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D生物模型制作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1](2021)在《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生产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对家具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使用上,用户开始更多的注重家具在使用中的情感交流。物与人之间的沟通则是通过物的功能及形态来进行,由此,家具造型在家具设计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设计师们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家具设计思路和方法。家具的传统设计开发模式大多是凭借设计师的直觉来进行,受设计师的主观审美及个人经验影响较大,难以形成科学标准的设计体系,同时由于产品研发成本的限制及产品市场响应的需求,传统家具设计模式重研发轻市场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仿生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可以快速有效提取自然生物系统的理想特征和有机形态,充分把握自然界生物的根本特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对于家具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设计附加值,还可以更高效的使产品与市场接轨,使产品在拥有原创设计的同时,能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仿生家具在视觉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图像特征,充满激情和活力,带给人们新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仿生设计手法被应用到家具设计中,仿生设计已成为探索现代家具多元化创造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课题研究以家具常见种类座具为例,(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坐”,同“座”。坐,在词性上属于动词,泛指“坐”这一动作;座,在词性中是名词属性;坐具,一词常指中国传统坐具椅、凳等。本课题中座具主要指的是现代家具座椅的一类统称,因此,选用“座具”二字为课题名称用词)提出了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和原理进行仿生座具设计的构想,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提取生物的形态、结构并优化,把握自然生物的特征,提高仿生家具设计的精度,节省产品从设计构思到实践生产的时间,仿生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把握合理性,使仿生家具更具个性和艺术性,提升人与家具之间的情感互动体验。以马蹄莲为仿生物原型,开展对仿生座具的设计研究,获取并重构马蹄莲的曲面造型结构;提取特征要素,通过参数化设计原理开发马蹄莲仿生座具;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仿生座具进行方案评估,通过产品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马蹄莲仿生座具的模型,分析产品造型质量。
朱金霞[2](2021)在《基于工程设计的3D打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以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尝试将现代化技术“3D打印”与生物学物理模型制作整合,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践,旨在使学生在利用3D打印进行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形成工程设计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基本的科学素养。首先沿用工程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制定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的一般流程。其次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模型的认识程度和模型制作的兴趣程度,以及学生是否具备进行生物学3D物理模型建构的基本态度、素质和能力情况,进而开设《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讲座。然后,以昆明市某一级完中高二理科4班的48名学生为实践对象,运用实践研究法实施讲座,并设计制定“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活动评价量表、“3D打印及快速制作模具技术的操作”评价量表、测试卷以及讲座效果调查问卷,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度、能力和情感的变化以及讲座实践效果,最后得出实践结论。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工程设计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模型与建模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工程素养,学生进行生物学3D物理模型制作在技术和实践上是可行的。最后,笔者针对本次实践研究展开讨论,认为打印技术的教学有规律可循,并且有利于STEM教育的实现。
路鹏程[3](2021)在《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的数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分析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踝关节骨折是创伤急诊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以稳定型骨折最为多见,临床首选石膏外固定治疗。然而长时间石膏固定常伴随一系列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影响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随着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康复辅具,其在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因长时间佩戴所致的各类并发症。由于担忧石膏外固定的稳定效能,临床实践中倾向选择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医疗支出。最新临床证据显示,新型紧密接触型石膏固定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国内开展尚不广泛。