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质水解法制取谷氨酸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政颐[1](2021)在《高效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氢能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清洁能源如今发展迅速,但传统制氢方法大都存在资源浪费、污染物伴生、成本高昂的缺点,生物制氢具有清洁环保、原料范围广、成本低、无污染及能耗低等优点。其中亟待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丰富生物质资源将成为主要利用原料。花生壳因具有产量大、多孔及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产氢光合细菌,同时提高花生壳的资源利用率,再与高效产氢光合细菌发酵制氢的优势相结合,为光合细菌产氢应用化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研究结论分述如下:(1)通过酸,碱,酶三种水解方式对花生壳水解工艺进行考察,测定还原糖含量和平均水解率。结果表明:碱解温度为135℃,时间为70 min时,还原糖浓度为6.3 g/L;酸解温度为125℃,时间10 min时,还原糖浓度为27.13 g/L;酶解条件下最优还原糖浓度为19.2 g/L。酸水解处理花生壳,还原糖浓度均大于20 g/L,平均水解率为30%以上。(2)从湖水、家禽粪便、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29株光合细菌,以葡萄糖为底物经产氢性能测试,挑选出从羊粪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光合细菌,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光合细菌属于球性红假单胞菌,将其命名为Rhodobactersphaeroides.LZY01。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实验,最终确定Rhodobactersphaeroides.LZY01的最优产氢条件:葡萄糖为碳源,碳源浓度为5.0 g/L,L-谷氨酸为氮源,产氢液初始pH为7.2,盐度为0.5 g/L,磷酸盐含量为20.0 mL/L,其最大产氢量可达3154.82 mLH2/L,平均产氢速率为 69.18 mL/(L·h)。(3)利用Rhodobactersphaeroides.LZY01处理花生壳水解液时,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制氢过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在碳源浓度为5.63 g/L、pH9、盐度0g/L的条件下得到最大产氢量为2337.93 mLH2/L。并在后期进行相关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Rhodobactersphaeroides.LZY01的产氢量可观,本实验优化的条件合理可行。本研究利用Rhodobacter sphaeroides.LZY01以酶水解工艺处理所得的花生壳水解液为底物进行产氢测试,获得较高产氢量。为微生物制氢提供新的菌种资源,优化了花生壳水解工艺参数,为以花生壳水解液制氢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张舒晴[2](2020)在《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畜禽养殖、生产及消费大国,由于长久以来的观念问题及对畜禽骨营养价值的认识不足,造成了除去可直接食用的部分(如排骨、腔骨)外,剩余的绝大部分骨头利用率较低、加工技术适应性不高及产业化困难等问题,进而带来了巨大的骨骼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以蒸汽爆破作为植物性原料处理方式的报道已经很多,而将其应用于动物骨骼的加工及处理方式还鲜有报道。采用蒸汽爆破液化牛骨技术,既简化了工艺流程又降低了能耗,同时,还能利用畜禽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畜禽粪便与落叶等废弃物资源,经厌氧发酵所产沼气对蒸汽发生器进行供能,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本课题以牛股骨骨干为原料,对其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热力计算结果,设计沼气蒸汽发生器,并与爆破装置进行耦合匹配,搭建了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完成了牛骨液化的相关实验,研究了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机制,并对牛骨液化工艺及脱脂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蒸汽爆破法制备了超微牛骨汤粉及生物羟基磷灰石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以期为牛骨的高值化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工艺条件参考;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以及成本核算,并与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根据瞬时弹射式爆破装置的特点,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升压(渗透)阶段、维持压力(蒸煮)阶段以及泄压(爆破)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传质模型。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过程中的有效能耗占比64.72%,无效能耗占比35.28%;其中加热骨料所需热量占比46.38%,为有效能耗。在能量传递模型的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传质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存在的传质现象,分析了各阶段的水分变化情况;验证实验显示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的传热量与水分变化的相关计算。2.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液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牛骨液中矿物质含量随着液化率的增大而显着增加(P<0.05),而蛋白质与脂肪等有机相的含量则逐渐减少。钙离子的溶解度随着牛骨液化率的增大而增大,且效果显着(P<0.05);牛骨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2 MPa(217.3℃),保压874 s,此时的液化率为84.63%。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液化率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蒸汽爆破技术可强力破坏牛骨结构,使有机物有效析出并溶于水中,从而达到液化的效果。3.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去脂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以实现牛骨去脂最大化为目标,对牛骨去脂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牛骨硬度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增大压力及延长保压时间更有利于牛骨的软化及碎化。蒸汽爆破后的牛骨渣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其粒径分布逐渐集中,平均粒度逐渐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与保压时间的增长,牛骨的红外吸收光谱愈发趋近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红外光谱图。牛骨中的有机相含量,蛋白质和脂肪等,随着蒸汽爆破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长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牛骨中的矿物质含量显着提高(P<0.05)。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去脂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4 MPa(221.9℃),保压785 s,此时的脂肪含量为0.075%。蒸汽爆破可用于牛骨脱脂,效果明显。4.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采用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牛骨汤粉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牛骨汤粉颗粒形状较为规则,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7.52μm,远小于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牛骨汤粉粒径;超微牛骨汤粉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为54.21 mg/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8.36%;持水力在水浴50 min后可达1.36%;蛋白质溶解度和消化率相对较高,分别可达89.23%及55.14%;其钙离子的释放率也相对较高,可达62.64 mg/g。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骨粉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极佳,易于被人体吸收,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5.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与高温蒸煮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及商业样品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后的样品则呈现破碎状且其破碎的趋势深入内部;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在三种样品中结晶度最高;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为A&B型碳酸羟基磷灰石。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远高于化学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并且含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因此,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用作生物材料很有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6.建立了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并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牛骨加工工艺的能量流动分布,计算了两者的经济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影响加工成本的敏感性分析,系统地对两种工艺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全部优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具有产品质量高,能耗小,加工时间短等优势;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成本估算结果低于高温蒸煮工艺,主要原因是其工艺流程简单且能耗低,且副产品剩余价值高;牛骨蒸汽爆破工艺采用沼气燃烧器供能,与畜禽养殖屠宰场的生产相结合,提高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因此,牛骨蒸汽爆破液化工艺优于高温蒸煮工艺。
