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微量失血大鼠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微量失血大鼠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一、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大鼠在微量失血状态下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解梦莉[1](2021)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清孤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清孤啡肽(nociceptin/orphanin FQ,N/OFQ)含量的变化,探讨N/OFQ与交感神经系统及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5~8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分为糖尿病组(D组,n=33)与非糖尿病组(N组,n=33),纳入年龄60~69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测定麻醉前30 min(T0)、手术1 h(T1)、手术结束24 h(T2)血糖值、血清N/OFQ、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浓度及T0、T2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 TnⅠ)的浓度。结果:D组T0血糖、血清N/OFQ、c TnⅠ浓度比N组高,NE浓度比N组低(P<0.05)。D组T1血糖、血清N/OFQ、NE浓度比T0高(P<0.05);N组T1血糖比T0高(P<0.05),T0到T1血清N/OFQ、NE浓度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T2血清c TnⅠ浓度均比T0升高,且D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D组T0到T1血清N/OFQ分别与血糖、NE浓度变化趋势正相关(P<0.05)。D组T0到T2血清c TnⅠ分别与T0到T1血清N/OFQ、血糖、NE变化趋势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血清N/OFQ含量升高,术中N/OFQ含量升高与NE含量升高相关,这些变化与术中心肌细胞损伤有关。

庞钰洁[2](2021)在《下丘脑orexin神经元-蓝斑底核神经通路的活动特征及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睡眠和觉醒是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须且反复交替的两种生理状态,涉及了复杂的神经机制。Kleitman团队在1953年第一次通过脑肌电以及眼肌电记录发现了REM睡眠,即出现与觉醒类似的活跃脑电并同时伴随着骨骼肌的强烈抑制。其与慢波睡眠的生理表现及神经机制截然不同,因此被确立为睡眠过程中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独立时相。值得注意的是下丘脑作为脑内重要且复杂的稳态中枢,富含着不同种类的神经元群整合体内外信号进而共同协调调控人体生理活动。其中的orexin神经元局限分布在外侧下丘脑区及穹窿周区,接收众多脑区的输入并向全脑发送广泛投射,与不同核团形成不同的神经环路发挥着其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在哺乳动物、两栖动物以及模式生物的下丘脑中都发现了具有类似分布的orexin神经元群,也说明了该神经元在动物的发育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鉴于orexin神经元发送大量投射至觉醒相关的单胺能核团,并且orexin能神经系统发生缺陷时主要导致嗜睡症状,因此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作为觉醒肽在睡眠/觉醒周期中的调控作用。但在随后的研究中也发现orexin神经元能够直接投射到REM睡眠产生和维持的主要结构即脑桥被盖处的SLD核团,提示存在这样一条特定的下丘脑orexin神经元到脑干SLD核团的神经通路参与REM睡眠的复杂调控。值得注意的是,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调控REM睡眠的关键脑区SLD不仅有orexin能纤维的分布还存在orexin受体的表达,进一步采用光遗传学及化学遗传学技术均证明了下丘脑orexin能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直接支配SLD进而参与调节REM睡眠脑肌电的稳定。不同于以往发现的orexin神经元在睡眠/觉醒调控中产生的促觉醒作用,本研究更进一步地关注这群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在睡眠/觉醒周期中具有什么样的活动特征,从而参与了睡眠/觉醒的调控。这群特异性投射的orexin神经元是否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亚群,而该神经元亚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意义,产生这样功能意义的具体神经环路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详尽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将从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群的活动特征和功能及神经环路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利用CTB逆行示踪技术、神经元激活标记c-Fos免疫组化技术和光纤钙成像技术观察该神经元亚群在睡眠/觉醒期间的主要活动特征。然后采用一系列行为学手段来探索该特定通路的功能意义,进一步明确相关orexin能神经系统整体协调和调控睡眠/觉醒周期的联系。最后结合新型逆行/顺行病毒追踪技术,对与这些神经元存在直接神经联系的上下游脑区进行系统标定,初步研究该神经元亚群的神经环路机制。现将相关结果阐述如下:1.蓝斑底核投射的orexin神经元活动特征的研究(1)LH存在一群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本文首先研究了投射至SLD脑区的orexin神经元的数量及分布模式等是否具有其独特性。利用CTB逆行示踪剂追踪到有7.1±0.8%的orexin神经元投射到促REM睡眠核团SLD,并且有15.2±2.1%的orexin神经元投射到促觉醒核团LC。此外,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分别投射到SLD和LC的orexin神经元仅有1.9±0.3%的重叠(n=6 rats,n=3902 orexin neurons)。上述结果表明确实存在一部分orexin神经元能够特异性投射至SLD,尽管SLD与LC相邻,但根据其下游投射靶点乃至功能的不同能够在下丘脑区域区分出不同的orexin神经元亚群。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探究分别投射到SLD和LC的orexin神经元分布模式是否具有解剖位置上的特异性,根据大鼠立体定位脑图谱按照由尾端至头端的纵轴方向(AP:-2.30~-3.80 mm),在每隔200μm的6张冠状脑片上统计orexin神经元的分布数量及位置。结果发现投射到SLD的orexin神经元和投射到LC的orexin神经元与整体orexin神经元分布模式均一致,混杂分布于下丘脑中,且分布数量均是从尾端至头端由少逐渐增多再减少。上述结果提示在SLD区域以及LC区域逆行追踪所标记的orexin神经元在下丘脑中为散在分布,而非特异性分布于特定区域位置。(2)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显示REM睡眠相关激活为了进一步明确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是否在睡眠/觉醒周期中具有某种活动特征进而为其下游投射靶点提供驱动力,我们对SLD区域注射CTB逆行示踪剂的大鼠进行72 h的REM睡眠剥夺。第一次REM睡眠出现的2.5 h后,立即对大鼠进行灌注,进行c-Fos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整体orexin神经元在睡眠剥夺组与对照组中的c-Fos表达量并无显着差异(control:7.1±1.3%,n=4 rats;RSD:6.0±0.6%,n=7 rats;P=0.435),而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群在睡眠剥夺后的恢复期中c-Fos表达量显着增加(control:6.8±2.8%,n=4 rats;RSD:28.2±2.9%,n=7 rats;P=9.221×10-4)。这部分结果表明不同于整体orexin神经元的活动特点,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群能够在丰富的REM睡眠中表现出更强的活性。(3)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在REM睡眠期间钙信号增强为了更加精确地探索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在自然生理状态下的睡眠/觉醒周期中的活动特点,在orexin-Cre转基因小鼠的SLD脑区定位注射逆行转染的病毒AAV-retro-Enf1α-DIO-GCa MP6s-WPRE-p A,使得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标记上绿色荧光。采用光纤钙成像技术记录自由活动小鼠脑内这部分orexin神经元的钙信号强度变化,结果显示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在REM睡眠期间具有明显的荧光变化(ΔF/F:0.46±0.05%),且显着高于NREM睡眠期间(ΔF/F:0.07±0.02%),而在觉醒期前荧光变化(ΔF/F:1.27±0.17%)呈现出增高的趋势(n=4 mice,one-way ANOVA;F(2,9)=36.146;P=0.5×10-4;post hoc LSD comparison test;P REM vs NREM=0.0236;P REM vs wakefulness=3.27×10-4;P NREM vs wakefulness=0.16×10-4)。上述结果再次明确,不同于以往所研究的仅在觉醒期间发生激活的orexin神经元,我们所关注的这群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能够在整个REM睡眠过程中处于活跃状态。2.蓝斑底核投射的orexin神经元功能及环路特征的初步研究(1)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调控REM睡眠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如此独特性的这部分orexin神经元在整体睡眠/觉醒调控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呢。我们接下来利用了光遗传学技术在单次REM睡眠中光抑制投射至SLD的orexin能纤维末梢,发现小鼠REM睡眠期间theta能量减少约7.4%(n=9mice,P=0.0325),并且平均REM睡眠片段时程显着缩短18.2%(n=9 mice,P=0.0363),而其肌电并未发生明显变化(n=9 mice,P=0.32)。进一步采用ta Casp3病毒特异性长时程损毁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ta Casp3组小鼠在REM睡眠期间肌电显着升高(ncontrol=11 mice,nta Casp3=8 mice,control:0.93±0.01,ta Casp3:1.04±0.01;two-sided unpaired t-test;P=0.09×10-4)。进一步小鼠采取24 h REM睡眠剥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ta Casp3组小鼠在rebound期间出现间断的REM睡眠,主要表现在持续维持一段REM睡眠的能力明显减弱(ncontrol=10 mice,nta Casp3=10mice,wildtype:1.77±0.14;ta Casp3:1.34±0.11;two-sided unpaired t-test;P=0.028),并且出现REM睡眠片段数量增多的现象(wildtype:0.99±0.07;ta Casp3:1.38±0.17;two-sided unpaired t-test;P=0.047)。故长时间缺失此通路对REM睡眠稳态具有显着影响,会使得REM睡眠恢复能力有所减弱。综上所述,这部分实验结果表明SLD中的orexin能信号或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的缺失均对REM睡眠的稳态调控具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明确了该条特异性通路能够稳定REM睡眠。(2)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的下游投射靶点为进一步明确这群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在睡眠/觉醒调控中是通过驱动哪些下游投射靶点进而发挥稳定REM睡眠的作用。故采用orexin-Cre转基因小鼠,在其SLD区域进行立体定位注射,将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表达上红色荧光蛋白,通过荧光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和显微镜下的纤维成像,可系统分析其直接投射的下游靶点。结果发现该orexin神经元亚群仅仅只投射至SLD和与其相邻的LC,在其它REM睡眠相关脑区PNO、LDT以及觉醒相关脑区PVT均不发送纤维投射(n=2 mice)。该实验结果也与第一部分实验结果相呼应,更加明确了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的独特性。(3)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的上游全脑输入上述实验结果已表明特异性支配SLD的orexin神经元几乎是单位点投射的且在REM睡眠期具有特定的活动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具有如此独特性的orexin神经元亚群的神经环路基础。同样采用orexin-Cre转基因小鼠,首先在其SLD区域进行立体定位注射,标记出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亚群。再采用逆行病毒追踪技术追踪该神经元亚群的上游全脑输入,通过初步研究发现与整体orexin神经元的全脑输入分布相比,这群特异性投射至SLD的orexin神经元可能更多地接受了ZI和DMH脑区的输入(n=2mice)。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下丘脑中有一部分orexin神经元是能够特异性投射至REM睡眠关键脑区SLD,可能接受来自其他脑区不同数量的输入,在REM睡眠期间激活下游投射靶区进而在睡眠/觉醒周期中发挥调控功能。此外,特异性抑制或损毁该orexin神经元亚群将会导致REM睡眠不稳定从而影响整体睡眠/觉醒稳态。故本研究揭示了下丘脑orexin神经元-脑干SLD通路调控REM睡眠的相关活动特点、功能意义及环路机制,为进一步明确相关orexin能神经系统整体协调和调控睡眠/觉醒整体稳态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景佳妮[3](2020)在《持续光暴露增强中枢交感输出对正常和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人体器官组织的时间生理(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physiology)对维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大自然的昼夜交替使人类能够维持自身组织器官的昼夜节律与自然环境的光暗周期相适应。然而随着电子照明设备的广泛使用,夜间光暴露(exposure to nighttime lighting)这一现象变得极为普遍,比如,夜班和轮班工作制的出现,光污染(light pollution),甚至在极地(南北极)环境的极昼现象等。这些光暴露环境扰乱了昼夜边界,无法与正常生理过程的昼夜节律同步,影响人类健康,引发多种疾病。而人体绝大多数系统都被昼夜节律所调控,包括睡眠觉醒,激素分泌,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等。