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王坚,闫加艳

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王坚,闫加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狭窄,叁维可视化,精准诊治

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王坚,闫加艳[1](2019)在《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叁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是在医疗行为中发生的胆管误伤,在各种上腹部手术和有创性检查中均有可能发生,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导致的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可达0.3%~1.1%~([1-3])。医源性胆管损伤可能合并血管损伤,若修复不成功易导致胆管狭窄和吻合口狭窄,引起反复发作的急性胆管炎、肝脓肿,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黄强,刘臣海[2](2019)在《再谈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源性胆管损伤特指因医源性因素如外科手术或其他有创性诊疗操作造成的胆管损伤,表现为胆道梗阻或胆漏。由于保持胆道通畅是维持人体机能的必要条件,因此,损伤后的处理尤为重要,如果一次处理不当,将导致患者陷入胆道狭窄、反复感染、结石生成及肝功能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出现"良性疾病恶性的结果"。如何避免胆管损伤的发生?发生后如何处理仍然是胆道外科急需解决的难题。有很多争议问题和观念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去佐证,本文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针对当前胆管损伤相(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钟华,吴晓健,李绍银,罗放[3](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诊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发生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其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因单纯胆囊良性疾病行LC治疗患者4 031例,筛选出LC相关IBDI患者15例,对危险因素、诊断情况、预后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031例患者中,无IBDI患者的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叁角解剖异常及其主刀医生年资等情况与LC相关IBDI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3个指标是影响LC相关IBD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15例LC相关IBDI患者中,术中诊断7例,术后诊断8例;4例行损伤胆管结扎术,3例行损伤胆管修补术,4例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保守治疗,1例未行修复手术。术后随访4~60个月,术中诊断和术后诊断IBDI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86±2.41)、(18.86±6.31)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7,P=0.002)。所有患者均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严格把握LC手术指征,加强异常解剖的应变能力,谨慎耐心的手术操作可降低LC相关IBDI的发生风险。术中即时和早期完成修补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06期)

姚文衍,吴向嵩,龚伟[4](2019)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胆管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胆管结构完整性及连续性的破坏。其中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最常见,约80%的IBDI是胆囊切除术引起~([1])。本文主要讨论IBDI,其预后主要与损伤的类型、程度、手术方式等相关~([2]),如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3])。因此,早期发现并准确评估胆管损伤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正确治疗胆管损伤,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外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舒瑜,杨佳华[5](2018)在《医源性胆管损伤21例诊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微创外科诊治的共21例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IBDI患者中,术中行修补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住院时间最短、预后最好;行早期修补的患者次之;行后期修补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危险性较大。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于IBDI应早发现早处理,力争能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行术中修补。此外,胆道外科医师对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胆管手术技术的精湛是成功的关键。(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董家鸿,曾建平[6](2018)在《医源性胆管损伤治疗理念、模式和技术的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历经百余年,发展和更新了诸多理念、模式和技术。先后制定了多种胆管损伤分型系统,尤其是以损伤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依据的中国分型,为合理选择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以损伤局部炎症状态为依据的术中修复、早期修复和延迟修复的个体化手术时机;确立了"建立在无炎症、无缺血、无瘢痕的健康胆管"以及"黏膜对黏膜吻合"的胆道重建原则,形成以胆管对端吻合和胆管空肠吻合为基本术式的胆道重建方法,显着提高了医源性胆管损伤确定性手术修复的远期疗效。内镜诊疗技术的应用使得轻微胆管损伤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肝切除与肝移植技术的引入为严重肝胆管损伤及损伤继发的终末期胆病提供了可靠的治愈手段。专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的确立,为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全面优化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未来,针对胆管损伤病理学、临床分型、治疗策略、多元化方法综合应用的系统研究,将推动胆管损伤治疗精准医疗体系的建立,从而进一步提高胆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全志伟,王健东[7](2018)在《重视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医源性胆管损伤仍然是胆道外科的难点与热点之一,原因在于其居高不下的发生率及致残、致死率。同时,医源性胆管损伤又是一种"人为因素"为主要病因的疾病,通过外科医生的努力有可能减少其发生,改变其恶性结局,造福病人。每位腹部外科医生终身都将面临胆管损伤的风险,必须主观上提高警惕,熟悉胆管损伤的可能原因,了解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合理选择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法,重视胆管损伤的延迟性损害及远期疗效,重新认识医源性胆管损伤分型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切不可随心所欲地手术,以免造成灾难性后果。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合理治疗、保护功能"的原则,切实提高我国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李相成,江王杰[8](2018)在《医源性胆管损伤分型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腹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为病人减轻了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胆管损伤是普外科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其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明确胆管损伤的类型和原因,并做到精准分型,是预防以及正确处理胆管损伤、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王坚[9](2018)在《叁维可视化技术在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肝门部解剖的复杂性与变异性、损伤形式与类型的多样性和胆管修复手术的困难性决定了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是胆道外科的难点问题。全面的术前评估尤其是影像学评估是成功修复的前提。叁维可视化技术能直观、立体、全面评估肝门脉管的汇合方式及空间构象,量化评估胆管狭窄的位置、肝门深度和肝门旋转角度,测量肝脏各段体积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萎缩等。叁维可视化技术能够通过旋转、迭加和删除肝内脉管结构进行模拟手术,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和手术方案,预估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避免盲目手术导致的次生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梁廷波,马涛[10](2018)在《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时机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源性胆管损伤(BDI)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较常见并发症。手术修复是治疗胆管横断性损伤等严重BDI的最佳选择,但修复的时机目前并无共识。LC术中发现的BDI应即时修复并无较大争议,但应由经验丰富的胆道外科医师主刀进行,若条件不足建议放置引流后转至较大的胆道外科中心治疗。LC术后发现的BDI占大多数,既往认为延迟修复较早期修复更有优势,因此时炎性反应已控制,修复成功率更高;然而近期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早期修复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些截然不同的研究结论可能与BDI的严重程度、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纳入病人的基础情况等的差异有关。故BDI手术修复的时机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病人的全身病情及局部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争取在提高修复成功率的同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医源性胆管损伤特指因医源性因素如外科手术或其他有创性诊疗操作造成的胆管损伤,表现为胆道梗阻或胆漏。由于保持胆道通畅是维持人体机能的必要条件,因此,损伤后的处理尤为重要,如果一次处理不当,将导致患者陷入胆道狭窄、反复感染、结石生成及肝功能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出现"良性疾病恶性的结果"。如何避免胆管损伤的发生?发生后如何处理仍然是胆道外科急需解决的难题。有很多争议问题和观念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去佐证,本文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针对当前胆管损伤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王坚,闫加艳.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叁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2].黄强,刘臣海.再谈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J].肝胆外科杂志.2019

[3].钟华,吴晓健,李绍银,罗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诊疗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4].姚文衍,吴向嵩,龚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疗策略[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9

[5].舒瑜,杨佳华.医源性胆管损伤21例诊治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8

[6].董家鸿,曾建平.医源性胆管损伤治疗理念、模式和技术的革新[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

[7].全志伟,王健东.重视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

[8].李相成,江王杰.医源性胆管损伤分型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

[9].王坚.叁维可视化技术在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

[10].梁廷波,马涛.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时机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

标签:;  ;  ;  ;  

医源性胆管损伤论文-王坚,闫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