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英雄的时代——1990年代初中篇小说的精神走向与反思

远离英雄的时代——1990年代初中篇小说的精神走向与反思

一、一个远离英雄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中篇小说精神流向及其思索(论文文献综述)

邱丹[1](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李昉[2](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连丽梅[3](2020)在《从底层书写看“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文中提出“80后”文学在21世纪之初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代作家的成长不仅见证了传统文学在新时代的蜕变与发展,也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80后”一代的出生、成长与成名,恰逢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历史时期,这一代人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更多可能。“80后”文学创作类型多样,随着这一代作家告别青春写作,走向“后青春”时代,他们开始从校园青春文学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从历史叙事缺失走向主动参与历史观照。底层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80后”作家群体中有出身于底层的写作者,也有致力于底层关怀的写作者,因此,底层书写成为我们考察和研究这一代作家关注现实、介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思想路径。本文以“8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底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对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演进,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整体考察的基础上,从“8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历程、态势,以及整体特征等方面,全面深入分析“8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底层书写,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她们写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客观评价新世纪底层书写的文学价值与审美品质。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对“80后”文学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就8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及底层书写做出概述。第一章对“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不同审美样态进行梳理归纳,沿着“底层文学”的出现与发展这一脉络对其进行剖析,考察底层文学思潮对“80后”女作家小说中底层书写的影响,并从时代背景、文学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等方面,探讨了“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内外部诸多因素,进而明确“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现实意义、审美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从“女性意识”、“家族与家庭”以及“城乡二元并置”等方面,分析“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题材、主旨及不同文化立场,力求构建“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整体方向;第三章从“作家主体”和“小说人物主体”两个方面,通过创作主体来反观现实主体;第四章阐明“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整体特征,其创作姿态、叙事特征,美学特征,都体现出她们底层书写的新特点与价值。

唐诗奇[4](2019)在《《大家》(1994—2018)研究》文中提出《大家》创刊于1994年,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后新时期文学期刊的变革紧密相连、互为映照。通过对《大家》的具体研究,有助于我们重返历史情境,对《大家》的发展历程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以《大家》为载体,文学史与文学期刊的互动将得到具象地呈现,有助于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流变进行考察。第一章对《大家》创刊、停刊、复刊的发展历程进行细致地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大家》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创刊号的办刊定位、办刊宗旨以及期刊策划,凸显《大家》的崛起对于90年代市场转型期的纯文学期刊的重要参考价值。深入90年代的历史文化语境,试图呈现《大家》独特的品牌形象的建构过程及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大家》的“先锋”立场。“先锋”在《大家》中呈现出驳杂多义的特点,这也是90年代文学多元话语空间的生成使然。以《大家》为载体,对先锋派作家的转型、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以及世纪末的“跨文体实验”等现象进行具体深入的考察,以此把握90年代以来“先锋”精神的嬗变,并对《大家》的“先锋”立场进行阐释与反思。第三章引入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文化生产场域的相关理论,细致地对“大家·红河文学奖”及其历次改版进行考察,试图呈现《大家》在政治场和经济场的相互作用下被塑形的过程,厘清《大家》刊物定位与办刊理念的变化轨迹,以探究《大家》在新世纪以来不断失落的原因。第四章则论述《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大家》的创刊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云南主流的“边地与民族”的创作模式,为云南文学引入全国乃至世界级的高标准。《大家》对云南文学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趋向进行考察和反思,探究《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考察《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亦是对《大家》特质的另一种解读。

