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苯系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己二酸、苯胺、水杨酸等,此外还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环境中的苯酚主要来源于工厂排出的废气和废水,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从而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产生危害。除此,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使用的含苯酚产品也可以使人体暴露于苯酚,如润喉片,消毒剂等,在饮用水中、香烟的烟雾中也发现了苯酚。苯酚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国内关于苯酚的毒性研究基本上都是苯酚中毒的病例报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较少。由于苯酚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因此研究苯酚的毒性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活性炭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苯酚,并通过研究苯酚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生态毒性诊断研究,以评价苯酚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目的:1建立水体中苯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并通过研究苯酚在水体中的暴露水平,以评价苯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2研究苯酚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3观察苯酚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各阶段毒理学终点的影响,以评价苯酚及对硝基苯胺对生物体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方法:1用活性炭富集自来水及河水中的苯酚,富集后的活性炭加入0.5mol/L的NaOH,同时超声进行解吸,滤过后加H2SO4将pH值调至5左右,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为273nm,发射波长为300n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pH为6.87)= 45:55。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了不同浓度DNA对苯酚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离子强度和温度对苯酚-DNA混合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用Stern-Volmer方程进行数据处理。3不同浓度的苯酚、对硝基苯胺对受精后0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观察染毒后4、8、12、16、24、36、48、72小时不同的毒理学终点,并用LD50统计软件计算各个终点的EC50值。用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评价苯酚和对硝基苯胺联合对斑马鱼胚胎各发育阶段的联合效应。结果:1建立了检测水体中痕量苯酚的活性炭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1×103X + 19.37,r=0.9991,加标回收率为83.2%-88.2%,相对标准偏差为3.1%,方法的检出限为30ng/L。自来水中未检测到苯酚,河水中的苯酚含量为73.75μg/L。2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苯酚的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位于273nm和299nm处。小牛胸腺DNA的加入对苯酚的荧光存在着猝灭作用,室温条件下测定ct-DNA对苯酚的动态猝灭常数为7.062×103 L/mol。3本实验各浓度组均未观察到苯酚、对硝基苯胺对斑马鱼胚胎的眼点、耳石发育及20秒内主动运动三个毒理学终点的影响。斑马鱼胚胎对苯酚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为48小时黑素细胞不发育,EC50 = 52.14 mg/L;斑马鱼胚胎对对硝基苯胺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为72小时发育畸形,EC50=26.11mg/L。苯酚和对硝基苯胺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因毒理学终点不同而表现不同,32小时无血液循环、48小时无心率,48小时心包水肿表现为弱的协同作用;32小时心律减慢表现为相加作用;24小时尾部延展,48小时卵凝结,72小时发育畸形和孵化率表现为弱的拮抗作用。结论1活性炭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酚的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测定样品结果满意。2 ct-DNA对苯酚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动态猝灭,在体外实验条件下,苯酚与DNA之间未形成络合物。3苯酚的毒性小于对硝基苯胺,两者均可对斑马鱼胚胎的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并致使斑马鱼胚胎发育畸形。两者的联合作用在不同的毒理学终点表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