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参加九运会代表团的通报(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林晓春[2](2020)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多元参与主体的诉求差异及其整合》文中研究指明基层参与精准扶贫的主体走向多元化是构建大扶贫体制的必然选择。研究多元参与主体的诉求差异及其整合,对推动精准扶贫成效最大化,丰富乡村治理理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研究的基层参与扶贫的多元主体主要为:县(乡)政府、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帮扶责任人、村两委、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七大主体。他们由于自身角色、定位、能力水平、对扶贫工作的认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具体的利益诉求上会有不同,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基层政府处于扶贫参与的主导地位,诉求以宏观大局为主,渴求高质量的脱贫成效。而其他的主体属于扶贫参与的协助方,在诉求高质量脱贫成效的大局下由于角色的不同存在个体诉求差异。这些诉求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使得精准扶贫工作在不同层面产生一些工作矛盾和难点,对高质量脱贫造成一定的阻碍。有效整合基层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基层参与精准扶贫的七大帮扶主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其诉求的满足与否息息相关,被帮扶主体——农户,他们的不同诉求对帮扶主体也提出了一些挑战。文章重点分析了多元主体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同诉求,以及这些诉求对精准扶贫工作造成的影响。从而结合实际提出基层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的整合途径,即建立健全多种扶贫激励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组织监督体系;构建全社会扶贫价值共识体系;加强利益整合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增强扶贫对象内生动力。
范军元[3](2020)在《P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各国研究人员围绕解决贫困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和思考。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贫困人口众多、贫困问题突出,扶贫工作底数不清,扶贫举措精准性不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多个层面,涵盖扶贫政策的精准传达、精准实施、精准反馈等系列要求。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正确引领下,扶贫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成功帮助很多贫困群众摘掉了“贫困帽子”。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同样暴露出许多问题,有的地方存在数字脱贫、程序脱贫、错位扶贫、表面扶贫、“低保”式脱贫、“捐款”式脱贫等不良现象,使扶贫实践偏离原本设计的轨道,出现执行偏差、偏移、不精细、不精准等问题,导致精准扶贫工作陷入困境。因此,及时发现、排查、分析并摆脱这些困境行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保持脱贫摘帽的胜利成果,致力于长期巩固扶贫工作成效、后续解决相对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结合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以P县为研究对象,对县域层面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与困境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已经执行的政策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为后期保持扶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叙述写作本文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阐述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等概念,对精准扶贫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集体行动理论进行研究探讨;结合P县执行精准扶贫政策的举措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致使精准扶贫工作在某些层面产生了执行困境;梳理P县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的种种困境,并从调度机制尚不健全、内生动力长期欠缺、执行政策未尽全力、前期筹备不够充分、过程监管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缺乏活力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围绕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建议,作者认为,要在精准扶贫中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摆脱这些现实困境,必须要优化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改进帮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注重扶志与扶智双轮驱动,充分创造政策执行的先置条件,实行有效可控的全过程监管,精准实施绩效考评工作。最后,作者在总结前文研究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保持扶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并推动P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乔克[5](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指出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徐菁[6](2016)在《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性项目,在大型综合性比赛中占有较大的奖牌比重。一个省(区、直辖市)要想成为体育强省(区、直辖市),就必须拥有自身的优势项目,且优势项目涵盖范围的大小及其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综合竞技能力。田径一直是江苏省的一类重点项目。如何力争使优势项目保持优势和潜优势实现突破,全面提高江苏田径竞技水平,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为研究对象,并以部分教练员、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为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巴雷托截取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全面调查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情况以及竞技水平现状,深入剖析江苏田径队项目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重点内容及影响因素,明确提出江苏田径队潜优势项目实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田径队已布局的男、女项目分别占奥运会设项总数的81.82%和76.19%。项目布局特征主要有:男子和女子的项目布局存在差别,中跑和田赛项目布局及其发展总体滞后,集体项目布局与建设工作显示成效,项目布局的论证、决策和建设等工作已得到高度重视,布局项目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女子项目竞技水平总体优于男子,短跑、长跑和竞走等项目具有竞争优势。江苏田径队项目实力结构由竞赛成绩名次、科学化训练水平及其创新、领军人物状态、运动员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教练员团队和训练资源与保障水平等七个一级指标组成,并涵盖了33个二级指标。影响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和建设的因素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因素和训练因素,并涵盖了21个二级指标。提升江苏田径队潜优势项目实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有:后备人才由单轨培养向多轨培养转变,训练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运行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合作转变,教练员队伍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专家治队转变,目标定位由趋同向特色发展转变,训练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等。
