——IFC 标准 |
4.1.1 BIM 如何进行信息交换 |
4.1.2 IFC 的使命 |
4.2 如何在建筑设计专业推进 BIM |
4.2.1 BIM 主动应用是驱动 BIM 发展的原始动力 |
4.2.2 在设计院推广 BIM 遇到的难题 |
4.2.3 设计院推进 BIM 的最有效手段——建立 BIM 团队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应用实践 |
5.1 实验性应用 |
5.1.1 项目背景介绍 |
5.1.2 方案介绍 |
5.1.3 方案设计阶段工作情况介绍 |
5.1.4 初步设计阶段 |
5.1.5 技术设计以及施工图阶段 |
5.1.6 从这个工程里得到的总结 |
5.2 完整地应用 revit |
5.2.1 项目背景 |
5.2.2 设计解题 |
5.2.3 基地分析 |
5.2.4 构思与理念 |
5.2.5 空间、功能和组织 |
5.2.6 全方位的绿色生态技术 |
5.2.7 BIM 的优点体现于此工程 |
5.3 Revit 的一些工作经验 |
5.3.1 基于 Revit 的 BIM 实施策略 |
5.3.2 BIM 实施团队的建议配置 |
5.3.3 关于样板文件和设计族库 |
5.3.4 BIM 协同设计规则和总体规划 |
5.3.5 关于 BIM 交付 |
5.3.6 BIM 实施组织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6)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概述 |
(一) 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产生 |
(二) 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涵义 |
(三) 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现实意义 |
二、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应用范畴 |
(一) 真实建筑场景的虚拟动画 |
(二) 虚拟建筑场景的虚拟动画 |
三、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一) 建筑动画制作相关软件 |
(二) 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软件介绍 |
(三) 建筑动画制作硬件配置 |
(四) 建筑动画制作流程和要点 |
(五) 建筑动画制作技术难点 |
四、虚拟现实技术对建筑动画发展前景的影响 |
(一)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虚拟动画建设中的可行性发展 |
(二) 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景区虚拟动画建设中的可行性发展 |
(三) 虚拟现实技术在道路交通虚拟动画建设中的可行性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组态软件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介绍 |
1.2 图形组态软件概述 |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组态软件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图形组态软件的体系结构 |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组态软件的功能地位 |
2.2 图形组态软件的体系结构 |
2.3 图形组态软件的性能要求 |
2.4 跨平台图形组态软件的实现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JGraph的跨平台图形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JGraph介绍 |
3.1.1 逻辑组织结构 |
3.1.2 数据组织结构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3 图元编辑的设计与实现 |
3.3.1 系统的绘图机制 |
3.3.2 图元编辑的总体设计 |
3.3.3 图元位置及大小调整 |
3.3.4 图元的旋转与镜像 |
3.3.5 图元的组合和拆分 |
3.4 图元属性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3.5 动态属性定义的设计与实现 |
3.5.1 动态属性定义的设计 |
3.5.2 动态属性定义的实现 |
3.5.3 动态属性定义的运行结果 |
3.6 图元模板库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3.7 设备自动识别的设计与实现 |
3.8 接线图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 |
3.8.1 接线图自动生成的设计 |
3.8.2 接线图自动生成的实现 |
3.9 图形组态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
3.10 系统运行效果与实时性分析 |
3.10.1 系统运行效果 |
3.10.2 实时性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形组态软件的研究 |
4.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4.1.1 虚拟现实的定义与特征 |
4.1.2 虚拟现实系统体系结构 |
4.1.3 虚拟现实技术与图形组态技术的结合 |
4.2 虚拟现实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
4.2.1 OpenGL技术 |
4.2.2 Open Inventor技术 |
4.2.3 X3D技术 |
4.2.4 XJ3D技术 |
4.2.5 3DS Max建模技术 |
4.3 虚拟现实图形组态软件的功能地位 |
4.4 虚拟现实图形组态软件的功能层次模型 |
4.5 虚拟现实图形组态软件的数据模型设计 |
4.5.1 监控场景三维数据模型设计 |
4.5.2 设备实体电力数据模型设计 |
4.5.3 设备实体数据模型设计实例 |
4.6 虚拟现实图形组态软件的系统设计 |
4.6.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6.2 模型创建层设计 |
4.6.3 模型定义层设计 |
4.6.4 模型表示层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形组态软件关键部分的实现 |
5.1 基于3DS Max的三维场景建模子系统的实现 |
5.1.1 3DS Max插件开发介绍 |
5.1.2 模板库管理插件的实现 |
5.1.3 模板库管理插件运行结果 |
5.1.4 三维场景模型格式转换与优化 |
5.2 基于 XJ3D的组态数据配置系统的实现 |
5.2.1 三维场景浏览器的实现 |
5.2.2 场景模型节点树的实现 |
5.2.3 组态数据定义的实现 |
5.2.4 组态数据配置系统运行结果 |
5.3 虚拟现实图形组态运行环境的实现 |
5.3.1 设备信号指示灯模拟仿真 |
5.3.2 设备显示屏模拟仿真 |
5.3.3 控制按钮的模拟仿真与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8)三维制作软件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依据和基本概念 |
2.1 教育学原理 |
2.2 教育心理学理论 |
2.3 教学设计理论 |
2.3.1 教学媒体设计理论 |
2.3.2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理论 |
2.3.3 科普教育理论 |
第三章 科普教育及相关理论研究 |
3.1 科普教育 |
3.1.1 科普教育现状分析 |
3.1.2 加强我国科普教育建设 |
3.2 教学媒体发展历程回顾 |
3.3 与传统教学比较,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
3.4 怎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
第四章 三维制作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4.1 3DS MAX软件简介 |
4.2 3DS MAX软件发展历史 |
