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酰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甲酰基丙二酸酯,水解,合成,苯乙酮类化合物
甲酰基论文文献综述
赵飞,孟静,李豫安,朱锦桃[1](2019)在《苯甲酰基丙二酸酯类化合物的水解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甲酰基丙二酸酯类化合物为底物,在硫酸/醋酸/水体系条件下,经水解反应合成了苯乙酮类化合物和苯甲酸类化合物。考察了该结构中苯环上取代基及丙二酸酯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发现酯基结构的改变会显着影响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收率和反应时间,取代基结构的改变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当酯基为叔丁基时,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收率可达80%以上,反应时间约2~3 h。此外,还探讨了可能的水解反应机理。产物结构经~1HNMR和IR确证。(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12期)
张良,刘明永,刘鹏,薛鑫,陈宗锋[2](2020)在《脊髓损伤组织匀浆通过甲酰基肽受体2促进神经元突起的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前期研究观察到神经干细胞新分化的神经元表达甲酰基肽受体2,并证实甲酰基肽受体2能促进神经干/祖细胞迁移,诱导向神经元分化。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甲酰基肽受体2配体,然而不同的配体与甲酰基肽受体2结合可能导致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探讨脊髓损伤产生的配体与甲酰基肽受体2作用后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提取损伤脊髓组织匀浆。(1)实验分组1:观察甲酰基肽受体2激活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分组如下:对照组、甲酰基肽受体2阻断剂组(即添加WRW4)、脊髓匀浆组、脊髓匀浆+WRW4组;(2)实验分组2:观察甲酰基肽受体2激活后AKT和ERK信号通路阻断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分组如下:对照组、AKT和ERK信号通路阻断剂组(即添加Ly294002+PD98059)、脊髓匀浆组、脊髓匀浆+Ly294002+PD98059组。神经元细胞贴壁24h后,按上述分组处理7 d,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脊髓匀浆激活甲酰基肽受体2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按上述分组处理3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蛋白水平;按上述分组处理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F-actin水平,观察在甲酰基肽受体2特异性阻断剂WRW4存在的情况下,对MAPK和PI3K/Akt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脊髓损伤组织匀浆液能够使神经元突起长度、初级分枝数、分枝节点数显着增加,这种增加效应大部分被甲酰基肽受体2受体特异性阻断剂WRW4阻断;(2)脊髓损伤组织匀浆液能够使神经元中ERK1/2和Akt的磷酸化增加,这种效应能够被WRW4阻断;(3)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和Erk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能够阻断脊髓匀浆的促进作用;(4)脊髓损伤组织匀浆能够使F-actin表达量明显增加,这种效应能够被甲酰基肽受体2特异性阻断剂WRW4所阻断;(5)这些实验结果说明,脊髓匀浆液能够通过激活甲酰基肽受体2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和Akt的磷酸化增加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郭一江,陈庆德,沈兴海[3](2019)在《新型离子液体1-烷基-3-甲基咪唑苯甲酰基叁氟硼酸盐的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1-烷基-3-甲基咪唑苯甲酰基叁氟硼酸盐[C_nmim][BTB](n=4,6,8),并通过NMR、差热、热重等方法研究了其基础物化性质。结果发现,3种离子液体的分解温度在200℃左右;随着阳离子碳链的增长,离子液体的粘度、熔点逐渐升高,并从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尤其是疏水性的[C_6mim][BTB]和[C_8mim][BTB]在与水长时间的混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基本解决了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亲水性强、BF_4~-易水解的缺点,有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并提高临界安全。(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胡胜,刘文霞,朱玉琴,王雄,韩晓昱[4](2019)在《2-[N-(4-甲氧基甲酰基)哌啶基]-3-吡啶甲酸乙酯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氯烟酸、4-哌啶甲酸甲酯为原料反应合成2-[N-(4-甲氧基甲酰基)哌啶基]-3-吡啶甲酸乙酯,幵对合成的产物通过TLC跟踪、测定熔点、红外光谱以及核磁氢谱迚行结构表征,通过实验讨论了4-哌啶甲酸甲酯与中间体2-氯烟酸乙酯的配料比、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料比2-氯烟酸乙酯∶4-哌啶甲酸甲酯=1∶1.2,反应温度为110℃,同时确定最佳合成路线。(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徐玉萍,余雨,王团结,李树军[5](2019)在《c.1006-3C>G突变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患儿以消化系统为首要症状起病,因血氨过高导致颅内出血、脑死亡。住院期间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由c.1006-3C>G突变所致。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血尿的串联质谱分析,以及本病诊断金标准基因检测进行诊断。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很差,目前尚无临床标准治疗方案,临床医师需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早期发现高血氨,早期进行血液净化技术可能会缓解症状。(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19年09期)