吕晶[7](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提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陈越洋[8](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指出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盈雪莉[9](2012)在《安徽省体育强省发展的理论探索》文中提出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事业,对于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省体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着成绩“安徽省十二规划”也将发展体育强省列在其中。体育是彰显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建设安徽省体育强省是落实党中央制定的新的体育奋斗目标的有力举措,对推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提高省份知名度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建设安徽省体育强省目标更是可以对中部崛起计划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了与体育强省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维角度出发,以“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为基础,对发展安徽省体育强省进行理论探索,确立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同时对目前中国一些传统体育强省进行多角度分析,找出安徽省与之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关于实现安徽省体育强省的发展建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中国当前的传统体育强省之一的广东省和安徽省的体育为研究对象,从中找出安徽省与之存在的差距,进而有效地推进安徽省向体育强省迈进。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体育大省是指其在竞技体育方面和群众体育方面以及体育产业方面三者之间协调发展、互为促进,并在本国体育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省份。体育强省是指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都已达到本国领先水平,可以在国家重大体育事务中有掌控能力,并在对本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从而发展本省体育事业。2.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群众体育发展程度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作为判定体育强省的基本指标。3.安徽省与中国其它体育强省之间的差距:竞技体育领域体现在全运会奖牌数、十六届亚运会及北京奥运会奖牌数、全国赛事中的影响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职业运动员人数等方面;群众体育领域体现在体育人口、体育场地设施、经费决定了群众体育发展程度、全民的体育和健康意识、群众体育指导工作等方面;体育产业领域则表现在经济基础、体育产业占全省GDP比重、体育产业链是否完备、体育消费市场、体育用品业和职业体育业等方面。4.从综合实力,群众体育兴趣和需求,体教和科研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消费市场等方面对安徽省向体育强省迈进提出了对策。
郑亚飞[10](2012)在《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是我国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是调动地方(省市、自治区及行业体协)竞技体育工作最有力的竞赛杠杆,是实现我国奥运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手段。竞赛规程是运动竞赛中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指导性、促进性和控制性。各省竞技体育的发展都是以“全运会”为导向开展竞赛项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产生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竞赛规程及相关文件的研究,竞赛规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比赛项目的调整、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注册与交流的变化,特别是篮、排、足三大球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由所占比例的5%增加到17%,体现了国家对三大球的重视。分析研究竞赛规程的变化,结合四川省竞技体育的现状发现:四川省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式较为严峻,三大球优秀人才匮乏,夺金牌大项较少,冲金点和面明显不足,优势项目少,且面临断档危机;教练员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大部分项目缺乏高水平教练员;在优秀运动员的交流引进上与强省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取消“西部政策”给四川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竞技体育市场开发程度较低,男女排在联赛中竟无赞助,男子足球差一点远走他乡。四川省体育局应从竞赛规程变化中寻找解决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根据竞技体育现实情况,发展战略上应以奥运会夺金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完善梯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抓一线、带二线、挂三线;依靠体育院校,培养全运会竞赛管理人才,创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完善体教结合运动员培养体系,加强与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训练水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坚持科技兴体,认真研究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科学恢复;依托市场作用,加大竞技体育市场开发,重视联赛。
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参加九运会代表团的通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参加九运会代表团的通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多元参与主体的诉求差异及其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精准扶贫的意义 |
