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美新移民女作家书写的“自我东方主义”现象

论欧美新移民女作家书写的“自我东方主义”现象

论文摘要

欧美新移民女作家作为由“第三世界”流向“第一世界”的迁徙者,有感于现实处境的困囿,欲以对历史中国的重新想象来抵抗殖民话语的塑造以确立自我身份,但她们的书写却掉进了“自我东方主义”的陷阱。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和性别视角切入,选取欧美新移民女作家严歌苓、虹影的文本为例,展现欧美华人女作家书写的“自我东方主义”现象,并佐以新移民男作家哈金的创作为参照,分析不同性别视角下“自我东方主义”呈现的异同点。绪论部分,对本文所论述的研究对象、主题及方法进行阐释界定,并评述该主题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突破点。第一章,论述“东方主义”的历史源流,并对“东方主义”进行阐释,同时指出华人同样参与了“东方主义”的建构,从而发生了自叙本土历史的偏移。第二章,展现欧美新移民女作家虹影的“自我东方主义”书写,分别包括虹影对浮华上海的东方传奇式书写、对宗教轮回神秘主义的迷恋以及对中国女人性爱能力的夸张化描绘。第三章,评述欧美新移民女作家严歌苓的“自我东方主义”书写,展现其面临身份认同危机时对历史中国的梳理,最终指向对受难的“地母”这一终极理想形象的塑造。第四章,论述新移民男作家哈金的“自我东方主义”书写,包括专制的红色中国、被阉割的男性和奇观化的女人,同时分析这一“东方主义”产生的策略性缘由。第五章,分析不同性别视角下的“自我东方主义”叙事异同。结语部分,笔者提出“自我东方主义”的突围可能,即建立起个人化叙事与国族叙事的分野,展现去本质主义化的中国真实。这或许是个人身份在族裔和性别领域得以真正确立的坦途。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主题与方法
  •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突破点
  • 第一章 从“东方主义”到“自我东方主义”
  • 第一节 “他者化”的魔幻“东方”——“东方主义”话语的源流
  • 第二节 被建构的殖民话语——“东方主义”释义
  • 第三节 自叙历史的偏移——华人“东方话语”的自我建构
  • 第二章 混杂古典神秘与现代妖魅的“东方尤物”——虹影笔下的“她”中国
  • 第一节 浮华海上的“她”历史——虹影的上海叙事
  • 第二节 神秘轮回与性爱崇拜——“寻找”主题下的身份指认
  • 第三章 包容万物的伟大雌性——严歌苓笔下的“她”中国
  • 第一节 反思、颠覆与重建——寻求身份认同的三种方式
  •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迷失——严歌苓小说的“自我东方主义”趋向
  • 第四章 “他者”眼中的“她者”——哈金笔下的“她”中国
  • 第一节 专制的“红色中国”
  • 第二节 被阉割的男人和奇观化的女人
  • 第三节 “真实”的东方及策略下的“东方主义”
  • 第五章 “自我东方主义”话语的性别叙事异同
  • 第一节 欧美新移民华人作家中国语境叙事的共同特征
  • 第二节 吸引型叙事的自我指认——从叙事视角看新移民女作家中国叙事的性别内涵
  • 结语:“自我东方主义”话语的突围可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东方主义”设计美学思维对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启示[J]. 湖南包装 2019(06)
    • [2].对欧美“法律东方主义”的反思与超越[J]. 法学评论 2020(02)
    • [3].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J]. 读书 2020(07)
    • [4].他者的幻相:走出法律东方主义的逻辑陷阱[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5].《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J]. 交大法学 2017(03)
    • [6].“想象”他者与“虚构”自我的学理表达——有关《法律东方主义》及其中国反响[J]. 交大法学 2017(03)
    • [7].“自我东方主义”之辨:一段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历史回望[J]. 华文文学 2017(05)
    • [8].解析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J]. 艺术品鉴 2020(09)
    • [9].论《逃离德黑兰》中的“东方主义”[J]. 校园英语 2016(32)
    • [10].《黑暗之心》中的“无声”[J]. 青年文学家 2017(21)
    • [11].看不见中国:帝国视野与法律东方主义[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12].组稿人絮语[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13].论法律与东方主义[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14].法律东方主义话语中的中国与美国[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15].何须浅碧深红色?——由《法律东方主义》展开[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16].法律东方主义的醒与迷——评络德睦新著《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17].浅析《扶桑》中的“他者”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08)
    • [18].《野草在歌唱》中的种族意识[J]. 北方文学 2017(20)
    • [19].超越"西方的东方"——评《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J]. 人大法律评论 2017(01)
    • [20].东西方相遇之话语与现实:《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札记[J]. 人大法律评论 2017(01)
    • [21].法律东方主义[J]. 人大法律评论 2014(02)
    • [22].从萨义德与《东方主义》看后殖民翻译[J]. 作家 2010(24)
    • [23].夹缝中的生存与成长——从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华女阿五》中的华人形象[J]. 山花 2011(18)
    • [24].中国问题对“东方主义”的挑战及其理论潜能[J]. 文艺争鸣 2018(07)
    • [25].从褒扬到贬损——东方主义对于中国形象的论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6].自我东方主义?丽江旅游形象的想象与建构[J]. 旅游学刊 2018(09)
    • [27].“黄色”蝴蝶的挣扎与困境——《蝴蝶君》中的东方主义内涵[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7)
    • [28].浅析平面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J]. 大众文艺 2015(12)
    • [29].对《喜福会》中的东方主义再思考[J]. 作家 2010(18)
    • [30].浅析“东方主义”理论[J]. 青春岁月 2010(22)

    标签:;  ;  ;  

    论欧美新移民女作家书写的“自我东方主义”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