张瑞宁,余乐乐,谢可,何倩,王春梅[6](2019)在《3-(1-烷氧甲酰基乙基)-2-取代苯氧基-3,4-二氢-2H-2-氧代-1,3,2-苯并氧氮磷杂环己烷的合成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锅法",以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AE)、水杨醛(SD)、硼氢化钠(NB)以及叁氯氧磷(TCP)和五氟苯酚(FP)等为原料分别合成了N-(2-羟基苯甲基)丙氨酸异丙酯(1a)和3-(1-异丙氧甲酰基乙基)-2-五氟苯氧基-3,4-二氢-2H-2-氧代-1,3,2-苯并氧氮磷杂环己烷(MTF-2).合成条件是:①AE、SD、叁乙胺(TEA)和N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3时,AE和SD缩合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3 h后,降温至0~5℃再用NB还原反应0.5 h,1a收率为74.3%、纯度99.5%,同样方法合成了N-(2-羟基苯甲基)丙氨酸乙酯(1b)和N-(2-羟基苯甲基)丙氨酸甲酯(1c).②1a、TCP、TEA和F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2∶1.1时,于0~5℃将TCP滴加到1a与TEA组成的混合物中后升温至50~55℃反应4~6 h,再加入五氟苯酚继续反应10 h,MTF-2收率15.3%,纯度99.2%,同样方法合成了3-(1-异丙氧甲酰基乙基)-2-对硝基苯氧基-3,4-二氢-2H-2-氧代-1,3,2-苯并氧氮磷杂环己烷(MTN-2)和3-(1-甲氧甲酰基乙基)-2-对硝基苯氧基-3,4-二氢-2H-2-氧代-1,3,2-苯并氧氮磷杂环己烷(MTP-2).利用FTIR、~1H NMR、~(13)C NMR和~(31)P NMR方法表征了1a-1c和MTF-2等的结构,采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方法证明MTF-2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是a=1.511 57(6) nm,b=0.718 14(3) nm,c=1.904 40(7) nm,α=90.0°,β=95.705(3)°,γ=90.0°,氧氮磷杂环己烷是张力较大的半椅式构象存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鲍颖,刘小涵,赵佩,张峰[7](2019)在《苯基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结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苯基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XBPO)晶体产品粒度小、流动性差、易团聚等问题,以增大粒度、改善粒度分布和晶习为目标,开展XBPO结晶工艺研究.采用静态法测定了XBPO在甲苯中的溶解度.采取单因素法研究了温度、真空度、搅拌速率、晶种加入量和养晶时间对XBPO晶体产品粒度、粒度分布和收率的影响,以及降温速率对XBPO晶体产品粒度分布、晶习和流动性的影响.使用Mastersizer3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晶体粒度分布,BK系列生物显微镜和Stemi508体视显微镜观察晶习,BT-1000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测量晶体产品的流动性.结果表明,XBP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快速增大,可以采用蒸发和冷却的方式结晶.优化了结晶工艺条件,在60℃、0.04 MPa、150 r/min,加入溶质质量1%~1.8%的晶种并养晶120 min的蒸发条件下,所得蒸发结晶晶体产品与原工艺晶体产品相比,中值粒度显着增大,由134μm增加到330μm,粒度分布更加集中,变异系数由56.7降至39.1,收率可达96%.在5℃/h的降温速率下,晶习由不规则块状聚集体变为椭球状,显着提高了晶体产品流动性,休止角由35.1°降至23.2°.所开发的蒸发-冷却结晶工艺增大了XBPO晶体粒度、改善了粒度分布和晶习,新工艺的研究结果为XBPO晶体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10期)
冯柏成,葛平宇,侯喜超,李维平[8](2019)在《2-(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乙酸甲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甲砜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酰基化、缩合、脱羧叁步反应得到了目标产物2-(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乙酸甲酯,总收率大于80%,纯度大于93%。较佳工艺条件为:1)n(对甲砜基苯甲酸)∶n(氯化亚砜)=1∶1.4,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回流反应1.5 h;2)n(对甲砜基苯甲酰氯)∶n(丙二酸二甲酯)∶n(乙醇镁)=1∶1.5∶1.8,室温活化1 h,然后冰浴下反应2 h;3)2-(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丙二酸二甲酯在质量分数为0.24%的对苯甲磺酸水溶液体系下,回流反应4.5 h得到2-(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乙酸甲酯。(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袁远宏,张慧,肖政辉,张新萍,杨梅雨[9](2019)在《同卵双胞胎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OTCD的临床诊疗经过和实验室结果,并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同胞弟弟,14岁4月,病程1年余,1年前曾出现呕吐,此次仍以呕吐起病,后出现频繁抽搐、昏迷。血氨增高,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提示尿嘧啶和乳清酸增高。同胞哥哥,无明显临床表现,血氨正常,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提示尿嘧啶和乳清酸正常。