基于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基于3D打印的新型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整合紧密接触型石膏固定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优势,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和拓扑结构优化技术,设计一款可拆卸、精准解剖匹配和轻便透气的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实现骨折区域稳定外支撑,降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并探索一条新型数字化康复支具研发思路。研究方法:根据紧密接触型石膏固定技术与可拆卸康复支具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踝足外固定支具模型。通过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平台,施加高负荷运动载荷后,观察踝足外固定支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OptiStruct模块拓扑优化外固定支具轻量化设计,降低支具重量,确定支具最佳镂空区域。并开展不同镂空结构的实验室机械力学测试确定所需最优镂空方式,最终形成数字化3D打印踝足外固定支具的设计模型及流程工艺。继而开展对比传统石膏固定的临床应用研究,探索新型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显示3D打印外固定支具可有效分散骨折区域应力,维持踝关节骨折区域稳定性。拓扑优化发现设计体积分数30%为最佳约束条件,并选择梅花状镂空结构作为最优镂空结构。对比传统石膏固定,新型3D打印外固定支具在满意度评分C-QUEST 2.0上明显优于传统石膏组,二者评分差值为 11.3±1.5(95%CI 8.0 to 14.6;p=0.000<0.05)。同时 3D 打印外固定支具也取得与传统石膏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OMAS差值为8.3±8.57(95%CI-10.8 to 27.5;p=0.354>0.05)。两组中均未发现明显严重的并发症,但3D打印组未出现皮肤问题、关节僵硬和肌萎缩等传统组中常见并发症。结论:3D打印踝足外固定支具在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疗效肯定,患者满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数字化方案。
李林芝[4](2021)在《面向复杂牙槽骨增量的个性化钛网与PEEK网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发展,个性化网状植入物的设计与制作使得复杂牙槽骨缺损的个性化修复成为可能。目前,在牙槽骨复杂骨增量研究领域,用于复杂牙槽骨增量的个性化网状植入物主要为3D(Three-dimensional,三维)打印个性化钛网和切削个性化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网。其中,3D打印个性化钛网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展示出良好的骨增量结果。然而,3D打印个性钛网临床应用仍较少,其对于亚洲人群的适用性尚待研究;同时,应用3D打印个性化钛网能否获得术前设计的牙槽骨轮廓,实现个性化精准化修复牙槽骨尚不清楚。而个性化PEEK网凭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骼相似的机械性能等优势,在骨科应用广泛。虽然已有研究将切削的个性化PEEK植入物用于复杂牙槽骨增量,并获得了与钛网媲美的骨增量效果,但是,目前还未将个性化PEEK植入物制作成更适用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设计制作了符合亚洲人群牙槽骨形态的3D打印个性化钛网用于牙槽骨增量,并对16位患者的临床骨增量效果进行了回顾性评价;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三维和二维比较术前、术后骨增量差异,从而验证3D打印个性化钛网的植骨精准度。同时,本研究第二部分尝试应用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与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控)技术设计并制作最小厚度的个性化PEEK网状植入物,通过三点弯曲实验、三维有限元分析和比格犬动物实验,比较两种个性化网状植入物的生物力学和成骨性能,评价个性化PEEK网状植入物用于复杂牙槽骨增量的可行性,并筛选出更适合临床应用的个性化网状植入物。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显示,3D打印个性化钛网用于牙槽骨增量可以获得最高达12.53 mm的骨增量,且术后10~18个月平均骨吸收小于0.5 mm,但仍有25%的患者出现钛网暴露。模型的三维重叠中实际骨增量与虚拟骨增量之间的最大偏差约为3.4 mm,而模型的二维分析中,实际增加的骨高度比术前虚拟设计减少约0.5 mm,同时,实际增加的骨宽度相较术前设计增加约0.5 mm。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PEEK网的最小制作厚度为0.6mm,该厚度的PEEK网片的抗弯强度仅为0.3 mm钛网片的1/3。在三维有限元分析中,两种个性化网状植入物在30 N垂直生理载荷下不会发生断裂且能保持稳定,位移量小于0.05 mm。同时,个性化PEEK网状植入物下方植骨材料受到更多的力学刺激,中位等效应变为4120微应变。比格犬动物实验中,大体观察、Micro-CT评估和组织学研究表明,切削的个性化PEEK网状植入物与3D打印个性化钛网相比具有类似的生物相容性、空间维持能力和成骨能力,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3D打印个性化钛网应用于牙槽骨增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骨轮廓的稳定,但仍存在钛网暴露等并发症。2.3D打印个性化钛网用于牙槽骨增量的植骨精准度受到多因素影响,还需要通过优化术前设计及手术技术进一步提高;3.切削的个性化PEEK网状植入物相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刚度更低,在生理载荷下不会发生断裂,植骨材料受到更多生物力学刺激;4.个性化PEEK网状植入物能够维持成骨空间,满足复杂牙槽骨增量需求。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5](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胡翰林[6](2021)在《生成认知视角下小学3D打印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许雅青[7](2020)在《微流控3D细胞培养用于纳米药物对兔VX2细胞杀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二维(2D)细胞培养技术已发展了近一个世纪,尽管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无法支持多种细胞类型的组织特异性分化,也无法准确预测体内的组织功能和药物活性。这些局限性使人们对三维(3D)细胞培养模型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反映活体组织的空间和生理复杂性。微流控技术可以为3D细胞培养提供细胞间相互作用、化学梯度和动态机械力等条件,使得微流控芯片成为3D细胞培养的有力工具。基于此,本文以兔间变表皮鳞癌(VX2)肿瘤细胞的培养为例,设计搭建了一个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考察了两种纳米药物对兔VX2肿瘤细胞的杀伤情况。