马艳丽[3](2020)在《骨明胶的酶法制备及成膜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明胶是骨胶原部分水解的产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感光材料,且在某些医药领域(硬胶囊、软胶囊等)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传统碱法骨明胶产业耗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在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亟需转变骨明胶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酶法代替传统碱法工艺制备骨明胶,建立了一条生产周期短、产率高、废弃物少的骨明胶绿色生产线路(一步酶法制备骨明胶),为骨明胶产业的转型提供参考。一步酶法制备骨明胶工艺将传统碱法工艺的脱矿、浸灰、退灰三步缩短为一步,即脱矿与酶解同时进行,省去高耗时的浸灰步骤与高耗水的退灰步骤,骨素降解时间由3~8周缩减为3 h,无需碱消耗且降低60%水耗。1道提胶的产率与传统碱法4道提胶的产率相当,且骨明胶的质量(冻力、黏度)处于市售高档次胶范围,同时一步酶法骨明胶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药用明胶及胶囊用明胶标准的要求。此外,绿色产品环境足迹量化管理的生命周期评价(LCA)结果显示,一步酶法骨明胶生产能够降低环境负荷,工艺流程更绿色环保。通过对一步酶法骨明胶结构和功能特性分析得出:一步酶法骨明胶与碱法骨明胶的氨基酸组成相似,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是甘氨酸、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和丙氨酸,其含量约为氨基酸残基总量的2/3,分别占比约1/3、1/4和1/9,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的含量较少且均不含色氨酸。其次,一步酶法骨明胶与碱法骨明胶的分子量分布相似,主要组成成分均为α1链、α2链和β链。第三,一步酶法骨明胶与碱法骨明胶的结构形态相似,均含有三螺旋结构与无定形区,在圆二色光谱(CD)、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图谱(XRD)上各吸收峰的位置一致。第四,一步酶法骨明胶与碱法骨明胶具有相似的动态流变学特性(粘弹性和热稳定性)。一步酶法骨明胶与碱法骨明胶的相似性源自其具有相同的母本胶原(猪骨胶原),但由于制备工艺的差异,胶原在转变为明胶的过程中胶原链的断裂位点和伸展程度不同,一步酶法骨明胶与碱法骨明胶氨基酸分布及空间构象不同,因而二者的等电点(酶法骨明胶的等电点为8.89,碱法骨明胶的等电点为4.84)、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存在差异。通过对酶溶胶原的一二三级结构分析得出:酶溶胶原三螺旋结构完整,即酶的作用位点不在三螺旋区。通过成纤维能力检测与肽段质谱鉴定得出:酶溶胶原端肽非螺旋区结构完整,则酶的作用位点不在非螺旋区而在共价交联处。在一步酶法制备骨明胶工艺中,胃蛋白酶水解掉共价交联键,胶原单链借助加热从胶原分子中分离进而形成明胶。一步酶法骨明胶和碱法骨明胶等电点差别成因:一是酶法骨明胶和碱法骨明胶空间构象上的差异;二是在长期浸灰过程中,骨素中大量的谷氨酰胺(pI=5.65)和天冬酰胺(pI=5.41)脱酰胺生成对应的等电点较低的谷氨酸(pI=3.22)和天冬氨酸(pI=2.97),导致碱法骨明胶的等电点低于酶法骨明胶;三是酶法骨明胶中等电点较高的氨基酸暴露量高于碱法骨明胶,因而酶法骨明胶的等电点高于碱法骨明胶。最后,对一步酶法骨明胶的成膜特性研究发现,与目前市售的两种传统明胶(碱法胶、酸法胶)相比,谷氨酰胺转移酶(MTgase)修饰的一步酶法骨明胶具有较高的交联度,经MTgase交联后的一步酶法骨明胶明胶膜比其他两种明胶经MTgase修饰的明胶膜的网络结构稳定,机械强度高,具有沸水中不溶的特性。一步酶法骨明胶为MTgase改性制备水不溶性明胶膜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此外,一步酶法骨明胶分子量分布窄,能够极大限度地复原胶原的三螺旋结构。通过kosmotropic离子SO42-辅助与机械形变诱导可构建出一种仿生胶原结构各向异性明胶膜。其中SO42-能够辅助明胶膜转变为高弹态,进而有助于机械诱导明胶膜内形成多级有序结构。该仿生胶原结构明胶膜的机械强度显着增加,抗张强度和韧性分别由原始明胶膜的89.20 Mpa、3.13 MJm-3增至220.71 Mpa、14.15 MJm-3。该明胶膜还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的双折射现象,能够分离偏振光并调节偏振光的强度。
张展敖[4](2020)在《青霉素菌丝溶解及菌丝中蛋白质酶催化水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每年产生约200多万吨抗生素菌渣,抗生素菌渣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其安全处置及利用引起广泛关注。抗生素菌渣主要由抗生素菌丝体组成,菌丝体中富含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占干菌丝质量的50%。本论文作者所在团队提出了将抗生素菌丝溶解,并进一步制备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用于发酵培养,实现抗生素菌丝厂内循环利用的新思路。本文以青霉素菌丝为研究对象,研究碱热法、酸热法和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解青霉素菌丝过程,建立相应的最佳溶解工艺。在此基础上,以菌丝碱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等电点沉淀法考察溶液中菌丝蛋白质分布特性,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研究酶催化水解溶液中菌丝蛋白质制备氨基酸过程,建立最佳酶解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碱热法、酸热法和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解青霉素菌丝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溶剂组成、菌丝与溶液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青霉素菌丝溶解过程皆有影响。碱热法溶解最高,青霉素菌丝的溶解率顺序为:碱热法>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酸热法。碱热法溶解菌丝最佳工艺为:4 wt%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与菌丝质量比5:1、温度50℃、溶解30min,菌丝溶解率达到69.5%,菌丝溶解容量为141.3g/L,溶液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占菌丝质量的25.3%和9.5%。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的最佳溶解工艺为:含10wt%氢氧化钠和12 wt%尿素水溶液体系、溶液与菌丝质量比为8:1、温度-8℃、溶解50 min,菌丝溶解率达到69.9%,菌丝溶解容量为88.9g/L,溶解液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占菌丝质量的23.5%和15.3%。与碱热法相比,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液中多糖含量提高了 5.8个百分点。(2)在确定最佳碱热法工艺基础上,通过等电点沉淀法考察了溶液中菌丝蛋白质的分布特性,采用PITC柱前衍生法测定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研究结果显示,菌丝溶液中蛋白质等电点范围为pH 2-11,在pH 4、7和9时,溶液中皆有蛋白质沉淀出,沉淀率分别为77.7%、30.5%和18.3%,说明菌丝蛋白质的等电点主要分布于酸性、弱酸性和中性范围条件。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含有16种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分别约占检测出氨基酸总量的20.59%、13.20%、10.91%、8.11%和7.15%。(3)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为催化剂,研究了酶催化水解菌丝溶解液中蛋白质制备氨基酸的过程,确定了菌丝蛋白最佳催化水解工艺。研究结果显示,酶的种类、酶与蛋白质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菌丝蛋白质水解过程均有影响,其中碱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效果最佳。在碱性蛋白酶与蛋白质的质量比6%、溶解液pH 11、温度50℃、反应4 h的工艺条件下,青霉素菌丝蛋白质水解度达到31.43%。为进一步提高蛋白质水解度,以碱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为催化剂,研究复合酶催化水解菌丝蛋白水解过程,确定复合酶催化最佳工艺为:复合酶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9%、溶解液pH 10、温度50℃、反应3 h的工艺条件下,青霉素菌丝蛋白质水解度达到42.73%,比单酶法提高了 11.3个百分点。酶解液中主要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等有16种氨基酸,分别占检测出氨基酸总量的15.47%、11.94%、9.41%、9.23%和 9.22%。
徐鹏伟[5](2020)在《火麻仁蛋白制备、性能表征及超声改性研究》文中认为火麻(Cannabis sativa L)又称大麻,桑科大麻属植物,其栽培和利用已有上千年历史。火麻仁为火麻的种子仁,收录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属于药食同源物质。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火麻称之为工业大麻,随着大麻二酚(CBD)开发持续火爆,工业大麻种植面积持续攀升,火麻籽产量剧增,迫切需要进行高值化综合利用。蛋白质是火麻仁的主要成分,其提取分离通常采用碱提酸沉技术,产品颜色重、蛋白含量低限制了火麻仁蛋白的深度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改进盐溶盐析法提取蛋白质,在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等方面与碱提酸沉制备的蛋白质进行了比较,并探索了超声改性火麻仁蛋白,以期为火麻仁蛋白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火麻仁蛋白制备研究。火麻仁蛋白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分别是碱提酸沉法和经过实验室改进的盐溶盐析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这两种工艺,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0℃、碱液pH值9.5、料液比1:20,蛋白提取率83.43%,蛋白含量85.9%,外观颜色浅黄色。盐溶盐析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0℃、氯化钠质量分数5%、料液比1:20,蛋白提取率69.09%,蛋白含量94.8%,外观颜色乳白色。2.火麻仁蛋白性能表征。构建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氨基酸组成的方法,用于探究火麻仁蛋白中17种氨基酸的组成。火麻仁蛋白氨基酸组成丰富,包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且含量高于30%;同时发现精氨酸含量高,其中HPI-SE精氨酸含量可达15.09%。SDS-PAGE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火麻仁蛋白主要成分均为麻仁球蛋白,它由六个分子量为55 kDa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一个分子量34 kDa的酸性基团和一个分子量为18或19 kDa的碱性基团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不同pH条件下,两种火麻仁蛋白的溶解性曲线均呈U型,但是在相同pH条件下,二者的溶解性存在较大差异。溶液pH值小于5时,HPI-SE溶解性更高,当溶液pH值大于9.0时,HPI-AE溶解性更高。火麻仁蛋白的起泡性、持水力同蛋白质的溶解性呈现正相关;当pH值远离等电点时,同种电荷的静电斥力提高了蛋白质的溶解性,改善了蛋白质的起泡性、持水力等功能特性。3.火麻仁蛋白超声改性研究。以盐溶盐析法制备的火麻仁蛋白为原料,在超声功率400w时,超声时间的延长可显着影响火麻仁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超声处理未对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肽链分子量分布产生影响,但使火麻仁蛋白的表面结构变得疏松,覆盖的球形颗粒粒径减小,部分活性位点暴露出来,进而强化了蛋白质-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火麻仁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