夜间暴露于人工光照环境紊乱节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其与代谢和情绪紊乱,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中风、突发心脏骤停),内分泌功能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研究报道,光暴露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与外周系统节律的异常调节有关,光暴露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导致中枢和外周生物钟基因紊乱。光暴露对糖皮质激素分泌影响的研究显示,光暴露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上调和应激反应增加密切相关。大量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光暴露刺激视锥和视感神经节细胞在大脑形成神经环路,通过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直接或间接投射到其他参与情绪调控的脑区,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和递质传递(neurotransmission)。也有研究报道,光暴露(light exposure)能够引起大鼠产生复杂的心血管效应,导致组织器官功能紊乱。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者发现持续光照对心血管功能具有多重效应,并且说法不一。自主神经在调控心血管活动和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下丘脑和延髓多个脑区参与自主神经调控,其中交感神经活动受到中枢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的调控,RVLM中C1神经元可接受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和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audal ventrolateral medulla,CVLM)等其他心血管中枢的纤维传入,并发出纤维与交感节前神经元发生单突触联系调控外周交感活动和心血管功能。研究表明,光暴露可兴奋PVN,且昼夜节律调控中枢SCN参与光诱导产生的交感神经兴奋,但光暴露对交感中枢RVLM的作用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最大化模拟日常光暴露环境,采用LED(250-300 lux)灯光持续照射,探究光暴露对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交感输出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对于探索关于昼夜节律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在中枢的神经环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综合征,而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快速发展为心衰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突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报道,持续光暴露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脏骤停)的发生风险,并且昼夜节律系统对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将探究持续光暴露对正常和心衰大鼠的心功能的作用,为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重要依据。众所周知,心肌缺血能快速激活交感神经,引起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在急性期,儿茶酚胺类物质激活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s,β-AR),通过代偿机制来维持心输出量和全身血压,而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将加速疾病的发展。研究者们认为,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激活β1-AR,导致心脏纤维重塑和心肌细胞死亡,对心脏有损害作用。因此,探究交感神经活动在光暴露对心血管功能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对于心衰而言,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是中枢交感输出的关键区域,而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患者出现并发症和突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明确RVLM对交感的调控作用对于探索光暴露对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报道,光暴露可引起组织器官氧化应激水平增强。然而,持续光暴露对中枢RVLM氧化应激的影响目前并不清楚。而RVLM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导致的氧化应激增强是交感亢进的重要机制。中枢给予ROS的消除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剂Tempol能降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从而改善心血管功能。那么,光暴露是否通过增强中枢RVLM氧化应激水平而导致交感输出增强呢?研究表明,ROS的产生受到核转录因子Nrf2的调控,Nrf2在体内的抗氧化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磷酸化可促进抗氧化蛋白的转录,抑制氧化应激水平。灌流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的Nrf2基因敲除小鼠,心脏氧化应激损伤和心肌肥厚程度加重。过表达Nrf2可抑制活性氧的产生而减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但目前持续光暴露对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并不清楚。研究显示,中枢RVLM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可催化Ang II生成Ang1-7,增强ACE2/Ang1-7/Mas R受体轴功能具有降低心衰和高血压等病理状态下的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血管保护效应。RVLM中过表达ACE2通过降低兴奋性突触传递从而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同时,ACE2/Ang1-7/Mas R受体轴功能增强能够抑制氧化应激水平,保护细胞损伤和神经元功能。然而,上调ACE2/Ang1-7/Mas R受体轴的功能能否改善光暴露导致的氧化应激目前也不明确。光暴露导致机体昼夜节律紊乱的众多研究提示,持续光暴露对中枢RVLM交感输出的作用可能也与RVLM节律紊乱有关。研究报道,光暴露影响正常的生物节律,增加睡眠障碍,导致行为活动改变。而昼夜节律的平衡在维持生物节律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节律的调控中枢视交叉上核SCN主要受光照因素影响,在分子水平被钟基因调控,同时RVLM中也存在多种钟基因的表达。昼夜节律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有趣的是,研究报道,SCN通过视网膜接收光线信号,在全脑可直接或间接与多个脑区产生纤维投射联系,比如,下丘脑室旁核PVN,内侧视前区(medial preoptic area,MPOA),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PVT),外侧僵核(lateral habenula,LHb),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中缝背核(dorsal raphe,DR)等,从而产生复杂的神经网络调控。那么,RVLM是否接受中枢SCN的直接或间接的神经纤维投射呢?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通过中枢核团的纤维投射联系来探究光暴露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为阐明节律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功能学联系提供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持续光暴露对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交感输出和心功能的影响;探究持续光暴露对中枢RVLM氧化应激的影响是否与Nrf2通路以及ACE2/Ang1-7/Mas R受体轴功能下调有关;并明确持续光暴露对RVLM昼夜节律的影响,探究持续光暴露对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是否和中枢SCN与RVLM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纤维投射联系有关。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为了明确:1)持续光暴露对正常和心衰大鼠的心功能的作用,且交感神经活动是否参与持续光暴露对心功能的作用;2)持续光暴露是否引起大鼠中枢RVLM氧化应激增强从而影响心功能;3)Nrf2通路是否参与中枢RVLM过表达ACE2改善持续光暴露引起的心功能下降;4)持续光暴露是否影响了中枢RVLM正常的昼夜节律,且RVLM与SCN之间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神经纤维联系。研究方法1.所有SD大鼠均置于时控光照箱(Circadian Time(CT)07:00 Light on,ZT0;Circadian Time(CT)19:00 Light off,ZT12)12h Light/12h Dark(LD)光暗交替环境下集中饲养,至少适应两周后进行实验。然后将部分动物置于24小时持续光照(Constant Light,CL)环境下饲养,观察比较动物在两种环境中的心功能差异。2.通过尾动脉测压系统连续一周监测大鼠ZT12时在LD环境和CL环境下的血压和心率变化,观察两种环境对动物清醒状态下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影响。然后采用眶静脉采血,连续5周监测大鼠在LD和CL环境中ZT12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Ang II,糖皮质激素(GC),心房钠尿肽(ANP)和脑钠肽(BNP)的浓度变化。通过心脏超声,Millar心导管术以及心脏Masson染色,检测持续光暴露四周、八周后大鼠的心功能变化和心脏纤维化程度。分离大鼠肾交感神经,检测持续光暴露四周、八周后大鼠的基础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以确定引起心功能改变的最短光暴露时间。3.心衰模型的建立:通过结扎心脏冠脉建心衰(HF)模型,假手术(Sham)动物心脏只穿线不结扎,两组动物均置于LD环境下饲养。术后四周通过心脏超声和心导管术监测两组动物心功能变化,并通过心脏H&E染色验证心衰模型。然后将正常大鼠和心衰大鼠分组:LD组,CL组,HF-LD组和HF-CL组,开始实验。4.光暴露结束后,通过心脏超声和心导管术检测LD组,CL组,HF-LD组和HF-CL组的心功能变化。连续两周记录HF-LD组和HF-CL组的心脏射血分数。然后灌注取材心脏,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并统计四组动物的心脏纤维化面积(%)。5.分离动物肾交感神经,通过记录RSNA比较LD组,CL组,HF-LD组和HF-CL组动物的交感神经活动情况。通过ELISA检测四组大鼠血浆NE的浓度,最后通过免疫组化DAB染色RVLM脑片,观察并统计四组大鼠RVLM中c-fos阳性神经元百分比,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四组动物RVLM中c-fos蛋白表达。6.通过Western Blot和DHE染色分别检测LD组,CL组,HF-LD组和HF-CL组动物中枢RVLM中ACE2,Mas和Nrf2通路蛋白的表达以及氧化应激水平,并检测LD组和CL组RVLM中Nrf2磷酸化水平。然后中枢RVLM微量注射慢病毒过表达ACE2,通过DHE染色RVLM脑片检测过表达ACE2后LD+Lenti-GFP组,LD+Lenti-ACE2组,CL+Lenti-GFP组和CL+Lenti-ACE2组RVLM中ROS水平,然后通过心脏超声和心导管术检测四组大鼠的心功能,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四组动物Nrf2/HO-1/NQO-1通路蛋白表达情况。7.通过无线遥感连续监测LD组和CL组ZT 0-12和ZT 12-24的活动量,记录并比较两组动物24小时ZT 0-12和ZT 12-24的平均活动量。通过ELISA检测LD组和CL组褪黑素和皮质酮的昼夜分泌,比较LD组和CL组中两种节律激素ZT 0-12和ZT 12-24的分泌差异。通过RT-PCR检测LD组和CL组RVLM中24小时核心钟基因Bmal1和Clock的振荡表达。最后,将ROSA26-EGFP小鼠中枢RVLM微量注射逆行标记病毒AAVretro-cre-h Syn-EGFP,通过大脑连续切片观察GFP在全脑神经元胞体的表达,明确RVLM与SCN之间是否存在一级神经纤维投射,观察RVLM与SCN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系。结果1.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持续光暴露导致大鼠清醒状态下血压(SBP,DBP)持续升高(P<0.05 vs.LD),并且光暴露四周引起血浆NE、Ang II、GC、BNP和ANP浓度显着增加。持续光暴露四周(CL 4W)导致大鼠左心室收缩末压力LVE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升高,心脏纤维化面积(%)增加,±d P/d T显着下降(P<0.05 vs.LD)。而持续光暴露八周(CL 8W)大鼠LVESP降低,心脏纤维化面积(%)增加,心脏±d P/d T下降(P<0.01vs.LD)。与CL 4W组相比,CL 8W大鼠心脏±d P/d T进一步下降,心脏纤维化面积(%)进一步增加(P<0.05 vs.CL 4W)。同时CL 4W组的RSNA显着增强(8.64±0.48vs.20.02±1.24%Max,P<0.001 vs.LD);而CL 4W的RSNA与LD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8.64±0.48 vs.10.16±0.38%Max,P>0.05 vs.LD)。2.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和心衰大鼠的心功能下降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79.42±2.91%vs.93.64±2.02%;43.14±3.03%vs.63.24±3.91%,P<0.001 vs.LD),心脏+d P/d T降低(5751.89±69.01 vs.7477.08±604.2mm Hg/s,P<0.01 vs.LD)。而光暴露导致心衰大鼠心脏+d P/d T进一步降低(2414.57±138.5 vs.3211.90±202 mm Hg/s,P<0.05 vs.HF-LD),心脏纤维化面积(%)进一步加重(P<0.0001 vs.HF-LD)。心脏超声动态监测HF-LD组和HF-CL组的LVEF,发现持续光暴露导致心衰大鼠LVEF下降加快(P<0.001 vs.HF-LD)。3.持续光暴露增强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交感输出和RVLM神经元c-fos表达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的RSNA显着增加(8.64±0.48 vs.20.02±1.24%Max,P<0.001 vs.LD),心衰大鼠的RSNA进一步增强(20.10±1.16 vs.26.82±1.69%Max,P<0.05 vs.HF-LD)。而LD组与CL组麻醉状态下平均动脉压(MAP)无显着差异,HF-LD组MAP显着下降(P<0.05 vs.LD)。光暴露引起正常和心衰大鼠NE显着增加(P<0.0001 vs.LD;P<0.0001 vs.HF-LD)。