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基尼利论文-顾学文

托马斯基尼利论文-顾学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托马斯基尼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辛德勒,基尼利,斯皮尔伯格,托马斯,原住民,大鼻子,战争中,集中营,党卫军,皮具

托马斯基尼利论文文献综述

顾学文[1](2017)在《不仅读到过去,更读懂当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再多的形容词也无法表达恐怖,还不如让故事自己说话解放周末:您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被改编成电影的《辛德勒名单》,小说源自一段真实的历史。作为一名远离二战主战场的澳大利亚作家,您怎么会了解到这个故事的?托马斯·基尼利:那是一次“偶遇”。(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7-12-15)

傅小平[2](2017)在《我只是把一个真实存在的好故事讲了出来》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真实的历史事件,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近它,书写它,对于写作者来说,无异于是艰难的抉择。无论是选择以虚构的方式加以呈现,以非虚构的方式再现,或以有争议的非虚构小说或自传体小说的方式来书写,写作者都像是在走着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所预示的“不能(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7-05-25)

刘鹏康,王姝[3](2010)在《还原历史彰显真实——论托马斯·基尼利的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当代作家托马斯?基尼利在澳大利亚文坛一直享有盛誉,其作品风格多样,体裁丰富,但多是围绕身份主题而展开的。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挖掘一些凸现澳大利亚民族性的题材,尤其是极为敏感的土着人问题。本文以基尼利的土着人题材小说为例,剖析了澳大利亚文学创作中身份情结的历史原因及土着人的身份建构与澳大利亚探求民族身份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0年12期)

张海榕[4](2008)在《书写历史的人——托马斯·基尼利及其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1935年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维尔斯省的肯思小镇。基尼利曾经想过要当天主教的神父,还在神学院学习了5年。不过,1960年他放弃了这个想法,选择了文职工作。1964年,他第一本小说《惠顿某地》的成功出版使得他有信心成为一位全职作家。在1995年以前他一直保持(本文来源于《译林》期刊2008年02期)

周小进[5](2006)在《从滞定到流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Keneally 1935—)自1964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以来,迄今已发表小说二十五部,另有历史、传记、儿童文学、戏剧、评论等作品十余部。从文四十多年以来,基尼利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就,同时也在澳大利亚文学界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讨论。 从题材上看,基尼利是一位“国际主义者”。他的作品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为背景——十四世纪的法国、内战时期的美国、十九世纪的澳洲殖民地、二战中的欧洲等,跨历史、跨文化的题材,基尼利写来皆得心应手,能推陈出新。从风格上看,基尼利常被定位为“现代主义者”,与怀特一脉相承。但基尼利的作品风格差异较大:有的细腻纪实,有的荒诞虚构;有的平白素净,有的绚丽精巧。基尼利在题材和风格上的多样性,常常将他卷入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历史文学和纪实作品、畅销文字与高雅文学等重要论争之中;由于其作品的现实关注与畅销程度,政治、市场等因素也常常影响甚至左右着评论界乃至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评价和接受。 本文认为,基尼利的作品虽然差异很大,但在主题上却是统一的。他对民族关系、历史与记忆、个人的异化、家庭关系等问题的表现,都是在身份这一大主题的框架下展开的。基尼利继承并发展了澳大利亚探求民族身份这一传统,成为当前对现代性下的个人身份与全球化下的民族身份的国际讨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尼利的作品既是地区的、“澳大利亚的”,也是普遍的、“国际主义的”。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来论证、阐述这一论点。文中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社会分析和传记分析、主题解读等批评方法,部分章节借助了少量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文章在研究方法上受新历史主义影响,因而各种研究资料不以篇幅、期刊、年代、作者身份、材料形式而区别高下。本文的关注焦点虽然不是后殖民主义的,但诸多论点均采用了后殖民主义的视角。 论文第一章回顾、总结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评论界对基尼利的评价和评论,这是研究基尼利作品中身份主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身份问题在澳大利亚文化界的具体表现,与基尼利作品中对身份的表现可互为参照。澳大利亚评论界对基尼利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吹捧到冷淡、从经典化到刻板化的变化过程。上世(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10-01)

