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授权规则 ——以法律中的“可以”一词为视角

论授权规则 ——以法律中的“可以”一词为视角

论文摘要

本篇论文,选择“可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可以”一词的语义与法意,显示虚词的法理意义与实践价值,并从授权规则的角度,揭示出法律授权的基本原理,以此为基础,重述法律的概念论与法律的本体论。由于“可以”在法律文本中是一个使用频繁较高的词语,这就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法眼”的功能。本文希望,透过“可以”这只“法眼”,能够看到一个有那么一点新意的规则世界、法律世界、秩序世界。 为了实现这样的研究目的,本文选择的基本方法是规范实证分析。规范实证分析作为一种法学方法,按照学者的界定,是指以法律的规范性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通过法律规则和其可能效力之间的关系对照和比较,发现法律之所以能对人们起到规范作用的内在奥秘,并进一步解决法律自身存在的一般机理。具体地说,规范实证分析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点含义:第一,规范实证分析尊重法律规则本身,认为规则本身的存在是分析得以展开的前提条件。通过法律的规则分析与词语疏理,以寻求规则与词语背后的意蕴。第二,对于规范实证分析而言,任何附加在法律规则之外的要求都不能、也不应进入规范实证分析的视域,因为它们都是先验的,难以验证的。第三,规范实证分析并不是不能评价法律的善恶,只是,这一方法是通过实在法的技术因素,而不是某种先验的价值准则来评价法律的善恶的。第四,规范实证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由语言文字所构筑的实在法律之上的,因此,这种方法特别注重对于法律规则的语言学分析。 以规范实证分析方法作为支撑,本文发现,在语言学的角度上,“可以”的含义相对丰富。但是,在法律文本中,作为法律授权的典型表达用语,“可以”的基本意义是“授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也具有设定义务的功能。当然,除了“可以”本身,还应当注意到“可以”一词的主语及其类型,以及“可以”的分布状况及其意义、“可以”的替代性表达方式与衍生性表达方式,等等,这些不同的角度,都有助于深化对于“可以”一词的法理意义之理解。 通过诠释“可以”的存在形式及其法律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意义上的“可以”:授予权力的“可以”与授予权利的“可以”。 一方面,通过“可以”授予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其中,当法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可以”视角下的授权规则:范式与方法
  • 第1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2节 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 第3节 规范实证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法律中的“可以”:存在形式与法律意义
  • 第1节 “可以”的语义及其法意
  • 第2节 “可以”的存在及其意义
  • 第3节 “可以”的主语及其类型
  • 第三章 第一类授权规则:授予权力的法律规则
  • 第1节 通过“可以”考察立法权的状况
  • 第2节 通过“可以”透视行政权的形态
  • 第3节 通过“可以”理解司法权的本质
  • 第四章 第二类授权规则:授予权利的法律规则
  • 第1节 “可以”的缺席与传统的权利概念
  • 第2节 “可以”的在场与权利的正当依据
  • 第3节 “可以”的语境与权利的基本形态
  • 第五章 法律作为两类授权规则的结合:重述法律的概念
  • 第1节 权利与权力作为法律规则的核心内容
  • 第2节 授予权利与授予权力是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
  • 第3节 法律作为两类授权规则的结合
  • 第六章 “质”、“量”、“度”:关于两类授权的三维透视
  • 第1节 两类授权之“质”:确立秩序或保障自由
  • 第2节 两类授权之“量”:法学中的“拉弗曲线”
  • 第3节 两类授权之间的“度”:一种关于法律的方法论与本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律文本的误译分析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05)
    • [2].英语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汉译策略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7)
    • [3].论俄语法律文本的句法特征[J].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01)
    • [4].刑事诉讼中的潜规则及其规制——以公诉环节为视角[J]. 盛京法律评论 2016(01)
    • [5].英译法律文本中的动名词搭配研究[J]. 校园英语 2017(07)
    • [6].法律文本的翻译特点与学习[J]. 校园英语 2017(29)
    • [7].法律文本英译的工作方法[J]. 东方翻译 2014(04)
    • [8].RCEP原产地效应细化价值链分工[J]. 中国投资(中英文) 2020(Z3)
    • [9].中文法律文本的可读性研究[J]. 才智 2015(30)
    • [10].中国动物卫生法律文本之特征研究——基于计量分析方法的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1].法律文本中“的”字条件句的翻译及其区别:以《劳动合同法》的三个译本为例[J]. 北方文学 2019(35)
    • [12].汉语话题突出特点对法律文本汉译英的影响[J]. 译苑新谭 2011(00)
    • [13].简化术语,走出“术语丛林”——谈法律文本的亲民化[J]. 语言文字应用 2014(02)
    • [14].公正司法与法律文本[J]. 人民司法 2009(17)
    • [15].俄语法律文本的统计分析及翻译原则[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1)
    • [16].从立法语言的连词“或者”看我国法律文本的可读性[J]. 当代修辞学 2016(02)
    • [17].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翻译为例看法律文本汉译[J]. 商 2015(33)
    • [18].法律文本中但书句的现状研究[J]. 语文学刊 2010(17)
    • [19].论法律文本中“义务”和“职责”的表述和翻译[J]. 译苑新谭 2013(00)
    • [20].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的平等权利条款规范化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2)
    • [21].从法律文本规范到法正义实现的障碍——兼论许霆案一审中法的背离[J]. 法学杂志 2011(02)
    • [22].法律文本特征分析——以Deed of Covenants and Guarantee为例[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3(02)
    • [23].法律中的标准——以法律文本为分析对象[J]. 比较法研究 2018(02)
    • [24].国际贸易法律文本中但书条款浅议[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03)
    • [25].语言结构顺应视角下的英译法律文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17修订版)》为例[J]. 英语广场 2020(29)
    • [26].论法律文本中“权利”和“权力”的表述和翻译[J]. 中国翻译 2012(04)
    • [27].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微探[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 [28].行政裁判目的解释的地位及规则——基于30年来行政法律文本第1条“目的化”的分析[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5(02)
    • [29].英语法律文本的句式特征[J].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6(02)
    • [30].法律文本中的“政策”:1979~2010[J]. 法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0)

    标签:;  ;  ;  ;  

    论授权规则 ——以法律中的“可以”一词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