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TiO2进行改性,成功合成了两种复合型催化剂:掺杂型光催化剂和核壳型磁载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讨了热处理条件和复合物中TiO2的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TEM、XRD、UV-Vi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本论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组成: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3+掺杂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掺杂范围内,该纳米粒子的粒径随Fe3+掺杂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Fe3+的掺入不仅可以控制TiO2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而且可以使该纳米微粒对光的吸收向可见区拓展;Fe3+的适量掺入,可以显著提高纳米TiO2在自然光条件下的催化活性。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磁基体(Fe2O3和NiFe2O4),以溶胶-凝胶法制得易于固液分离回收的磁载纳米光催化剂TiO2/Fe2O3和TiO2/NiFe2O4,且研究了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能力,并探讨了焙烧温度及核与壳的配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法成功的实现了TiO2作为壳层对磁性核的包裹,样品为核壳结构。磁核的引入有利于催化剂的吸收光波长范围加宽,并已进入可见光区,且吸收强度也增大。两种磁性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均为600℃;而最佳配比却有所不同,催化剂TiO2/Fe2O3在配比为20:1时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TiO2/NiFe2O4的最佳配比为40:1,磁性催化剂可在8h内对亚甲基蓝的脱色降解率可达到90%左右,最后探讨了导致此类催化剂活性不高的影响因素。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半导体纳米粒子的特性1.1.1 光学特性1.1.2 光电转换特性1.1.3 光电催化特性1.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3 光催化氧化的机理1.4 高光催化活性化条件1.4.1 晶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4.2 粒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4.3 表面羟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1.5 催化氧化技术的应用1.5.1 有机污染物的处理1.5.2 无机污染物的处理1.5.3 贵金属的提取回收1.5.4 光催化化学合成1.5.5 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6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1.6.1 贵金属沉积1.6.2 耦合半导体1.6.3 染料光敏化作用1.6.4 离子掺杂1.7 光催化剂的固定化1.7.1 载体的选择1.7.2 光催化反应体系类型1.8 磁分离技术的应用1.8.1 在医药上的应用1.8.2 生物细胞的磁分离1.8.3 在选矿上的应用1.8.4 在水处理上的应用1.9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1.9.1 论文研究方向1.9.2 论文研究内容参考文献3+/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二章 Fe3+/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2.1 引言2.2 实验部分2.2.1 试剂与仪器3+/TiO2光催化剂'>2.2.2 溶胶-凝胶法制备Fe3+/TiO2光催化剂3+/TiO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2.2.3 Fe3+/TiO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2.3 结果与讨论2.3.1 微观形貌分析结果2.3.2 晶相结构分析结果2.3.3 吸光特性分析结果3+/TiO2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2.3.4 Fe3+/TiO2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2.4 本章小节参考文献2/Fe2O3磁载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三章 TiO2/Fe2O3磁载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3.1 引言3.2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3.3 实验部分3.3.1 试剂与仪器3.3.2 样品的制备2/Fe2O3磁载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研究'>3.3.3 TiO2/Fe2O3磁载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研究3.4 结果与讨论3.4.1 微观形貌分析结果3.4.2 晶相结构分析结果3.4.3 吸光特性分析结果3.4.4 磁性能分析结果2/Fe2O3磁载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3.4.5 TiO2/Fe2O3磁载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3.5 本章小节参考文献2/NiFe2O4磁载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四章 TiO2/NiFe2O4磁载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4.1 引言4.2 实验部分4.2.1 试剂与仪器4.2.2 样品的制备2/NiFe2O4磁载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研究'>4.2.3 TiO2/NiFe2O4磁载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研究4.3 结果与讨论4.3.1 微观形貌分析结果4.3.2 晶相结构分析结果4.3.3 吸光特性分析结果4.3.4 磁性能分析结果2/NiFe2O4磁载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4.3.5 TiO2/NiFe2O4磁载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4.4 本章小节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磁载体论文; 纳米材料论文; 制备论文; 表征论文; 催化性能论文; 亚甲基蓝论文; 脱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