杜婧一[5](2018)在《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先锋文学思潮可以视为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性文学的开端。当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青年作家,他们采用全新的叙事手法,大胆探索那些被以往忽略或者封禁的题材,宣扬主体观念,漠视传统秩序,用颠覆性的艺术风格给读者带来震撼性的感受。在众多知名的先锋作家中,先锋“五虎将”可以视为先锋文学的核心人物。人们通常谈论的先锋“五虎将”并指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五位作家,他们在先锋活跃时期有着相近的创作追求,又确立了各自独立的创作风格,五位作家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时常被视为一个整体以观察整个先锋思潮的发展情况。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先锋文学在90年代以后逐渐衰败和沉寂了下去,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五位先锋作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他们的创作选择和小说风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文学现代性的问题也因先锋思潮的离场而被搁置了下来。曾经新锐的“文坛射雕五虎将”在今天大都成长为资深作家,他们对当下的中国文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先锋“五虎将”的创作轨迹入手,研究先锋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新时期文学现代性问题做出进一步探索。希望通过对曾经的先锋文学做出重新梳理,得到关于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反思、经验与启示,为当下文学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论文第一章从被视为新时期文学“黄金时期”的80年代入手,回顾当时文学在各种思潮簇拥下兴盛的局面。先锋文学作为众多思潮中最具有突破性和冲击力的现代性文学流派,它的技术特性和全新的审美特征打破了文学界的常态,推动了整个文学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深度思考。论文核心讨论的先锋“五虎将”正是先锋作家群的核心成员,他们最早都是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在文坛崭露头角的。而先锋派正是现代派文学的一面镜子,这一章节同时对西方现代派文化中“先锋”概念的起源、发展和对国内文学的直接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第二章进入到这五位先锋作家在80年代的先锋写作时期的创作表现研究,是论文的重点章节。先锋“五虎将”在80年代既表现出相似的创作趋势,又各自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其中从对马原的叙事崇拜、洪峰的新锐写作、余华偏爱暴力与死亡的冰冷叙事、苏童阴郁唯美的古典气质和格非的神秘主义叙事五个特征着手,对五位作家80年代的先锋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三章转入到对90年代先锋文学的研究。这一章分析90年代文学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变迁,着重探讨先锋文学在九十年代遭遇的困境。先锋文学的衰退和离场是当代文学的一面镜子,困境的出现自有其内在原因,也有源自外在的实际问题。先锋作家的个性化特征在9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有了更大的延展,随着先锋文学热度的退却,先锋作家的集体特征渐渐弱化,整体性被打破之后,小说家的个性特质得到凸显,开始走向各自不同的道路,收敛起先锋的姿态。先锋“五虎将”在90年代经历不同的际遇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一章主要分析后来的写作道路较为坎坷的两位先锋小说家:马原与洪峰。先锋革命中一度领衔前行的马原与洪峰,随着先锋文学的整体没落,两人经历了漫长的迷惘蛰伏,未能在探索中找到新的突破方向,因而都选择了或者一度选择息笔,留给文坛的是一系列的悬念与遗憾。第四章的研究重点放在另一部分先锋小说家90年代以后的创作研究。讨论三位仍保留有相当先锋意识的小说家——余华、苏童和格非,他们在先锋文学式微的环境下坚持写作并尝试拓展现实与传统题材,在曲折延续的道路上开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他们在充分保留个人特色的基础上部分地与现实妥协,采用先锋小说创作的技法,抒写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实现一种个人的跨越或如研究界所谈的“先锋的转型”。也许是时运使然,也许是他们在创作与市场中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近年来的文学界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认可。第五章的内容综合了先锋“五虎将”在不同时期整体的创作走向,对退隐的先锋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做出推想。这一章总体分析80年代先锋写作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讨论先锋运动以来文学现代性发展获得的机遇和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陷入的困境。当前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着:现实主义纷纷向市场文化倒戈,而“纯文学”既苦于追赶现代派文学潮流,又纠结于被消费市场疏远的命运。对文学现代性进行整体的反思,并拓展先锋精神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先锋文学消逝的时代里我们的文学需要保持的正是永恒的先锋精神。

巫毓[6](2018)在《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史上的徐訏曾引发批评家与读者的两极评价,流派归属亦引论争,新时期以来,针对其作品特色及文学史意义的研究愈趋成熟,基于此,笔者从“历时”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他历经了初期思想的嬗变,在战乱频发的1940年代于“大格局”中突破主流话语拘囿而创作的系列彰显“城市意识”且独具特色的小说,并以“城市书写”为切入口,通过挖掘徐訏亲历的“城市体验”与浪漫的“城市想象”理解他潜隐而复杂的“城市意识”,领略系列“都市奇情”小说的艺术魅力,以期透过文学史的镜像,贴近历史现场,挖掘徐訏其人其作的价值。第一章:城市书写的主体变奏。首先,对徐訏作为“都市人”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条件进行观照,以其“既得”的城市经验:上海和巴黎为例,探析中西方摩登都市文化对徐訏契入城市的影响;其次,从“主体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基于对城市的“亲历性”体验和“旁观式”审视理解其“城市想象”与“身份认知”;最后,阐述徐訏在1940年代“文化综合”时期文学道路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二章:城市书写的呈现方式。通过文本细读,浸入小说内部,从“大时代”中捕捉“小镜头”:城市景观与空间:从中西混杂的洋场景观与逼仄的空间中理解彼时城市文化的“隐喻”与“反讽”;“城中人”:城市摩登女郎“去欲望化”的神秘鲜活形象、苦闷彷徨的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复杂人文心态、患“城市忧郁病”而致空虚的“空心人”;城市生活:战乱无常中的“人间苦”、难中娱乐的刺激和颓荡的逃避、“饮食男女”在“生死大义”中“好死”与“恶活”的挣扎。第三章:城市书写的独特文学史价值。基于文学史对徐訏的既有评价,从创作特色的延宕、主题意蕴的开掘等方面来探寻价值所在:雅俗融合的探新:从“都市奇情”到“诗化小说”的创作路径窥见雅俗在抵牾中融合的动态;新浪漫主义的现代“发声”:“非时代”写作对“城市书写”视域进行了拓展,在“现代性”语境中自觉拉开审美距离;逸出战争的母题回归:“人性”与“爱”。体味战乱中人性的坚守和异化,从“两性之爱”到“普世之爱”进行“爱”的寻觅与复归。

