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话新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白话,现代诗歌,形式建构,诗歌语言
白话新诗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龙,任旭岚[1](2019)在《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白话诗语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突出的元素,深刻地影响着现代诗歌的形式建构。回顾新中国70年来现代白话与中国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研究的进程与现状,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语言变革与现代诗歌的发生。诗歌的现代变革承载着实现语言变革与新文学变革的双重使命,语言变革不仅影响了诗歌语言由文言到现代白话的转换,还引发了诗学知识谱系的转型与重构。第二,现代白话对古典诗歌语言传统的继承。自"五四"白话诗开始,现代白话诗语与古代丰富的白话诗语资源处于一种复杂的交织与变革关系中,古典诗语资源在为现代白话诗语提供母乳时,也给现代诗语的建构提出了新问题。第叁,现代白话对外来诗歌语言资源的借鉴。经过翻译而引进的西方诗学资源,不仅直接影响了汉语革新,促成了现代白话诗歌新诗体的诞生,还全面影响到中国思想文化以及文学的革故鼎新。第四,现代白话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研究。诗歌语言的现代转型,关涉词汇、语义、节奏、格律、诗体等构成诗歌形式诸要素的对应变化与发展。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未竟使命,将是一个不断探索现代白话如何实现与现代诗歌形式要素有机融合的艰难历史嬗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谢君兰[2](2019)在《在“新变”与“旧序”之间——论白话新诗中的“欧化”和“传统”句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建立在语言系统上的独特文学体裁,诗歌一方面以遣词造句的不断求新求变为活力源泉,另一方面也脱离不了该语言体系基本语法规则的约束,如同舞蹈时带着不自知的"镣铐"。其中语法分为两个部分:词法和句法。前者以语素为单位,研究词的内部构造;后者则以词为基本单位,研究句子内部的结构~②,即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光明[3](2019)在《从“白话诗”到“新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的"新诗"并不完全是从传统内部自然生成或裂变出来的,而是在诸多矛盾冲突和磋商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胡适站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场,认为当时"白话诗"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至1919年"八年来一件大事"。实际上,这件"大事"最重要的意义是意识到语言形式问题与"内容"的密切关联,在文化符号体系中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性的通道,把它置于文化变革的中心,从而让语言形式不再被当成是稳定孤立的符号系统或个人创作的结果,而是在历史、社会脉络中对话生(本文来源于《诗探索》期刊2019年03期)
文贵良[4](2019)在《新名词、科学思维与白话新诗——以《天狗》为中心论郭沫若的白话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学界对郭沫若人格的评价如何不同,郭沫若白话新诗在1920年前后的横空出世,确实都称得上开一代诗风,其地位不可动摇。郭沫若白话新诗的欧化早有人关注,但如何把语言与科学结合起来,揭示郭沫若白话新诗的特质,仍有继续深化的必要。郭沫若回忆在九州帝国大学学习的情景:天天闹的是"姆士苦鲁士"(musculus筋肉),"奈尔乌士"(nervus神经),"欺尔苦拉穹"(circulation循环),"勒斯披拉穹"(respiration呼吸),并没有多少道理,只是乌(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3期)
王泽龙[5](2019)在《现代白话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主要是通过诗歌语言变革的途径实现的。清末民初的科学思潮与西方现代诗歌为中国诗歌语言的变革提供了最适宜的历史语境,现代白话构成了新诗语言的基础,古代、近代白话诗歌是现代汉语诗歌的源头,欧化白话是影响现代白话的重要因素。现代汉语语义关系改变了传统诗歌的思维方式,现代诗歌对内在诗意的追求与事理表达的逻辑化呈现,形成了其以句为核心、注重句子之间关系的整体思维特征。现代白话的叙事性特征、现代虚词的大量入诗、人称代词与标点符号的普遍使用,重新建构了新诗的形式与趣味。(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姬志海[6](2018)在《“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毋庸置疑,"余秀华热"这一百年白话新诗发展史上的"病态返祖现象"正日益成为当下诗坛乃至文坛所聚焦的一个能量"黑洞":以铺天盖地的各种网络媒体平台乃至诸多大型文学杂志、知名诗歌期刊为主要阵地,汇集了一大批挺"余"的诗歌评论者(其间不乏许多当红诗评家),纷纷为之正名背书,摇旗呐喊。这件新近在诗坛发生的咄咄怪事,充分反映了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为代表的"朦(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02期)