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的搭建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由微流控芯片和渗透泵组成。微流控芯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塑形成的上、下两层芯片通道,以及中间夹一层细胞外基质蛋白包被的聚碳酸酯膜组成。为了模拟细胞暴露于间质流动的微环境,引入了渗透泵装置以产生稳定且缓慢的流速,用于连续更新培养液并及时清除代谢废物。细胞活性实验显示,0.05 M PEG渗透泵产生的流速更适于兔VX2肿瘤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曲线实验显示,芯片上培养的兔VX2肿瘤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形,且生长速度快于传统的2D细胞培养;细胞周期实验显示,微流控芯片3D培养的兔VX2细胞比传统的2D培养增殖更活跃。以上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搭建了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2.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用于考察纳米药物对兔VX2细胞作用的研究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备了两种纳米药物并考察其在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上对兔VX2肿瘤细胞的杀伤情况。其中一种纳米药物是基于DNA纳米线(杂交链式反应HCR得到的产物)嵌入阿霉素(Dox)形成的自组装纳米药物Dox@HCR;另一种是基于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包络Dox形成的自组装药物Dox@β-CDP。细胞内化结果显示,当孵育时间为3 h时,与Dox@β-CDP孵育的兔VX2细胞内的荧光最强,自由的Dox次之,Dox@HCR最弱,表明Dox@β-CDP在VX2细胞的内化效果比Dox@HCR好。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在传统2D培养状态下,Dox@β-CDP对兔VX2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强,自由的Dox次之,Dox@HCR最弱;而与传统2D培养状态相比,在微流控3D培养状态下,三种药物对兔VX2细胞的毒性作用均降低,可能是由于渗透泵产生的流动条件减少了毒性物质的积累。
许晓东[8](2020)在《草源性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组织皮肤支架及其3D生物打印成形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定制模型的快速制造并对其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控制,这为组织工程皮肤支架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此,本文以人体皮肤修复生物材料和支架构造为研究对象,拟以从葎草茎(Humulusjaponicus stems,HJS)中提取的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和明胶(Gelatin,GEL)为原材料制备得到适合3D打印的CNC/GEL复合凝胶,并对其作为3D打印组织工程皮肤支架的可打印性和其制备工艺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皮肤支架,为纯生态材料的利用及3D打印技术在皮肤医学临床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与依据。(1)通过硫酸水解法从HJS中提取CNC,再经高温高压处理提高其长径比后与GEL复合制备得到适合3D打印的复合凝胶,并对其微观形态、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测量,论证了其作为组织工程皮肤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纯化处理、硫酸水解法和高温高压处理可以制备得到的平均长径比约为63,平均直径D约为6.84nm,平均长度约为433.66nm的HT140-HJS-CNC。CNC对于GEL基体而言在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上均有明显的提升,弹性模量方面加入1 0%浓度的CNC可以使5%浓度的明胶弹性模量提高7.9倍,断裂韧性方面加入10%浓度的CNC可以使5%浓度的明胶断裂韧性提高6.73倍。制备得到复合凝胶对于细胞的增殖培养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抑制效果,是一种优秀的生物材料。(2)在对水凝胶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测定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和材料配比对复合凝胶粘度的影响,测量结果为CNC/GEL复合凝胶通过气动挤压,冷却成形制备组织工程皮肤支架的工艺路线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水凝胶挤出成形过程的有限元仿真,研究了水凝胶在料筒和喷头中流动时速度和剪切力的分布,论证了适合所选用3D打印机的材料的粘度区间,为4 Pa.s至40 Pa.s,明确了打印时应选用的工艺参数,包括打印速度、气压、温度等。根据选定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皮肤支架的3D打印,得到了具有500 um左右孔径的三维支架,力学性能较纯明胶支架具有明显提高。(3)根据3D打印分形算法对支架孔隙参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皮肤支架3D打印六边形分形算法,通过CAD软件建立了具有不同填充结构的支架模型,评估了其孔隙率和弹性模量,比较了不同算法3D打印所得皮肤支架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六边形算法可以在保证孔隙率的同时减少支架打印过程中的搭接长度。与正交算法相比,在相同的搭接长度下六边形算法的孔隙率提高了约20%。就力学性能而言,六边形支架在垂直方向上的抗压性能比正交算法和三角形算法高约20%,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该六边形算法是一种非常适合生物组织的堆叠成形的3D打印分形算法。(4)为了实现六边形算法的自动分形打印,运用VC++平台开发了一款可以实现对给定模型进行自动分形,并输出3D打印工艺文件的辅助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一款辅助软件,可对给定轮廓尺寸的三维支架进行自动分形,规划出填充支架时打印机喷头的运动轨迹,对喷头运动的每一个起点、拐点和终点的坐标进行估算,并根据现有3D打印机数控系统的编译逻辑自动生成可被打印机控制软件读取和识别的3D打印工艺文件。(5)分析了 3D打印过程中用到的工艺装备,对已有的3D生物打印工装设备进行了结构优化,对3D打印喷头和支架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针对生物质凝胶材料力学指标数值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平行悬臂梁机构的应力-应变仪,用两组差动电桥分别实现应力和应变的输出,并对该设备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规划和上位机软件的制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更换料筒的快换式3D打印喷头设计,实现了 3D打印/补料模式的快速切换。优化设计的应力-应变仪以及专门规划编制的控制软件有助于解决生物质凝胶材料力学性能较弱的问题。