4.3 3DS MAX软件特点分析 |
4.4 3DS MAX软件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的案例分析 |
4.4.1 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
4.4.2 在动物解剖学中的应用 |
第五章 3DS MAX在移动通信科普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5.1 发送短消息的3D动画影片脚本设计 |
5.1.1 发送短消息的实际过程 |
5.1.2 编辑发送短消息的流程脚本 |
5.1.3 按照流程脚本画出接续过程的流程图 |
5.1.4 设计发送短消息动画影片情节和配音 |
5.1.5 完成发送短消息接续过程的文字脚本设计 |
5.1.6 完成发送短消息接续过程的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 |
5.2 动画影片制作过程 |
5.2.1 场景表现的艺术性 |
5.2.2 模型建立 |
5.2.3 模型的材质编辑 |
5.2.4 动画制作 |
5.2.5 渲染 |
5.2.6 后期制作 |
第六章 三维制作软件在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应用 |
6.1 基于3DS MAX的火山地质景观三维建模与动态模拟研究 |
6.2 3DS MAX和Photoshop在水利工程中的结合应用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取得的成绩和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虚拟现实的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 |
1.3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系统的特点和难点 |
1.4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1.4.1 系统仿真技术及发展 |
1.4.2 虚拟现实技术介绍 |
1.4.3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炼钢连铸生产物流仿真对象模型 |
2.1 引言 |
2.2 炼钢连铸生产流程分析 |
2.3 虚拟现实建模软件 |
2.3.1 3DS MAX软件介绍 |
2.3.2 Flexsim软件介绍 |
2.4 炼钢连铸生产物流模型框架 |
2.5 炼钢连铸生产物流建模 |
2.5.1 生产设备建模 |
2.5.2 生产流程建模 |
2.5.3 人机交互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基于虚拟现实的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目标 |
3.3 系统结构图 |
3.4 功能设计 |
3.4.1 计划编制子系统 |
3.4.2 生产物流子系统 |
3.4.3 计划调整子系统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5.2 数据表清单 |
3.6 界面设计 |
3.6.1 界面设计原则 |
3.6.2 界面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软件开发 |
4.1 引言 |
4.2 开发工具 |
4.2.1 开发平台 |
4.2.2 开发语言 |
4.2.3 数据库系统 |
4.3 系统软件结构 |
4.4 计划编制子系统开发 |
4.5 生产物流子系统开发 |
4.5.1 三维建模 |
4.5.2 模型库建立 |
4.5.3 车间模型建立 |
4.5.4 模型驱动 |
4.5.5 人机交互 |
4.5.6 辅助决策 |
4.6 计划调整子系统开发 |
4.6.1 扰动生成模块开发 |
4.6.2 扰动调整模块开发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介绍 |
5.2.1 硬件环境 |
5.2.2 软件环境 |
5.3 实验内容及初始数据 |
5.3.1 实验内容及步骤 |
5.3.2 初始数据 |
5.4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5.4.1 计划编制 |
5.4.2 生产流程模拟 |
5.4.3 计划调整 |
5.4.4 效果分析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10)轻松交互式网格曲面建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3D模型的表示形式 |
1.2 曲面造型技术简介 |
1.2.1 参数曲面造型技术 |
1.2.2 隐式曲面造型技术 |
1.2.3 细分曲面造型技术 |
1.2.4 其他造型技术 |
1.3 勾画式造型技术 |
1.3.1 基于勾画的交互方式 |
1.3.2 基于勾画的3D造型简介 |
1.3.3 SBIM国际会议 |
1.4 3D造型新趋势的探讨 |
1.5 互联网上的3D模型数据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轻松交互式网格分割 |
2.1 网格分割 |
2.2 用户交互界面 |
2.3 人体视觉感知 |
2.4 特征计算 |
2.4.1 曲率计算 |
2.4.2 特征算子 |
2.5 网格分割与边界优化 |
2.5.1 区域增长法 |
2.5.2 边界优化与编辑 |
2.6 分割与融合 |
2.6.1 泊松网格融合 |
2.6.2 网格分割与融合 |
2.7 小结 |
第三章 勾画交互式网格编辑 |
3.1 网格编辑技术 |
3.2 勾画式网格编辑 |
3.3 勾画与骨架的结合 |
3.3.1 骨架抽取的相关工作 |
3.3.2 Balleton的抽取 |
3.3.3 勾画式编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全局网格优化 |
4.1 拉普拉斯(Laplacian)全局优化 |
4.1.1 目标函数 |
4.1.2 能量项 |
4.1.3 特征顶点的选取 |
4.1.4 试验例子 |
4.2 顶点流动优化算法 |
4.2.1 能量项 |
4.2.2 问题求解 |
4.2.3 重新网格化 |
4.2.4 实验例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3DS MAX从零学起(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拱坝动力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与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曹翔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 黄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飞行器位姿估计及对地面目标定位测速方法研究[D]. 滕锡超.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现代有轨电车模拟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巴锦韬.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5]以建模为设计工作的核心任务 ——通过应用Revit研究BIM技术[D]. 李英男.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6]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应用研究[D]. 杜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组态软件的应用与研究[D]. 陈道达. 厦门大学, 2009(12)
- [8]三维制作软件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D]. 阮頔.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9]基于虚拟现实的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吕瑞霞. 东北大学, 2008(S1)
- [10]轻松交互式网格曲面建模方法的研究[D]. 计忠平. 浙江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