陈守湖[7](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石冠辉[8](2016)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指出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李伟[9](2015)在《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文中指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从事乡土小说创作,他们对社会发展变迁中农民生存状况和西部文化有着深层的思考,取得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乡土小说已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作家的创作与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景观的融入,多元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浓厚的宗教背景依托,呈现出与东部作家创作不同的文学形态。尽管乡土小说的研究已经成学界争议和讨论的热点,但是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研究,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形态与变化,一些西部乡土作家的创作长期处于被遮蔽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主要集中于家庭伦理、情爱伦理、正义伦理三个方面。家庭伦理书写涵盖乡村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邻里关系等,展现出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中人际关系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复杂变化。西部作家立足乡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存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中,弘扬乡村社会现代伦理的积极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的新气象与乡村朴实、善良的民风人情。与此同时,西部作家揭露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批判传统血亲伦理的滞后性,乡村宗族伦理的劣根性,以及现代年轻一代颠覆传统长幼秩序的过激行为。西部作家表达出对现代新型伦理观的向往,但不排除对传统美德的回望,通过人物行为的复杂内涵和情感态度,表现出现代人因生存困境、经济利益等因素促使家庭伦理关系的异化。西部作家深切地关注乡村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又饱含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人道主义关怀。西部作家分别从情欲与伦理、生存与情爱、乱性与乱伦、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等关系的书写来展现农民选择爱情方式与爱情类型由保守压抑向开放多元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寻求情爱中面临着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观念冲突的两难困境:一是保全道德压抑情欲,另一是违背伦理追求爱情。针对生命与爱情的伦理问题,现代农民追求爱情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但不免出现以舍弃生命为代价来获得爱情的悲剧。当前农民面临着维持生存与违背伦理的道德困境,尤其以乡村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为维持生存而自觉地走向道德异化。人们寻求情爱的错位现象——乱性与乱伦,乱性行为的无知与乱伦行为的恶劣引发西部作家对人性悲剧与宿命的深刻剖析,背弃道德必然受到惩罚,作家以此呼吁人们应遵循乱伦禁忌的道德文明原则。现代伦理视野下呈现出相异的爱情选择观,理想化爱情的唯美与道德和谐,现实性爱情的功利与物化。在过度追逐效率与利益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评判爱情价值的标准与选择爱情的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如何权衡外在物质因素与内在道德精神两者间的平衡成为现代人面临的道德难题。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正义伦理书写表现为人的正义、自然正义以及人的存在与异化等伦理问题。西部农民的正义观念呈现不同的变化,传统农民更为注重中国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现代农民身受现代文明观念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传统正义行为,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等现代伦理意识。西部作家特别地书写人们坚守正义原则,结局却受到谴责和攻击的道德悖论现象。针对官的正义与功利问题,西部作家以乡村干部三种形象类型书写来表现不同的道德体系,公正廉洁的清官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正义;以权欺民谋私,损害农民利益的庸官,呈现为受功利因素诱导下官的道德失范;受到民众认可却违背行政规范的乡村官员,暗含着官场体制与自我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西部作家对自然正义的关注,更多源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影响与对本土生态伦理观的继承,通过对人保护与损害自然不同形态的书写,传达人类敬畏自然和善待生命的正义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针对现代人的生存审美形态与人的异化现象,西部作家对前者持颂扬与肯定,而对后者持质疑与批判的伦理姿态。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和创作立场,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西部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作家持苦难情怀进行伦理书写。鬼子以平民立场书写底层小人物的“阳光苦难”,敢于直视社会的阴暗面与人性的卑微;冯积岐从乡村权力视角书写农民遭受权势压抑的苦难状态,由权力欲望引发乡村人性的复杂;罗伟章以底层伦理立场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面临着双重的病态苦难,进城与回乡都无法逃离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荒芜;冉正万和王华则从乡村留守者与边缘者的立场出发,书写工业化入驻乡村致使农民痛失乡村家园的苦难窘态,两位作家创作中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二是作家创作中以乡村浪漫情怀进行伦理书写。因西部地域生存背景的相似,雪漠、郭雪波、漠月、郭文斌四位作家以各自的文学视点支起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浪漫情调。雪漠、郭雪波、漠月对各自的生存之地大漠、戈壁、梁滩充满着敬仰之情,小说创作中融入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审美、宗教情感和民族情怀,表达出各自不视野中体悟的文学观与地域人伦品格。郭文斌则从关注乡村现实走向民间传统文化的写作立场,寻找乡村世界的温暖与诗意,建构一种诗性化的乡土伦理。三是作家以农家感恩的姿态进行乡土伦理书写。