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同时,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和工业化对土地的需求,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占用。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随着土地的丧失,他们失去了来自土地收入的最后一道生活安全保障。由于现行征地制度和相关法律的缺陷,造成补偿标准过低、补偿不到位、补偿费分配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等问题,使得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与城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相比,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随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在不能依靠土地养老又不能寄希望于现有制度的情况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加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到我国人口总数中的10%以上。按此比例计算,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中有500万左右处于60岁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都将面临养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在笔者调查的Y村,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19.6%。因此,在失地农民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中,养老保障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所以,笔者选择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严重缺失的现状及其深层原因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两种模式进行了剖析,指出不论政府主导的社保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二者皆为解决失地农民的远期风险却让其面临更大的近期风险,因此现阶段不能完全满足失地农民的养老需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很大挑战。而实行“土地股份制”并不动用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只是把失地农民的集体留地进行入股,按股分红,既保证失地农民的近期利益,又为其提供了长远的保障,这无疑是现阶段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最佳模式选择。接着分析了实行“土地股份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并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的“土地股份制”和福建省厦门市的“金包银”工程的探讨,阐述了实行失地农民“土地股份制”的基本架构。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的背景和依据、国内失地农民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介绍调研地点、调研内容及调研方法,界定相关概念。第二章描述与分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现状。农民失地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就业无优势,使得失地农民无法维持长远生计,而社会保障体系又把农民排除在外,随着土地保障功能的丧失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严重缺失。造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缺失的原因就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因此必须要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权益。第三章首先介绍国内外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接着分析我国现有的两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面临的挑战,最后指出现阶段应当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既能保证失地农民近期利益,又能为其提供长远保障的养老模式,为顺利建立全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铺平道路。第四章首先对实行土地股份制模式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接着阐述了实行“土地股份制”的理论基础、现实政策依据和经济法律依据,然后根据浙江省宁波市的“土地股份制”和福建省厦门市的“金包银”工程的实践经验,构架出“土地股份制”模式的操作流程,最后提出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股份制”,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J]. 就业与保障 2019(23)
- [2].养老资源对农民养老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疆13个地州市726位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12)
- [3].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研究综述[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0)
- [4].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构建分析[J]. 农村经济 2014(12)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养老问题[J]. 农业与技术 2015(03)
- [6].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0)
- [7].地域过疏化视域下农民养老福利共同体建设[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8].重庆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以长寿区三洞村为例[J]. 当代农村财经 2020(03)
- [9].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困境及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08)
- [10].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的困境与出路——以淮南为例[J]. 时代金融 2016(32)
- [11].2017年,农民养老将发生这些变化![J]. 乡村科技 2017(11)
- [12].多措并举 成效显著 宁德市蕉城区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J]. 就业与保障 2016(03)
- [13].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2)
- [14].我国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06)
- [15].完善福建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思路和建议[J]. 就业与保障 2015(07)
- [16].从社会政策视角探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J]. 社会科学家 2012(03)
- [17].农民养老的根本出路[J]. 晋阳学刊 2011(04)
- [18].我国农民养老保障的若干认识误区[J]. 特区经济 2010(03)
- [19].试析毛泽东农民养老思想[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 [20].农民养老的第一份社保答卷[J]. 中国社会保障 2019(Z1)
- [21].困境与出路: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我国农民养老保障[J]. 理论导刊 2012(02)
- [22].甘肃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 发展 2011(03)
- [23].云南留地农民养老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分析[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12)
- [24].探究我国农民养老保障面临困境的原因[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6)
- [25].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6)
- [26].重庆市北碚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27].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析[J]. 农村经济 2012(06)
- [28].当前中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文献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9].失地农民养老困局与对策浅析[J]. 农村经济 2015(03)
- [30].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