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虚拟学习社区是信息化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虚拟学习社区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虚拟学习社区是处于时空准分离状态的师生通过网络交互“聚居”在一起而形成的网上学习社区,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电子“疆界”,集聚着一个群体,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文化理念。虚拟学习社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交互,而不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只能提供一定的电子“疆界”,而交互才是积聚人群,形成文化,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认识交互结构,设计交互结构是开发交互结构系统、建设科学合理虚拟学习社区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主体性的提升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题,它影响着、规定着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结构。从目前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交互结构虽然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不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结构似乎有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培养,但是又不利于学习者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同样不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提升。从思维范式的视角来看,虚拟学习社区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交互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结构都是在“主体——客体”思维范式的引领下构建的,在这一思维范式的统摄下,即使我们主观上愿意将学习者作为主体来培养,但是客观上又不自觉地将学习者作为客体来认识,依据学习者客体发展规律来构建交互结构系统、培养其主体性显然是一个悖论。因此,我们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系统,形成、发挥和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是对教、学并重交互活动的结构化表达,它抽象于具体的教、学并重交互活动,又具体于教、学并重的教育思想,是沟通交互实践与交互理论的“桥梁”。不仅如此,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来看,“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本身也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类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划分“教、学并重互结构”的抽象“层次”类型,探究“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建设科学合理“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系统的必然要求。“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是虚拟学习社区所有交互结构共同深层结构的“表层结构”,因此,通过对师生单边交互结构与双边交互结构的分析,我们抽象出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共同深层结构,并以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基本教育哲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模型,该模型是由从具体到抽象三个层次的交互(操作交互、信息交互与概念交互)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结构体系。操作交互是其它所有交互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信息交互是在操作交互基础上展开的,信息交互存在的目的是促使有效概念交互的发生,设计、开发科学合理的信息交互系统是保证有效概念交互的重要条件;关注概念交互的结果是研究其它交互是否促进有效学习、是否促进学习者主体性提升的关键,它是考察其它交互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模型为我们进一步探究虚拟学习社区交互规律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同时,明确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系统建设的重点。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表层结构实际上由深层结构的变换而生成和建构的。由于操作交互的必不可少性,以及概念交互生成于信息交互之中,因此,表层结构的推演主要由信息交互构成要素的变换及其相互关系的转换而生成的。同时,由于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学习者,所以学习者与内容之间的交互就成为推演虚拟学习社区交互表层结构类型的起点,即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深层结构向交互的表层结构转化的起点。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推演表层结构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视角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目前急需开发的两类“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表层结构——协作式学习的表层结构与探究式学习的表层结构,并设计了相关案例,为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第一次从结构的视角探究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子系统,从理论上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及其概念和特征。第二,分析了目前虚拟学习杜区交互活动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构建了“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理论模型。第三,论证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确定了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起点”,提出了“转化”的法则。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J]. 海外英语 2013(08)
- [2].巨厚砾石区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研究[J]. 海洋地质动态 2009(01)
- [3].文章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02)
- [4].静力触探表层结构调查在富安地区的试验[J]. 复杂油气藏 2015(03)
- [5].论转化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化方式[J]. 青年文学家 2020(11)
- [6].以宋词为例简论诗词翻译中表层结构美的再现[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7].表层结构简化与“按说”的词汇化[J]. 汉语学习 2014(02)
- [8].翻译过程中“系列核心句”的分析——以叶子南译“以史为镜,避免愚行”为例[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9].浅议句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对英译汉的影响[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
- [10].画面的核心元素——表层结构[J]. 芒种 2013(16)
- [11].论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类型的表层结构系统[J]. 临沂大学学报 2018(01)
- [12].理论知识是可有可无的赘物吗?——对“实践优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质疑与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1)
- [13].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在电力翻译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13(17)
- [14].信息——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J]. 室内设计 2009(03)
- [15].从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浅析影片《归来》的结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
- [16].“看把……得(的)”句式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J]. 语文学刊 2010(24)
- [17].辽西葫芦岛东部表层结构调查及速度建模[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3)
- [18].基于叙事表层结构理论的张承志小说阐释[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9].文学经典中未知的魅力——兼论戏剧《李尔王》中的未知结构[J]. 名作欣赏 2014(15)
- [20].论英汉语义关系的对比分析与重组对翻译的作用[J]. 中国外语 2011(04)
- [21].电阻率测井及瞬变电磁法在表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01)
- [22].表层结构调查在滩海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5)
- [23].蒙古史诗的双重结构分析[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06)
- [24].女爱男:“二人转”的结构原型[J]. 文化遗产 2010(01)
- [25].从叙事结构解读《雾雨电》人物形象[J]. 文教资料 2018(36)
- [26].构建试卷的网络结构[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3(02)
- [27].浅谈尤金·奈达关于翻译的深层结构分析理论[J]. 陕西教育(高教) 2009(11)
- [28].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电与磁”内容结构的比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3)
- [29].镀锡板的电化学剥离及其耐蚀性研究[J]. 冶金分析 2016(11)
- [30].以结构主义方法浅析建筑造型[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