宁夏西海固作家群中的石舒清和马金莲对故土农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创作中自觉地以感恩的伦理姿态进行乡土叙事,了一容和李进祥创作中坚守为底层农家而写作,四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自身的民族信仰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充满着崇高的宗教伦理情怀与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四是贾平凹近年来乡土小说创作中仍然坚守平民立场写作,又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审视与批判着受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乡村,由早期小说中对现代伦理充满期待转为当前的批判,因自身伦理思考的困惑促使伦理观念表达的含混。总体来说,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具有现实性,作家的社会责任明确,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又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深刻地揭示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引导社会与人们对于农村、农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深思。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既有意向主流文学靠拢,又保有着它本有的地域文学风格。首先,创作手法上表现为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大部分西部乡土作家创作中坚守纯正的写实风格,作品充满强烈的社会现实感、现实批判精神和以时间叙事为主的写实手法。其中以红柯、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西部个别作家深受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采取“元小说”叙述手法来消解传统小说的写作,热衷于时空跳跃和重复叙述的先锋叙事技巧。贾平凹和冯积岐在保留写实的基础上借用现代派手法,形成现实与现代手法融合并用的特征。少数民族作家阿来、郭雪波、石舒清因自身民族宗教背景的影响,小说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的宗教仪式、神话和传说,营造出文本叙事的魔幻与超现实色彩。其次,在文体特征上,西部作家把诗歌艺术中的意境、意象、抒情等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形成小说的诗性意境与情境审美。西部乡土小说主题叙事的日常琐碎化与自传性色彩,语言表达的细腻和情感化,文体篇幅相对短小,而呈现出散文化的文体特征。再次,一些西部作家把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民歌与方言融入于小说创作,丰富了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审美特质,也使作家能够更好地阐释西部地域化伦理书写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伦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相关理论,在对西部主要文学期刊进行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有关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原始资料,西部中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注重文本细读、感悟与伦理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放入西部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与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整体形态中进行考量,阐释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向。选取伦理视角来研究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延伸了文学的道德启蒙意识和社会现实价值。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研究西部乡土小说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有助于认识当前农村伦理的发展现状。西部乡土小说创作呈现日益繁荣,它已构成当前乡土文学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因此,试图在研究范围上拓宽了以往研究局限于西北地区的文学创作,把西南地区的乡土作家创作也融入其中,对西部十二省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以伦理视角为切入口,结合社会转型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和发现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在视野上由人伦扩展为自然万物,作家姿态从批判传统到质疑现代,伦理评判标准趋向多元和开放的变化。

田蕾[10](2016)在《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张炜的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梳理、分析、归纳、透视其小说叙事整体创作特征为主线,以当代诸多经典小说为对照,分别从写作资源、创作姿态、叙事策略、精神内涵四个维度来辨析研究张炜小说叙事的基本特征、叙事审美及精神意蕴空间,从而总结其小说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后撤与横站、趣味与意味等方面所提供的独特经验。绪论部分陈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起因、爬梳了当代文坛对张炜小说创作研究的主要及重要成果及现状。阐述了本文拟研究的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并对张炜小说的研究意义及价值进行了相关说明。第一章,融合与坚守——张炜小说的写作资源。主要研究了张炜小说的创作资源。在本章中,首先研究了地域传统文化对张炜小说文化内蕴的影响。从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特质、儒道孔孟黄老及入世与出世的不同抉择、对莱夷古国和齐国盛世转衰的文化反思等方面,着重地分析了地域文化对张炜小说历史感、道德感及忧患意识形成的潜在影响。接着又从经典文学阅读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诸子百家典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雅文学对其诗性写作的滋养。以及西方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其小说精神气质的寝染和塑造。并重点论述了文脉芳心的由来及对张炜小说一贯强调的“质疑反思,警示批判”写作精神的确立。最后又结合了张炜个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重点阐述了童年的丛林回忆、少年的野地流浪、中年的自我放逐对其小说创作主题、叙事素材、情节结构、情感基调等方面的牵引及启示。第二章,横站与后撤——张炜小说的创作姿态。主要研究张炜小说的叙事姿态。叙事精神、叙事形式、叙事路径是进入张炜小说创作研究最为有效的通路。本章首先以“疏离”作为切入点,从鲁迅先生“横站”文坛的精神选择、隔视当下的精神反思、重构历史的精神探究,阐述了张炜小说对过分粘滞于日常现实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的突破与超越,借此重拾当代文学日益衰微的生命力及通向终极的神性思维。