焦奎[6](2019)在《以扇贝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制备工艺及其功能评价》文中指出我国海洋贝类资源丰富,加工后废弃物(贝壳、扇贝裙边等)数量巨大。目前,对贝类加工废弃物的传统利用方式产值偏低,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在我国城乡居民缺钙现象比较普遍,补钙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尤其作为最新型补钙产品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十分引人瞩目。本文以栉孔扇贝裙边为主要原料,探索酶解扇贝裙边蛋白制备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最优工艺条件,并进一步对制得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和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动物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扇贝裙边的效果进行优化,以游离氨基酸转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每种酶的最佳酶解温度、时间、pH和加酶量。经过优化后,最终游离氨基酸转化率为75.25%。将得到的复合氨基酸液与贝壳源氯化钙进行鳌合,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以氨基酸和钙离子的鳌合率为评价指标,最佳鳌合反应条件为鳌合温度40℃,鳌合时间为40min,介质pH为9.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鳌合反应,鳌合率可达92%。对得到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以及质量分析,确保钙离子成功鳌合和产品安全。通过动物试验对得到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进行功能性评价。一期动物试验选用四周龄SD雄性大鼠做壮骨试验,检测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内脏指数、钙代谢和骨密度等指标,确定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吸收利用效率、安全性及壮骨效果。二期动物试验选择三月龄的SD去势雌性大鼠模拟绝经后的骨质疏松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试验,检测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内脏指数和骨密度,同时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雌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以及Rank/Rankl/OPG通路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成骨通路蛋白Wnt/β-Catenin,并使用Micro-CT和免疫组化切片进一步确定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氨基酸鳌合钙有良好的吸收效果,能够显着增加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提高其OPG的表达,降低Rankl和Rank的表达水平,达到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值进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并且复合氨基酸鳌合钙无毒性,可以安全使用。本研究探讨了以扇贝裙边和贝壳制备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工艺技术,并对其功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价。该工艺简便易行、绿色环保,并且制备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吸收效果好,可以治疗绝经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研究结果为高值化综合利用海洋贝类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为治疗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满洋[7](2019)在《水产品副产物制备蛋白胨的研究》文中指出水产品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除去可食用的部分,剩余的部分称为水产品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这些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等,是生产蛋白胨的优质原材料。本文以鱿鱼副产物和南极磷虾副产物为原料,分别利用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进行复合酶分段水解和复合酶组合水解制备蛋白胨,并选取温度、时间、复合酶比、pH等4个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测定鱿鱼蛋白胨和南极磷虾蛋白胨的总游离氨基酸,分别以鱿鱼蛋白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为培养基,确定接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培养基浓度,并对培养效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复合酶分段水解制备鱿鱼蛋白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8.0,加入碱性蛋白酶水解1.5 h后,再加入风味蛋白酶继续水解3.0h,总加酶量1%,复合酶比1:1,该条件下水解率为24.88%;复合酶组合水解制备鱿鱼蛋白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温度为60℃,pH=5.0,同时加入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时间为5.0h,复合酶比1:1,该条件下水解率为17.20%。复合酶分段水解制备鱿鱼蛋白胨的水解率大于复合酶组合水解。鱿鱼蛋白胨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鱿鱼蛋白胨(复合酶分段水解)中总游离氨基酸(2780.42±1.45)mg/100g;鱿鱼蛋白胨(复合酶组合水解)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63.31±2.98)mg/100g,鱿鱼蛋白胨(复合酶分段水解)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大于鱿鱼蛋白胨(复合酶组合水解)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两种鱿鱼蛋白胨溶液为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浓度相同,分别为3.5g/L、4.0g/L、5.0g/L、4.5g/L。分别以两种鱿鱼蛋白胨为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其OD600,绘制生长曲线,并分别与市售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比,其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中培养12h14h时,测得4种微生物在牛肉膏蛋白胨中的OD600仅比在鱿鱼蛋白胨(复合酶分段水解)中大9.20%左右;同时也仅比在鱿鱼蛋白胨(复合酶组合水解)中大13.00%左右,说明鱿鱼蛋白胨可以替代牛肉膏蛋白胨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2)复合酶分段水解制备南极磷虾蛋白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5.0,加入碱性蛋白酶水解1.5h后,再加入风味蛋白酶继续水解3.5h,总加酶量1%,复合酶比1:1,该条件下水解率为28.38%;复合酶组合水解制备南极磷虾蛋白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60℃,pH=6.0,同时加入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时间为5.0h,复合酶比1:1时水解率为18.32%。复合酶分段水解制备南极磷虾蛋白胨的水解率大于复合酶组合水解。南极磷虾蛋白胨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南极磷虾蛋白胨(复合酶分段水解)中总游离氨基酸(2968.83±35.10)mg/100g;南极磷虾蛋白胨(复合酶组合水解)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507.08±40.96)mg/100g,南极磷虾蛋白胨(复合酶分段水解)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大于南极磷虾蛋白胨(复合酶组合水解)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两种南极磷虾蛋白胨溶液为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浓度分别为3.5g/L、4.0g/L、4.5g/L、5.0g/L。以两种南极磷虾蛋白胨为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其OD600,绘制生长曲线,并分别与市售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比,其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中培养12h14h时,测得4种微生物在牛肉膏蛋白胨中的OD600仅比在南极磷虾蛋白胨(复合酶分段水解)中大8.00%左右;同时也仅比在南极磷虾蛋白胨(复合酶组合水解)中大10.30%左右,说明南极磷虾蛋白胨可以替代牛肉膏蛋白胨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
刘晏玮[8](2019)在《预处理方式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液呈味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海鲜调味料被称为继味精、鸡精后的新一代营养型鲜味调味料,是由鱼贝类等原料及其加工副产物通过抽提、发酵、酶解等工艺手段制得的。其中,酶解是目前生产海鲜调味料的主要手段,但存在酶解效率低、酶解液苦腥味重、鲜味不足等瓶颈问题,制约了海鲜调味料产业的发展。现有关于水产动物蛋白酶解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蛋白酶方面(如酶的选择、酶解工艺优化等),对通过预处理底物改善其酶解特性的研究尚不多见。蛋白底物是影响酶解特性和酶解物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预处理方式可影响蛋白底物的结构及性质,引发蛋白质变性,进而影响其酶解性能,但其具体规律尚不清楚。鉴于此,本课题以低值贝类——蓝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加热、超声、氧化三种不同手段对蓝蛤肉进行预处理,结合双酶复合酶解,研究不同底物预处理方式对蓝蛤肉酶解特性及酶解液呈味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水产动物蛋白酶解技术的创新和海鲜调味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水解度、可溶性肽、呈味核苷酸、谷氨酸含量、滋味轮廓(电子舌分析)等为指标,在确定适宜蛋白酶种类的基础上,探究了酶解前不同加热预处理条件(加热温度50、70、90、100、121℃和加热时间5、10、15、20、25、30 min)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物呈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比2:1的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组合酶解,酶解液呈味特性良好。随着预处理温度的升高,酶解液水解度、可溶性肽含量、呈味核苷酸、谷氨酸含量、鲜味值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苦味值则呈波动趋势。延长热预处理时间不利于蓝蛤蛋白的水解和呈味物质的积累,但有助于降低苦味值。加热预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蓝蛤酶解液的整体风味和色泽,较优的预处理条件为加热温度70℃、加热时间10 min。2.采用超声波技术对蓝蛤肉酶解体系预处理后进行控制酶解,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液固比和酶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预处理酶解工艺。结果显示,超声功率和时间均对蓝蛤蛋白水解度具有显着影响,水解度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超声波预处理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20 min,液固比为2:1,此时得到的水解度为41.33%。进一步,采用超声波和加热(温度70℃,时间10 min)组合预处理酶解,对比发现超声预处理可以提高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5’-呈味核苷酸和琥珀酸的含量,而热预处理可以降低酶解液中的具有青草味和鱼腥味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但会造成滋味化合物的损失。采用不同的底物组合预处理酶解可以改善酶解液滋味特性,且能产生令人愉悦的香气,特别是热-超声预处理组,酶解液中含有更多的来自Strecker降解的酮类物质和丁酸乙酯等挥发性风味成分。3.基于H2O2具有使蛋白质氧化变性和脱腥的双重效果,采用不同浓度H2O2对蓝蛤肉预处理后进行酶解,结果发现5 mM和20 mM H2O2预处理可以提高蓝蛤酶解的水解度。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大分子量肽段比例提高。适度氧化有利于5’-核苷酸和琥珀酸的溶出。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H2O2浓度处理可显着影响酶解液的滋味轮廓、改变其主要味觉感受。不同H2O2浓度处理同时可显着影响酶解液的风味特征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5、20和50 mM H2O2处理样品中存在较多的(E,E)-2,4-庚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70 mM、100 mM H2O2处理样品含有(E)-2-己烯醛、(E)-2-辛烯醛不饱和醛类;70 mM H2O2处理样品中具有最多种类的酮类物质;H2O2处理可以增加酯类物质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了酶解液中肽分子量(MW)、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与电子舌味觉的相关性,表明70 mM浓度处理的样品,表现出较复杂的涩味、鲜味、苦味和回味等多种呈味特征,这主要与苦味氨基酸、琥珀酸和<200 Da、1000-2000 Da和>2000 Da的肽分子量分布相关。
