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市场化论文-周轩千

汇率市场化论文-周轩千

导读:本文包含了汇率市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汇率市场化,中美贸易摩擦,美元汇率,资本项目,中美经贸关系,市场驱动,均衡水平,远期结售汇,货币汇率,汇率走势

汇率市场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轩千[1](2019)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升、后贬、再升,期间“破7”,最低触及7.17。上周,在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的利好影响下,人民币汇率重回7以下。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美经贸关系仍将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最大不确定性。2019年在市场驱动下(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报》期刊2019-12-20)

周润辉,郭彦廷[2](2019)在《汇率市场化有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汇率市场化正是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汇率市场化进程与成就2019年8月5日,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破7",这显示中国在汇率市场化道路上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坚定不移的信心。自2005(本文来源于《国际融资》期刊2019年10期)

张骄[3](2019)在《人民币闻风而动 汇率市场化打脸“操纵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的消息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强劲反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月13日夜间狂飙逾千点收复7.0大关后,次日回调逾200点,截至发稿时,该汇价持稳于7.04上方。8月1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开盘,日内涨幅超过500(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9-08-15)

张一鸣[4](2019)在《市场化形成机制中的汇率已有内在价值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境内交易价持续在“7”的上方徘徊,不久人民币对美元的离岸汇率也跌破“7”的大关,为2008年5月16日以来首次。“破7”会成为常态吗?对相关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中国经济时报独(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9-08-14)

[5](2019)在《消除影响汇率弹性的执念 全面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5日,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兑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在过去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几次逼近“7”而未破“7”。因此,“7”被视为中国货币部门的底线,成为影响市场心理的关键指标。就像人民银行在8月5日答问时所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8-06)

蒋先玲,魏天磊[6](2019)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逆周期操作与审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的改革和汇率波动幅度限制的放宽表明我国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为了对冲汇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我国引入逆周期因子和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逆周期因子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策略组合起到了对冲顺周期波动的效果。在存在非理性行为和顺周期性的外汇市场上,应通过逆周期操作与审慎管理抑制非理性行为。但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应适时取消逆周期因子和外汇风险准备金。同时为了推动市场化,应进一步在定价机制中增加外汇市场供求因素的权重,并继续放宽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逸树[7](2019)在《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渐强盛的对外经贸往来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现实需求。在多方政策的协同配合下,人民币于2016年10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胜利。同时,政策、制度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也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愈发凸显。汇率市场化改革作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显着的影响。本文旨在厘清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探究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性互动模式,以期助力两者的协同发展。本文从历史经验、国际比较、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四个方面对汇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历程,对我国近年来汇率市场化程度的变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和政策,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综合考虑英镑、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化历程,初步探讨了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其次,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对于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构建了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理论体系。就直接影响机制而言,汇率市场化改革在短期内将通过风险回避机制延缓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市场化将促使人民币汇率逐步收敛于均衡汇率水平,因此,在中长期真实价格机制将发挥利好作用。就间接影响机制而言,汇率市场化所引致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上升将抑制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同时,本文对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完善了理论体系。再次,本文基于前文构建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精确刻画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动态演进过程,文本基于滚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一贯秉持了自主可控的原则,表现出相当的渐进性和稳健性。随后,运用VAR模型对我国2012年至2017年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第一,汇率市场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好机制未能发挥作用;第二,汇率市场化将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而对人民币国际化造成负面影响;第叁,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人民币国际化无法有效地助力汇率市场化改革。最后,本文根据历史经验、国际比较以及实证结果,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对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阙澄宇,李金凯,程立燕[8](2019)在《高质量发展下如何推进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来自134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继续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下,理清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顺序不仅是一个理论上需要廓清的争议问题,而且也是现实中需要明确和考量的问题。以往研究在探讨两者之间的顺序时,大多以经济增长或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作为参照系。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背景下,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参照系,分别构建了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程,采用非线性建模技术-PSTR模型深入研究了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推进策略。研究表明:(1)汇率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着的非线性特征,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加深,该系数由负转正。这表明资本账户开放能够减弱汇率波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2)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为负,且随着汇率制度的变迁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汇率弹性足够高时,该负向影响显着下降。这表明增加汇率弹性能够显着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冲击。(3)资本账户开放能够减弱汇率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同时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也能够显着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冲击。因此,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互为前提,两者应该协同推进,从而在保证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孙晓放[9](2019)在《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影响的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中国央行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目的在于抵御市场中由羊群效应引发的顺周期性情绪,此后分别于2018年1月和2018年8月将逆周期因子暂停和重启。伴随着两次逆周期因子的启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出现结束较长一段时间的贬值转而进入升值区间的现象,由此外界普遍存在对央行是否借助计算公式非透明的逆周期因子直接进行汇率定价干预的怀疑,并对逆周期因子是否意味着中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产生倒退展开了广泛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据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描述性语言,对中间价和逆周期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公式化的解构;在得到中间价及逆周期因子的具体计算公式后,本文使用VAR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产生的影响;此外,本文从中间价的构成中剥离出了“逆篮子因子”指标,同时分析了其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作用效果,与逆周期因子形成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反映人民币和美元间的市场供求”及“维持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两项因素构成;后者设置有非对称的过滤机制,使中间价在反映人民币相对篮子货币币值稳定时表现出利于贬值、抑制升值的倾向;而逆周期因子的引入相当于为前者补充了利于升值、抑制贬值的过滤机制,并且同样通过非对称过滤参数实现,使得新的中间价对内在的贬值倾向上有所修正、趋于平衡;模型表明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是完全机制化的,中间价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央行操纵的行为。本文进一步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逆周期因子与“逆篮子因子”对汇率预期具有反向的作用效果,但影响程度都及其微弱,这表明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有利于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同时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的举措并未使国际资本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信任受到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管涛[10](2019)在《汇率市场化改革,要保持战略定力》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十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会上表示,中美之间在汇率问题上的讨论由来已久,双方已在许多关键和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这些共识主要包括:尊重对方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遵守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承诺,不搞竞争性贬值并就外汇市场保持密切沟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透明度标准承诺披露数据。(本文来源于《金融博览(财富)》期刊2019年04期)

汇率市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汇率市场化正是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汇率市场化进程与成就2019年8月5日,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破7",这显示中国在汇率市场化道路上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坚定不移的信心。自20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汇率市场化论文参考文献

[1].周轩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N].上海金融报.2019

[2].周润辉,郭彦廷.汇率市场化有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J].国际融资.2019

[3].张骄.人民币闻风而动汇率市场化打脸“操纵说”[N].上海证券报.2019

[4].张一鸣.市场化形成机制中的汇率已有内在价值稳定性[N].中国经济时报.2019

[5]..消除影响汇率弹性的执念全面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6].蒋先玲,魏天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逆周期操作与审慎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9

[7].刘逸树.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8].阙澄宇,李金凯,程立燕.高质量发展下如何推进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来自134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9

[9].孙晓放.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影响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9

[10].管涛.汇率市场化改革,要保持战略定力[J].金融博览(财富).2019

标签:;  ;  ;  ;  ;  ;  ;  ;  ;  ;  

汇率市场化论文-周轩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