同时,光暴露引起正常和心衰大鼠RVLM中c-fos阳性神经元增加(20.01±0.01%vs.13.02±0.10%,44.66±0.01%vs.13.02±0.10%,P<0.01 vs.LD;81.53±0.01%vs.44.66±0.01%,P<0.0001 vs.HF-LD),c-fos蛋白表达增加(P<0.01vs.LD),而HF-LD组与HF-CL组之间并无差异。4.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氧化应激水平增强,ACE2/Ang1-7/Mas R轴功能下调DHE染色结果显示,光暴露导致正常和心衰大鼠RVLM中ROS水平增加。Western Bolt结果发现,Nrf2磷酸化水平下降,下游HO-1和NQO-1蛋白表达也下降(P<0.05 vs.LD)。同时,光暴露引起正常和心衰大鼠ACE2和Mas R表达下降(P<0.001 vs.LD),而心衰大鼠ACE2表达进一步下降(P<0.0001 vs.HF-LD)。HF-LD组与HF-CL组RVLM中ROS水平,Nrf2磷酸化和Mas R表达并无差异。5.中枢RVLM过表达ACE2降低持续光暴露导致的氧化应激,增强RVLM中Nrf2磷酸化从而改善心功能损伤中枢RVLM过表达ACE2后,与CL+Lenti-GFP组相比,CL+Lenti-ACE2组LVEF和LVFS(89.10±0.79%vs.74.92±0.73%,P<0.001;53.91±1.18%vs.38.42±0.63%,P<0.05)增加,心脏±d P/d T增加(5368.00±35.55 vs.4043.24±7.83 mm Hg/s;-4648.88±168 vs.-3376.37±144.2 mm Hg/s,P<0.05)。RVLM中ROS表达显着降低(P<0.05vs.CL+Lenti-GFP),CL+Lenti-ACE2组RVLM中Nrf2磷酸化水平显着增加(P<0.0001vs.CL+Lenti-GFP)。LD+Lenti-ACE2组与LD+Lenti-GFP组RVLM中ROS表达无显着性差异。LD+Lenti-ACE2组RVLM中Nrf2通路下游HO-1和NQO-1蛋白表达增加(P<0.01vs.LD+Lenti-GFP)。CL+Lenti-ACE2组RVLM中HO-1和NQO-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vs.CL+Lenti-GFP)。6.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昼夜节律异常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昼夜活动量增加,但ZT0-12与ZT12-24期间的活动差异消失(P>0.05),而LD组自发活动表现为ZT12-24(夜间)活动量多,ZT0-12(日间)活动量少,ZT12-24与ZT0-12期间的活动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LD组中褪黑素和皮质酮昼夜分泌具有显着差异(P<0.0001,P<0.05),而CL组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在ZT12-24与ZT0-12期间无显着性差异,失去昼夜节律性。而且,与LD组ZT12-24相比,CL组的褪黑素分泌在ZT12-24期间减少(P<0.01)。此外,与LD组ZT12-24相比,Cl组皮质酮分泌在ZT12-24期间增加(P<0.0001),而与LD组ZT0-12相比,CL组皮质酮在ZT0-12期间也增加(P<0.0001)。同时,光暴露导致大鼠中枢RVLM钟基因Bmal1和Clock的振荡表达异常(P<0.01)。7.交感中枢RVLM接收节律中枢SCN的间接纤维投射将ROSA26小鼠中枢RVLM单侧注射逆行病毒AAVretro-cre-h Syn-EGFP,通过逆行示踪四周后进行全脑切片扫描,结果发现SCN神经元无GFP表达,而下丘脑室旁核PVN、背内侧部DM、外侧部LH、蓝斑核LC和中缝背核DR中神经元均有GFP表达。因此,交感中枢RVLM可能通过PVN、DM、LH、DR和LC与SCN产生间接神经网络联系。结论持续光暴露增强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交感输出,降低正常和心衰大鼠的心功能。中枢RVLM过表达ACE2通过增强Nrf2磷酸化的抗氧化效应降低持续光暴露引起的RVLM氧化应激和心功能损伤。光暴露导致中枢RVLM昼夜节律异常,交感中枢RVLM可能通过PVN、DM、LH、DR和LC接收SCN的间接神经纤维投射。

范卡敏[4](2020)在《阿片μ受体介导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机体经历强烈的急性应激或长期慢性应激时,学习记忆能力会受到显着影响,表现为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甚至可能诱发多种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其中应激对大脑中枢系统(如记忆中枢-海马)的损伤最为引人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在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升高,通过调节在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的可塑性,抑制长时程增强LTP的发生或促进长时程抑制LTD的产生而损伤记忆的提取。但是,排除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的效应,并不能完全挽救应激造成的记忆提取损伤,说明还有其它神经机制参与。在急性应激状态下,会引起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与糖皮质激素共同作用,包括单胺类、内源性阿片肽(EOPs),内源性大麻素,神经肽Y,催产素,和性激素等,对情绪与认知进行调节。其中,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三类主要阿片类受体(包括μ,δ,和κ受体),对认知、情绪、心血管和胃肠病学反应及对压力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然而,内源性阿片肽系统是否在由应激导致的记忆提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并不知道。因此本论文建立了 C57小鼠急性应激(高台,50min)后记忆提取损伤的实验模型,进一步利用脑立体定位手术、神经行为学、神经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RNA原位杂交技术等手段对阿片μ受体介导的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1.建立了一个两天周期的急性应激记忆提取损伤小鼠模型。水迷宫训练期12次(第一天,记忆获得),水迷宫60s的测试期(第二天,记忆提取)前给予急性应激。结果表明急性应激可以导致小鼠记忆提取损伤,且至少维持2h。2.应激前的30min腹腔注射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naloxone,可以逆转应激后记忆提取的损伤,表明阿片受体在记忆提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在海马CA1区微量注射阿片μ受体拮抗剂CATP可以显着减轻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而微量注射阿片μ受体激动剂DAMGO后小鼠表现出与应激组相似的记忆提取受损现象。相反,海马CA1区微量注射阿片κ受体和阿片δ受体的拮抗剂后均没有影响。进一步,在海马CA1区微量注射脑啡肽抗血清后,也导致记忆提取损伤的恢复。上述结果充分说明海马区阿片μ受体与脑啡肽结合后被激活最终导致急性应激后小鼠记忆提取损伤。3.对全身性的和GABA能神经元、谷氨酸神经元以及星型胶质细胞上阿片μ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共四种)分别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和RNA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全身性、GABA能神经元、谷氨酸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上的阿片μ受体均分别被完全敲除。4.利用四种阿片μ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检测急性应激后小鼠记忆提取能力的改变,发现只有全身敲除阿片μ受体(μR-/-)和GABA能神经元上敲除阿片μ受体(μR(GABA-/-)小鼠能够逆转应激后的空间记忆提取能力损伤,说明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参与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5.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在急性应激后海马CA1区微量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发现该处理可以通过激活GABAA受体消除应激造成的记忆提取损伤。在急性应激后muscimol+L-655,708(突触外GABAA受体拮抗剂)联合给药,发现小鼠没有出现显着的记忆提取损伤,表明急性应激后海马CA1区GABA的释放减少,突触后膜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电流减弱,使局部兴奋-抑制失衡,最终将导致记忆提取损伤。综上所述,急性应激通过调控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上的阿片μ受体(与脑啡肽结合)功能,进而使得海马CA1区GABA的释放减少,导致海马CA1区局部兴奋-抑制失衡,最终造成记忆提取损伤。该研究为全面认识内源性阿片肽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有效干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探索方向。

张鑫彤[5](2020)在《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通常以情绪低落和快感缺乏为特征。约有15~30%的严重抑郁患者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标准抗抑郁药(例如,血清素和再摄取抑制剂)无反应,被判定为患有抗治疗性抑郁(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抑郁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未尽可知。研发TRD新型疗法受到四个主要突破的推动:(1)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可改善TRD症状;(2)中枢多巴胺能神经传递低时快感不足;(3)抗抑郁药可明显增强神经可塑性;(4)氯胺酮在TRD患者中显示出抗抑郁作用,并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增强突触可塑性。因此,本实验拟探究多巴胺系统是否在氯胺酮抗抑郁作用中发挥了生物学作用,将目标集中于多巴胺五种受体中的第二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并在个体和细胞水平上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操作如下:试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雌雄各半),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用慢性不可预知刺激结合孤独饲养培养其余40只大鼠21d,其中1组只接受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设置为模型组(D组);氯胺酮组(K组)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每7d给药一次,共3次;L组腹腔注射多巴胺第二受体抑制剂L-741,626,每7d给药一次,共3次;K+L组注射两种药物,L-741,626预先给药0.5h,给药方式同氯胺酮。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蔗糖偏好实验(sugar water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TST),判定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每周称量一次大鼠体重并记录,探究试验期间大鼠体重变化趋势,处死大鼠后称量大鼠脑重。收集大鼠大脑伏隔核及海马提取蛋白备用。采用尼氏染色及HE染色检测大鼠大脑海马神经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突触蛋白PSD-95、SYN及SYP的蛋白表达量;采用高尔基染色方法检测突触可塑性。选取多巴胺能细胞——PC12细胞进行离体验证,利用皮质酮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状态。应用CCK-8法检测皮质酮、氯胺酮、L-741,626、多巴胺第二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pramipexole)的最佳浓度。即设置对照组(C组)、皮质酮损伤组(D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氯胺酮组(K组)、皮质酮损伤加入L-741,626(L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氯胺酮及L-741,626(K+L组)、皮质酮损伤加入普拉克索组(P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提取细胞蛋白备用。对组织及细胞提取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D2、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组织、血液、细胞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DA及其代谢物HVA、糖皮质激素皮质酮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结合了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及孤独饲养的大鼠可以模拟人类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样状态;(2)行为学测试表明,抑郁样状态的大鼠较对照组比对糖水的偏好率降低,证明其快感的缺失;在强迫游泳实验及悬尾实验中表现为不动时间的延长,表现其行为绝望。氯胺酮可以逆转上述状态,而多巴胺第二受体抑制剂L-741,626减弱了氯胺酮的这种作用;(3)大鼠脑组织的尼氏、HE染色表明,抑郁样状态会使大鼠大脑的神经细胞发生改变,表现为部分细胞坏死,核仁不明显或消失,结构不完整。氯胺酮的使用会使脑部神经细胞的状态好转,L-741,626部分拮抗了氯胺酮的作用;(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突触蛋白的表达及高尔基染色表明,抑郁样大鼠的突触可塑性发生了变化,氯胺酮可使突触蛋白的表达增高,增加突触密度,L-741,626会拮抗氯胺酮的作用,表明氯胺酮可能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产生抗抑郁作用;(5)皮质酮可以对多巴胺能细胞-PC12细胞造成损伤,从细胞形态可以看出,氯胺酮可以对损伤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普拉克索的使用可以提高细胞的存活率;(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大鼠的海马、伏隔核以及细胞中,DRD2、p-GSK3β、GSK3β、p-AKT、AKT的蛋白表达除AKT外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就p-AKT与AKT的比值而言,该比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GSK3β与GSK3β统计学差异显着;(7)DA、HVA、CORT含量的改变肯定了抑郁样状态伴随着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氯胺酮可以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部分发挥抗抑郁作用。