冯结铧[9](2019)在《亚麻籽饼粕中支链氨基酸的初步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麻籽饼粕是亚麻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丰富,占饼粕总重量的30%以上。目前,其常作为动物饲料或当成废弃物处理,其蛋白质资源不仅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且给环境增加了一定的负担。亚麻籽饼粕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支链氨基酸(BCAAs)含量占总氨基酸15%左右。BCAAs是机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极具市场价值。而目前BCAAs的生产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尚未见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制备的BCAAs的相关报道。鉴于亚麻籽饼粕中含有较丰富的BCAAs,因此,本文选定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初步探究了从中提取蛋白质、进一步水解蛋白质制备支链氨基酸的方法,以期为充分利用亚麻籽蛋白资源,尤其为支链氨基酸相关产品开发奠定科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亚麻籽饼粕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饼粕中BCAAs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7.35%,提示亚麻籽饼粕是BCAAs的较好原料来源。(2)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籽饼粕粗蛋白,考察了p H、料液比(w/v)、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对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亚麻籽粗蛋白提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p H 9.5、料液比1∶35(v/w)、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0 h,验证试验测得该工艺下粗蛋白提取率达到53.96%。(3)采用超声辅助酶法对亚麻籽粗蛋白进行水解,探究了超声频率、加酶量、p H、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5个单因素对亚麻籽粗蛋白水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亚麻籽粗蛋白水解工艺,得到最佳水解工艺:超声频率6463.29 Hz,酶添加量3.47%,p H 9.40,水解温度47.60℃。在实际操作中将工艺参数调整为:超声频率6500 Hz,酶添加量3.5%,p H 9.4,水解温度45℃,此时水解度达到31.7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72%,说明该响应面模型准确有效。(4)初步探究了薄层层析法分离鉴定亚麻籽粗蛋白水解液中BCAAs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展开剂比例为正丁醇-丁醋酸-水:5∶2∶3,可有效实现BCAAs的分离鉴定。(5)采用膜分离技术对亚麻自粗蛋白水解液中的氨基酸进行分离纯化,收集不同截留分子量(4000 Da、2000 Da、1000 Da、500 Da、200 Da)超滤、纳滤膜过滤后的样品透过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500 Da的滤膜对BCAAs的富集效果最佳,此时透过液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644 mg/m L,BCAAs的含量为1.349 mg/m L,BCAAs提取率为29.85%。
杨建远[10](2019)在《水法提取茶油过程中天然组分乳化机制及破乳提油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油茶籽油(Camellia oil)系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含油酸高达80%左右,其脂肪酸组成合理,享有“东方橄榄油”等之美誉。油茶籽油具有降血脂、降血压、软化血管、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药理功效。水法是一种“安全、营养、经济”的新型提取食用油的方法。然而,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乳化,是导致其难以工业化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探讨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乳化液的形成机制,解决其破乳问题,提高提油率,本研究分析了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乳化液形成的主要成分,对乳化液中的主要天然乳化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并用这些成分进行乳化液的重构,比较分析其乳化特性,探讨其乳化作用机制。同时,探索了乳化油-冻融破乳提取油茶籽油的新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形成乳化液的主要物质组成为脂肪(67.83%)、水分(28.23%)、茶皂素(1.26%)、蛋白质(0.83%)、总糖(1.03%)、磷脂(0.82mg/g)和粗纤维(0.05%)等,其中,乳化液中乳化性固形物成分仅占乳化液总量的3.25%。2.从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形成的乳化液中提取到油茶籽醇不溶性乳化蛋白(CSEP),经进一步纯化得到两个主要的乳化性蛋白组分(CSEP-A和CSEP-B)。CSEP-A由7个主要蛋白(或亚单位)和少量多糖组成,其中的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1335 kDa;CSEP-B是一组分子量为1315 kDa的混合蛋白。在pH 7.0条件下,CSEP-A比CSEP-B具有更高的内源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CSEP-A和CSEP-B均富含Glu、Arg和Asp;而CSEP-A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33.47±2.35%)高于CSEP-B(18.70±0.03%);与CSEP-B相比,CSEP-A的乳化活性指数(EAI)更高,乳化指数(CI)更低,虽然CSEP-B和-A两组分乳化稳定指数(ESI)相近,但CSEP-A形成的乳化液较CSEP-B乳化液更稳定。经LC-MS鉴定,油茶籽油体蛋白(Oleosin)可能是CSEP-A中最主要乳化性蛋白。3.从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形成的乳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醇溶性乳化组分,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和葡聚糖凝胶G-200色谱柱进行纯化获得一具有强乳化活性的主要乳化成分,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进一步证实,这一纯化的醇溶性主要乳化成分为茶皂素、糖和蛋白的复合物(TCPC)。TCPC重构的乳化液分别置于一定范围的pH值(511)、离子强度(0200 mM NaCl)或热处理(6090℃;30 min)条件下,室温(1025℃)贮存14天,TCPC乳化液均表现十分稳定;然而,于pH 3条件时,TCPC乳化液出现了乳化液粒子的聚集与分层,于300 mM NaCl离子强度时,TCPC乳化液出现絮凝;但是,在冻融处理条件下,TCPC乳化液容易破乳。因此,醇溶性的茶皂素、糖和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乳化液形成的关键乳化性成分之一。4.比较CSEP、TCPC和CSEP+TCPC乳化液的乳化特征,CSEP乳化液的EAI(96.73 m2/g)显着高于TCPC乳化液(74.76 m2/g)和CSEP+TCPC乳化液(76.41 m2/g),而CSEP乳化液的ESI(174.50 min)则显着低于TCPC乳化液(323.97 min)和CSEP+TCPC乳化液(275.99 min);各乳化液中乳粒大小呈正态分布,且乳粒具有较好的均一性,但是CSEP乳化液的平均粒径(389.43 nm)明显大于TCPC乳化液(264.97 nm)和CSEP+TCPC乳化液(262.40 nm);室温下贮存14天后,各乳化液的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均无显着变化,其中CSEP乳化液ζ-电位较低,出现不稳定的乳液漂浮现象;另外,流变学特性表明,CSEP、TCPC和CSEP+TCPC乳化液均具有明显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呈现剪切稀化现象,在0.1100.0 rad/s的角频率扫描范围内,乳化液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大小均为:CSEP+TCPC>TCPC>CSEP,因此,CSEP+TCPC乳化液的凝胶强度略高,CSEP与TCPC的复合乳化可能具有协同增强乳化液凝胶强度的作用。5.研究了一种水法提取乳化油-冻融提取油茶籽油的新方法(AEEF),即:先收集乳化油,再通过冻融循环提取茶油。其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3(m/V),70℃下胶体磨研磨6 min,离心收集乳化油,重复2次;收集合并的乳化油经冷冻(?20℃)/解冻(50℃)循环破乳,离心收集上清游离油。AEEF最高得油率达89.37±0.51%,显着高于微波辅助水酶法(MAAEE)(83.05±1.14%),相似于压榨法(PE)和溶剂浸出-精炼法(SE-R);AEEF提取的油茶籽油中总氧化值(TOTOX)(6.82±0.12%)显着低于MAAEE、CEP和SE法提取的油茶籽油;其苯并芘(0.48μg/kg)含量低于SE-Oil,远低于《特、优级油茶籽油》团体标准(T/LYCY 001-2018);相比于SE-Oil和CEP-Oil,AEEF-Oil具有更高的α-生育酚和角鲨烯含量;同时更好保留了天然挥发性成分,油茶籽油的天然风味浓郁。AEEF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方法。因此,本研究在阐明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乳化液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种解决水法提取油茶籽油中乳化问题的新方法。
二、蛋白质水解法制取谷氨酸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水解法制取谷氨酸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花生壳应用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质资源 |
1.2.2 花生壳简介 |
1.2.3 花生壳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光合细菌简介 |
1.3.1 生物制氢研究进展 |
1.3.2 光合细菌的定义及分类 |
1.3.3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
1.3.4 光合细菌的培养基类别 |
1.3.5 光合细菌以糖类为底物的产氢研究 |
1.3.6 光合细菌以水解液为底物的产氢研究 |
1.3.7 光合细菌的产氢条件优化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技术路线图 |
2 花生壳水解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花生壳酸、碱及酶水解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花生壳酸水解工艺条件优化分析 |
2.2.2 花生壳碱水解工艺条件优化分析 |
2.2.3 花生壳酶水解工艺条件优化分析 |
2.2.4花生壳水解工艺结果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效产氢光合细菌分离纯化及产氢条件优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光合细菌培养基 |
