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鉴定论文-赵海红,李存香,李翔,吴海生,冯建萍

微生物鉴定论文-赵海红,李存香,李翔,吴海生,冯建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鼠疫菌弱毒株,耐受株,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比较

微生物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红,李存香,李翔,吴海生,冯建萍[1](2019)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鼠疫菌弱毒株及其噬菌体耐受株的鉴定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比较鼠疫菌弱毒株(614F株)及其耐受菌株(R-2-12、R-2-51和R-2-56)生化、营养等表型特征。方法参照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标准规程A,使用Retro Spect’ 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Gen III鉴定板检测显示,鼠疫菌614F株及其耐受菌株(R-2-56)不能发酵麦芽糖、密二糖、鼠李糖; 614F株L-脯氨酸反应阳性,而614F株耐受中间代R-2-12、R-2-51株和耐受株R-2-56 L-脯氨酸反应阴性; 614F株氨曲南反应阴性,而614F株耐受中间代R-2-12、R-2-51株和耐受株R-2-56氨曲南反应阳性。结论 614F株与其耐受菌株(R-2-12、R-2-51、R-2-56)比较生化表型无改变,但营养特征(脯氨酸)反应和抗生素(氨曲南)反应有差别。提示鼠疫菌弱毒菌614F株耐受株在耐受过程中营养需求和抗生素的抗性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9年12期)

徐全华,王羿[2](2019)在《无菌药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的鉴定和种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无菌药品洁净区生产环境发现的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和种群分析,初步建立环境微生物数据库,为微生物的溯源调查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的安全。方法:对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B级洁净区动态监测发现的148株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菌体收获、皂化、甲基化、萃取、碱洗涤提取脂肪酸,采用MIDI Sherloc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种群分析。结果:148株分离菌株分属于15个属31个种,出现频次较高的属依次为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和节杆菌属,叁个属的菌种出现的频次占全部分离菌株的77.7%。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菌株依次为藤黄微球菌、科氏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克氏葡萄球菌和变金黄节杆菌,这5种细菌出现的频次占全部分离菌株的69.0%。结论:在洁净区环境监测中,发现较高频次的是以人源性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等为主的菌株,因此,规范进入洁净区的人员行为规范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清洁消毒程序,将有助于减少由人员导致的微生物污染。(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9年12期)

阎春兰,唐豪,陈荣清,刘虹杉,吴丽娜[3](2019)在《环境中抑菌微生物YZ-02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抑菌微生物YZ-02的生长及其抑菌机理.方法:以实验室发现的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YZ-02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特征、生长特性、耐药性、抑菌性等进行研究,利用16S rDNA对其进行测序,测定了其基因组框架图,并探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该菌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常见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强,基因组中存在多种芽孢杆菌特有的细菌素基因hag,ituA,tasA等,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这些细菌素基因在YZ-02菌株抗菌时的表达显着上调.结论:隶属于芽孢杆菌属的YZ-02菌株可抑制多种常见细菌生长,可能是hag基因和ituA基因等细菌素单个或联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舒,李慧[4](2019)在《某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的鉴定能力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的鉴定能力及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各科室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脓液、血液等为临床标本,将分离出的病原菌110株和实验室保存的参考菌株50株作为检测菌株。采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并对鉴定正确率、鉴定时间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5株革兰阴性菌中正确鉴定73株,正确率为97.33%,85株革兰阳性菌中正确鉴定82株,正确率为96.47%。革兰阴性菌的鉴定正确率高于革兰阳性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菌株的鉴定均在9h内完成,其中肠杆菌属和微球菌属两种菌株在6h内完成了84%左右的鉴定。革兰阴性菌的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3.33%,革兰阳性菌为94.12%,总符合率为93.75%。结论 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有关细菌的鉴定准确性较高,可以快速提供鉴定结果,是明确病原菌的重要工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3期)

