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及分子微胶囊化研究

紫苏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及分子微胶囊化研究

论文摘要

紫苏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唇形科植物,资源丰富,成本低,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的紫苏精油是紫苏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本文研究了紫苏精油的提取方法、紫苏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及分子微胶囊化。课题对紫苏的研究包括三个部分:(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从紫苏叶中提取精油,确定了水蒸气蒸馏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5:1,常压蒸馏1.5h,盐浸质量浓度为5%,出油率可达到1.1%;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为10:1,微波辐射功率为1000W,微波有效破碎时间为4min,出油率可达到1.4%。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精油鉴定出43种成分,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精油鉴定出40种成分,主要成分均为正戊基-2-呋喃酮,相对百分含量分别是68.3%和72.89%,鉴定此紫苏为呋喃酮类。(2)从还原钼离子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还原铁离子能力、抗亚油酸脂质过氧化能力五个方面分别评价了紫苏醛型精油和呋喃酮型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此两种类型的紫苏精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另外,本实验还采用国标规定的游离羟胺法测定出青紫苏精油和红紫苏精油的醛含量分别为29.32%和36.69%。(3)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β-CD及其衍生物与紫苏精油和香紫苏精油作用的包结比、包结常数及热力学参数ΔG、ΔH、ΔS;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固体包结物,并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包结后精油的稳定性显著增加。β-CD及其衍生物与这两种精油的包结比均为1:1,包结能力顺序分别为2-HP-β-CD>2-HE-β-CD>DM-β-CD>β-CD和β-CD>DM-β-CD>2-HE-β-CD>2-HP-β-CD,包结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以焓变为主,符合熵焓补偿效应,范德华是主要的驱动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紫苏精油的研究概况
  • 1.1.1 紫苏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2 紫苏精油的理化性质
  • 1.1.3 紫苏精油的提取与分离
  • 1.1.4 紫苏精油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应用
  • 1.2 自由基概述及其检测方法
  • 1.2.1 自由基概述
  • 1.2.2 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损伤
  • 1.2.3 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1.2.4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检测方法
  • 1.3 环糊精的研究概况
  • 1.3.1 β-CD的结构与性质
  • 1.3.2 β-CD衍生物的意义及制备方法
  • 1.3.3 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
  • 1.3.4 环糊精包结物的表征
  • 1.3.5 环糊精包结物的脱包结方法
  • 1.3.6 β-CD及其衍生物在精油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紫苏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及结果讨论
  • 2.3.1 水蒸气蒸馏提取紫苏精油
  • 2.3.2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精油
  • 2.3.3 紫苏精油的后处理
  • 2.3.4 紫苏精油的GC-MS分析
  • 2.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紫苏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抑制亚油酸氧化能力的测定-FTC法、TBA法
  • 3.3.2 磷钼络合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 3.3.3 清除超氧阴离子检测方法
  • 3.3.4 还原能力测定
  • 3.3.5 清除轻基自由基检测方法一苯甲酸荧光分光法
  • 3.3.6 GPEO和PPEO总醛含量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抑制亚油酸氧化能力的测定-FTC法、TBA法
  • 3.4.2 磷钼络合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 3.4.3 清除超氧阴离子检测方法
  • 3.4.4 还原能力测定
  • 3.4.5 清除羟基自由基检测方法
  • 3.4.6 测定GPEO和PPEO的总醛含量
  • 3.5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紫苏精油和香紫苏精油与βCD及其衍生物微胶囊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β-CD及其衍生物微胶囊化PEO的研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3 实验小结
  • 4.4 β-CD及其衍生物微胶囊化香紫苏精油的研究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3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苏精油对两种霉菌的抑菌活性效果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11)
    • [2].紫苏精油微囊粉包埋工艺的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1)
    • [3].3种紫苏属植物鲜叶的挥发性物质的异质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3)
    • [4].紫苏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科技 2020(09)
    • [5].北方紫苏栽培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学 2016(21)
    • [6].耐人寻味的紫苏[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7)
    • [7].紫苏风光[J]. 新民周刊 2020(30)
    • [8].紫苏[J]. 小说月刊(上半月) 2016(01)
    • [9].紫苏[J]. 西部 2013(21)
    • [10].紫苏:阳台上的芳香使者[J]. 茶.健康天地 2009(11)
    • [11].故乡的味道——紫苏[J]. 中医健康养生 2020(11)
    • [12].紫苏籽深加工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20(04)
    • [13].紫苏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精华滋养乳的制备和质量检测[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05)
    • [14].紫苏新品种奇苏2号[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8)
    • [15].养殖鳜鱼肉紫苏汁脱腥工艺的优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7)
    • [16].紫苏[J]. 微型小说选刊 2016(19)
    • [17].遍地紫苏[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15(04)
    • [18].紫苏[J]. 西部 2013(21)
    • [19].爱上暖色紫苏[J]. 人生十六七 2008(03)
    • [20].紫苏迷迭香酸的提取工艺及质谱鉴定[J]. 中国调味品 2020(10)
    • [21].大棚紫苏无公害栽培技术[J]. 蔬菜 2011(06)
    • [22].不同产地紫苏籽含油率及α-亚麻酸含量比较[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8)
    • [23].紫苏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4)
    • [24].紫苏药食两用有讲究[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09)
    • [25].紫苏药食两用有讲究[J]. 家庭科技 2018(09)
    • [26].我爱紫苏[J]. 养生月刊 2016(03)
    • [27].降压抗癌解毒的紫苏[J]. 健身科学 2013(11)
    • [28].紫苏(外二首)[J]. 扬子江诗刊 2014(01)
    • [29].话说“全紫苏”[J]. 中老年保健 2011(09)
    • [30].亦药亦食话紫苏[J]. 养生月刊 2008(07)

    标签:;  ;  ;  ;  ;  ;  ;  

    紫苏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及分子微胶囊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