文君[9](2020)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识以及直观教具的使用,课程标准中也特别指出,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形象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国家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在合作学习和直观教学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契合当前重视模型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需要,以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为载体,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制作动物模型、建设动物纸模型媒体资源库,并辅以表现性评价和多元、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教与学的情况展开评价。本研究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校园活动中展开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核心素养,为学校开发建设有效的校内教学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建活动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知识建构、信息筛选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正确生命观。活动开展后,校方对笔者综合实践活动的评分为85.3分,学生的前后测试卷成绩测试由前测67.9分提升到后测79.8分,学生知识能力的得到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研究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和新颖的学科教育场所,为师生提供了有用的教学素材和学习资料以及独特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突出学生合作学习,转变了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为学生学习创建了真实项目情景,用独特的评价模式检验学生能力的提高,对生物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洪俊[10](2020)在《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慧教育时代到来,传统的教学资源在某些情境下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们的学习需求,教育教学资源需要不断呈现新的形态,以贴合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因其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立体形象的感官体验从而有效地支撑教学,逐渐引起教育领域教学工作者们的关注。但在现有的三维可视化资源的教学应用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及因素影响着资源的普及应用,使其不能够真正体现三维可视化资源的教学优势。此外,在大学课程中,大部分课程的知识资源还是以幻灯片等形式存在,对此类资源的涉及较少。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应用研究。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更完美的色彩丰富度和空间体验感,以此给人逼真的视觉体验。通过使用三维交互动画进行一些物体模型展示与运动模拟演示,为学习者提供了幻灯片等多媒体所不能呈现的多维视角和三维空间体验,使得这样的教学资源具有更好的动态表现效果以及强交互性。不管是从知识的形象表示方面,还是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考虑,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对于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研究由于技术限制、成本限制、教学设计方案缺乏等方面的不成熟,使得此类资源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通过对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表达形式、具体的设计制作方案流程以及设计制作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制作方案与实践教学的演示呈现。本文主要通过大量的国内外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使用现状研究及相关的文献研究,归纳和整理了可视化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以及三维可视化资源应用在教学中的理论支撑依据。然后通过对当前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存在现状等分析得出影响三维可视化资源普及的影响因素和资源设计中的问题,并研究归纳了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依据三维可视化资源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般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流程,并基于大学本科中的《数据结构》和《通信网性能分析基础》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实践设计表达。最后将设计好的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投入实践应用,并收集使用者反馈数据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证明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理解相应知识点。
二、3D生物模型制作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D生物模型制作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家具仿生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工程实践法 |
1.5.4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
2 逆向工程在仿生领域的应用 |
2.1 逆向工程简介 |
2.1.1 逆向工程技术 |
2.2 逆向工程与仿生设计 |
2.2.1 逆向工程与形态仿生 |
2.2.2 逆向工程与结构仿生 |
2.2.3 逆向工程与功能仿生 |
2.3 逆向工程应用于座具仿生设计中的优势 |
2.3.1 辅助生物形态定量分析 |
2.3.2 快速构建理想座具模型 |
2.3.3 实现座具快速成型 |
2.4 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实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生物特征的逆向采集与处理 |