3.1.3 光合细菌产氢液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菌种纯化鉴定 |
3.2.2 碳源对产氢的影响 |
3.2.3 氮源对产氢的影响 |
3.2.4 产氢液初始pH对产氢的影响 |
3.2.5 产氢液盐度对产氢的影响 |
3.2.6 产氢液磷酸盐浓度对产氢的影响 |
3.2.7 碳源浓度对产氢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响应面法研究花生壳水解液对Rhodobacter sphaeroides. LZY01产氢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设计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 |
4.2.2 三个因素对产氢量的影响 |
4.2.3 验证实验结果讨论 |
4.2.4 相关纤维素水解液制氢的产氢量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畜禽骨的结构及营养元素 |
1.2.1 畜禽骨的结构与力学特性 |
1.2.2 畜禽骨的营养组成及作用 |
1.3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与加工技术现状 |
1.3.1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现状 |
1.3.2 畜禽骨的加工技术现状 |
1.4 蒸汽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1 蒸汽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4.2 蒸汽爆破技术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设计搭建 |
2.1 引言 |
2.2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 |
2.2.1 沼气燃烧器结构设计计算 |
2.2.2 沼气燃烧器热力计算 |
2.2.3 烟风阻力计算 |
2.2.4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参数与结构 |
2.3 爆破装置选配 |
2.3.1 热喷放技术 |
2.3.2 瞬时弹射技术 |
2.4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总体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骨的蒸汽爆破机理研究 |
3.0 引言 |
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 |
3.2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量传递与能耗分析 |
3.2.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热传递模型建立 |
3.2.3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耗分析 |
3.3 牛骨蒸汽爆破中的传质过程分析 |
3.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的水分迁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骨的液化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牛骨的液化机制与工艺优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牛骨的去脂机制与工艺优化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微牛骨粉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超微牛骨汤粉的制备与表征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牛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牛骨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2.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2.2 生产成本分析 |
6.2.3 敏感性分析 |
6.3 分析与评价 |
6.3.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3.2 成本估算 |
6.3.3 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骨明胶的酶法制备及成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骨概述 |
1.1.1 骨的基本结构 |
1.1.2 骨的化学成分 |
1.1.3 骨的利用现状 |
1.2 骨胶原概述 |
1.2.1 骨胶原的生物合成 |
1.2.2 骨胶原的结构 |
1.2.3 骨胶原、骨明胶、骨胶原蛋白肽 |
1.3 骨明胶的研究 |
1.3.1 骨明胶概述 |
1.3.2 骨明胶制备工艺 |
1.3.3 骨明胶的应用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酶法制备骨明胶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原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本成分分析 |
2.3.2 钙含量测定 |
2.3.3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
2.3.4 酶活检测 |
2.3.5 骨明胶质量指标测定 |
2.4 骨明胶酶法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2.4.1 原料预处理 |
2.4.2 脱矿工艺优化 |
2.4.3 酶解条件优化 |
2.4.4 提胶工艺优化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脱脂骨粉的基本成分 |
2.5.2 脱矿工艺的确定 |
2.5.3 最适酶解条件的确定 |
2.5.4 提胶工艺的确定 |
2.6 一步酶法制胶工艺 |
2.6.1 工艺流程对比 |
2.6.2 产率与明胶品质(冻力与黏度)对比 |
2.6.3 生产消耗对比 |
2.6.4 一步酶法制胶评价 |
2.7 生命周期评价 |
2.7.1 目标与范围 |
2.7.2 清单分析 |
2.7.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酶法骨明胶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原料 |
3.2.2 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骨明胶氨基酸组成测定 |
3.3.2 骨明胶分子量分布测定 |
3.3.3 骨明胶圆二色性(CD)测定 |
3.3.4 骨明胶红外光谱(ATR-FTIR)测定 |
3.3.5 骨明胶X-射线衍射(XRD)测定 |
3.3.6 骨明胶等电点测定 |
3.3.7 骨明胶的流变特性 |
3.3.8 骨明胶的持水性与持油性 |
3.3.9 骨明胶的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 |
3.3.10 骨明胶的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骨明胶的一级结构 |
3.4.2 骨明胶的二级结构 |
3.4.3 骨明胶的三级结构 |
3.4.4 骨明胶的等电点 |
3.4.5 骨明胶的流变特性 |
3.4.6 骨明胶的持水性与持油性 |
3.4.7 骨明胶的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 |
3.4.8 骨明胶的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酶法制备骨明胶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原料 |
4.2.2 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酸溶骨胶原与酶溶骨胶原的分离纯化 |
4.3.2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4.3.3 分子量分布测定 |
4.3.4 红外光谱(ATR-FTIR)测定 |
4.3.5 肽序列质谱鉴定 |
4.3.6 酸溶骨胶原与酶溶骨胶原成纤维能力测定 |
4.3.7 谷氨酰胺(Gln)与天冬酰胺(Asn)含量测定 |
4.3.8 圆二色性(CD)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一步酶法制备骨明胶过程中酶的作用位点 |
4.4.2 酶法骨明胶等电点形成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酶法骨明胶制备高交联度明胶膜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原料 |
5.2.2 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MTgase交联明胶膜的制备 |
5.3.2 谷氨酰胺(Gln)含量测定 |
5.3.3 交联度检测 |
5.3.4 分子量分布测定 |
5.3.5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5.3.6 水溶性检测 |
5.3.7 机械特性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谷氨酰胺对MTgase修饰明胶膜交联度的影响 |
5.4.2 MTgase修饰对明胶分子量的影响 |
5.4.3 MTgase修饰对明胶三级结构的影响 |
5.4.4 MTgase修饰明胶膜的水溶性 |
5.4.5 MTgase修饰明胶膜的机械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生胶原结构明胶膜的构建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原料 |
6.2.2 试剂 |
6.2.3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明胶膜的制备 |
6.3.2 取向度测定 |
6.3.3 机械特性测定 |
6.3.4 圆二色性(CD)测定 |
6.3.5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6.3.6 硫酸钠残留量检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Kosmotropic离子SO_4~(2-)的作用机制 |
6.4.2 Na_2SO_4溶液辅助与机械形变诱导构建仿生胶原结构各向异性明胶膜 |
6.4.3 仿生胶原结构明胶膜的机械特性 |
6.4.4 仿生胶原结构明胶膜的光学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青霉素菌丝溶解及菌丝中蛋白质酶催化水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抗生素菌渣简介 |
1.2.2 抗生素菌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3 废毛发中角蛋白质溶解 |
1.2.4 纤维素溶解的研究现状 |
1.2.5 蛋白质催化水解的研究 |
1.3 本论文立题思想与内容简介 |
第2章 青霉素菌丝高效溶解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青霉素菌丝预处理 |
2.3.2 青霉素菌丝溶解 |
2.3.3 溶解液中蛋白质、多糖含量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碱热法溶解青霉素菌丝 |
2.4.2 酸热法溶解青霉素菌丝 |
2.4.3 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解菌丝 |
2.4.4 溶解液中蛋白质、多糖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的分布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 |
3.3.2 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等电点沉淀菌丝蛋白质 |
3.4.2 菌丝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酶法催化水解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酶法水解菌丝蛋白质 |
4.3.2 菌丝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酶法水解菌丝蛋白质 |
4.4.2 复合酶法水解菌丝蛋白质 |
4.4.3 酶解液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火麻仁蛋白制备、性能表征及超声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火麻仁的营养价值 |
1.2.1 火麻仁油的营养价值 |
1.2.2 火麻仁蛋白的营养价值 |
1.2.3 火麻仁多肽的生理活性 |
1.3 火麻仁蛋白研究现状 |
1.3.1 火麻仁蛋白制备技术 |
1.3.2 火麻仁蛋白的加工特性 |
1.4 植物蛋白的研究现状 |
1.4.1 蛋白质结构 |
1.4.2 植物蛋白的分类 |
1.4.3 植物蛋白质提取分离方法 |
1.4.4 植物蛋白功能性研究 |
1.4.5 植物蛋白的改性研究 |
1.4.6 超声处理在植物蛋白改性中的应用 |