接着又从小说的叙事形式入手,从叙事模式、叙事文体及叙事技法三方面分析归纳了张炜如何以“返回”性叙事解除当代文学“非传统文本”的叙事危机。并着力在小说创作中大量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模型、叙事技巧同现代小说叙事技法相互交融,从而形成特质的“兼容性叙事”文体。最后,以对其小说中文化性、奇幻性、历史性民间想象力的分析;对启蒙性平民立场、诗意的世俗立场、雅俗同构的人性立场等叙事立场的梳理;方言古语、野生土语、诙谐隐语等民间语言的阐释等方面着重论述了张炜小说特有的精英化民间叙事特征。第三章,智性与诗性——张炜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研究张炜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怪诞叙事、智性叙事、空间叙事是张炜小说创作的基本叙事策略。在本章中首先研究张炜小说的怪诞叙事,具体由怪诞叙事的类型确立、视角激活、功能解析三方面分析研究张炜如何以“奇幻”、“超验”、“非现实”的写作手法挣脱媚俗、趋同、趋时的现实写作,切近芜杂、奇异、荒诞的深层真实。接着,通过对反讽叙事、互文叙事、隐喻叙事的分类爬梳,研析了张炜夸张、幽默、犀利、奇俏、诙谐的审美叙事风格。并指出其以一种幽默的把玩姿态将现实的另一种真相巧妙地还原呈现于读者面前。最后借巴赫金的空间叙事理论、对话理论及中国传统小说的间架、套盒、板块、链条等叙事空间形式,通过对小说叙事空间的构成、叙事空间的多重交叉及空间叙事类型的整理分析,归纳研究了张炜小说空间叙事的基本特点。第四章,游荡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内涵。主要研究张炜小说的精神意蕴和思想价值。行走与游荡、探究与疑思、野地与高原是张炜小说精神内涵的三组核心关键词。本章先从行走与游荡的方式解读入手,解析了被迫逃离者、主动出走者、自我放逐者三种基本行走方式,进而论述张炜如何以游荡这种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生成小说的结构意义、文学意义及精神意义。接着又从考据部落远史、重探传奇轶闻、探秘革命疑案三个层面阐述了张炜如何探究记录历史真相。再以对当下现实欲望引起的精神衰败和金钱权力引发的霸权统治的目击寻访,揭示了改革后当下时代进程中城乡的真实面貌。继而对张炜一直坚持的“不相信”的疑思精神、同质的历史宿命观及现时性对先验性的反拨等精神思索进行了详细阐释,归纳、综合、研究了为何张炜要以探究与疑思作为其小说叙事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本章通过对野地与高原这两个重要精神意象的梳理,分析研究了张炜小说精神家园的变迁及走向。从而进一步探讨野地高原的意蕴空间,全面重点地论述了张炜对现代进步性的思索及批判、对经济全球化的抵御与警示、对家族精神血脉的清洁与体认。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回顾,归纳出张炜小说价值的几组核心词,即趣味与意味、传统与现代、后撤与横站、野地与高原,对张炜小说在叙事策略、精神主题、审美意蕴及思想价值方面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和判断。

二、一个远离英雄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中篇小说精神流向及其思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远离英雄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中篇小说精神流向及其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1)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一、选题范围
        二、理论依据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四、拟解问题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回顾
    二、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从底层书写看“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80后”这一AI写作作者
    二、“80后”女作家的成长轨迹
第一章 底层文学视野中的“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
    一、“底层书写”的出现
        (一)底层概念的来源与应用
        (二)底层文学的创作实践与发展
    二、“80后”女作家与底层书写
    三、“8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一)文学创作现状
        (二)学界研究及评价
第二章 “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三个维度
    一、女性意识:苦难、认同与救赎
        (一)觉醒与牺牲——以马金莲为例
        (二)病态与救赎——以孙频为例
    二、家庭与家族:解构、实验与建构
        (一)家族解构与代际冲突——以颜歌为例
        (二)家族试验与都市背面的人生——以张怡微为例
    三、城乡并置:理想与现实的嬗变
        (一)深圳和留州的精神叩问——以蔡东为例
        (二)城市和乡土的人性碰撞——以宋小词为例
        (三)都市和海市的虚实相接——以周嘉宁与文珍为例
第三章 “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双重主体
    一、底层书写中的“作家主体”
        (一)“过客”与“底层逃离”
        (二)“见证者”与创作转型
        (三)“代言人”与底层关怀
    二、底层书写中的“人物主体”
        (一)底层女性的立体生态
        (二)家族人物群像
        (三)时代大潮中的众生百态
第四章 “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总体特征
    一、渐进式与经典化
        (一)从感性走向理性
        (二)从局限走向开阔
    二、苦难与温情并存
        (一)苦难叙事
        (二)温情叙事
    三、“真实感”与“在底层”
        (一)在场的写作
        (二)在底层的写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大家》(1994—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大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大家》的发展历程
        一、《大家》的创刊过程
        二、停刊与复刊
        三、《大家》的现在进行时
    第二节 创刊号的定位、宗旨及意义
        一、刊物定位:“大师”与“大众”的理想境界
        二、办刊宗旨:名家·先锋·新锐
        三、《大家》创刊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大家》品牌形象的建构
        一、斗风车的“堂·吉诃德”
        二、“白领丽刊”:精准定位与精品意识
        三、“大家文学奖”:诺贝尔情结的外化
第二章 《大家》的“先锋”立场
    第一节 昔日“先锋”今又来
        一、“先锋”立场的确立
        二、历史的“逃亡”与当下的“失语”
        三、反思“纯文学”语境下的先锋写作
    第二节 “联网四重奏”与新生代作家
        一、缘起:作为策划的“联网四重奏”
        二、新生代作家:90年代的“先锋”
        三、“联网四重奏”规约下的生产要素
    第三节 跨文体实验
        一、新散文:散文的先锋运动
        二、凸凹文本:“有意味的形式”如何可能?
