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箭炉锅庄及锅庄文化

打箭炉锅庄及锅庄文化

论文摘要

打箭炉锅庄是炉城(今康定县)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它集商店、客栈、旅店、中介、担保人为一体,具有多功能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历史时期为汉藏贸易的顺利进行,为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感情的加深和民族的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本文着重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综合分析打箭炉锅庄,并阐明其蕴含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论文正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打箭炉锅庄这一特殊地域文化现象的特殊含义,并和传统的“锅灶”(即锅桩)以及舞蹈意义的锅庄相区分,说明开展打箭炉锅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打箭炉锅庄得名的由来、出现的时间、发展和鼎盛和职能等相关方面,尤其对颇有争议的锅庄得名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锅庄”最早是源于藏族的民间组织形式,但“锅庄”这个词是来源于汉族的,应是“锅桩”的转写。锅庄被赋予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在汉藏双方彼此经济、文化联系比较紧密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汉族借用“锅桩”之名,和藏语“古曹”(即贵族)之实,外加“古曹”所居住高大建筑之体,形成了“锅庄”这一集名称、内涵和外表的多元统一体,它是民族融合的产物。第三章重点论述打箭炉锅庄的特点及历史作用。阐明了锅庄独有的地域性、和谐的共融性,多样的功能性三大特点。并从多个层面分析锅庄的历史作用,其发展带动炉城相关产业的发展,是维系汉藏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增强了藏族对封建的中央政权的向心力,促进了川、康、藏区域市场的形成,对维护祖国西南边疆的稳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是本文的点睛之处,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之上,阐明打箭炉锅庄研究的时代含义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提出了锅庄的和谐文化和诚信文化,对今天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和谐民族关系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含义的界定,目的及意义
  • 1.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3 打箭炉锅庄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打箭炉锅庄概述
  • 2.1 打箭炉锅庄的得名
  • 2.2 打箭炉锅庄的出现
  • 2.3 打箭炉锅庄的职能
  • 2.4 打箭炉锅庄的发展和鼎盛
  • 第三章 打箭炉锅庄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 3.1 打箭炉锅庄的特点
  • 3.2 打箭炉锅庄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打箭炉锅庄文化
  • 4.1 打箭炉锅庄文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藏不同语境中的“打箭炉”地名的由来及文化整合[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01)
    • [2].清代康藏民俗的珍稀史料《渔通问俗》简介[J]. 西藏研究 2020(04)
    • [3].清前期打箭炉地区地震与官府赈灾探析[J]. 民族研究 2019(03)
    • [4].清代打箭炉关与川藏商品流通[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5].19世纪后期英国博物学家普拉特两访打箭炉(康定)及启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6].“汉藏走廊第一城”打箭炉[J]. 中国地名 2018(03)
    • [7].清朝“驱准保藏”行动中对由打箭炉入藏道路的开拓[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8].“打箭炉”:汉藏交融下的地名、传说与信仰[J]. 思想战线 2019(03)
    • [9].决斗[J]. 意林 2008(09)
    • [10].论清代打箭炉榷关的设置与管理制度变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1].论库柏的中国至印度之行及其代表作《贸易先锋游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 [12].孙中山与川藏铁路建设的构想[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3].传教士顾福安及其康藏研究[J]. 藏学学刊 2015(01)
    • [14].清末川边治理之一瞥——以锡良、刘廷恕关系演变为中心[J]. 西藏研究 2018(04)
    • [15].清代前期康区塘汛的设置及其作用与影响[J]. 西藏研究 2009(03)
    • [16].18世纪初清在康区东部设置土司行动述评[J]. 藏学学刊 2017(02)
    • [17].浅析茶马互市与打箭炉城市的形成[J]. 四川建筑 2014(05)
    • [18].清代早期确立南路边茶商营贸易的原因探析[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9].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四川边茶贸易及运输[J]. 思想战线 2019(04)
    • [20].清代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茶叶集散市场[J]. 贵州茶叶 2010(02)
    • [21].折多河流经这里(四章)[J]. 贡嘎山(汉文版) 2019(03)
    • [22].近代入康活动之部分外国人及其重要史实考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9)
    • [23].川青藏边域史地考察——近代中英康藏议界之再释(下)[J]. 中国藏学 2008(01)
    • [24].19世纪40-60年代中期法国传教士“独占”康区的活动及其影响[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5].法国传教士倪德隆在四川藏区活动考述[J]. 宗教学研究 2011(02)
    • [26].清初康区的政治军事格局与世纪之交的“西炉之役”[J]. 中国藏学 2017(01)
    • [27].清代民国时期西南茶叶集散市场述论[J]. 中国茶叶 2013(12)
    • [28].情报搜集与外交推进:1913-1922年英帝国在康定设领事馆之用意及启示[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9].清代西藏城市的发展演变[J]. 城市史研究 2013(00)
    • [30].漫漫进藏路[J]. 西藏人文地理 2016(04)

    标签:;  ;  ;  ;  

    打箭炉锅庄及锅庄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