曾绮文,王青柏,朱红惠[5](2019)在《叁种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从生化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叁个水平上介绍叁种典型的微生物鉴定技术VITEK?2 Compact、16S r RNA基因测序和MALDI-TOF MS,阐述不同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局限性、优化方案及联用技术,并分析比较叁种鉴定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其在食源性病原菌监测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刘悦,朱小亚,蒋析文[6](2019)在《基于NGS的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病原体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常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传统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主要基于微生物纯化培养和分离,但绝大多数微生物为非培养微生物,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免疫学方法和PCR技术等每次检测样品数量少且只能检测已知病原体。宏基因组学技术以某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群体为研究对象,在非培养型微生物的鉴定中极具优势。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应用,使得该技术迅速而又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中,并已渗透到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病原体鉴定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本文就近几年基于NGS的宏基因组学在病原微生物鉴定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7](2019)在《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本文以分离并获得具有Cr(VI)耐受、还原能力的微生物为目标,[方法]从受污染土壤提取液中富集Cr(Ⅵ)耐受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实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Cr(VI)耐受、还原菌株,其中2株菌株的Cr(VI)耐受能力较好,W1菌株和W3菌株。这两株菌株均能在铬浓度为100mg/L的培养液中生存,且具有一定的还原Cr的能力。[意义]这两株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丰富了处理铬污染微生物的生物资料,对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马召稳,李元晓,梁含,王占彬,李旺[8](2019)在《苜蓿青贮中微生物种群分析及主要菌种的筛选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反刍动物最主要的粗饲料蛋白来源,可通过青贮保持其最佳的饲用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苜蓿青贮的主要微生物组成,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到苜蓿青贮的主要菌种,研发适合苜蓿青贮的微生物添加剂。首先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天然半干苜蓿青贮中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利用MRS、NA、LB、PDA以及麦氏培养基,采用有氧和厌氧两种培养方式从天然苜蓿青贮饲料中筛选微生物菌种;对筛选到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其种属。结果表明,苜蓿青贮中的主要微生物群落(鉴定到属的水平)为海洋杆菌属(Oceanobacill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i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is),分别占到24.9%、14.3%、13.9%。在37℃有氧和厌氧条件下以不同培养基共分离出30株菌株。经过形态学和保守序列比对确定,其中15株为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8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2株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各1株。所筛选菌株和鉴定结果与宏基因组测序的分析结果相一致,表明所筛选的菌种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吴亚然,熊汝艳,陈霞霞,贾洪喆,陈锌铖[9](2019)在《食品腌制食盐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风味贡献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盐腌制食品发酵过程中的活性微生物大部分来自食盐,不同种类的高盐微生物决定了我国传统高盐发酵食品的风味。利用微生物组16S sDNA测序及纯培养技术,本项目分析了浙江福建两省沿海叁处晒盐场高盐池卤水中的高盐微生物多样性,在20%盐浓度分离培养条件下,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共分离并鉴定了18株细菌,7株古菌,并对上述菌株进行了基于酪蛋白或明胶培养基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检测,其中,古菌Halobacterium salinarum具有最好的酪蛋白降解能力,Halorubrum cibarium和Haloarcula argentinensis具有最好的明胶降解能力,在肉制品高盐模拟发酵过程中分别添加上述分离纯培养的微生物,发酵结束后,收集发酵液及气体,以电子鼻技术评价发酵后食品气味特征,并检测发酵液游离氨基酸浓度等重要指标,我们发现Halobacterium salinarum及Halomonas denitrificans在不显着改变发酵品风味的前提下能有更好的游离氨基酸生成,暗示了一种为传统工艺提速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王彦凤,王志钢,苑琳,郝慧芳,王潇[10](2019)在《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设计从富含乳酸菌的样品中分离目标菌,通过多次划线传代,结合形态观察与革兰氏染色,获得纯培养物,接下来通过16sRNA基因序列与使用API 50 CH试剂盒进一步将目标菌鉴定到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这一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微生物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无菌药品洁净区生产环境发现的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和种群分析,初步建立环境微生物数据库,为微生物的溯源调查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的安全。方法:对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B级洁净区动态监测发现的148株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菌体收获、皂化、甲基化、萃取、碱洗涤提取脂肪酸,采用MIDI Sherloc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种群分析。结果:148株分离菌株分属于15个属31个种,出现频次较高的属依次为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和节杆菌属,叁个属的菌种出现的频次占全部分离菌株的77.7%。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菌株依次为藤黄微球菌、科氏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克氏葡萄球菌和变金黄节杆菌,这5种细菌出现的频次占全部分离菌株的69.0%。结论:在洁净区环境监测中,发现较高频次的是以人源性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等为主的菌株,因此,规范进入洁净区的人员行为规范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清洁消毒程序,将有助于减少由人员导致的微生物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赵海红,李存香,李翔,吴海生,冯建萍.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鼠疫菌弱毒株及其噬菌体耐受株的鉴定比较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9

[2].徐全华,王羿.无菌药品生产环境微生物的鉴定和种群分析[J].中国药事.2019

[3].阎春兰,唐豪,陈荣清,刘虹杉,吴丽娜.环境中抑菌微生物YZ-02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机理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吴舒,李慧.某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的鉴定能力及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5].曾绮文,王青柏,朱红惠.叁种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分析与应用[J].轻工科技.2019

[6].刘悦,朱小亚,蒋析文.基于NGS的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病原体鉴定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9

[7].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J].科技风.2019

[8].马召稳,李元晓,梁含,王占彬,李旺.苜蓿青贮中微生物种群分析及主要菌种的筛选鉴定[J].草业科学.2019

[9].吴亚然,熊汝艳,陈霞霞,贾洪喆,陈锌铖.食品腌制食盐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风味贡献评价[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10].王彦凤,王志钢,苑琳,郝慧芳,王潇.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标签:;  ;  ;  ;  

微生物鉴定论文-赵海红,李存香,李翔,吴海生,冯建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