第三章 《大家》的暖昧与危机
    第一节 “大家·红河文学奖”的处境
        一、首届“大家文学奖”与《丰乳肥臀》风波
        二、池莉获奖与“池莉热”
    第二节 从改版看《大家》的“位移”
        一、面向市场的“改版潮”(1998年)
        二、“网络转型期”的改版(2007年)
        三、复刊号的改版(2013年)
        四、突出“青年性”的改版(2017年)
    第三节 反思:危机与出路
        一、文学期刊的边界意识
        二、像认识博物馆一样认识文学期刊
第四章 《大家》与云南文学
    第一节 云南的文学生态
        一、两个传统、四代作家
        二、《大家》的边缘与力量
    第二节 《大家》与云南文学的互动
        一、创刊初期:不拒绝、不主动(1994—2003)
        二、从反思到推动(2004—2018)
    第三节 《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
        一、“我的故乡,我的城市”:于坚散文对昆明形象的建构
        二、《大家》中的“云南想象”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联网四重奏”作家作品统计表
    附录二: “大家·红河文学奖”历届获奖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大家》(1994—2018)栏目变更表
    附录四: 李巍访谈录
    附录五: 王干访谈录
    附件六: 潘灵访谈录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5)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80年代文学复苏浪潮与先锋小说的崛起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与先锋文学的崛起
        一、文学领域的蓬勃“春天”
        二、大规模文学突围中的翘楚——先锋写作的突破性与颠覆性
        三、活跃的先锋小说创作与全新的审美追求
        四、浮出水面的“文坛射雕五虎将”
    第二节 先锋文学溯源: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面镜子
        一、现代性观念的外延: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先锋精神内涵:西方现代派富含的诸多元素在先锋文学中的体现..
        三、中国80年代先锋文学:从西风东渐的影响到自我意识的萌发
第二章 先锋“五虎将”在80年代的创作表现
    第一节 偏执的叙述崇拜者——写小说的汉人马原
        一、藏地情缘:迷恋叙事的泛神论者
        二、讲故事的高手
        三、“大马”和他的朋友们
        四、现代主义浪潮中的追逐与迷失:写作是内心一座孤独的花园
    第二节 打破传统与书写现实——新锐守望者洪峰
        一、游离于现实边缘的极端情绪
        二、孕育于极端年月的故乡视野
        三、变奏于死亡母题的酒神精神
    第三节 余华的死亡感觉叙述:语言暴力肢解下的灵与肉
        一、暴力与死亡母题所呈现的先锋语言
        二、写作的临界姿态
        三、喧嚣的荒诞与沉默的隐喻
    第四节 灵长的现代主义触角——苏童与唯美浓郁的江南写作
        一、一场有关记忆的叛逃与重建——80年代苏童的精神流浪
        二、存在之思:人性的空灵与迷魅
        三、“中国式”福克纳的叙述启示:古典气韵下的意识流文学
    第五节 格非与“神秘主义”叙事
        一、格非神秘主义叙述方式和手法
        二、多重隐喻下的叙事迷宫
        三、格非对西方现代主义写作的接受与革新
第三章 搁笔与复归:90年代以来在迷惘中蛰伏的马原与洪峰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的文学走向与先锋小说的式微
        一、90年代以来文学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变迁
        二、黯然落幕与悄然转折——离散的先锋派
        三、先锋“五虎将”在90年代后的际遇与选择
    第二节 从“小说已死”到高调回归:马原标签化时代的终结
        一、搁笔与复归:转向写实之路的“前小说家”
        二、突破与革新: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
        三、重逢与告别:在守望中挥别标签时代
    第三节 在写实与先锋之间徘徊沉寂的文学隐居者洪峰
        一、向现实主义和读者靠拢的洪峰
        二、欲望的纠缠——90年代洪峰创作的新思考
        三、开启电商时代的文学隐居者
第四章 延续与转型: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向与突破
    第一节 与现实握手言和:余华和他的“后毕加索时期”
        一、世界文学视野下“中国想象”的大获全胜
        二、苦难三部曲:后先锋主义与现实的火花
        三、新的跳跃:《兄弟》与《第七天》
    第二节 苏童小说的灵魂之光:一如既往的南方想象
        一、来自灵魂的逆光:苏童现代小说轨迹
        二、严肃文学中的“半流行小说”:写实题材的引入
        三、另类的古典诱惑:现代小说的新历史视角
    第三节 沉默的突围者——格非的蛰伏与转进
        一、先锋文学精神的“压舱石”格非
        二、蛰伏期的长篇小说创作
        三、迈向圆融境界的学院派小说家
第五章 退隐的先锋和文学现代性的猜想
    第一节 先锋写作的局限性问题
        一、装在“套子”里的先锋叙事
        二、“文学回归自身”过程中复杂的断裂现象
        三、文学制度的约束与失落的主体性
    第二节 先锋运动以来现代性的机遇与困境
        一、想象的爆炸——蔚然成风的现代主义写作
        二、尴尬的“失语”——逶迤前行的文学现代性
    第三节 文学现代性的反思与启示
        一、文学辉煌时代的断裂:80年代文学再生长机制的缺失
        二、启蒙者的困境:缺乏内驱力的现代主义
        三、未竟的现代性和永恒的先锋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
第一章 上海到巴黎:城市书写的主体变奏
    第一节 城市体验与创作缘起
    第二节 贴合与犹疑:城市想象中的“身份认知”
    第三节 “文化综合”时期的文学道路选择
第二章 “大时代”中的“小镜头”:城市书写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景观隐喻与空间反讽
    第二节 战时洋场的“城中人”
    第三节 从“生”到“活”:乱世中的卑琐与颓迷
第三章 创新中的坚守:城市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雅俗融合:从“都市奇情”到“诗化小说”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现代”发声
