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助卫出营”法改善 “昼不精”治疗失眠证的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韩东利
导师: 张洪斌
关键词: 失眠证,昼不精,夜不螟,助卫出营法,临床观察,理论探讨
文献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用《内经》营卫昼夜循行理论来深入研究睡眠-觉醒的周期节律性特征,对失眠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即失眠产生的病机关键在于营卫循行昼夜节律的失常,治疗应以调和营卫,助卫出营为主,从而使“营卫循环,如环无端”,以达到“昼精而夜瞑”的生理状态,来提高白天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方法:临床观察选取40例营卫不和证型失眠患者和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用Epworth困倦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量表,对失眠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对比。并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失眠组“昼不精,夜不瞑”相关因素的关系,评定失眠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昼夜状态以及经治疗后失眠患者证候的改善情况,探讨桂枝汤加减方对调和营卫、助卫出营,以促进睡眠的影响。 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经统计学统计显示,助卫出营法治疗失眠,能够改善患者的“昼不精”状态,并能因“昼不精”状态的改善使患者的“夜不瞑”状态也得到改善,各项中医证候也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临床痊愈者占52.5%,显效者占25%,有效者占15%,无效者占7.5%,总有效率为92.5%。临床效果较好。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认为失眠患者是“昼不精,夜不瞑”的昼夜觉醒与睡眠紊乱状态的结果。“昼不精”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和思虑过度;“夜不瞑”表现为夜寐不安、忽寐忽醒、神魂不安的形式。临床观察显示与正常的“昼精”、“夜瞑”相对,失眠患者处于的是“昼不精,夜不瞑”的状态;用助卫出营法来调和营卫、助卫气循行,能够改善患者的日间状态,促进“夜瞑”。 助卫出营法恢复“昼精”,为临床治疗失眠证提供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论文目录:
引言
助卫出营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整理与统计
二、观察结果
(一) 一般资料
(二) 治疗组各因素观察结果
三、讨论
(一) 助卫出营法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
(二) 助卫出营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机制分析
(三) 临床疗效评价
营卫不和与睡眠理论探讨
一、失眠证的源流追溯
(一) 病名考证
(二) 历史沿革
二、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一) 失眠的病因分类
(二) 失眠的治疗
(三) 西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缺陷
三、中医论治失眠证的临床思路
(一) 失眠的常见病因
(二) 失眠的基本病机
(三) 论治方法
四、对失眠症治疗研究中的问题思考与展望
(一) 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困惑
(二) 中医睡眠理论的再探讨
(三)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失眠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 宋咏梅.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