(三)精准扶贫基层多元参与主体 |
二、基层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及其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 |
(二)弗里曼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五)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
第三章 基层多元参与主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与多元主体诉求差异的相关性 |
一、县(乡)级政府 |
二、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 |
三、基层乡镇干部 |
四、帮扶责任人 |
五、村委会 |
六、社会组织 |
七、金融机构 |
八、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的相关性 |
(一)诉求分化导致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
(二)多元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与其诉求的满足与否息息相关 |
第四章 基层多元参与主体的诉求差异及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影响 |
一、县(乡)政府诉求及其影响 |
二、驻村第一书记诉求及其影响 |
三、乡镇干部诉求及其影响 |
四、帮扶责任人个人诉求及其影响 |
五、村委会诉求及其影响 |
六、社会组织诉求及其影响 |
七、金融机构诉求及其影响 |
第五章 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的整合途径 |
一、有效整合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化解多元主体矛盾 |
(二)有利于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
(三)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基层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差异的整合途径 |
(一)建立健全多种扶贫激励机制 |
(二)构建多元共治的组织监督体系 |
(三)构建全社会扶贫价值共识体系 |
(四)加强利益整合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
(五)增强扶贫对象内生动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P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政策执行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精准扶贫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集体行动理论 |
第三章 P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现状 |
一、P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背景 |
(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和发展 |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 |
二、P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情况 |
(一)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
(二)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情况 |
第四章 P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
一、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存在的困境 |
(一)扶贫工作机构受到局限 |
(二)帮扶人员的执行力偏弱 |
(三)贫困群众自身条件较差 |
(四)建档立卡户识别不精准 |
(五)帮扶措施的成效打折扣 |
(六)考核退出的评定有难度 |
二、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存在困境的原因 |
(一)扶贫工作调度机制尚不健全 |
(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长期欠缺 |
(三)基层人员执行政策未尽全力 |
(四)精准扶贫前期筹备不够充分 |
(五)政策执行过程监管流于形式 |
(六)绩效结果考评管理缺乏活力 |
第五章 P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对策 |
一、优化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
(一)建立全社会深度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
(二)强化政策执行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
(三)健全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 |
(四)创新任务分配和资源统筹工作机制 |
(五)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大数据共享机制 |
二、改进帮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
(一)优化帮扶人员结构 |
(二)开展精细化和实用性的培训 |
(三)推行帮扶人员积分制管理 |
三、注重扶志与扶智双轮驱动 |
(一)加大教育引导力度 |
(二)注重典型示范带动 |
(三)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
四、充分创造政策执行的先置条件 |
(一)开展基础性调研摸底 |
(二)理顺政策执行流程 |
(三)加强基层扶贫组织建设 |
(四)科学选拔任用干部队伍 |
(五)探索运用试点推广模式 |
五、实行有效可控的全过程监管 |
(一)健全配套的法规制度 |
(二)抓好关键环节的监督 |
(三)坚持监管与反腐相结合 |
(四)启用问责的容错修正程序 |
六、精准实施绩效考评工作 |
(一)充分激发绩效考评的引导作用 |
(二)保持绩效考评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
(三)改进绩效绩效的方法和指标 |
(四)强化绩效考评的结果运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
四、邓小平的复出 |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
一、肯定洋为中用 |
二、改善对外关系 |
三、从引进到开放 |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
二、突破两个禁区 |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断开拓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征程的重要性 |
1.1.2 认真贯彻落实加快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省精神的自觉性 |
1.1.3 解决《江苏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指出问题的紧迫性 |
1.1.4 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竞技体育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性 |
1.1.5 有关省级层面田径潜优势项目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研究的滞后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顺应江苏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全面振兴基础大项 |
1.2.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江苏田径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2.3 为江苏田径队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和改善项目实力结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