3.1 生物原型与座具间的匹配映射关系 |
3.2 生物原型特征分析——以马蹄莲为例 |
3.2.1 马蹄莲形态特征分析 |
3.2.2 马蹄莲肌理特征分析 |
3.2.3 马蹄莲设计语义分析 |
3.3 马蹄莲形态三维数据采集 |
3.3.1 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平台 |
3.4 设备参数设定及采集前处理 |
3.4.1 设备参数制定 |
3.4.2 采集前处理 |
3.5 马蹄莲形态数字化 |
3.6 马蹄莲三维特征数据处理 |
3.6.1 数据前处理 |
3.6.2 点云特征优化 |
3.6.3 点云特征精简 |
3.7 马蹄莲三维模型重构 |
3.7.1 重构思路 |
3.7.2 模型重构 |
3.8 马蹄莲特征提取与可编辑化 |
3.8.1 曲面特征的提取与可编辑 |
3.8.2 特征线提取与追加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仿生座具设计方案推导与实践 |
4.1 座具的特征 |
4.2 仿生座具的设计原则 |
4.2.1 造型灵活性 |
4.2.2 结构稳定性 |
4.2.3 材料可塑性 |
4.2.4 环保轻量化 |
4.3 可编辑模型的方案推导 |
4.3.1 初始模型的产品化尺寸匹配 |
4.3.2 Nubrs转换T样条曲面 |
4.3.3 产品定位 |
4.3.4 功能和尺寸 |
4.3.5 设计方案推导 |
4.4 马蹄莲仿生座具方案可视化 |
4.4.1 方案一 |
4.4.2 方案二 |
4.4.3 方案三 |
4.5 产品落地性研究与工艺设计 |
4.5.1 材料设计 |
4.5.2 色彩设计 |
4.5.3 表面处理 |
4.5.4 成型工艺 |
4.5.5 工艺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方案评估与模型制作 |
5.1 模糊综合评价 |
5.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5.1.2 仿生座具的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5.2 方案细化 |
5.3 模型制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调查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工程设计的3D打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思维、渗透 STEM 教育的要求 |
1.1.2 工程设计与生物学模型建构融合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
1.1.3 3D打印技术的核心与工程设计、模型建构教学的理念相吻合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程学融入中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3D打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1.2.2.1 国外3D打印技术在中学教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2 国内3D打印技术在中学教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检索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实践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
2.1.2 原型与模型(Prototype and Model) |
2.1.3 3D 物理模型(3D Physical Model)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从做中学”理论 |
2.2.3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教育理论 |
2.2.4 3D物理模型建构的基本原则 |
第3章 基于工程设计的生物学3D物理模型的开发流程 |
3.1 3D物理模型建构相关技术的介绍和基本的设计方法 |
3.1.1 3D打印技术概述 |
3.1.1.1 设计建模—3D模型建模软件、模型资源库 |
3.1.1.2 分层切片—切片软件 |
3.1.1.3 打印—3D打印机 |
3.1.1.4 生物学三维数据模型资源整合 |
3.2 3D扫描仪 |
3.3 快速模具制作 |
3.3.1 模型制作 |
3.3.2 硅胶模具制作 |
3.3.3 成品制作 |
3.4 基于工程设计的生物学3D物理模型的开发流程 |
3.4.1 提出问题,明确任务 |
3.4.2 研究与想象 |
3.4.3 制定计划 |
3.4.4 创建 |
3.4.5 测试与改进 |
3.4.6 批量生产与分享 |
第4章 基于工程设计的3D打印模型建构教学实践研究的环境分析 |
4.1 学校教育资源分析 |
4.2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与内容 |
4.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基于工程设计的高中3D打印讲座设计与实践研究 |
5.1 3D物理模型制作的对象选择 |
5.2 实施对象的选择 |
5.3 基于工程设计的《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讲座设计 |
5.3.1 讲座内容 |
5.3.2 评价体系 |
5.4 基于工程设计的《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讲座实践 |
5.4.1 前测卷发放 |
5.4.2 开展讲座 |
5.4.2.1 讲座一3D打印与模型建构 |
5.4.2.2 讲座二模型制作相关技术介绍及操作 |
5.4.2.3 讲座三“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活动 |
5.4.2.4 讲座四分享交流研讨会 |
5.4.3 后测卷发放 |
5.4.4 成绩分析 |
第6章 实践研究结果分析与评价 |
6.1 实践活动开展前后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
6.1.1 知识水平的检测 |
6.1.2 行为水平的检测 |
6.2 实践研究的评价 |
6.2.1 同行评价 |
6.2.2 学生的评价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3D打印技术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工程设计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建模、合作学习、信息筛选能力 |
7.1.2 3D打印技术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工程素养 |
7.1.3 学生进行生物学3D物理模型制作在技术和实践上是可行的 |
7.2 讨论 |
7.2.1 打印技术的教学有规律可循 |
7.2.2 打印技术有利于STEM教育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生物学3D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学生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讲座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C “基于工程设计的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讲座前、后测试卷 |