刁俊春[6](2006)在《托马斯·基尼利《辛德勒的方舟》中叁种伦理倾向的并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用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托马斯·基尼利的作品《辛德勒的方舟》。基于伦理学与文学的紧密关联,伦理学批评在文学批评史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然而,在现今的中国,从事外国文学批评的大多数学者们却有意或无意避免这一批评方法。本文试图阐明复兴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及为其传统方法寻找新的转向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寻找新的转向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新的转向务必摒弃传统方法中的学究性评判,努力挖掘文本的伦理张力,肩负起道德责任,从而实现文学伦理道德价值的回归。托马斯·基尼利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作家,尤以其历史小说而着名,其中赢得布克文学奖的《辛德勒的方舟》通常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作品中的伦理多元并存体现了其伟大之处,也是传统伦理学批评方法无能为力的。因而,用伦理学批评的新方法分析《辛德勒的方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小说家托马斯·基尼利在澳大利亚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几部代表性历史小说中所表现出一贯的道德责任感。第二部分介绍论文的理论缘起、目的,意义与创新。 第二章简要探讨伦理学批评方法——回顾在中西文学批评史中它的重要性,在二十世纪后期所遇到的困难,并试图指出寻找伦理学批评方法新转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叁章首先简要综述了一些对《辛德勒的方舟》的评论研究,然后,论述小说的叙事特色和文本的复调性质并由此导出本文的论点:小说《辛德勒的方舟》通过并置叁种伦理倾向——功利主义伦理倾向,康德(伦理)哲学倾向以及存在主义(伦理)哲学倾向——表明了文本的伦理深度和伦理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托马斯·基尼利的道德严肃性与道德责任心。 第四章探讨小说《辛德勒的方舟》中的功利主义伦理倾向。对文本中的一些功利主义声音做出分析:这些声音基于功利主义伦理原则——诸如“效用原则”,“最大幸福原则”——表现了主人翁奥斯卡·辛德勒不可动摇的英雄形象,同时对辛德勒不寻常的营救做出功利主义的解释,并对辛德勒的罪恶财富及无耻行为做出功利主义的辩护。 第五章探讨小说《辛德勒的方舟》中的康德(伦理)哲学倾向。文本中的一些声音——回应了康德的伦理原则特别是“绝对命令”和“义务原则”——对辛德勒性生活(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6-04-01)

周小进[7](2005)在《污名、假想敌与民族身份——论托马斯·基尼利小说中的土着人形象和澳大利亚民族身份》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视殖民历史以及白人与土着人的关系,一直是澳大利亚文学刻意描写的重要话题,也是当代作家托马斯·基尼利小说创作的主题。本文从“污名”和“假想敌”着手,分析基尼利小说中的土着人物形象,旨在进一步透视澳大利亚历史上白人殖民者的文化殖民心态及其在澳大利亚民族身份建构中的反映。(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05年02期)

张卫红[8](1994)在《采访托马斯·基尼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访托马斯·基尼利张卫红根据澳大利亚着名作家托马斯·基尼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辛德勒名单》获得奥斯卡的多种奖项后轰动了整个世界。这部小说是托马斯·基尼利叙写的一部反映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实作品,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现将该书的精采片断刊出,以飨读者。并...(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1994年06期)

托马斯基尼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真实的历史事件,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近它,书写它,对于写作者来说,无异于是艰难的抉择。无论是选择以虚构的方式加以呈现,以非虚构的方式再现,或以有争议的非虚构小说或自传体小说的方式来书写,写作者都像是在走着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所预示的“不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托马斯基尼利论文参考文献

[1].顾学文.不仅读到过去,更读懂当下[N].解放日报.2017

[2].傅小平.我只是把一个真实存在的好故事讲了出来[N].文学报.2017

[3].刘鹏康,王姝.还原历史彰显真实——论托马斯·基尼利的小说创作[J].青年文学家.2010

[4].张海榕.书写历史的人——托马斯·基尼利及其作品[J].译林.2008

[5].周小进.从滞定到流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刁俊春.托马斯·基尼利《辛德勒的方舟》中叁种伦理倾向的并置[D].安徽大学.2006

[7].周小进.污名、假想敌与民族身份——论托马斯·基尼利小说中的土着人形象和澳大利亚民族身份[J].当代外国文学.2005

[8].张卫红.采访托马斯·基尼利[J].外国文学.1994

标签:;  ;  ;  ;  ;  ;  ;  ;  ;  ;  

托马斯基尼利论文-顾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