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论文-周逢年

朱舜水论文-周逢年

导读:本文包含了朱舜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舜水,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读书学习

朱舜水论文文献综述

周逢年[1](2019)在《朱舜水教育理念、方法与实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更强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朱舜水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及师生关系也做了充分的论述。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对日本国民的思想和明治维新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严晓星[2](2019)在《高罗佩所记朱舜水琴事辨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可以想见,虽然安东省庵得到益王琴时,朱舜水已经去世,但他起念之时,朱舜水可能还在世。如果朱舜水会弹琴,作为最重要的门人,安东省庵不可能对琴如此一无所知。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人见竹洞、朱舜水问答的准确性。关于朱舜水(1600—1682)琴事,高罗(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8-23)

朱文程,崔颖[3](2019)在《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朱舜水是一位在中日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学者,他生活于明清之际,明亡后旅居日本二十余年。朱舜水在日本多年的教育活动中,培养了大批日本学者,他丰富独特的教育思想也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根源、核心和发展叁个方面简要地介绍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7期)

黄令卿,崔颖[4](2019)在《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姚是明末教育家朱舜水的故乡,其作为朱舜水故里,留存了相对较丰富的朱舜水遗迹,多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舜水学者前往拜访研究。但囿于朱舜水本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余姚舜水遗迹的保护开发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余姚舜水遗迹的现状,透过这些遗迹探寻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以便更立体地把握其精神内核,为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1期)

吴飞[5](2019)在《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实践——评周逢年的《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是一篇跨学科的研究着作,作者运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结构模式建立了一个简洁的研究框架。从朱舜水思想形成的背景、思想的传播者、思想的建构、思想传播的媒介以及受众诸方面详细讨论朱舜水思想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力产生的原因和对当下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9年03期)

徐燕斌[6](2018)在《朱舜水的日本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舜水(1600—1682)是中日交流史上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他对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甚至影响至其逝后二百年后的明治维新,其思想被认为是明治维新运动之核心推动力的组成部分。对日本的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之人却几乎未给中国思想史产生什么影响,并且于整个清代都未被提起。直至清末民初,朱舜水的事迹才回流至中国。笔者以此为出发点,试论朱舜水的对日本的认识。对此,拙稿将研究视角锁定于其日本观,以求探究几个问题:为何朱舜水会在日本传授儒学,为日人授业解惑?他究竟对日本怀着怎样的感情与认识?他是否将自身欲构建的“大同”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于日本社会?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先贤的研究基础上,对先行研究的研究重点、论点、方法以及学界的研究动态作了一定了解和把握,并得到一些启发,着眼于朱舜水的日本观推进本研究。因此,拙稿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首先是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问题北京、研究目的以及先行研究作一整体叙述。第一章,探讨朱舜水对日本人以及日本民族性的认识与见解。第二章,首先论述朱舜水对被佛教影响深远的日本社会所导致的儒学匮乏的现状的批判,其次就其对儒佛之辨的见解作一探讨,最后对其关于日本的儒学振兴的见解展开论述。第叁章,深入挖掘朱舜水的日本观的深层部分,对隐藏其背后的华夷观进行深入考察,并明确其变化过程与各阶段的真实性,从而来研究朱舜水将其构建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于日本这一点的经纬始末。最后是结语部分,通观全文并梳理要点,紧扣研究要点的基础上得出本论文的结论。即,朱舜水的日本观并非是纯粹的,其中蕴含了他自己的希冀。朱舜水虽然未曾有言“夷”“东夷”等词,但并不意味着他内心“华夷秩序”的转变。他终究是一位有着传统华夷思想的儒学者,只是因为他看到了日本社会存在着儒学振兴的迹象,并与自己的理想社会标准相对照,发现在“邪教”浸染的日本也有可能实现自身目标,并认为无论是“华”或是“夷”,学问都是伯仲之间。(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周逢年[7](2018)在《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舜水是明末清初逃亡日本的儒学者,被尊称为"日本孔夫子",其"实理实学"的核心思想在日本影响深远。本文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从六个方面梳理朱舜水思想在日本传播的研究,并阐述朱舜水思想在日本传播有效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刘亚东[8](2018)在《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末年,面对国家出现的种种危机,一大批爱国思想家应运而生。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皆从民主思想、权力制度、角度来解构专制,试图挽救明朝危局,然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超前于当时所处时代,最终只得落个隐居山林着书立说的下场。与同一时期的朱舜水相比,他们在理论运用和思想传播方面远远落后。和这些人直接着眼“封建专制制度弊端”这一中心论述思想不同,朱舜水试图在学术、教育上来对当时士人进行启蒙思想教育。尤其在明亡后,爱国思想家纷纷不仕、不与清政府合作,多数人思想在清政权巩固后受到打压,这些富有时代性的学说逐渐销匿沉寂。而朱舜水已然于明弘光后去倭瀛,在那里开学讲经、传播学术教育思想,学说得以保存下来,并对日本产生了一定影响。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和明末所处的时代背景、学术教育思想风潮以及东渡东瀛后的日本学术现状的历史合力下形成的。之后经过他在日本的徒弟安东省庵等的提炼、丰富,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点的学术教育思想——重实利功主义、先秦孔孟之道的儒学观、兼容并蓄的治学理念。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最终在日本形成,并形成了胜于国内的对外影响力。朱舜水通过启蒙他的追随者对日本本土化教育进行转化。在汉籍门类上如《性理大全》、《四书考经》、《毛经史略》、《五经涛训》等在中国当时新近刊发的书籍也在日本流行开来,这是朱舜水进行日常教学的参本。汉籍的大量传入日本,依托学术经典以及由其支撑而成的理论框架,逐渐构建属于本国化的自身理论体系,拥有学术结构的学派自此而形成。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义”使他的文学主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他倡导从古文中获取益世、益国的功效,空谈、无实的理学、心学是需要改造和杜绝的。在古文题材内容上,朱舜水复古主张主要表现在政论文、信笺与文学古文理论上。较中华王朝而言,日本日本文学的改造要易于中国,所受封建专制阻碍较轻。除此之外,朱舜水之学术主张对水户学的建立和《大日本史》治史功业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关联,也是中日学界近十多年来关注探讨的焦点问题。在水户学建立方面和《大日本史》修订上正是受到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和在其思想影响下日本士人教育趋于大众化、实用化下而形成的。朱舜水学术教育与稍晚于一世纪的兰学并称为日本德川时期两大学术传播潮流。对启发尚未开化的日本民智、重拾日本国民的学术教育、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有着重要影响力。同时还促进了日本士人学术教育思想意识形成、日本宗教信仰观的确立和日本礼仪教育的发展。并为之后兰学的传播、明治维新等日本重要历史事件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经过改造后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在日影响力尤甚。朱舜水着述和学术教育思想核心大多在日本形成,其学术教育思想中“为学之道,一曰近里者己、二曰有益天下国家”是日本古儒学派的信条,“娴习艺事、有巧思”的学术主张促进了日本文化艺术的融合,此后兼及中国技艺的茶道、武士道、剑道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是以武士为基础力量的幕府统治的政治纲领。朱舜水的这些学术教育思想作为日本士人民族特质的基础影响至今。(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期刊2018-04-20)