附录 D 活动过程记录 |
附录 E 部分评价记录 |
附录 F《生物学3D物理模型开发》讲座讲义 |
附录 G 教学效果同行评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3)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的数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分析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踝关节骨折流行病学及特征 |
2 踝关节骨折机制、分类体系 |
3 踝关节骨折的保守治疗策略 |
4 3D打印技术及其在康复支具领域应用 |
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
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区域轮廓特征提取方式及数据提取准确性验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模型 |
1 引言 |
2 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的设计 |
3 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流程 |
4 本章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康复支具领域3D打印技术及打印材料的成本分析 |
1 引言 |
2 康复支具领域常见3D打印技术 |
3 三类3D打印制造工艺的成本分析 |
4 本章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计算机仿真分析: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有限元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踝关节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
4 踝关节及固定支具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5 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轻量化设计:基于OptiStruct的3D打印踝足外固定支具的结构优化 |
1 引言 |
2 OptiStruct软件概述 |
3 基于OptiStruct的自由形态优化设计流程 |
4 优化结果分析 |
5 优化前后验证 |
6 本章小结 |
7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不同镂空设计的实验室机械力学测试与有限元分析验证 |
1 引言 |
2 试验准备 |
3 试验结果 |
4 梅花状镂空固定支具有限元分析验证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3D打印踝足外固定支具临床转化:从实验室设计到临床应用 |
1 引言 |
2 智能制造及3D打印流程工艺 |
3 临床前期人体试验 |
4 临床应用转化-与传统外固定石膏对比研究 |
5 本章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面向复杂牙槽骨增量的个性化钛网与PEEK网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个性化钛网的临床评价研究 |
第一章 临床效果评价 |
第二章 成骨精度分析 |
第二部分 个性化PEEK网的临床前研究 |
第三章 生物力学研究 |
第四章 动物试验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面向复杂骨增量的个性化网状植入物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5)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7)微流控3D细胞培养用于纳米药物对兔VX2细胞杀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3D细胞培养的发展背景 |
1.2 3D细胞培养的典型模式 |
1.2.1 支架培养模式 |
1.2.2 细胞球体培养模式 |
1.2.3 类器官培养模式 |
1.2.4 3D生物打印培养模式 |
1.2.5 器官芯片培养模式 |
1.3 3D细胞培养的典型应用 |
1.3.1 药物研发 |
1.3.2 疾病建模 |
1.3.3 癌症细胞生物学 |
1.4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 |
第2章 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搭建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试剂和仪器 |
2.2.3 微流控3D培养芯片的制作 |
2.2.4 渗透泵的制作和测试 |
2.2.5 芯片使用的前处理 |
2.2.6 微流控芯片中的3D细胞培养 |
2.2.7 渗透泵不同流速对细胞活性影响的考察 |
2.2.8 芯片上3D培养的VX2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9 细胞周期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的设计和实物 |
2.3.2 微流控3D细胞培养芯片的设计、成品尺寸及通道改性 |
2.3.3 渗透泵设计和流速控制 |
2.3.4 渗透泵不同流速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2.3.5 芯片上3D培养的VX2细胞的生长曲线 |
2.3.6 细胞周期 |
2.4 小结 |
第3章 微流控3D细胞培养平台用于考察纳米药物对兔VX2细胞作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探针序列 |
3.2.2 纳米药物运输载体构建与表征 |
3.2.3 纳米药物运输载体载药能力的考察 |
3.2.4 纳米药物运输载体生物相容性的考察 |
3.2.5 纳米药物细胞内化的考察 |
3.2.6 纳米药物细胞毒性的考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药物运输载体的构建与表征 |
3.3.2 纳米药物运输载体的载药能力 |
3.3.3 纳米药物的细胞内化 |
3.3.4 纳米药物运输载体的生物相容性 |
3.3.5 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草源性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组织皮肤支架及其3D生物打印成形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组织工程支架产品的常见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1 细胞组成的组织工程皮肤产品 |
1.2.2 支架材料组成的组织工程皮肤产品 |
1.2.3 种子细胞与生物材料共同组成的组织工程皮肤产品 |
1.3 皮肤支架的3D生物打印材料 |
1.3.1 常用天然高分子水凝胶材料 |
1.3.2 明胶的不足与改性材料 |
1.4 皮肤支架的3D生物打印系统 |
1.4.1 3D打印硬件系统 |
1.4.2 3D打印皮肤支架软件系统 |