1.2.4 丰富有关田径项目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内容体系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解释 |
1.4.1 优势项目 |
1.4.2 潜优势项目 |
1.4.3 项目布局 |
1.4.4 转变发展方式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特尔菲法 |
2.2.4 巴雷托截取法 |
2.2.5 专家访谈法 |
2.2.6 实地调查法 |
2.2.7 数理统计法 |
2.2.8 逻辑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省级田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概念界定与认定标准 |
3.1.1 概念界定 |
3.1.2 认定标准 |
3.2 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及其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
3.2.1 现有项目布局统计 |
3.2.2 项目发展的组织与实施 |
3.2.3 全运会获奖牌项目和第4-8名项目的变化特征 |
3.2.4 近年来我省选手进入田径各项目全国年度排名前12名的变化特征 |
3.2.5 项目布局特征 |
3.2.6 项目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经验教训 |
3.3 江苏田径队项目实力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
3.3.1 有关研究内容及其方法的确定 |
3.3.2 江苏田径队项目实力结构的组成 |
3.3.3 江苏田径队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分析 |
3.4 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建设的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 |
3.4.1 影响田径项目布局和建设的因素分析 |
3.4.2 提升潜优势项目实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件 |
7 致谢 |
(7)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一、元代中阿关系 |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作品译介情况 |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派遣 |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
三、学术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工作 |
三、中阿教育合作 |
四、学术研究活动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小结 |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
阿文摘要 |
(9)安徽省体育强省发展的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对比分析法 |
第3章 分析与讨论 |
3.1 体育大省与体育强省的概念 |
3.1.1 体育大省的概念与特征 |
3.1.2 体育强省的概念和特征 |
3.2 体育强省的指标体系 |
3.2.1 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功能 |
3.2.2 体育强省判定指标体系的选择依据 |
3.2.3 体育强省的指标体系 |
3.3 分析安徽省与中国其他体育强省之间的差距 |
3.3.1 竞技体育领域 |
3.3.2 群众体育领域 |
3.3.3 体育产业领域 |
3.4 建设安徽省体育强省的对策 |
3.4.1 安徽省发展竞技体育的对策研究 |
3.4.2 安徽省发展群众体育的对策研究 |
3.4.3 安徽省发展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全运会竞赛规程的研究 |
1.2.2 关于全运会竞赛体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全运会竞技实力的研究 |
1.2.4 其他方面的相关的研究 |
1.3 研究任务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比较研究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3 研究过程 |
3 本研究说明及有关名词诠释 |
3.1 全运会竞赛规程及相关文件说明 |
3.2 名词诠释 |
3.2.1 竞赛规程 |
3.2.2 运动员注册 |
3.2.3 运动员交流 |
3.2.4 西部政策 |
4 十二运会竞赛规程变化的主要内容 |
4.1 比赛项目的调整 |
4.1.1 增加篮球、排球项目的比赛组别 |
4.1.2 减少武术项目的金牌 |
4.1.3 增加高尔夫球和七人制橄榄球项目 |
4.1.4 田径小项的调整 |
4.2 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 |
4.2.1 三大球奖励和计分办法改变 |
4.2.2 冬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 |
4.2.3 取消西部地区运动员协议计分 |
4.3 运动员注册交流的变化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四川省竞技体育现状 |
5.2 三大球奖励办法和计分办法的变化对各代表团的影响 |
5.2.1 对各省排名的影响 |
5.2.2 对四川发展的影响 |
5.3 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的影响 |
5.3.1 注册与交流时间变化的影响 |
5.3.2 取消西部地区运动员可以协议计分的影响 |
5.4 项目调整带来的影响 |
5.4.1 武术项目调整的影响 |
5.4.2 高尔夫球和七人制橄榄球影响 |
5.4.3 田径项目变化的影响 |
5.5 奥运会成绩的带入对的四川省影响 |
6 结论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
7.1.1 创新校园培养模式 |
7.1.2 完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
7.1.3 重视梯队建设 |
7.1.4 加强科学管理 |
7.2 积极进行人才交流 |
7.2.1 运动员交流 |
7.2.2 其他优秀人才引进 |
7.3 强化优势项目,深挖潜优势项目,抓好新增项目 |
7.4 创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 |
7.5 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建设 |
7.5.1 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 |
7.5.2 加大优秀教练员培养力度 |
7.6 加强科学训练和科技监管 |
7.6.1 科学训练 |
7.6.2 科技监管 |
7.7 培育竞技体育市场 |
7.7.1 加强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 |
7.7.2 重视三大球联赛 |
7.8 力争奥运会获得优异成绩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参加九运会代表团的通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多元参与主体的诉求差异及其整合[D]. 林晓春.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3]P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困境与对策研究[D]. 范军元.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的研究[D]. 徐菁. 苏州大学, 2016(12)
- [7]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8]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安徽省体育强省发展的理论探索[D]. 盈雪莉. 安徽工程大学, 2012(06)
- [10]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D]. 郑亚飞. 成都体育学院,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