韩丹[6](2020)在《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指个体经历、遭遇或目睹到涉及自身或他人危及生命的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研究发现PTSD患者记忆障碍,以及与应激紧密相关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功能异常。前额内侧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马是大脑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与记忆,情感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mPFC与海马功能及结构异常与多种精神疾病发病有关。mPFC位于海马的上游,协同海马共同控制HPA轴的活性。影像学研究发现PTSD患者海马和mPFC体积改变。运用超微结构技术发现PTSD大鼠海马、mPFC等部位神经元发生凋亡,内质网应激途径、线粒体途径导致了神经元程序化死亡。mPFC调节海马及其下游的HPA轴活性构成应激作用的环路,参与调节记忆及其相关功能的调节。所以mPFC,海马和下丘脑的异常可能与PTSD患者记忆异常及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回避、麻木的情感调节障碍中密切相连。Orexins,又称为hypocretins,是一对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多肽,包括orexin-A和orexin-B(即hypocretin-1,hypocretin-2),因其有促进摄食作用,被译为食欲素。orexin神经元广泛投射脑组织各部位,通过orexin 1 receptor(OX1R)和orexin 2 receptor(OX2R)两种受体发挥作用。研究发现orexins与大脑摄食中枢关系密切,可以促进摄食行为;OX1ROX2R在海马及mPFC表达,参与orexin调控记忆学习等功能。本研究通过三种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及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检测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异常、焦虑程度和自发性探索行为。并利用电镜来证明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为进一步揭示PTSD发病机制提供神经结抅基础。从形态学,蛋白水平,基因水平来探索orexin-A及其受体OX1R、OX2R在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的表达变化,结合生理指标测定,研究orexin-A及其受体OX1R、OX2R参与PTSD大鼠记忆、应激反应与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深入揭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给予PTSD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变化,在蛋白水平检测OX1R、OX2R,为orexin-A是否具有治疗PTSD的潜力及其治疗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实验分组及生理指标测量:第一、二部分:取健康雄性6周-7周Wistar大鼠共12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1d、4d、7d、14d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记录实验0、7、14天大鼠体重,0~7d、7~14d食物量,比较SPS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长、食物量变化情况。第三部分:用6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共32只,体重(200±30)g,随机分为4组,SPS+vehicle、SPS+orexin-A、non-SPS+vehicle、non-SPS+orexin-A,每组8只。2、行为学测定:通过行为学实验,MWM、EPM及OFT检测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异常、焦虑程度和自发性探索行为。3、透射电镜技术:利用透射电镜来证明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下丘脑orexinA、OX1R、OX2R,海马OX1R、OX2R,mPFC OX1R免疫表达变化。5、Western blotting: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部位OX1R、OX2R蛋白表达变化。6、Real-Time PCR: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和OX1R、OX2R mRNA的表达变化;海马、mPFC部位OX1R、OX2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生理指标的测量:发现与正常组对照,SPS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在实验7~14天阶段,与正常组对照,SPS大鼠食量明显减少。2、行为学检测结果:MWM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正常组对照,SPS组大鼠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总距离的百分比和穿越目标象限次数明显减少;EPM实验中,SPS7d组大鼠在开放臂运动行为较少,与正常组大鼠对比,SPS7d组大鼠在开放臂行走距离,穿越次数、停留时间减少,在闭合臂行走距离和进入次数也是减少的,但停留时间增加;OFT实验中,与正常组对比,SPS7d组大鼠在中央区域活动减少,中央区域的行走距离,进入次数,停留时间,后肢站立次数,以及外周区域的进入次数,后肢站立次数均是减少的,而在外周区域停留时间是增加的。给予SPS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后,行MWM空间探索实验,SPS+orexin-A组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总距离的百分比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均高于SPS+vehicle组。说明给予SPS大鼠orexin-A后,空间记忆能力损伤有明显改善。3、透射电镜超微结构:透射电境下,正常组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的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胞膜完整,细胞器结构正常。SPS刺激后,下丘脑和海马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出现染色质边集;mPFC神经元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给予大鼠SPS刺激后,orexin-A、OX1R、OX2R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分布在神经元细胞质中。随着实验进行,下丘脑orexin-A表达逐渐减弱;OX1R表达在下丘脑,海马,mPFC均逐渐增强;OX2R表达在海马逐渐增强,而在下丘脑和mPFC,OX2R表达各实验组无差异。5、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SPS刺激后,OX1R蛋白表达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三个部位均逐渐增多;OX2R在海马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在下丘脑和mPFC,OX2R虽有一定表达,但各实验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给予SPS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后,与SPS+vehicle组对比,SPS+Orexin-A组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OX1R蛋白水平降低;而OX2R在海马部位蛋白表达降低,但在下丘脑和mPFC,OX2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6、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给予SPS刺激后,结果显示下丘脑orexin-A mRNA表达水平逐渐减弱;OX1R mRNA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表达均逐渐增多;OX2R mRNA在海马表达逐渐增多,而在下丘脑及mPFC无差异。结论:1、SPS大鼠出现摄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空间记忆降低,恐惧增强,探究行为减少和焦虑状态。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异常改变。2、SPS刺激后,下丘脑、海马和mPFC部位orexin-A及其受体的异常变化可能与PTSD大鼠摄食减少,记忆功能受损和焦虑状态有关。3、侧脑室注射orexin-A部分逆PTSD大鼠受损的空间记忆及异常的orexin受体表达,这说明了orexin-A可能具有治疗PTSD的潜力。

叶鸿博[7](2020)在《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复制发热动物模型、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肠道菌群变化和血清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从体内、体外及蛋白水平研究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动物模型的解热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深入探索石膏及其配伍解热机制的具体途径及作用靶点,初步阐释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传统功效,为石膏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石膏不同炮制品中金属元素分析,通过ICP-MS检测技术,对湖北应城产的生石膏、煅石膏中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生石膏和煅石膏所含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2.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药效评价:2.1分别采用脂多糖腹腔注射和酵母菌混悬液背部皮下注射建立两种发热大鼠模型,观察生石膏和煅石膏对发热模型大鼠8小时内各时间点体温的影响;2.2.通过背部皮下注射酵母菌混悬液建立发热大鼠模型,采用实验动物体组成成分测定分析仪检测动物体组成成分的比例变化;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物血液中血气的变化,从生理功能角度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大鼠体液组成及血气成分变化的影响;2.3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模型动物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血清和脑脊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精氨酸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环磷酸腺苷(cAMP)和钙离子(Ca2+)含量,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体内致热因子的影响;2.4通过小鼠热板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观察石膏及其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3.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机制研究:3.1选取21个样品,分为7组进行代谢研究;针对石膏及其配伍在解热作用机制方面寻找其发热相关的特征性生物标记物,并对其可能的解热通路进行筛选;3.2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分析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肝脏组织中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确定石膏及其配伍解热的具体途径及其作用靶点;3.3通过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脂多糖诱导细胞炎性模型,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炎性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3.4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分析石膏及其配伍对脂多糖诱导的细胞炎性模型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从细胞水平上阐释石膏及其配伍解热的具体机制及途径;3.5应用16SrRNA菌群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进行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分析,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结果:1.ICP-MS检测结果显示,生石膏与煅石膏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差异,炮制后镁、铁、钾、钠和铝元素含量有所降低,锌和钙元素增加。2.1与模型组相比,生石膏能够降低两种发热模型动物的体温,使其恢复基础体温达到解热的作用,而煅石膏和硫酸钙不能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无解热作用;2.2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使模型动物体内总含水量比率升高(P<0.05),细胞外液比例升高(P<0.05),脂肪含量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使模型动物血气中pCO2降低(P<0.05),血氧中氧饱和度(sO2%)和碳氧血红蛋白分数(FO2Hb%)升高(P<0.05),电解质中Ca2+降低(P<0.05);2.3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使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脑脊液中PGE2、CRH和cAMP含量显着降低(P<0.05),AVP和Ca2+含量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PGE2、CRH、cAMP、Ca2+含量显着降低(P<0.05),AVP含量显着升高(P<0.05);2.4与空白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延长小鼠舔足时间(P<0.05),减少醋酸引起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降低耳肿胀度(P<0.05)3.1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的代谢分析,共检测到了482个代谢物。血清代谢分析显示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17种,与石膏及其配解热作用相关且回调的生物标志物21。回调的代谢物中L-O-磷酸丝氨酸、L-精氨酸、D-葡醛内酯、甘氨胆酸、前列腺素E2、L-谷氨酸、18-羟基皮质(甾)酮7种差异代谢物与发热高度相关,这些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主要代谢通路和途径均与炎症介质对TRP通道的调节、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有关;3.2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下调下丘脑组织中NF-κB和IκKβ蛋白的表达(P<0.05),IκBα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下调肝脏组织NF-κB、IκBα和IκKβ蛋白的表达(P<0.05);3.3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没有影响,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的iNOS含量升高(P<0.05);3.4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下调炎性细胞中NF-κB和IκKβ蛋白的表达(P<0.05),IκBα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3.5发热模型大鼠菌群组成结构、丰度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存在显着差异,酵母菌诱导大鼠发热后肠道菌群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中Alpha-proteobacteria、Selenomonadales、Rhodospirillales、Akkermansiaceae、Burkholderiaceae、Acidaminococcaceae、Lachnospirace-aeNK4 A136group、Prevotella9、Phascolarctobacterium变化较为显着。通过给予受试药物后各个物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特别是石膏组、药对组和白虎汤组几乎是以上物种均有回调作用。结论: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的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可能与干预NF-κB信号通路调节,维持体液组成成分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改善体内氨基酸代谢、脂代谢紊乱有关。