1.5 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2 火麻仁蛋白的提取分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脱脂火麻仁粉的制备 |
2.3.2 碱提酸沉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3.3 盐溶盐析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3.4 蛋白含量测定 |
2.3.5 蛋白提取率计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火麻仁及脱脂火麻仁粉蛋白含量 |
2.4.2 碱提酸沉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4.3 盐溶盐析法制备火麻仁蛋白 |
2.4.4 两种分离方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火麻仁蛋白中氨基酸组成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16种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2 色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3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3.3.4 仪器精密度 |
3.3.5 方法稳定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16种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
3.4.2 色氨酸的保留时间及标准曲线 |
3.4.3 仪器精密度及方法稳定性 |
3.4.4 火麻仁蛋白氨基酸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分离方法对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功能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含量测定 |
4.3.2 蛋白提取率计算 |
4.3.3 灰分 |
4.3.4 脂肪含量 |
4.3.5 颜色测定 |
4.3.6 SDS-PAGE |
4.3.7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8 巯基和二硫键含量 |
4.3.9 溶解性 |
4.3.10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4.3.11 持水力 |
4.3.12 荧光光谱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理化性质 |
4.4.2 颜色测定 |
4.4.3 SDS-PAGE |
4.4.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4.5 巯基以及二硫键含量 |
4.4.6 溶解性 |
4.4.7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4.4.8 持水力 |
4.4.9 荧光光谱 |
4.5 本章小结 |
5 超声改性火麻仁蛋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声处理 |
5.3.2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5.3.3 SDS-PAGE |
5.3.4 扫描电镜分析 |
5.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5.3.6 巯基/二硫键含量 |
5.3.7 溶解性 |
5.3.8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5.4.2 SDS-PAGE |
5.4.3 扫描电镜 |
5.4.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5.4.5 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 |
5.4.6 溶解性 |
5.4.7 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以扇贝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制备工艺及其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扇贝裙边酶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优化 |
1.1 试验试剂、仪器与材料 |
1.1.1 试剂 |
1.1.2 仪器 |
1.1.3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扇贝裙边的预处理 |
1.2.2 扇贝裙边粉末的脱脂 |
1.2.3 酶解工艺流程 |
1.2.4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 |
1.2.5 总氮(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
1.2.6 粗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脱脂结果 |
1.3.2 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1.3.3 酶解试验结果 |
1.4 小结 |
第二章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制备及其质量分析 |
2.1 试验试剂、仪器与材料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扇贝壳为钙源的氯化钙制备 |
2.2.2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制备 |
2.2.3 钙离子的测定:EDTA滴定法 |
2.2.4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重金属、微生物及贝类毒素检测[40]: |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2.6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在体外胃肠模拟体系中的稳定性 |
2.2.7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鳌合试验优化结果 |
2.3.2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重金属、微生物及贝类毒素检测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4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在体外胃肠模拟体系中的稳定性 |
2.3.5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安全性、吸收及壮骨效果评价 |
3.1 试验试剂、仪器与材料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1.3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动物分组 |
3.2.2 内脏指数 |
3.2.3 钙代谢测定 |
3.2.4 血液学指标测定 |
3.2.5 骨密度测定 |
3.2.6 试验小鼠饲料、股骨及粪便中的钙含量的测定 |
3.2.7 动物伦理学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内脏指数 |
3.3.2 一期动物试验血清生化结果 |
3.3.3 一期动物试验骨密度 |
3.3.4 钙代谢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治疗骨质疏松效果评价 |
4.1 试验试剂、仪器与材料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1.3 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动物分组 |
4.2.2 血液学指标测定 |
4.2.3 骨密度测定 |
4.2.4 Micro-CT检测 |
4.2.5 骨壁厚度及骨结构检测 |
4.2.6 ELISA试剂盒检测 |
4.2.7 骨钙含量测定 |
4.2.8 石蜡切片 |
4.2.9 Western blot |
4.2.10 数据分析 |
4.2.11 动物伦理学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二期动物试验血清生化检测 |
4.3.2 二期动物试验股骨L3、L4 腰椎骨密度及骨钙含量 |
4.3.3 Micro-CT结果 |
4.3.4 骨壁厚度及骨结构分析结果 |
4.3.5 ELISA试验结果 |
4.3.6 切片结果 |
4.3.7 Western blot结果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1 栉孔扇贝概述 |
1.1 栉孔扇贝的形态特征 |
1.2 栉孔扇贝的营养成分 |
2 我国海洋贝类资源利用现状 |
2.1 鲜食及传统食品加工 |
2.2 功能性食品及医药领域应用 |
3 贝类蛋白资源酶解研究现状 |
3.1 蛋白酶解常用工具酶 |
3.1.1 动物蛋白酶 |
3.1.2 植物蛋白酶 |
3.1.3 微生物蛋白酶 |
3.2 贝类蛋白酶解工艺研究 |
3.2.1 酶解条件系数 |
3.2.2 酶解工艺研究方法 |
4 复合氨基酸鳌合钙的研究进展 |
4.1 氨基酸鳌合物概述 |
4.2 制备氨基酸鳌合钙的原料 |
4.2.1 制备氨基酸鳌合钙的氨基酸源 |
4.2.2 制备氨基酸鳌合钙的钙源 |
4.3 氨基酸鳌合钙的制备 |
4.3.1 酶解蛋白质与钙盐水相结合技术 |
4.3.2 高压流体纳米磨技术 |
4.3.3 微波固相合成技术 |
4.3.4 离子交换法 |
4.3.5 电解法 |
4.4 氨基酸鳌合钙的应用 |
4.4.1 氨基酸鳌合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4.4.2 氨基酸鳌合钙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4.4.3 氨基酸鳌合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4.4.4 氨基酸鳌合钙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 |
5 绝经后的骨质疏松 |
5.1 致病原因 |
5.1.1 继发性骨质疏松 |
5.1.2 绝经后骨质疏松 |
5.2 临床表现 |
5.3 治疗方法 |
5.3.1 激素替代疗法(HRT) |
5.3.2 补钙 |
5.3.3 维生素D(vitamin D) |
5.3.4 双磷酸盐二磷酸盐 |
5.3.5 降钙素(CT)降钙素(CT) |
5.3.6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 |
5.3.7 氟制剂氟 |
5.3.8 甲状旁腺素(PTH)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水产品副产物制备蛋白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鱿鱼、南极磷虾的概述 |
1.1.1 鱿鱼、南极磷虾的生物资源 |
1.1.2 鱿鱼、南极磷虾的开发情况 |
1.1.3 鱿鱼副产物、南极磷虾副产物研究现状 |
1.2 蛋白胨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胨的简介 |
1.2.2 蛋白胨的来源 |
1.3 蛋白胨的制备工艺 |
1.3.1 酸水解 |
1.3.2 碱水解 |
1.3.3 酶水解 |
1.4 蛋白胨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复合酶分段水解鱿鱼副产物制备蛋白胨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活的测定 |
2.3.2 鱿鱼副产物制备蛋白胨工艺流程 |
2.3.3 蛋白胨的制备 |
2.3.4 加入风味蛋白酶的适宜时间 |
2.4 单因素实验 |
2.4.1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2.4.2 水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
2.4.3 复合酶比对水解率的影响 |
2.4.4 pH对水解率的影响 |
2.5 正交实验 |
2.6 水解率 |
2.7 鱿鱼蛋白胨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2.8 测定鱿鱼副产物(皮、内脏等)、鱿鱼胴体(鱿鱼躯体)、鱿鱼蛋白胨的成分 |
2.9 鱿鱼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最适浓度 |
2.9.1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9.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9.3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9.4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10 数据处理 |
2.11 结果与讨论 |
2.11.1 酪氨酸标准曲线 |
2.11.2 风味蛋白酶酶活 |
2.11.3 碱性蛋白酶酶活 |
2.11.4 加入风味蛋白酶的适宜时间 |
2.12 单因素实验 |
2.12.1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2.12.2 水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