    第三节 逸出战争的母题回归:“人性”与“爱”
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马原先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美学之源
    第一节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内涵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勃兴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
        二、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兴起
第二章 马原知识谱系、创作历程及其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作家知识谱系及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一、西方经典文学对马原的影响与接受
        二、作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第二节 马原小说创作概观
        一、初期写实主义的惯性写作
        二、中期密集性先锋文体实验
        三、中后期形式创新的焦虑与纠缠
    第三节 马原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一、先锋作家形象前史
        二、文学刊物的推介之功与批评家的权威性阐释
第三章 马原先锋小说叙事艺术实践
    第一节 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一、西方元小说发展
        二、元小说与当代中国先锋小说
    第二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艺术实践及其风格
        一、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化“凸显”
        二、反传统、颠覆性元小说主题特征
        三、夸示、暧昧与游戏性语言风格
        四、空间叙事与无穷套的小说结构
        五、“抽象化”、“人为虚构化”和“幽灵化”人物形象
第四章 马原先锋小说创新及其叙事理论
    第一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创新性
        一、多重层次的复杂叙述结构
        二、“故事”讲述与“时间”主题的凸显
        三、超验的极致化美学
        四、极力渲染的“性”和“偶然性”主题
        五、“互文性”小说文本网络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事理论及方法
        一、马原小说功能观及其“真实性”文学理念
        二、偏重“技术论”的小说叙事方法
第五章 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精神内涵
    第一节 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节 马原“泛神论”神秘主义哲学及其神秘主义创作取向
    第三节 马原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表征及实践
        一、西藏神秘自然、文化和生命的渲染与张扬
        二、玄机制造与梦幻叙事的叙述策略
第六章 马原先锋小说悖论与现代性困境
    第一节 创作观的矛盾:“艺术至上”与“文以载道”的悖论
    第二节“十字街头”:精英、个人化写作与大众写作的纠缠
    第三节“批评的提醒”:元小说文体实验与经验世界的悖论
    第四节 纠缠的文本: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的悖论
第七章 当代文学地图中的马原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史“有马原的风景”
    第二节 马原现象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一 论题的概念和范围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与历史
        一 乡土小说整体研究的现状
        二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成果及局限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概况
        一 伦理书写内容集中化
        二 作家伦理书写姿态与批判立场的多样
        三 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发展趋向
        一 伦理批判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
        二 伦理视野的扩展:由人文转向自然
        三 评判标准的分化:从狭窄到多元
    第三节 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伦理书写特征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多元伦理书写
        二 内陆封闭地理环境下传统伦理氛围的深厚
        三 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特质
第二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一家庭伦理
    第一节 父子关系
        一 多元的父子关系展现
        二 父子关系的复杂趋向
    第二节 夫妻关系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夫妻关系
        二 夫妻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兄弟姐妹关系
        一 兄弟姐妹关系的演变
        二 日趋恶化的手足情份
    第四节 邻里关系
        一 和睦与淡化的邻里关系
        二 重建现代邻里美德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人伦变化
        一 城市进程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道德变化
第三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二情爱伦理
    第一节 情欲与伦理
        一 保全道德压抑情欲
        二 违背伦理追求爱情
    第二节 生存与情爱
        一 舍弃生命追求爱情
        二 生存与伦理的两难选择
    第三节 乱性与乱伦
        一 婚姻禁忌与乱性
        二 乱伦的主要类型