成宗岳[8](2019)在《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在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啁啾脉冲放大飞秒激光消融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CFTR)是一种ATP结合的氯离子通道,接受胞内cAMP/PKA磷酸化的调控,并广泛分布于外周各种器官组织,参与调节氯离子平衡和细胞稳态。先前的研究述了CFTR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表达,但是CFTR通道是否同样通过调控神经元胞内氯离子水平来影响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网络目前仍缺乏研究。本研究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氯离子成像、膜片钳记录和双光子成像等手段,全面地分析了CFTR通道在前额叶皮层的具体功能。发现调节CFTR通道活性能够改变体外培养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结构复杂度、胞内氯离子水平;影响离体脑片第5层锥体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水平以及诱发动作电位的各项参数;同时对抑制性突触传递产生显着改变。此外,通过活体实验,我们发现抑制或下调CFTR通道可以增加初级运动皮层轴突和胞体的钙离子活性,并对动物的运动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以上的结果表明,CFTR通道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内氯离子水平影响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兴奋性,这对阐明氯离子通道在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及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靶向性的细胞消融对研究神经网络中单个细胞功能至关重要。为了快速而精确的在活体脑内对目标细胞进行定点消融,我们开发了以啁啾脉冲放大飞秒激光为基础的双光子显微镜系统,靶向性的针对单细胞进行消融,并实时监测活体动物脑内细胞网络的活性变化。通过精密的交互式控制激光脉冲,在不额外损伤周围神经纤维网络的情况下,完成单一激光脉冲对目标细胞的消融。通过该技术,我们对小鼠初级运动皮层第2/3层的单一生长抑素(SST)阳性的中间神经元进行消融,发现少数SST细胞的失活足以增加运动学习过程中周围神经网络的兴奋性。此外,通过对第5层锥体神经元的顶侧树突分支进行切除,显示出不同的顶侧树突分支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通过在时空结构上对目标细胞或其分支进行快速消融,本系统能够成为一种研究复杂神经网络中单细胞功能的强有力工具。

庞丽[9](2019)在《下丘脑室旁核HMGB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进一步引起心肌细胞出现坏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心律失常是AMI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是 AMI患者死亡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早期治疗和预防梗死后VAs成为降低AMI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而如何找到预防与治疗AMI后心律失常的药物作用靶点及开发治疗AMI后心律失常的相关药物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同的AMI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有:AMI后自主神经重构、心肌电生理重构、心室重构,以及心梗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密度以及活性的失衡。其中,外周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AMI发生后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反应与临床特征。另有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也参与了交感神经活动的调节。而目前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枢心血管调节区,如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主要通过炎症、氧化应激等相关信号通路对AMI损伤起调控作用。其中,PVN是调节体液平衡和交感神经兴奋的重要中枢,可以通过感受脑室室周器脑脊液的变化和脑干区域压力,血容量和化学信号的变化,对心血管功能进行调节,在交感神经活动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也被称为“交感流出道”。有关研究指出,在侧脑室注入炎症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并且PVN炎症因子表达的增高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如果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找到调控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靶点,势必会为AMI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属于非组DNA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高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包括HMGA、HMGB、HMGBN三个亚群;HMGB亚群中进一步分为HMGB1、HMGB2、HMGB3其中,HMGB1的含量最多,因在进化过程中其序列高度保守,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同源性高达99%,是唯一能够被释放到细胞外发挥其胞外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人类的HMGBI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1区2带,其相对分子量为25KD,普遍分布于机体的各项器官,如肝脏,肺脏及脾脏等中均存在,除在肝、脑组织中主要存在于胞浆外,在大多数组织中存在于胞核。在正常生理情况下,HMGB1在细胞核内与DNA的结合是松散的,但当细胞受到机械损伤或坏死的时候,HMGB1易于从受损的细胞核内释放到细胞外,继而诱发炎症反应。由于HMGB1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亦被认为是机体坏死细胞发出的内源性危险信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对于维持脑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基因的增殖、分化以及死亡等。目前在哺乳动物中研究最多的MAPK通路是ERK1/2,JNKs及p38通路。有研究证明,在中枢PVN内,ERK 1/2信号通路在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衰中交感神经的活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在AMI发生后,中枢PVN内可能存在HMGB1的表达,并且通过对大鼠中枢PVN内双极套管植入后微量泵注射HMGB1抑制剂(抗-HMGB1-多克隆抗体,Anti-HMGB1 polyclonal antibody,以下简称 Anti-HMGB1-Ab),观察HMGB1对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更好地解释HMGB1与心梗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为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与药物研制的新靶点。研究目的:本课题以大鼠AMI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枢PVN内双极套管植入后微量泵给药方式,研究AMI后中枢PVN内HMGB1的表达及其对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角度,观察各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1及ERK蛋白的表达情况;从功能学角度,观察各组大鼠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改变,共同来证实在大鼠AMI发生后,中枢PVN内可通过HMGB1表达的上调参与AMI后心律失常的调节,而这一过程很可能是通过ERK信号转导途径完成的。研究方法:1.大鼠中枢PVN双极套管植入购置的SD大鼠两只一笼经过7天的适应期后,进行中枢PVN内双极套管植入术,通过一次性预埋导管,可解决后续多次给药时的密封难题,导管密封性好,可有效防止药液溢出流失从而造成实验数据误差。2.大鼠AMI模型的建立与分组实验大鼠分为以下四组:I-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II-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开胸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仅穿线不结扎;III-MI组:使用永久性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AMI模型;其中MI组再分为MI+IgG组和MI+Anti-HMGB1-Ab 组(将 10ug 的 Anti-HMGB1-多克隆抗体稀释到10ul 的 TBS(pH=7.4)缓冲液中,每次注射10ul,以0.5μL/min的速度微量泵注射,隔日注射一次,连续7天;MI+IgG组中IgG注射的计量及频次同前)。3.大鼠AMI后第7天,在呼吸机支持下,用电刺激仪行程序性电刺激测定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及易感性评分。4.大鼠AMI后第7天,左腰腹部纵行切开,暴露肾脏,分离左侧肾交感神经,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外周肾交感神经活性。5.在体实验结束后,经中枢PVN内双侧注射亚甲蓝,再将大鼠断头取脑,制作冰冻切片,确定中枢PVN置管是否成功。6.在体实验结束后,即刻取下心脏,采集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检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造模是否成功,同时测定大鼠心梗面积,心梗面积达30-50%的大鼠纳入实验组。7.在体实验结束后,分别抽取各组大鼠左心室内血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NE浓度。8.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1的表达。9.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1及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初始实验的115只大鼠中,78只纳入实验(其中31只在PVN置管及心梗模型制备中死亡,6只由于心梗面积低于30%未被纳入实验),并随机分为4组:Ⅰ组:Control 组(n=15);Ⅱ组:Sham 组(n=15);Ⅲ组:MI+IgG 组(n=26);Ⅳ组:MI+Anti-HMGB1-Ab 组(n=22)。1.我们参照Paxinos-Wats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根据中枢PVN位置参数,通过大鼠脑立体定位仪定位准确后,行中枢PVN内双极套管植入术。2.在AMI造模过程中观察结扎线以下心肌颜色变暗,局部波动减弱为标准,心电监护提示Ⅰ、Ⅱ、aVL、aVF等导联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0.2mv,提示心肌梗死造模成功。3.我们在对大鼠进行了程序化电生理刺激后发现,在电极放置过程中,未见大鼠自发VAs,在电生理研究中未见大鼠死亡。Control组与Sham组VAs发生率为 10.0%,明显低于 MI+IgG 组(13/26,50%)和 MI+Anti-HMGB1-Ab 组(8/22,36.4%)。Control组与Sham组心律失常易感性评分接近0分,而MI+IgG组大鼠易感性评分为3.4±0.85分、MI+Anti-HMGB1-Ab组易感性评分为1.5±0.56分。以上结果表明MI后大鼠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易感性指数均明显增加,而经中枢PVN内给予Anti-HMGB1-Ab后可显着改善MI后心律失常易感性。4.我们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外周肾交感神经活性,发现Control组与Sham组大鼠的RSNA水平相比并无显着差异,而MI+IgG组与MI+Anti-HMGB1-Ab组RSNA的表达与基础值相比均有一定的变化,且与MI+IgG组相比,MI+Anti-HMGB1-Ab 组的 RSNA 反应明显减低(0.06±0.01 uv.s vs0.11±0.01 uv.s,p<0.05)。5.我们通过中枢PVN双极置管经微量泵注射亚甲蓝后,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观察并确定中枢PVN置管是成功的。6.我们采用Masson染色进一步证实心肌梗死造模成功并评估梗死面积,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呈红色,纤维组织呈蓝色。7.我们又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发现MI+Anti-HMGB1-Ab组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虽高于Sham组(17.101±0.490 pg/mL vs 14.949±0.562 pg/mL,p<0.001),但是也明显低于 MI+IgG 组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17.101±0.490 pg/mL vs 21.047±1.358 pg/mL,p<0.001)。以上结果表明,抑制中枢PVN内HMGB1的表达可降低MI后异常升高的外周交感神经活性。8.