1.4.3 3D打印皮肤支架设备的选用 |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草源性3D生物打印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草源性物质纳米纤维素的提取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CNC/GEL复合凝胶的制备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CNC/GEL复合凝胶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2.4.1 实验部分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CNC/GEL复合凝胶生物性能的测试 |
2.5.1 实验部分 |
2.5.2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凝胶类材料的流变特性及3D打印冷凝挤出机理 |
3.1 引言 |
3.2 CNC/GEL复合凝胶材料的流变特性及其测试与分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3D生物打印冷凝挤压工艺分析 |
3.4 CNC/GEL复合凝胶挤出过程的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3.4.1 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CNC/GEL凝胶材料的3D生物打印冷凝挤出测试与分析 |
3.5.1 实验设计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皮肤支架3D打印工艺及成形机理的探究 |
3.6.1 组织工程皮肤支架的3D打印试制 |
3.6.2 基于Phyton的组织工程支架孔隙结构评估软件 |
3.6.3 冻干支架的微观结构 |
3.6.4 打印支架力学性能的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皮肤支架新型组织工程建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皮肤支架的组织工程模型分析 |
4.3 皮肤支架新型组织工程建模及其比较分析 |
4.3.1 六边形分形算法 |
4.3.2 3D支架物理性能评估 |
4.3.3 3D打印支架模型与力学性能关系的探究 |
4.4 3D生物打印新型皮肤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 |
4.4.1 六边形分形算法支架的3D打印 |
4.4.2 六边形支架力学性能的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3D生物打印新型皮肤支架的程序控制与测试 |
5.1 引言 |
5.2 3D生物打印新型皮肤支架的数控原理 |
5.2.1 3D生物打印机伺服控制系统分析 |
5.2.2 控制系统介质文件编译 |
5.3 3D生物打印新型皮肤支架的程序设计 |
5.4 3D生物打印新型皮肤支架软件系统的优化 |
5.4.1 STL格式文件的读取 |
5.4.2 STL格式文件的处理 |
5.4.3 分形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3D生物打印新型皮肤支架的工艺工装设计 |
6.1 引言 |
6.2 快换式3D生物打印喷头的设计 |
6.2.1 技术背景 |
6.2.2 快换式3D打印喷头的技术方案 |
6.2.3 快换式3D打印喷头零件结构的设计 |
6.3 草源性凝胶复合材料力学强度测试系统设计 |
6.3.1 测量原理与自动测量系统的建立 |
6.3.2 硬件系统和测量电路的建立 |
6.3.3 控制系统设计 |
6.3.4 箱体设计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合作学习模式下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缘起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新课改对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要求 |
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等核心素养的要求 |
三、基础教育硬件建设的需求 |
四、生物学科基础教育教学对学生建构直观生物模型的培养要求 |
五、基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的改革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标本室的建设现状 |
二、纸模型兴起及应用 |
三、数字媒体教育建设现状 |
第二章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建设实践研究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模型 |
二、纸模型 |
三、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 |
四、动物纸模型数字媒体资源库 |
五、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
第二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合作学习理论 |
二、直观教学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体验式学习理论 |
五、表现性评价理论 |
第三章 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多功能纸模型室及数字媒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的指导思想 |
一、多功能纸模型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数字媒体的建设研究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的原则 |
一、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建设实践研究的原则 |
二、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的原则 |
第三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功能分析法 |
二、文献法 |
三、实验研究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五、归纳法 |
六、问卷调查法 |
第五节 研究工具 |
第六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章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的条件分析 |
第一节 校园环境分析 |
一、学校条件 |
二、学生条件 |
第二节 校内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建设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第三节 学校环境分析及师生需求调查总结 |
第五章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制作对象选择 |
第二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建设的活动内容 |
一、动物纸模型图纸的设计 |
二、组织动物纸模型制作活动及小组合作学习 |
第三节 动物纸模型数字媒体的建设的活动内容 |
一、教师布置资源搜索任务 |
二、教师指导学生运营微信公众号 |
三、推文的编写创作 |
四、教师对学生推文创作质量展开评价 |
五、发放后测试卷 |
第四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的评价体系 |
一、动物纸模型制作评价量规 |
二、数字媒体资源库微信推文创作评价量规 |
