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土木香(Inula helenium)又名祁木香、藏木香,为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东部,在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有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有栽培。根茎常作药用,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驱虫、降压等活性,可用于消化不良,胸腹胀痛,呕吐腹泻,痢疾等症[1]。其常见化学成分有倍半萜、倍半萜内酯、三萜、糖类、氨基酸类,其中倍半萜内酯以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为主,为其特征性成分,也是土木香重要的活性成分。2005年,从土木香培养根中得到一个麝香草酚衍生物,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念球菌属等有中等的抑制活性,与异土木香内酯抑菌活性相似[2]。从土木香根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内酯Isocostunolide对三种癌细胞(人黑素瘤细胞A20558,人肝细胞瘤HT-29,人结肠腺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诱导性细胞毒性,其IC50分别是3.2,5.0,2.0μg/mL[3]。在对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中,异土木香内酯对U251SP和T-98 (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株),HLE (人肝癌细胞株)MM1-CB和HMV-1 (人黑色素瘤细胞株),KT (人乳腺癌脑转移肿瘤细胞株)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并对移植性肿瘤(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4]。2001年,Lawrence等对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α-氨基取代内酯的活性进行了研究,活性实验表明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及其两类氨基取代内酯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5]。因此寻找土木香中新的活性化合物,并进一步研究其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对土木香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土木香的根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并对部分化合物单体进行活性筛选。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土木香的根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以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分离,寻找新的化学成分,并对提取的土木香倍半萜内酯进行结构修饰,分离纯化产物,并应用MS、1H-NMR、13C-NMR、1H-1H-COSY、HSQC、HMBC等现代化手段完成单体化合物分子的结构鉴定。方法:干燥的土木香(Inula helenium)根切片(9.8 Kg)适当粉碎后,用95%乙醇连续冷浸提取三次,浸提物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粘膏状(3.0 Kg),将1.5 Kg浸膏在搅拌下以石油醚超声提取,浓缩,继而得到石油醚部位(333.9 g),将石油醚提取过的浸膏悬浮于饱和食盐水,分别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浓缩,分别得到二氯甲烷部位(3.5 g)、乙酸乙酯部位(7.8 g)和正丁醇部位(34.7 g)。对提取得到的不同部位进行薄层检识并选择合适的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以薄层硅胶色谱检识洗脱液成分,合并相同成分的洗脱液,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以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新的化学成分,并应用MS、1H-NMR、13C-NMR、1H-1HCOSY、HSQC、HMBC、NOESY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这些单体化合物进行检测,依据测定的图谱数据分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选择合适的溶剂溶解土木香倍半萜内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分次加入反应剂,加热搅拌,间隔取样,以薄层色谱检识反应进行的情况。反应完全后回收溶剂,选择合适的洗脱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上述方法测定产物的结构。结果:通过系统提取分离土木香(Inula helenium)的根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并对其中5个进行结构鉴定,其中有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2个甾体化合物,1个咖啡酸酸酐,分别为4, 4-dimethylsterols (2),Isoalantolactone (4),alantolactone (5),β-谷甾醇(6),Caffeic acid anhydride (7)。结论:本课题对土木香(Inula helenium)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采用了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或方法,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并且运用了多种现代波谱手段及其相关知识,对其中的5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