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Control组和Sham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 1很少出现,与Control组和Sham组相比,MI+IgG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 1阳性核的密度明显增高。而MI+Anti-HMGB1-Ab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 1阳性核密度明显低于MI+IgG组。9.我们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中枢PVN内HMGB1是否通过ER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MI后外周交感的激活。使用Image J软件进行WB条带恢复分析,并用目的蛋白灰度值/内参β-actin灰度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MI+IgG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 1蛋白水平显着高于Control组和Sham组(2.66±0.43 vs 0.77±0.12,p<0.001;2.66±0.43 vs 1.08±0.23,p<0.001),而 MI+Anti-HMGB1-Ab组大鼠中枢PVN内HMGB 1蛋白水平明显低于MI+IgG组(1.43±0.24vs 2.66±0.43,p<0.001)。此外,我们还发现MI+IgG组大鼠中枢PVN内p-ERK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Control 组和 Sham 组大鼠(1.81±0.45 vs 0.77±0.22,p<0.001;1.81±0.45 vs 0.93±0.23,p<0.001)。而经 Anti-HMGB1-Ab 治疗组大鼠中枢 PVN 内 p-ERK 蛋白的表达较MI+IgG组明显降低(1.30±0.23 vs 1.81±0.45,p<0.001)。以上结果表明,AMI后可导致中枢PVN内HMGB1蛋白表达上调及ERK信号通路的激活,而给予HMGB1抑制剂Anti-HMGB1-Ab后,ERK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说明中枢PVN内HMGB1对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调控是通过ERK信号传导通路完成的。研究结论: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可使AMI后大鼠中枢PVN内HMGB1的表达上调,并伴随着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和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增加。2.在AMI发生后,经中枢PVN内微量泵注入Anti-HMGB 1-Ab,可以降低中枢PVN内HMGB1的表达,同时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为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3.大鼠AMI后,中枢PVN内HMGB1对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可能是通过ERK信号传导通路完成的。

王莹[10](2019)在《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和大鼠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评价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并从单胺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因子、ERK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效应机制。方法:1.药效学研究:(1)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0.02g/kg)、柴胡疏肝散(9.29g/kg生药)、高剂量组(23.52g/kg生药)、中剂量组(11.76g/kg生药)和低剂量组(5.88g/kg生药),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6天,空白对照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于第14天进行悬尾实验和第15天进行强迫游泳实验。(2)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UMS模型,以糖水偏好实验作为造模成功的判断标准,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盐酸氟西汀0.01g/kg)、中药阳性对照组(柴胡疏肝散6.5g/kg生药)、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16.48g/kg生药)、中剂量组(8.24g/kg生药)和低剂量组(4.12g/kg生药),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连续15天,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继续给予应激,持续15天,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称量大鼠体重,进行糖水消耗实验和开场实验。2.机理研究:(1)单胺类神经递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皮质和下丘脑中5-HT、DA和NE的含量。(2)神经免疫: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4和IL-10的水平。(3)ERK通路: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Raf、p-Raf、Rsk、MEK、p-MEK、ERKl/2、p-ERKl/2、CREB、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ERKl/2、CREB、BDNF和Trk B的m 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ERKl/2和Trk B的表达。结果:1.药效学研究:(1)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P<0.05);氟西汀组、柴胡舒肝散组、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参胡温胆汤低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2)大鼠行为学结果:组内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明显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均明显提高(P<0.01)。给药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均上升(P<0.05),空白对照组和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均明显上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前造模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的大鼠移动总距离均明显减少(P<0.01),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的大鼠移动总距离均减少(P<0.05);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大鼠的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参胡温胆汤低剂量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直立次数均明显增加(P<0.01)。2.机理研究:(1)单胺类神经递质测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皮质和下丘脑内5-HT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氟西汀组皮质内DA含量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和下丘脑内D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氟西汀组海马内NE的含量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内NE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2)炎性细胞因子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6水平下降(P<0.05),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抗炎因子IL-4的水平上升(P<0.05),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3)ERK信号通路检测结果:WB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Ra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Raf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p-Ra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内MEK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内p-ME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p-MEK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Rsk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内Rsk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的大鼠海马内CREB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p-CREB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BDN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rt-PC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ERK1m RNA和ERK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CREB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CREBm 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BDNFm RNA和Trk B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的BDNFm RNA和Trk Bm RNA表达升高(P<0.05)。IHC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ERK1/2和Trk B的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1.参胡温胆汤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缩短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逆转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下降、体重减轻、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的症状。2.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与上调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和NE的含量有关。3.参胡温胆汤可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对机体进行双相良性调节,恢复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有助于防治抑郁症。4.参胡温胆汤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指标(Raf、MEK、ERK、RSK、CREB),调节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有助于发挥抗抑郁作用。

二、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大鼠在微量失血状态下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大鼠在微量失血状态下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清孤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并存心血管疾病情况
    2.3 两组患者血糖值比较
    2.4 两组患者血清NE浓度比较
    2.5 两组患者血清N/OFQ浓度比较
    2.6 两组患者血清cTnⅠ浓度比较
    2.7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孤啡肽的部分生理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下丘脑orexin神经元-蓝斑底核神经通路的活动特征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蓝斑底核投射的orexin神经元活动特征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蓝斑底核投射的orexin神经元功能及环路机制初步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Orexin神经元群参与睡眠/觉醒调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在投和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持续光暴露增强中枢交感输出对正常和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三、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二、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和心衰大鼠的心功能下降
    三、持续光暴露增强正常和心衰大鼠中枢RVLM交感输出和RVLM神经元c-fos表达
    四、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和心衰大鼠RVLM氧化应激水平增强,ACE2/Ang1-7/MasR轴功能下调
    五、中枢RVLM过表达ACE2降低持续光暴露导致的氧化应激,增强RVLM中Nrf2磷酸化从而改善心功能损伤
    六、持续光暴露导致正常大鼠昼夜节律异常
    七、交感中枢RVLM接收节律中枢SCN的间接纤维投射
讨论
课题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昼夜节律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阿片μ受体介导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单位符号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应激
        1.1.1 应激概述
        1.1.2 应激的分类
    1.2 应激与记忆的研究进展
        1.2.1 记忆概述
        1.2.2 应激与记忆
    1.3 应激与阿片系统的研究进展
        1.3.1 阿片系统概述
        1.3.2 应激与阿片系统
