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诗歌空白,指的是诗中字面上没有直接写出的,需要读者根据各种经验加以思考、想象,经过填补;才能领会的内容。本文试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诗歌的空白现象,着眼于语言现象本身。为避免对“空白”研究的泛化,我们提出了“空白结构”的概念。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唐诗中的空白结构。本文所说的“空白结构”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它体现着空白的修辞价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省略或含蓄的语言现象;二是它必须具有结构上的特征,即有空白结构标志。第二章至第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详细分析了唐诗中的六种空白结构:名词句、互文句、问句、否定句、仅有句和时间对照句。名词句是指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诗句。名词句的空白结构标志是只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唐诗中的名词句可分为三大类:(1)由一个名词结构组成的名词句,(2)由两个名词结构组成的名词句,(3)由三个或更多个名词结构组成的名词句。互文句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在意义上互相照应、互相补充的句子形式。唐诗互文句的空白结构大致可以描写为:ABCD→ABD+CBD(或ACB+ACD)。其中,成分A、C是对举关系,成分B、D是对举关系。唐诗互文句主要有句内互文、单句互文、对句互文和特殊互文四种。问句的空白结构标志是疑问词或疑问结构。唐诗中的问句空白结构主要有自问自答式、反诘而问式和疑而无答式三种。否定句的空白结构标志是使用了“不”、“无”、“非”、“勿”等否定词。唐诗否定句空白结构中最有特色的是排除式否定、拟人式否定和不知式否定。唐诗中一些有“惟”、“唯”、“但”等字的诗句字面上是“只/仅……”的意思,可是事实上却并非仅有此物、此事,只因这一点很具代表性,故不言其它,以这一点来烘托环境、抒发情怀,这样的诗句就是“仅有句”。仅有句的空白结构标志是句中有“惟”、“唯”、“但”等字。唐诗仅有句主要有惟(唯)字句和但字句两种。时间对照句是指以“今”、“昔”、“朝”、“暮”等时间词为标志,在上下句中分别描述了今昔或朝暮的情况,表现出时空转换性的诗句。时间对照句的空白结构标志是有“今”、“昔”、“朝”、“暮”等时间词。唐诗中的时间对照句可以分为今昔式和朝暮式两类。唐诗中的空白结构既因形式上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修辞效果,又因皆有空白价值而具有着修辞特色上的共性。总的来说,唐诗空白结构主要具有这样三种修辞作用:形式上,别具一格;内容上,信息增值;诗味上,含蓄蕴藉。唐诗空白结构具有独特修辞作用的深层原因可以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修辞接受理论来进行阐释。空白之所以会被读者解读和接受,就是因为读者的格式塔心理在起作用。在诗人的创作完成以后,只有经过了读者的接受,空白结构的修辞价值才真正得到了实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周遍性双项名词句中受事成分前移问题[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5)
- [2].日语名词句的考察研究[J]. 明日风尚 2018(16)
- [3].日语“句末名词句”意义用法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4)
- [4].关于‘グ'名词句在日语自然会话中的用法分析——兼论与‘ぜロ'名词句的比较[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05)
- [5].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古代诗歌中的名词句解读[J]. 中学语文 2009(15)
- [6].现代日语动名词句的句法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6)
- [7].日语句末名词句的句法特征研究——以句末名词的定语成分为例[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8].双项名词句的歧价效应[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01)
- [9].“は”与“が”的功能以及对其后续谓语的再分类[J]. 日语知识 2009(12)
- [10].日语句末名词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1)
- [11].古诗词曲中名词句审美价值探析[J]. 语文学刊 2009(22)
- [12].汉语名词句研究概况及其界定[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3].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名词句法偏误考察[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11)
- [14].现代日语动名词句的否定形态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4(02)
- [15].基于语法化理论的日语“名词+だ”结构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01)
- [16].浅论古诗词中“名词句”的审美意蕴[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10)
- [17].日语无标可能表达形成条件再探[J].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 2018(01)
- [18].唐诗对南朝五言名词语句之句法沿革[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7)
- [19].浅析古诗词中“名词句”的审美意蕴[J]. 试题与研究 2020(20)
- [20].“名词语”句法的形成及其诗学意义[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1].从助词的功能和表意看「は」和「が」的区分[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10)
- [22].从翻译的视角看日汉语句结构的异同[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05)
- [23].句型分类的本质——以中世纪为视角[J].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9(01)
- [24].汉语“贫乏”、“落后”乎?[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5].浅析汉日测置词[J]. 日语知识 2011(10)
- [26].名詞「考工」の文末用法と機能変化[J]. 日本学研究 2013(00)
- [27].论证据性情态的边缘表达形式——以「様子だ」为分析对象[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5)
- [28].给字句和日语授受动词的格标记对比[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1)
- [29].非自立型换喻视野下的“ウナギ文”解读[J]. 外语研究 2011(01)
- [30].日语无助词格的功能及其条件[J]. 外语研究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