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李光富
(湖北省来凤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湖北恩施445700)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共救治的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平均随访1年,患者的JOA评分为(15.0±0.1),与治疗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结论: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联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手术;内固定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143-02
脊髓性颈椎病是颈椎性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尤其时多节段脊髓颈椎病会累计多个椎体节段,导致椎体压迫颈髓造成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1]。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躯体感觉严重减退、上肢和下肢均有麻木和无力感[2]。该种疾病已经发现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负责将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截瘫的情况。临床治疗中手术入路途径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研究哪种手术入路的效果更好我院进行长期的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是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计病例数为42例,年龄最小的4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7岁,年龄中数为(57.3±1.4)岁,病程时间在0.5~4年之间,病程中数为(2.3±0.2)年;其中病变节段为3个的患者32例,病变节段为4个的患者10例,霍夫曼征单侧呈阳性患者12例,双侧均呈阳性患者30例。
1.2诊断标准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四肢肌肉力量下降明显,双手和双腿的基本运动功能显著下降,退不肌腱反射实验表现非常的亢进;患者的颈部、肩膀等部位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等。所有患者均行颈椎间盘CT扫描检查和脊髓MRI造影诊断检查,确诊患者的颈椎弧度值减小,CT扫描显示患者颈椎间盘的责任节段发生变性情况,有不同程度的突出变化;MRI造影诊断显示患者的椎间盘出现病理性变化的数量≥3个,部分患者脊髓神经遭到破坏等[3]。
1.3方法
1.3.1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取仰卧位医护人员在患者的肩部、后颈部等垫上软质垫枕,同时将头部的活动范围予以限制从而维持其颈椎处于伸拉状态。术前患者充分阅读诊断检测报告,掌握病变节段的具体位置然后在气管和前右侧胸锁乳突肌内缘中间为入路口,然后沿着食管、气管等重要组织的间隙行钝性分离方式直至颈椎为止,将患者的椎体、椎间盘组织充分显露,术者行“C”型臂透视定位方式来确定发生病变的椎体结构,术者在施术位置相邻的椎体使用成开启处理,切除病变椎间盘、韧带组织和髓核组织。对患者椎体后缘使用刮匙进行扩大减压处理。使用咬骨钳拔除病椎体,然后依次讲后纵韧带进行切除处理,将脊髓组织的压迫全部清除。减压处理之后的节段会形成一个骨槽,取一个钛笼植入骨槽之中,其前缘略低于椎体后缘保持平滑,从颈部前路位置将钛板进行锁定处理,同时将相应的颈椎结构使用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固定操作,操作完毕之后使用透视法对固定的位置一一确认常规留置引流管和缝合处理,手术完毕。
1.3.2药物治疗
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61;生产企业: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2.0g/kg溶于2.0ml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3d。
1.4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颈椎曲度改善程度的评价:使用Borden氏测量标准对患者的颈椎曲度C值进改善程度进行检测;JOA评分标准: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使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为4个项目,分别是四肢运功功能评价、括约肌功能状况以及感觉神经障碍等,评价分数范围在0~17分之间[4]。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实验中所有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对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显示,手术时间在86min~113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92.3±0.5)min,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最少为128ml,出血量最多的为325ml,平均出血量为(266.5±24.0)ml。并发症情况:该组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经对症治疗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本次实验随访1年,分别对术后不同时期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4个月、8个月、12个月患者的颈椎曲度C值评分和JO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是较为少见的颈椎疾病类型,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呈隐性侵袭发展,所以大多数患者因身体不适就诊时病情程度已经较为严重,也因此耽误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由于颈椎间盘在退变的过程中会造成韧带骨化以及骨赘增生的情况,所以会造成脊髓神经压迫的情况,因此早期的有效治疗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截瘫等后果。
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原则是对受压迫的脊髓神经进行完全解压处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有几个要点需要术者注意:①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纵韧带尤其时后韧带无论有没有病变均切除处理,预防髓核组织遗漏的情况,该种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②病变椎体行次全切操作后还应该将周围的神经根管组织全面探查,对于仍然存在压迫或者解压不彻底的应该进一步完善,提升手术效果;③在使用撑开器时尽量不要将撑开的幅度过堵增加,以免导致神经根的机械损伤;同时在选择钛笼直径应该在13mm左右,固定螺钉的长度要适宜。本次实验中随访1年,随访率为100%,术后1年患者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分别为(6.5±3.4)和(15.0±0.1),与治疗前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斌,范磊,成伟男等.王云华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02(26):720-721.
[2]王良意,周杰,曹前来.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12(19):78-79.
[3]曾庆平,何坚沃,雷学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07(01):652-653.
[4]刘勇,陈亮,顾勇.两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钛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相邻两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01(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