    1.4 应激、阿片系统和记忆间的研究进展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和内容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急性高台应激
        2.4.2 小鼠海马CA1区定位埋管手术
        2.4.3 小鼠海马CA1区的微量注射
        2.4.4 莫尔斯水迷宫
        2.4.5 小鼠海马CA1区定位的准确性验证
        2.4.6 阿片μ受体敲除小鼠注射他莫昔芬诱导
        2.4.7 提取小鼠鼠尾DNA
        2.4.8 基因型鉴定
        2.4.9 RNA荧光原位杂交
        2.4.10 旷场测试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分组
    3.3 实验结果
        3.3.1 海马CA1区定位手术对小鼠的记忆获得和提取没有影响
        3.3.2 急性应激会损伤小鼠记忆提取
        3.3.3 急性应激后小鼠将维持长时间的记忆提取损伤
    3.4 小结
第4章 海马CA1区阿片系统在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中的作用
    4.1 实验药品
    4.2 实验分组
    4.3 实验结果
        4.3.1 阻断阿片受体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4.3.2 海马CA1区选择性的阻断阿片μ受体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4.3.3 海马CA1区选择性的阻断阿片κ受体或阿片δ受体都对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没有影响
        4.3.4 海马CA1区选择性的阻断β-内啡肽对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没有影响
        4.3.5 海马CA1区选择性的阻断脑啡肽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4.3.6 海马CA1区微量注射脑啡肽的阻断剂对小鼠记忆提取没有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阿片μ受体敲除小鼠品系的筛选和鉴定
    5.1 实验分组
    5.2 实验结果
        5.2.1 全身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基因型鉴定
        5.2.2 全身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RNA原位杂交
        5.2.3 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基因型鉴定
        5.2.4 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RNA原位杂交
        5.2.5 谷氨酸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基因型鉴定
        5.2.6 谷氨酸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RNA原位杂交
        5.2.7 星型胶质细胞上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基因型鉴定
        5.2.8 星型胶质细胞上阿片μ受体敲除品系的RNA原位杂交
    5.3 小结
第6章 不同细胞阿片μ受体特异性敲除对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的影响
    6.1 实验分组
    6.2 实验结果
        6.2.1 全身敲除阿片μ受体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6.2.2 敲除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6.2.3 敲除谷氨酸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对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没有作用
        6.2.4 敲除星型胶质细胞上阿片μ受体对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没有作用
    6.3 小结
第7章 海马GABA能神经元功能在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中的作用
    7.1 实验药品
    7.2 实验分组
    7.3 实验结果
        7.3.1 阻断海马CA1区GABA_A受体将损伤小鼠记忆提取能力
        7.3.2 选择性的阻断突触外GABA_A受体对小鼠记忆提取没有影响
        7.3.3 海马CA1区微量注射高剂量的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将损伤小鼠记忆提取
        7.3.4 海马CA1区微量注射低剂量的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7.3.5 选择性的阻断突触外GABA_A受体并在海马CA1区微量注射低剂量的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后可以逆转小鼠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7.4 小结
第8章 讨论
    8.1 急性应激将增强阿片肽的释放
    8.2 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介导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8.3 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介导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8.4 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上阿片μ受体的激活造成GABA的释放减少使得局部兴奋-抑制失衡导致了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
第9章 展望
第10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抑郁症概述
        1.1.1 抑郁症研究进展
        1.1.2 动物抑郁模型
    1.2 氯胺酮研究进展
        1.2.1 氯胺酮的药理作用
        1.2.2 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
    1.3 多巴胺及其受体发挥的生物学作用
        1.3.1 多巴胺系统概述
        1.3.2 多巴胺系统对抑郁症的调节
        1.3.3 DR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 大鼠抑郁样模型的制备及在体试验
        2.2.1 大鼠抑郁样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2.2.2 蔗糖偏好实验
        2.2.3 悬尾实验
        2.2.4 强迫游泳实验
        2.2.5 体重监测
        2.2.6 脑重称量
        2.2.7 尼氏染色
        2.2.8 高尔基染色
        2.2.9 HE染色
        2.2.10 免疫组织化学
        2.2.11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2.2.12 脑内及血液中CORT,HVA及 DA测定
    2.3 细胞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离体实验
        2.3.1 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
        2.3.2 CCK-8检测细胞活力
        2.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2.3.4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2.3.5 细胞中CORT,HVA及 DA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3.1.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蔗糖偏好的影响
        3.1.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悬尾时间长短的影响
        3.1.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强迫游泳时间长短的影响
        3.1.4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3.1.5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体重与脑重比值的影响
    3.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3.2.1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的影响
        3.2.2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HE染色结果的影响
        3.2.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3.2.4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3.3 氯胺酮对抑郁样大鼠脑区多巴胺第二受体及其所在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大鼠脑区及血液中CORT,HVA及 DA含量变化
    3.5 药物浓度的测定
        3.5.1 皮质酮浓度的测定
        3.5.2 氯胺酮浓度的测定
        3.5.3 L-741,626浓度的测定
        3.5.4 普拉克索浓度的测定
    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3.7 氯胺酮对损伤细胞中多巴胺第二受体及其所在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3.8 氯胺酮对损伤细胞内CORT,HVA及 DA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氯胺酮通过DRD2调节抑郁样大鼠的行为学变化
    4.2 氯胺酮通过DRD2调节抑郁样大鼠脑区神经元及突触可塑性
    4.3 氯胺酮通过DRD2对其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氯胺酮通过DRD2对体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PT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下丘脑-海马-前额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主要研究对象和分组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2.2 建立大鼠PTSD-SPS模型
        2.2.3 行为学检测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2.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Morris水迷宫
        3.2 高架十字迷宫
        3.3 旷场实验
        3.4 透射电镜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皮质Orexin-A及其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6 前言
    7 材料与方法
        7.1 主要试剂和仪器
        7.1.1 主要试剂
        7.1.2 主要仪器
        7.2 研究对象和分组
        7.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7.2.2 建立大鼠PTSD-SPS模型
        7.2.3 观察大鼠生理指标:体重、食量
        7.2.4 免疫组织化学
        7.2.5 Western bloting
        7.2.6 Real Time PCR
        7.2.7 统计学分析
    8 结果
        8.1 大鼠生理指标的测量
        8.2 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
        8.2.1 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结果
        8.2.2 western bloting结果
        8.2.3 Real time PCR结果
        8.3 海马OX1R、OX2R表达变化
        8.3.1 海马OX1R、OX2R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结果
        8.3.2 海马OX1R、OX2Rwestern bloting结果
        8.3.3 海马OX1R、OX2R Real time PCR结果
        8.4 mPFC神经元OX1R、OX2R表达变化
        8.4.1 mPFC神经元OX1R、OX2R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结果
        8.4.2 mPFC OX1R、OX2R western bloting结果
        8.4.3 mPFC OX1R、OX2R Real time PCR结果
    9 讨论
    10 结论
第三部分 :侧脑室注射Orexin-A对 PTSD大鼠行为学及OX1R、OX2R表达变化的影响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1.1 主要试剂
        12.1.2 主要仪器
        1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1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2.2 建立大鼠PTSD-SPS模型
        12.2.3 侧脑室注射Orexin-A
        12.2.4 行为学测定
        12.2.5 Western bloting
        12.2.6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大鼠行为学变化
        13.2 Western bloting
    14 讨论
    15 结论
    16 总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石膏不同炮制品中金属元素ICP-MS分析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小结
    第二章 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药效评价
        1 石膏对LPS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影响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指标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1.5 实验结果
        2 石膏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指标测定
        2.4 统计学分析
        2.5 实验结果
        3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体液组成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指标测定
        3.4 统计学分析
        3.5 实验结果