第六章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实施 |
第一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的实施阶段计划 |
第二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的教学实践 |
一、前测试卷发放 |
二、纸模型制作活动 |
三、动物纸模型数字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活动 |
四、后测试卷发放 |
五、前后测试卷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的实施案例 |
案例一 考拉纸模型的制作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的建设 |
案例二 帝企鹅纸模型的制作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的建设 |
案例三 雨蛙纸模型的制作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的建设 |
第七章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活动评价 |
第二节 学生评价 |
一、实践活动开展前后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
二、实践活动开展后学生访谈记录 |
三、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 |
第八章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的建设实践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和特色 |
一、动物纸模型室的多项功能 |
二、学生活动评价体系的创新 |
三、学习模式的创新 |
四、校内数字媒体资源库的建设 |
第三节 反思 |
一、动物纸模型的维护 |
二、学生合作过程表现的监测 |
三、实践时间有限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动物纸模型及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需求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件B 动物纸模型及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需求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件C 动物纸模型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前测试卷 |
附件D 动物纸模型及其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后测试卷 |
附件E 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其数字媒体建设实践活动评价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 |
2.1 可视化教学资源概述 |
2.1.1 可视化教学资源 |
2.1.2 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
2.2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概述 |
2.3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应用理论基础 |
2.4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优势 |
第三章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 |
3.1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因素 |
3.1.1 制作成本高、实现难度大 |
3.1.2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研究不成熟 |
3.1.3 政府推广支持力量薄弱 |
3.2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 |
3.3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制作 |
3.3.1 制作软件选择 |
3.3.2 素材采集 |
第四章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制作 |
4.1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设计思想 |
4.2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制作流程 |
4.2.1 前期分析准备 |
4.2.2 案例脚本设计 |
4.2.3 制作加工 |
4.3 案例成果输出 |
4.3.1 排序算法 |
4.3.2 排队系统 |
第五章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测试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1 排序算法 |
5.2.2 排队系统 |
5.2.3 问卷结果分析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及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3D生物模型制作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D]. 刘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工程设计的3D打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朱金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3D打印踝足紧密接触型外固定支具的数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分析及临床应用[D]. 路鹏程.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4]面向复杂牙槽骨增量的个性化钛网与PEEK网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D]. 李林芝.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生成认知视角下小学3D打印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 胡翰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微流控3D细胞培养用于纳米药物对兔VX2细胞杀伤的研究[D]. 许雅青. 湖南大学, 2020(07)
- [8]草源性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组织皮肤支架及其3D生物打印成形工艺的研究[D]. 许晓东. 扬州大学, 2020(01)
- [9]合作学习模式下多功能动物纸模型室及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D]. 文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实现[D]. 洪俊.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