董灏智[9](2018)在《朱舜水与伊藤仁斋实学思想的最终定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义学派"作为日本德川古学派重要组成部分,其凸显出"实学"的古学特征是毋庸置疑的,更对后世日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古义学派创始人伊藤仁斋由朱子学向古学转向(即转向实学)的原因与过程,则是日本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一问题,早在江户时代就已有人问津,而其中的仁斋古学转向的外在刺激因素,即中国学者对其影响问题,一直是难以(本文来源于《实学文化丛书——传统实学与现代新实学文化(叁)》期刊2018-04-01)

钱明[10](2017)在《朱舜水肖像画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朱舜水真人绘制的原像和后来据此原像临摹的画像至少有十一种,其中水户彰考馆(现为财团法人德川博物馆)所藏的四种画像或塑像,是以朱舜水本人为对象并经过再创作而绘(制)成的原像。幕末期的朱舜水肖像,出现了武士化的迹象,这一信号无疑向我们昭示了幕末志士们想用武力来回复皇权、剿灭贼寇的政治诉求。而被明显强化了的朱舜水的武士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的目的,是从不同时代的朱舜水肖像中看到日本社会的实际需要,再从日本社会的实际需要中把握到它背后历史剧变的时代脉搏。(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朱舜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以想见,虽然安东省庵得到益王琴时,朱舜水已经去世,但他起念之时,朱舜水可能还在世。如果朱舜水会弹琴,作为最重要的门人,安东省庵不可能对琴如此一无所知。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人见竹洞、朱舜水问答的准确性。关于朱舜水(1600—1682)琴事,高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朱舜水论文参考文献

[1].周逢年.朱舜水教育理念、方法与实践特征[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

[2].严晓星.高罗佩所记朱舜水琴事辨正[N].文汇报.2019

[3].朱文程,崔颖.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黄令卿,崔颖.余姚朱舜水相关遗迹综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

[5].吴飞.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实践——评周逢年的《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

[6].徐燕斌.朱舜水的日本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7].周逢年.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18

[8].刘亚东.朱舜水学术教育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8

[9].董灏智.朱舜水与伊藤仁斋实学思想的最终定型[C].实学文化丛书——传统实学与现代新实学文化(叁).2018

[10].钱明.朱舜水肖像画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史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7

标签:;  ;  ;  ;  

朱舜水论文-周逢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