遗传病医学外显子组基因测序明确其致病位点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基因c. 119G> A (p. Arg40His),患儿母亲携带c. 119G> A(p. Arg40His)突变。结论:OTC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神经、精神症状或消化道症状患儿应尽早完善血氨、血尿质谱分析,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确诊则需要基因检测。治疗上以降低血氨,避免高氨血症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为原则,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儿科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万雅慧,彭晓洁,陈仲清[10](2019)在《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伴急性肝衰竭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s)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迟发型OTCD在新生儿期后发病,发病率低、临床症状非特异,易误诊为颅内感染、胃肠道疾病、肝性脑病、Reye综合征等~([1-2])。合并严重并发症的OTCD可迅速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成功救治的迟发型OTCD合并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甲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前期研究观察到神经干细胞新分化的神经元表达甲酰基肽受体2,并证实甲酰基肽受体2能促进神经干/祖细胞迁移,诱导向神经元分化。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甲酰基肽受体2配体,然而不同的配体与甲酰基肽受体2结合可能导致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探讨脊髓损伤产生的配体与甲酰基肽受体2作用后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提取损伤脊髓组织匀浆。(1)实验分组1:观察甲酰基肽受体2激活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分组如下:对照组、甲酰基肽受体2阻断剂组(即添加WRW4)、脊髓匀浆组、脊髓匀浆+WRW4组;(2)实验分组2:观察甲酰基肽受体2激活后AKT和ERK信号通路阻断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分组如下:对照组、AKT和ERK信号通路阻断剂组(即添加Ly294002+PD98059)、脊髓匀浆组、脊髓匀浆+Ly294002+PD98059组。神经元细胞贴壁24h后,按上述分组处理7 d,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脊髓匀浆激活甲酰基肽受体2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按上述分组处理3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蛋白水平;按上述分组处理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F-actin水平,观察在甲酰基肽受体2特异性阻断剂WRW4存在的情况下,对MAPK和PI3K/Akt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脊髓损伤组织匀浆液能够使神经元突起长度、初级分枝数、分枝节点数显着增加,这种增加效应大部分被甲酰基肽受体2受体特异性阻断剂WRW4阻断;(2)脊髓损伤组织匀浆液能够使神经元中ERK1/2和Akt的磷酸化增加,这种效应能够被WRW4阻断;(3)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和Erk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能够阻断脊髓匀浆的促进作用;(4)脊髓损伤组织匀浆能够使F-actin表达量明显增加,这种效应能够被甲酰基肽受体2特异性阻断剂WRW4所阻断;(5)这些实验结果说明,脊髓匀浆液能够通过激活甲酰基肽受体2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和Akt的磷酸化增加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酰基论文参考文献
[1].赵飞,孟静,李豫安,朱锦桃.苯甲酰基丙二酸酯类化合物的水解行为研究[J].化学试剂.2019
[2].张良,刘明永,刘鹏,薛鑫,陈宗锋.脊髓损伤组织匀浆通过甲酰基肽受体2促进神经元突起的生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3].郭一江,陈庆德,沈兴海.新型离子液体1-烷基-3-甲基咪唑苯甲酰基叁氟硼酸盐的合成与性质[J].应用化学.2019
[4].胡胜,刘文霞,朱玉琴,王雄,韩晓昱.2-[N-(4-甲氧基甲酰基)哌啶基]-3-吡啶甲酸乙酯的合成与表征[J].当代化工.2019
[5].徐玉萍,余雨,王团结,李树军.c.1006-3C>G突变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J].临床荟萃.2019
[6].张瑞宁,余乐乐,谢可,何倩,王春梅.3-(1-烷氧甲酰基乙基)-2-取代苯氧基-3,4-二氢-2H-2-氧代-1,3,2-苯并氧氮磷杂环己烷的合成和表征[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鲍颖,刘小涵,赵佩,张峰.苯基双(2,4,6-叁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结晶工艺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8].冯柏成,葛平宇,侯喜超,李维平.2-(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乙酸甲酯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2019
[9].袁远宏,张慧,肖政辉,张新萍,杨梅雨.同卵双胞胎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儿科药学杂志.2019
[10].万雅慧,彭晓洁,陈仲清.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伴急性肝衰竭1例报道[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