2.12.3 复合酶比对水解率的影响 |
2.12.4 pH对水解率的影响 |
2.13 正交实验结果 |
2.14 鱿鱼副产物(皮、内脏等)、鱿鱼胴体(鱿鱼躯体)、鱿鱼蛋白胨的成分 |
2.15 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2.16 鱿鱼蛋白胨的应用 |
2.16.1 鱿鱼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最适浓度 |
2.16.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测定 |
2.16.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测定 |
2.16.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16.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测定 |
2.1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酶分段水解法南极磷虾副产物制备蛋白胨 |
3.1 原料与方法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南极磷虾蛋白胨的工艺流程 |
3.2.2 蛋白胨的制备 |
3.2.3 加入风味蛋白酶的时间 |
3.3 单因素实验 |
3.3.1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3.3.2 水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
3.3.3 复合酶比对水解率的影响 |
3.3.4 pH对水解率的影响 |
3.4 正交实验 |
3.5 水解率 |
3.6 测定在南极磷虾蛋白胨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3.7 测定南极磷虾副产物(虾壳、虾头等)、南极磷虾虾仁、南极磷虾蛋白胨成分 |
3.8 南极磷虾蛋白胨的应用 |
3.8.1 南极磷虾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最适浓度 |
3.8.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8.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8.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8.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9 数据处理 |
3.10 结果与讨论 |
3.10.1 加入风味蛋白酶的时间 |
3.11 单因素实验 |
3.11.1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3.11.2 水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
3.11.3 复合酶比对水解率的影响 |
3.11.4 pH对水解率的影响 |
3.12 正交实验结果 |
3.13 测定南极磷虾副产物(虾壳、虾头)、南极磷虾虾肉(虾去壳、去头后的躯体)、南极磷虾蛋白胨成分 |
3.14 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3.15 南极磷虾蛋白胨的应用 |
3.15.1 南极磷虾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中最适添加量 |
3.15.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15.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15.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15.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1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酶组合水解鱿鱼副产物制备蛋白胨 |
4.1 原料与方法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鱿鱼副产物制备蛋白胨的工艺流程 |
4.3 单因素实验 |
4.3.1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4.3.2 水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
4.3.3 复合酶比对水解率的影响 |
4.3.4 pH对水解率的影响 |
4.4 正交实验 |
4.5 水解率 |
4.6 鱿鱼蛋白胨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4.7 测定鱿鱼蛋白胨中的营养成分 |
4.8 鱿鱼蛋白胨的应用 |
4.8.1 鱿鱼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最适浓度 |
4.8.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8.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8.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8.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9 数据处理 |
4.10 结果与讨论 |
4.10.1 单因素实验 |
4.11 正交实验结果 |
4.12 鱿鱼蛋白胨的营养成分 |
4.13 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4.14 鱿鱼蛋白胨的应用 |
4.14.1 鱿鱼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最适浓度 |
4.14.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4.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4.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4.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鱿鱼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酶组合法水解南极磷虾副产物制备蛋白胨 |
5.1 原料与方法 |
5.1.1 原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制备南极磷虾蛋白胨的工艺流程 |
5.3 单因素实验 |
5.3.1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5.3.2 水解率随时间的变化 |
5.3.3 复合酶比对水解率的影响 |
5.3.4 pH对水解率的影响 |
5.4 正交实验 |
5.5 水解率 |
5.6 南极磷虾蛋白胨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5.7 测定南极磷虾蛋白胨中的营养成分 |
5.8 南极磷虾蛋白胨的应用 |
5.8.1 南极磷虾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最适浓度 |
5.8.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8.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8.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8.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9 数据处理 |
5.10 结果与讨论 |
5.10.1 单因素实验 |
5.11 正交实验结果 |
5.12 南极磷虾蛋白胨的营养成分 |
5.13 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
5.14 南极磷虾蛋白胨的应用 |
5.14.1 南极磷虾蛋白胨在培养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中最适添加量 |
5.14.2 大肠杆菌(E.coli)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14.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14.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14.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南极磷虾蛋白胨上生长曲线的测定 |
5.1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预处理方式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液呈味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蓝蛤概述 |
1.2 蛋白酶解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概况 |
1.3 蛋白酶解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蛋白酶的特异性 |
1.3.2 酶解工艺的选择 |
1.3.3 酶解底物预处理技术 |
1.4 酶解产物的风味特征 |
1.4.1 非挥发性滋味化合物 |
1.4.2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2 热预处理对蓝蛤酶解及酶解液呈味特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3 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水解度的测定 |
2.3.3 TCA-可溶性肽含量的测定 |
2.3.4 电子舌测定 |
2.3.5 5'-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2.3.6 谷氨酸含量的测定 |
2.3.7 色泽的测定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种类蛋白酶对蓝蛤水解度、酶解液可溶性肽含量及滋味特性的影响 |
2.4.2 双酶组合酶解对蓝蛤水解度、酶解液可溶性肽含量及滋味特性的影响 |
2.4.3 不同热预处理温度对蓝蛤水解度、酶解液可溶性肽含量的影响 |
2.4.4 不同热预处理温度对蓝蛤酶解液主要鲜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5 不同热预处理温度对蓝蛤酶解液主要呈味特性的影响 |
2.4.6 不同热预处理温度对蓝蛤酶解液色泽的影响 |
2.4.7 不同热预处理时间对蓝蛤水解度、酶解液可溶性肽含量的影响 |
2.4.8 不同热预处理时间对蓝蛤酶解液主要鲜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9 不同热预处理时间对蓝蛤酶解液主要呈味特性的影响 |
2.4.10 不同热预处理时间对蓝蛤酶解液色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超声波和加热组合预处理对蓝蛤酶解及酶解液风味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3 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超声波预处理酶解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3.3.3 不同预处理方法制备酶解液 |
3.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
3.3.5 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 |
3.3.6 水解度的测定 |
3.3.7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3.8 5'-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3.3.9 琥珀酸含量的测定 |
3.3.10 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和测定 |
3.3.11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超声波预处理酶解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关键影响因素 |
3.4.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预处理酶解蓝蛤工艺 |
3.4.4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蓝蛤酶解液中呈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3.4.5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蓝蛤酶解液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H_2O_2氧化预处理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液风味特征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仪器设备 |