        三 乱伦原因与道德惩罚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一 理想爱情的唯美与道德
        二 现实爱情的功利与物化
第四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三正义伦理
    第一节 人的正义
        一 民的正义与变迁
        二 官的正义与功利
    第二节 自然正义
        一 敬畏生命本真与回归自然正义
        二 珍视动物正义与生命审美
    第三节 人的存在与异化
        一 人的生存审美形态
        二 现代人性异化类型及原因
第五章 西部乡土作家伦理书写的姿态
    第一节 苦难伦理情怀
        一 鬼子:阳光下的苦难
        二 冯积岐:权势压制下的生存苦难
        三 罗伟章:病态苦难
        四 冉正万、王华:乡村家园苦难
    第二节 乡村浪漫情怀
        一 雪漠、郭雪波、漠月:大漠戈壁敬仰
        二 郭文斌:乡村诗意的真善美
    第三节 农家感恩情怀
        一 石舒清、马金莲:农家感恩与乡土颂歌
        二 了一容李进祥:为底层农家而写作
    第四节 乡村伦理的坚守与困惑:贾平凹
        一 平民立场与精英意识
        二 现代伦理的期望与批判
        三 伦理观念的杂糅与局限
第六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
        一 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
        二 现代小说艺术的借鉴
        三 民族宗教色彩下的魔幻与超现实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诗性与散文化表现
        一 自然人情境域下的诗性呈现
        二 日常叙事与真情流露的散文化倾向
    第三节 地方民俗、民歌与方言的运用
        一 乡土风情中的民俗礼仪
        二 地域方言和民歌的运用
第七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整体向度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局限与反思
        一 理想化伦理书写的局限
        二 艺术审美高度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10)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张炜创作流变
    二、张炜研究概要
    三、研究问题聚焦
    四、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一章 融合与坚守——张炜小说的写作资源
    第一节 齐鲁大地的文化滋养
        一、齐鲁文化的差异影响
        二、出世入世的思想导向
        三、夷齐历史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经典阅读的文学浸润
        一、雅与俗的情感交融
        二、古与今的文脉传承
        三、中与外的文化碰撞
    第三节 个人经历的文学启示
        一、童年与丛林天堂
        二、少年与野地流浪
        三、中年与跋涉高原
第二章 横站与后撤——张炜小说的创作姿态
    第一节 疏离现实的叙事精神
        一、横站文坛的精神选择
        二、隔视当下的精神质疑
        三、重构历史的精神探究
    第二节 重返传统的叙事形式
        一、叙事模式的回返
        二、传统文体的渗透
        三、叙事技法的复古
    第三节 后撤民间的叙事路径
        一、丰富的民间想象力
        二、多维的民间叙事立场
        三、多变的民间叙事语言
第三章 智性与诗性——张炜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怪诞叙事
        一、怪诞叙事类型的确立
        二、怪诞叙事视角的激活
        三、怪诞叙事功能的解析
    第二节 智性叙事
        一、反讽叙事
        二、互文叙事
        三、隐喻叙事
    第三节 空间叙事
        一、小说叙事的空间构成
        二、多重交叉的叙事空间
        三、多样态的空间叙事类型
第四章 游荡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内涵
    第一节 行走与游荡——张炜小说的精神结构
        一、行走与游荡方式的解读
        二、行走与游荡的意义建构
    第二节 探究与疑思——张炜小说的精神内驱力
        一、历史与现实的警视去蔽
        二、探究与疑思的精神指向
    第三节 野地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谱系
        一、野地与高原的意象透视
        二、野地与高原的意蕴生成
结语
    一、行走与游荡
    二、野地与高原
    三、横站与后撤
    四、传统与现代
结论:趣味与意味的共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四、一个远离英雄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中篇小说精神流向及其思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2]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从底层书写看“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D]. 连丽梅.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大家》(1994—2018)研究[D]. 唐诗奇. 云南大学, 2019(03)
  • [5]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D]. 杜婧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 巫毓.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8]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08)
  • [9]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D]. 李伟. 山东大学, 2015(12)
  • [10]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D]. 田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远离英雄的时代——1990年代初中篇小说的精神走向与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