陈爽[7](2015)在《从白话诗到新诗:胡适“新诗”概念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10月胡适在《谈新诗——八年来一大事》中首次使用了"新诗"这一概念,从此"新诗"便正式成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名称。但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发现:胡适在为"新诗"命名时曾分别使用了"白话诗"和"新诗"这两个不同的名词。大体而言,1917年至1919年,胡适主要使用"白话诗"一词;1919年至1931年,"白话诗"与"新诗"两词交替使用;1931年以后,胡适基本上全部使用"新诗"一词。"新诗"一词早已存在,并非为胡适所创,胡适在最初用白话写诗时,不将其称为"新诗"主要出于某种策略上的考虑。(本文来源于《文化与诗学》期刊2015年01期)
赵思运[8](2017)在《从“白话”到“口语”:百年新诗反思的一个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白话诗"的初创,历经战争风雨和政治风云的沧桑磨难,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语诗"的兴起,这条清晰的线索构成了反思百年新诗的一个路径。"白话诗"是在西方话语的巨大冲击下,出于中国现实巨变之急需,在历史进化论和工具理性思维的主导下,强行"剖腹"诞生的,带有"先天不足"的病灶,后天又在严酷战争环境和极端政治语境下发育成畸形,一步步沦为"口语暴力"。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第叁代诗人的努力下,白话诗才真正从过度政治化的阴影里走出来,口语诗才得以觉醒。90年代以来,在民间立场觉醒与彰显的文化背景下,"后口语诗"具有了身份自觉和理论自觉。通过百年新诗史的回眸与反思可以发现,现代汉语口语诗体基本代表了一种富有生命活力和汉语诗性智慧的本土性路向。(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钱好[9](2017)在《一百年前,是“翻译”为新诗打开局面》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八首白话诗,被视为中国新诗的起点。其后,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等一批杰出诗人迅速涌现,象征主义、新格律诗等流派百花齐放。崭新的形式与多元的表达,让新诗如同那首着名的译诗《关不住了》一样,从固定的文学版图中破土而出,散发(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10-22)
曾平[10](2017)在《新诗诞生之初的荣耀与迷途——胡适白话新诗理论的再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诗的百年华诞,说到白话新诗的诞生,就不能不提到胡适。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白话诗八首》,成为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也出自胡适之手,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至1940年出至十六版。这样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对(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7年20期)
白话新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种建立在语言系统上的独特文学体裁,诗歌一方面以遣词造句的不断求新求变为活力源泉,另一方面也脱离不了该语言体系基本语法规则的约束,如同舞蹈时带着不自知的"镣铐"。其中语法分为两个部分:词法和句法。前者以语素为单位,研究词的内部构造;后者则以词为基本单位,研究句子内部的结构~②,即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话新诗论文参考文献
[1].王泽龙,任旭岚.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谢君兰.在“新变”与“旧序”之间——论白话新诗中的“欧化”和“传统”句法[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
[3].王光明.从“白话诗”到“新诗”[J].诗探索.2019
[4].文贵良.新名词、科学思维与白话新诗——以《天狗》为中心论郭沫若的白话诗学[J].南方文坛.2019
[5].王泽龙.现代白话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J].文艺研究.2019
[6].姬志海.“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J].文艺争鸣.2018
[7].陈爽.从白话诗到新诗:胡适“新诗”概念的转变[J].文化与诗学.2015
[8].赵思运.从“白话”到“口语”:百年新诗反思的一个路径[J].文艺理论研究.2017
[9].钱好.一百年前,是“翻译”为新诗打开局面[N].文汇报.2017
[10].曾平.新诗诞生之初的荣耀与迷途——胡适白话新诗理论的再审视[J].星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