4.3 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水解度的测定 |
4.3.3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3.4 5'-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4.3.5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4.3.6 MALDI-TOF-TOF质谱测定酶解液中肽分子量分布 |
4.3.7 电子鼻分析 |
4.3.8 电子舌分析 |
4.3.9 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H_2O_2浓度对蓝蛤水解度的影响 |
4.4.2 不同H_2O_2浓度对蓝蛤酶解液肽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4.4.3 不同H_2O_2浓度下蓝蛤酶解液的电子鼻分析 |
4.4.4 不同H_2O_2浓度下蓝蛤酶解液的电子舌主成分分析 |
4.4.5 不同H_2O_2氧化浓度下电子舌测定蓝蛤酶解液的鲜、苦味值 |
4.4.6 不同H_2O_2氧化浓度对蓝蛤酶解液中呈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4.4.7 不同H_2O_2浓度对蓝蛤酶解液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
4.4.8 不同样品之间MW,呈味物质与电子舌味觉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亚麻籽饼粕中支链氨基酸的初步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麻籽概述 |
1.2 亚麻籽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1 亚麻籽油 |
1.2.2 亚麻籽蛋白 |
1.2.3 亚麻籽胶 |
1.2.4 亚麻籽木酚素 |
1.3 支链氨基酸概述 |
1.3.1 支链氨基酸的定义和组成 |
1.3.2 支链氨基酸的生理代谢特点 |
1.3.3 支链氨基酸的营养作用 |
1.3.4 支链氨基酸的抗疲劳作用 |
1.3.5 支链氨基酸的免疫调节作用 |
1.3.6 支链氨基酸的应用 |
1.4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
1.4.1 提取法 |
1.4.2 化学合成法 |
1.4.3 生物法 |
1.5 氨基酸的分离纯化 |
1.5.1 沉淀法 |
1.5.2 反应萃取法 |
1.5.3 离子交换法 |
1.5.4 膜分离法 |
1.6 氨基酸的分析检测 |
1.6.1 茚三酮比色法 |
1.6.2 气相色谱法 |
1.6.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4 毛细管电泳 |
1.6.5 近红外光谱 |
1.7 课题立项背景、目的和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麻籽饼粕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亚麻籽饼粕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2 亚麻籽粗蛋白提取基本工艺流程 |
2.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3.4 正交试验设计 |
2.3.5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亚麻籽饼粕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4.3 正交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麻籽饼粕蛋白水解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超声辅助酶法水解亚麻籽蛋白工艺 |
3.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3.3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4 水解度的测定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2 响应面优化模型的建立 |
3.4.3 水解实验的优化与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粗蛋白水解液中氨基酸的平面色谱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理 |
4.3.2 操作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载体对氨基酸层析效果的影响 |
4.4.2 不同型号展开槽对氨基酸层析效果的影响 |
4.4.3 不同比例展开剂的分离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过滤纯化水解液中氨基酸及氨基酸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膜过滤工艺原理 |
5.3.2 膜过滤操作方法 |
5.3.3 液相分析方法 |
5.3.4 支链氨基酸提取率和得率的计算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亚麻籽粗蛋白水解液氨基酸含量分析 |
5.4.2 膜过滤透过液氨基酸含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和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水法提取茶油过程中天然组分乳化机制及破乳提油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茶油的主要特征 |
1.2 茶油的主要提取技术 |
1.2.1 传统压榨提油技术 |
1.2.2 传统溶剂浸出提油技术 |
1.2.3 其它提油技术 |
1.2.4 水法提油技术 |
1.2.5 几种茶油提取技术比较 |
1.3 乳化液形成的物质基础 |
1.4 天然乳化成分的复合乳化机制 |
1.5 水法提油中乳化液的破乳技术 |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法提取茶油过程中乳化液形成的物质基础及主要乳化组分的提取 |
2.1 前言 |
2.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化液及脱脂乳化物的制备 |
2.3.2 乳化液组成及含量分析 |
2.3.3 乳化液中主要乳化性成分的提取 |
2.3.4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乳化液的主要物质组成 |
2.4.2 乳化液中醇溶性组分的提取 |
2.4.3 乳化物中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的提取 |
2.5 讨论 |
2.5.1 乳化液的物质组成及主要乳化性成分 |
2.5.2 主要乳化性成分的醇溶性 |
2.5.3 醇不溶性乳化蛋白 |
2.6 小结 |
第3章 乳化液中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的分离、表征及其乳化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脱脂乳化物冻干粉的制备 |
3.3.2 乳化液中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的分离纯化 |
3.3.3 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组分中成分的测定 |
3.3.4 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组分SDS-PAGE和 Native-PAGE电泳 |
3.3.5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3.6 内源荧光强度(FI) |
3.3.7 表面疏水性(S0) |
3.3.8 二级结构分析 |
3.3.9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3.10 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组分的乳化特性 |
3.3.11 醇不溶性主要乳化蛋白的LC-MS分析 |
3.3.12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醇不溶性乳化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3.4.2 SDS-PAGE和 Native-PAGE电泳 |
3.4.3 氨基酸组成 |
3.4.4 内源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 |
3.4.5 二级结构的预测 |
3.4.7 CSEP-A和CSEP-B的乳化特征 |
3.4.8 LC-MS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乳化液中醇溶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乳化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乳化物中醇溶性乳化成分的分离纯化 |
4.3.2 醇溶性主要乳化成分的理化特征 |
4.3.3 醇溶性主要乳化成分的乳化特性 |
4.3.4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乳化物中醇溶性主要乳化成分的分离纯化 |
4.4.2 TCPC的理化特性分析 |
4.4.3 环境条件对TCPC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茶皂素、糖和蛋白的复合物(TCPC) |
4.5.2 TCPC的乳化稳定性 |
4.6 小结 |
第5章 CSEP和TCPC复合乳化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乳化物中TCPC乳化成分的分离纯化 |
5.3.2 油茶籽醇不溶性乳化蛋白(CSEP)的提取 |
5.3.3 PCPC和CSEP的复合乳化特征 |
5.3.4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乳化液的EAI和ESI |
5.4.2 乳化液的粒度分布和平均粒径 |
5.4.3 乳化液的Zeta电位 |
5.4.4 乳化液的乳析指数(CI) |
5.4.5 乳化液的流变特性 |
5.4.6 乳化液的显微结构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乳化油-冻融法提取油茶籽油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原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乳化油-冻融法提取茶油(AEEF) |
6.3.2 茶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6.3.3 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品质比较 |
6.3.4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乳化油的组成 |
6.4.2 乳化油制备工艺参数 |
6.4.3 不同方法提取茶油的品质特征 |
6.5 讨论 |
6.5.1 AEEF法提取茶油的提油率 |
6.5.2 AEEF法提取茶油的品质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水法提取油茶籽油过程中乳化液形成的物质基础 |
7.1.2 水法提取茶油籽油过程中形成的乳化液中醇不溶性乳化蛋白 |
7.1.3 水法提取茶油籽油过程中形成的乳化液中醇溶性主要乳化成分 |
7.1.4 醇不溶性乳化蛋白与茶皂素、糖和蛋白复合物的复合乳化特征 |
7.1.5 乳化油-冻融破乳提取茶油 |
7.2 创新性 |
7.3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蛋白质水解法制取谷氨酸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 吕政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D]. 张舒晴.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3]骨明胶的酶法制备及成膜特性研究[D]. 马艳丽. 江南大学, 2020(01)
- [4]青霉素菌丝溶解及菌丝中蛋白质酶催化水解研究[D]. 张展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5]火麻仁蛋白制备、性能表征及超声改性研究[D]. 徐鹏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6]以扇贝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的复合氨基酸鳌合钙制备工艺及其功能评价[D]. 焦奎. 青岛大学, 2019(03)
- [7]水产品副产物制备蛋白胨的研究[D]. 满洋.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预处理方式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液呈味特性的影响[D]. 刘晏玮. 渤海大学, 2019(01)
- [9]亚麻籽饼粕中支链氨基酸的初步制备研究[D]. 冯结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9
- [10]水法提取茶油过程中天然组分乳化机制及破乳提油技术的研究[D]. 杨建远.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