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解剖学与影像学的手段,观察和测量国人C1~3以获得形态学参数,为研制颈椎前路钩状钛板提供解剖数据。研制一套新型颈椎前路钩状钛板内固定装置(Neotype retropharyngeal cervical vertebra hook-plate,RCHP),解决临床中前路重建枢椎椎体的难题,并避免目前前路寰枢椎手术的一些并发症。初步评价RCHP在重建C1~2或C1~3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为C13的应用解剖学测量和RCHP的研制。采用40套正常成人干燥寰枢椎骨标本和50例正常成人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C13的相关解剖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据此设计RCHP。第二部分临床应用RCHP治疗寰枢椎病变6例。记录6例患者术前、术中及随访时的情况,对RCHP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结果:测得寰椎前弓宽度(C1AW)为(20.06±1.16)mm、前弓高度(C1AH)为(10.61±1.04)mm、前弓厚度(C1AT)为(4.09±0.66)mm;齿状突横径(DW)为(9.80±0.83)mm、齿状突前后径(DD)为(10.13±0.63)mm;枢椎椎体前缘高(C2VAH)为(22.03±1.99)mm、前缘横径(C2ATD)为(16.80±1.26)mm、前后径(C2AP)为(16.14±1.06)mm;寰枢椎前缘总高度(AAOH)为(37.44±3.2)mm、C2/3椎间盘前缘高(C2/3IDAH)为(4.55±0.64)mm、C3椎体前缘高(C3BAH)为(13.31±1.39)mm。前路钩状钛板由一对钩形钛板和配套螺钉构成。本组手术时间90min~150min,平均110min。病例术后随访5例,随访时间0.5~10个月,平均3.5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术中无脊髓、重要神经既?芩鹕恕J鹾?例患者出现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喉上神经牵拉症状,予以神经康复治疗后,在1周内好转,2个月内恢复正常进食。1例患者术中出现咽后壁牵拉撕裂伤,术中即行咽后壁修补术,术后1周伤口愈合。1例O型寰枢椎脱位伴有C1~2后方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后出现寰枢椎再脱位并持续枕颈疼痛,予以Halo外固定支架复位制动后症状逐渐消失,3月后出现植骨融合,其他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后颈部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术后复查2例O型寰枢椎脱位患者复位效果不佳但原位固定,2例T2型脱位患者复位固定良好。4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内植骨融合,平均4个月(1例患者术后仅2周,尚未达到融合时间;1例患者因肿瘤复发而放弃治疗)。所有病例均未见螺钉松动和脱钩。结论:RCHP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各部件参数有一定的选取范围。RCHP能在高位颈前侧咽后入路下顺利安装,既能够实现一次性前路枢椎椎体病灶清除并植骨重建固定,又能避免经口咽入路的并发症,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