        4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血气的影响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指标测定
        4.4 统计学分析
        4.5 实验结果
        5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致热因子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指标测定
        5.4 统计学分析
        5.5 实验结果
        6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体温调节因子和钙离子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指标测定
        6.4 统计学分析
        6.5 实验结果
        7 石膏及其配伍的抗炎镇痛实验
        7.1 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热板实验的影响
        7.2 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实验的影响
        7.3 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的影响
        8 小结
    第三章 石膏及其配伍解热的作用机制研究
        1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结果
        2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肝脏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3 石膏及其配伍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4 石膏及其配伍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5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实验样品
        5.2 实验方法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分析
        6 小结
全文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在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啁啾脉冲放大飞秒激光消融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一)
abstract(一)
摘 要(二)
ABSTRACT(二)
第一部分 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在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第1章 引言
        1.1 囊性纤维化病(CF)与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CFTR)
        1.1.1 囊性纤维化病(CF)的病症
        1.1.2 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CFTR)及其基本结构
        1.2 CFTR的表达分布与具体功能
        1.2.1 CFTR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
        1.2.2 CFTR功能分类
        1.3 .CF及 CFTR在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1.3.1 CFTR在神经系统的表达
        1.3.2 CF病症在神经病理和行为上的异常
        1.3.3 CFTR在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
        1.4 尚缺乏研究的科学问题
        1.5 CFTR在前额叶皮层有丰富表达但其功能不明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药品和试剂
        2.3.1 药品
        2.3.2 试剂
        2.3.3 抗体
        2.3.4 病毒
        2.4 实验方法
        2.4.1 免疫组织和细胞化学
        2.4.2 神经元体外培养
        2.4.3 免疫印迹
        2.4.4 电生理实验
        2.4.5 行为药理学实验
        2.4.6 双光子活体成像
        2.4.7 氯离子成像
        2.5 数据分析和处理
        2.5.1 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
        2.5.2 膜片钳电信号处理
        2.5.3 双光子活体钙信号处理
        2.5.4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CFTR)在离体神经元上的表达分布
        3.1.1 CFTR抗体特异性的验证
        3.1.2 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在培养离体神经元上的分布变化
        3.2 调节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活性改变离体神经元结构形态
        3.3 调节囊性跨膜调控因子活性引起离体神经元胞内氯离子变化
        3.4 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分布
        3.4.1 CFTR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具有较大的特异性
        3.4.2 CFTR在第5层锥体神经元上有显着分布,在部分中间神经元上有表达
        3.4.3 CFTR与神经元轴突有显着的共定位,但在树突上仅有少量分布
        3.5 前额叶皮层第5层神经元存在CFTR介导的氯离子电流
        3.6 改变CFTR活性影响前额叶皮层第5层神经元兴奋性
        3.6.1 激活CFTR通道超极化锥体神经元静息膜电位
        3.6.2 CFTR活性变化改变诱发的电生理特性
        3.7 改变CFTR活性影响神经元突触信号传递
        3.8 CFTR影响活体神经元活性和行为水平
        3.8.1 抑制CFTR活性改变小鼠学习进程
        3.8.2 抑制CFTR活性上调小鼠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信号输入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啁啾脉冲放大飞秒激光消融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上的应用
    第1章 引言
        1.1 细胞消融概述
        1.2 细胞消融的具体方法
        1.2.1 化学消融法介导细胞消融
        1.2.2 遗传学方法介导细胞消融
        1.2.3 光诱发的基因操控法
        1.2.4 激光介导的细胞消融法
        1.3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病毒注射
        2.3 手术
        2.4 染料标记
        2.5 跑步机训练
        2.6 双光子显微镜
        2.7 啁啾脉冲放大激光介导细胞消融
        2.8 神经细胞可视化
        2.9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啁啾脉冲放大激光与双光子活体成像结合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精确消融
        3.2 啁啾脉冲放大激光可以介导细胞消融
        3.3 啁啾脉冲放大消融技术能够在精细空间尺度上对细胞及亚细胞结构进
        3.4 啁啾脉冲放大激光消融技术可以精细改变单个神经细胞及局部神经网络功能
    第4章 讨论
        4.1 啁啾脉冲放大激光与普通扫描激光诱导细胞消融的优势对比
        4.2 激光介导细胞消融与生物基因介导细胞消融的优劣势对比
        4.3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缺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下丘脑室旁核HMGB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创新点及局限性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10)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2 抑郁症的临床特征
        2.1 心境低落
        2.2 认知功能损害
        2.3 意志活动减退
        2.4 躯体症状
        3 抑郁症脑结构的改变
        4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4.1 脑内神经递质
        4.2 神经内分泌
        4.3 神经免疫
        4.4 神经营养因子
        4.5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5 抑郁症的治疗
        5.1 药物治疗
        5.2 非药物疗法
    二 中医对郁证的认识
        1 郁证病因病机概述
        1.1 沿革概要
        1.2 蒋健教授郁证研究成果
        2 中医药解郁(抗抑郁)治疗研究进展
        2.1 中药
        2.2 针灸
    三 加味温胆汤相关研究
        1 方剂来源及其主治、适应症
        2 组方意义
        3 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
        3.1 抑郁症
        3.2 失眠
        3.3 癫痫
        3.4 心血管疾病
        3.5 消化系统疾病
        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参胡温胆汤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行为绝望模型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参胡温胆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4.2 参胡温胆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二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及观察指标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4.2 CUMS大鼠模型的建立
        4.3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的影响
        4.4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4.5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开场实验中大鼠行为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三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4.2 皮质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4.3 下丘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5 小结
    实验四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参胡温胆汤对抑郁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4.2 参胡温胆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五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WB检测大鼠海马区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4.2 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ERKl/2、CREB、BDNF和 Trk B的基因表达
        4.3 IHC检测大鼠海马ERKl/2和Trk B表达
        5 小结
讨论
    1 实验方法的选择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1.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1.3 实验取材的选择
    2 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
        2.1 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
        2.2 对CUMS大鼠的影响
    3 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的效应机制
        3.1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3.2 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3.3 ERK通路的影响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四、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大鼠在微量失血状态下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清孤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D]. 解梦莉.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下丘脑orexin神经元-蓝斑底核神经通路的活动特征及功能研究[D]. 庞钰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持续光暴露增强中枢交感输出对正常和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作用研究[D]. 景佳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阿片μ受体介导急性应激后记忆提取损伤的研究[D]. 范卡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氯胺酮通过多巴胺第二受体对抑郁样大鼠的调节作用[D]. 张鑫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D]. 韩丹.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D]. 叶鸿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因子在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啁啾脉冲放大飞秒激光消融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上的应用[D]. 成宗岳. 南昌大学, 2019(01)
  • [9]下丘脑室旁核HMGB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庞丽.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王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谷氨酸和加压素拮抗剂对微量失血大鼠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