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围岩分级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重要课题。由于工程地质环境的不同,围岩分级方法的适宜性受到了质疑和关注。因此,在特定的工程地质条件下,研究围岩分级体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黔东南浅变质岩隧道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黔东南浅变质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围岩破坏形式及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隧道施工阶段的围岩动态分级法,为贵州境浅变质岩区内高速公路安全快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且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数据积累。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地形地貌、岩性调查及地质体追踪等现场调研活动,判断出隧址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地质活动不强烈,无断层等重大不良地质体;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浅变质岩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该浅变质岩多为软岩~较坚硬岩;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隧址区内施工中潜在的地质灾害情况。(2)通过对施工阶段掌子面观测,分析了隧址区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本区内围岩变形破坏以混合型为主,即围岩不仅受岩石强度的制约,还受结构面的制约,与之对应的围岩破坏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掉块、弯折内鼓、顶部拱曲、塌落、松弛及崩塌。(3)通过对现场超前地质预报测试分析,得到了该区完整围岩、断层破碎带、富水带、裂隙发育带等的地质体的雷达分析图。(4)根据隧址区围岩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为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修正因素为地下水及结构面产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并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可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BQ法对围岩级别进行综合判断,这将大大提高围岩级别的准确性。(5)通过施工监控量测及其后期分析,得到了与浅变质岩围岩级别相适应的收敛范围,为围岩级别的判定提供了校核。(6)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围岩级别进行了分析,将其结果与上述方法进行对比,约有85%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运用运用灰色理论进行围岩级别是可行的。但通过现场反馈信息看出,综合运用超前预报和BQ法判断围岩级别更为快捷。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赣南浅变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稀土成矿潜力研究[J]. 岩矿测试 2018(01)
- [2].浅变质岩热模拟实验及天然气成藏潜力[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02)
- [3].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浅变质岩的矿化特征[J]. 地球科学 2018(10)
- [4].浅变质岩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1)
- [5].贵州浅变质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 交通科技 2018(05)
- [6].陕南汉阴金矿田中浅变质岩特征及形成温压条件探讨[J]. 西北地质 2012(S1)
- [7].试论皖南浅变质岩区的构造演化及矿产分布规律[J]. 低碳世界 2016(03)
- [8].大别山北淮阳带西段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片的岩石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质科学 2011(02)
- [9].浅变质岩变形特征与边坡支护设计方法研究[J]. 江西建材 2015(08)
- [10].某浅变质风化岩失稳边坡的滑动机理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01)
- [11].浅变质岩变形特征与边坡支护设计分析[J]. 四川建材 2018(01)
- [12].赣南宁都地区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J]. 华东地质 2018(03)
- [13].贵州地区浅变质岩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4)
- [14].探地雷达在黔东浅变质岩区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5].新疆东昆仑西段北带古元古界浅变质岩与钨锡成矿远景[J]. 吉林地质 2017(01)
- [16].北淮阳浅变质岩带卢镇关群变质压力及其对大别造山带演化的指示[J]. 地质论评 2012(05)
- [17].提高浅变质储层压裂成功率应用与实践[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6)
- [18].贵州省南明区龙洞堡有色七总队基地一带地热水资源远景评价[J]. 四川有色金属 2018(02)
- [19].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苏鲁超高压带浅变质岩的制约[J]. 科学通报 2013(23)
- [20].内蒙古中西部浅变质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过程[J]. 矿床地质 2010(01)
- [21].苏德尔特油田浅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系统研究[J]. 新疆石油地质 2014(04)
- [22].老王寨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J]. 矿物学报 2015(S1)
- [23].贵州之水三面流[J]. 森林与人类 2013(07)
- [24].浅变质岩骨料碱活性特征及抑制措施[J]. 建筑材料学报 2019(06)
- [25].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及水文条件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01)
- [26].黔东南浅变质岩工程地质性质研究[J]. 路基工程 2012(01)